七百零六 我只是不想做投降之君

明军先锋部队抵达临安之后,先是在临安城外做侦查,并且堂而皇之的打起了大明战旗,绕着临安城绕了一圈,向临安城内的宋守军炫耀武力,彰显战功。

于是城内宋兵士气低落。

杨存中见了,非常生气,立刻下令在城头架起的床子弩向外发射,轰击城外明军骑兵。

但是没有用,明军骑兵高速行动,床子弩根本打不到,没什么效果。

明军先锋的出现本就代表着大部队即将到来,城内宋兵震恐,军心动摇,全靠杨存中的威望镇着,才没有出大事。

而此时此刻,南宋小朝廷也乱成了一锅粥。

除了少量愣头青不断上书朝廷要求和明军决一死战之外,大部分朝臣都在上表请求皇帝和明军议和,停止战争。

不要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对南宋没有任何好处,这场战争本就是不该发生的,现在发生了,还败的那么惨,为什么还要继续打下去呢?

为什么一定要和军力比金兵还强的明国过不去呢?

他们之中某些人完全忘记了当初他们是怎么义正言辞驳斥明国索取岁币的行为的。

他们丝毫不以为耻,立刻加入了主和派的阵营,强烈要求皇帝向明国乞降,签订和约,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竭尽全力换取和平。

哪怕花点钱呢?

花点,不丢人!

再打下去,临安不保,大家都要变成俘虏,到那个时候就真的全完了!

之前官员们不敢上书,是看到了史浩的失败,且湖州尚存,还有改变战局的希望,而现在湖州没了,明军大军压境,眼看着就要包围临安了,他们因为畏惧而对议和之说无所畏惧,纷纷上表。

这些请求议和的表奏就和子弹一样射击在赵昚的身体上,打得他浑身鲜血淋漓,让他痛苦不堪。

他本就因为湖州惨败而痛不欲生,现在明军兵临临安、朝臣没有斗志纷纷请和的情况更让他痛苦难耐。

他还想继续打,坚守临安誓不投降,以此彰显新帝意志,并且意图用临安城拖垮明军后勤。

可是看着满朝皆竖降旗的壮观景象,他的意志遭到了严重的动摇,他一个人再怎么坚持,也不可能一个人打败明军,他需要帮助他的文臣出谋划策,他需要帮助他的武将披肝沥胆,他需要士兵奋勇向前争取胜利。

可现在他似乎只剩下他自己。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该听从史浩的建议,不该打这场没有胜利可能的战争,一早就商量和谈,或许还有的谈,不至于让敌人都兵临城下了,再去谈一个条件更加苛刻的【城下之盟】。

而且城下之盟是最为耻辱的和谈,足以摧毁掉一位君王的尊严,当年宋真宗甚至还因此封禅泰山,试图掩盖澶渊之盟那城下之盟的本质。

结果当然饱受非议。

赵昚不甘心,不想让自己刚刚继位就遭受这般耻辱,成为一个耻辱的皇帝,可是他知道,他似乎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五月初二中午,明军主力抵达临安城外,开始对临安城外的军事设施和防御点进行清扫工作,铺天盖地的雷神炮和大火箭带来的猛烈爆炸震慑着每一个临安人的心。

一阵剧烈爆炸之后,明军士兵出动,以巧妙的配合和娴熟的战法把城外宋军据点悉数拔除,就算是经验丰富的杨存中设置的防御战术也没有扛住明军一天一夜的进攻。

五月初三日中午,明军清除了临安城外全部的宋军防御据点,城外宋军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获,一个人都没有逃入临安城——当然,这也和临安城自始至终没有开城门有关。

于是明军很顺利的完成了对临安城的合围。

至此,赵昚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到此为止,他就算是进行和谈,这场和谈的性质也会变为极为耻辱的城下之盟。

赵昚再次找来了史浩,面对着史浩,赵昚流下了泪水。

“老师,我真的错了吗?”

史浩面对流泪的皇帝兼学生,无论如何也说不出【真的错了】这样的话语。

他只能深深叹息。

论个人表现,赵昚比赵构好多了,至少直到最后一刻他都坚持要抵抗,如果岳飞韩世忠等人在世的时候遇到的皇帝是他,说不定大宋已经光复中原了。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史浩只能安慰他。

“陛下不愿屈膝于明国,不愿承受屈辱,这份勇气和担当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错的,陛下的英勇,是大宋所迫切需要的,这一点,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谁敢否认,臣就会与他辩论到底。”

赵昚抬起了头看着史浩。

“所以,老师也觉得我的做法是错的?”

史浩低头,默然无语。

良久,赵昚擦了擦眼泪,自嘲的笑了出来。

“我只是不想做投降之君,不想做我曾经最讨厌的事情,我以为我做了皇帝就可以扭转乾坤的,可是现在看起来,我还是太无知了。”

史浩心里一动,上前几步握住了赵昚的手。

“陛下,陛下并非无知,陛下是英勇而无畏,相较于名为精明的懦弱,陛下看似莽撞的英勇才是大宋最重要的东西,任何人都可以责怪陛下办事不计后果,但是任何人都不能责怪陛下的英勇!”

赵昚有些惊讶的看着史浩。

“老师,你的心里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吗?”

“如有虚妄之言,天打雷劈!”

