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四十三 李道之死

面对危局,有人劝张小虎撤退,不要和宋军硬碰硬,以免把起义军的家底子全部砸在这里,那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张小虎思来想去,一度动摇,觉得撤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很快,张小虎听了之前从庐陵逃出来的溃兵们的哭诉,得知宋军在庐陵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了劫掠,把庐陵毁的七七八八,很多人的家人都死了。

这让张小虎怒火中烧。

张小虎是猎户出身,三十多岁,在山中打猎为生。

他为人高大,有勇力,讲义气,嫉恶如仇,很得人心,广有声望,一般乡中人有什么争端都找他来主持公道。

这一次起义并不是张小虎家乡人率先进行的,而是他们乡中人长期受到官府的压迫和剥削难以忍耐,看到周围人都起义了,乡中人也被鼓动要起义。

起义的话需要首脑,需要一个大家都服气的人带领大家,发号施令。

于是乡人一致推举张小虎做首领。

张小虎脑袋一热,也就顺应人心做了一方首脑,开始作为起义军首脑征战四方。

出于猎人的敏锐洞察力,他注意到起义军的大家都在往北往东打,地方就那么些地方,那么多人涌过去,就跟猎人扎堆猎物却有限一样,未来搞不好要起冲突。

他想了想,于是决定往南打,避开人口密集区,挑选没有人去的地方寻找猎物。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顺利攻克了南安军,成功拉起了一支军队,打败了很多地方的宋军,发展的挺好。

但是宋军主力南下的速度有点快,让他没有来得及防备,以至于失去了庐陵城,还害的一城老幼惨遭屠戮,这让张小虎非常痛心。

眼见着太和县也要遭到这样的对待,张小虎那颗锄强扶弱的心按捺不住了。

他起义造反为的就是顺应家乡父老的意志,想帮助大家摆脱苛捐杂税,不要继续过苦日子,要是在这里撤退了,不就等于让凶残的宋廷再度回来统治父老乡亲吗?

所以,不能后撤,绝对不能后撤,要顶在这里,顶住宋军的进攻,坚守大家的胜利果实。

很快,张小虎公开表示要死守太和,不少出身太和县的士兵也都支持张小虎,愿意跟他并肩作战,所以这个决定就被通过了。

考虑到宋军可能比较强势,硬碰硬未必有好结果,于是张小虎决定抢先撤离太和百姓到龙泉避难,等百姓安全撤退之后,他们就能心无旁骛的和宋军决一死战了。

张小虎安排部队帮助百姓转移,自己留在太和县布防迎战宋军,给太和县百姓争取撤退的时间。

护卫部队帮助百姓撤离到龙泉之后再回军太和县帮助张小虎等人与宋军决战。

反正就在这里,张小虎要和宋军决一死战,绝不后退。

而宋军方面,李道得知太和县有起义军主力,非常高兴,立刻挥军南下直达太和县,准备在太和县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将这支起义军的主力消灭掉,以尽快平定这场大叛乱。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这支起义军和之前遇到的起义军不太一样。

这支起义军没有一触即溃,战斗起来比较坚韧,不说太和县城,单说城外的一些有阻敌功能的小山丘上的军寨被他们死死把守,大军围攻也攻不下来。

李道觉得可能遇到起义军当中的精锐了,更加高兴,打定主意要亲手覆灭这支精锐,于是投入自己身边最精锐的部队,用投石机和震天雷猛攻军寨。

起义军渐渐不能抵抗,被宋军接二连三攻破了城外的军事据点。

八月初八日,起义军被宋军推进到了太和县城之外,只能闭城死守,无法野战争锋。

宋军三面围城,只留下南面