史浩没有任何动摇。

赵昚就那么定定的看着史浩的脸,仿佛能从他的脸色中看到他所极度渴望的东西。

他确实看到了。

于是他满是凄苦的表情中掺入了那么一丝微微的欣慰。

当然,凄苦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因为他是真的很苦。

满朝文武要求投降的声音不绝于耳,大部分人已经不支持他继续打这场战斗,仅仅只有少数人上表希望皇帝继续战斗。

赵昚看十份奏表才能找到一份支持他继续开战的,其余九份都是要求投降的。

赵昚虽然有心继续打下去,但是想起了开封故事,他真的会担心有人因为恐惧而选择打开城门迎接明军入城。

到那个时候,他可就真的一点议价权都没有了。

虽然眼下也没什么,但是主动投降的一方如果有些要求,接受投降的那一方也会考虑。

毕竟城内还有四万多可以战斗的军队和满城居民,明军若想要攻克临安,难度很大。

思来想去,在史浩的再三苦劝之下,赵昚终于认清了现实,点头答应了史浩的请求。

于是赵昚在朝堂上正式宣布授权给史浩,让史浩代表皇帝去和明军谈判,争取一个相对合理的和平条款,以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周至在抵达临安城之后才知道赵构退位、赵昚登基的事情,他觉得这是一件大事,于是立刻派人快速北归,把这一消息和大军包围临安的消息一起告知苏咏霖,请苏咏霖给出具体指示。

到底要多少数目的赔偿比较合适。

岁币的具体数额该如何确定。

南宋不答应怎么办。

要不要真的攻克临安城。

万一真的俘虏了南宋皇帝该怎么办。

他希望得到苏咏霖的具体指示,如此,在谈判的时候他就能有的放矢,有理有据的向南宋提出诸多勒索式的要求。

当然,没等到苏咏霖的具体指示,五月初五日一早,南宋方面就派出了以史浩为代表的谈判团队,请求和明军方面进行和平谈判,以争取停止这场战争,避免临安城遭遇灾祸。

三百八十五 一时构亮三百六十四 战前总动员一千一百四十五 泉州和广州一千四百六十九 我有新爸爸了!第1659章 兄长,这场战争是没有意义的八百七十六 因为南宋打不过他五百零七 我将誓死追随三百零五 此人必除!一千三百四十 永恒的主人?一百四十八 光复军第一名将四百九十二 将军难道是在为当年的赵官家报仇吗?一千四百一十 对自己开刀一千一百零一 明国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一千三百五十九 苏咏霖不擅长驴车漂移一千零二十四 我们主动出击的时候或许到了九十四 艰难的进军三百零一 蠢到无以复加的蠢货!八百四十六 大明恐怕要有大的祸患了啊!九百二十三 时代真的变了八百四十 待明日,太阳照常升起九百一十五 到临安城下给赵官家一点颜色看看!六百九十五 江宁城破一千三百零五 他们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六百二十七 那么剩下来的选择只有一个了第1640章 清剿南宋余孽一百一十一 胜捷军大获全胜九百七十 皇帝陛下真的纳税了?一百三十八 姚宏放还记得九百一十七 祝赵官家安好三十七 等我创业成功,一定给你五星好评七百八十六 李仁孝的暗杀行动八百五十八 挣钱嘛,不寒碜七百七十五 无限正义一千一百三十七 背锅的太上皇后九百四十八 我养你们!四百二十一 不会有人为败者说话一千零六十四 我请客六十二 戴着向往滤镜的辛弃疾一千零七十二 做一件小事五百七十三 城里兵丁开始杀人了!四十四 我也能做皇帝?一千五百八十三 在帝国的尸体上,民主共和国诞生了一百五十六 我是领帅,我不能败第二次!九百五十四 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七百零四 物价飞涨的临安城一千四百一十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八百三十四 中都鬼见愁四十一 不要等待清官,不要期待清官六百九十八 明州水师全军覆没八百七十七 戚方决定走上修罗之路八百二十四 陈雒,原来你也是个银样镴枪头啊一千三百二十三 我们的使命二十三 安贞美滋滋的筹划着之后的官途一千一百六十四 认贼作父很有快感吗?一千零一十五 他们又行了六百八十二 失去先机的刘錡一千一百五十八 沈该“大封群臣”二百六十三 完颜亮的计划一百六十一 他不能接受苏咏霖对他的挑衅一千零九十二 从此没有你,很重要二百二十三 这群人里面,绝对不会有人背叛苏咏霖三百二十四 “民心”也就是一坨屎六百零二 我恐怕要做皇帝了四十八 他们的命运已然相连三百九十四 老将军不要总是长他人志气七百一十九 你王权又不是士大夫四百五十九 他们露出了富有的笑容第1640章 清剿南宋余孽一千二百八十四 明国的那位皇帝陛下,真的太懂了一千六百一十二 万一真的只是万一而已一百九十六 赵开山想要速战速决第1641章 平清盛感到恐惧六百一十 他……真的不是天子吗?六百九十二 宋军“大转进”五百九十 称帝建国的时机,已然到来一千二百七十四 这仗,要打二百二十六 完颜阿邻要进攻一百二十八 贼军扛不住了一千五百六十四 故人四百四十四 中都再见七百六十五 赵光义2.0六百三十一 宋廷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三百三十 真正的领袖是苏咏霖三百零四 高存福十分矛盾七百一十七 老师真是我的良佐!四百七十六 兄弟们!造反了!投靠光复军去!七百三十八 起义军内斗一千三百九十六 苏咏霖不需要这些人的心一百 没有命令,死都不能动!一千零三十八 进军襄阳二百九十一 孔彦舟十分熟练的施展自己的传统艺能一千五百零四 立太子?一千三百六十二 南越需要强硬七十六 败者一千五百六十 一碗清汁田螺羹三百九十五 该火器上场了一千一百七十九 无限国营二百三十二 给我活下来!三百八十七 金国朝野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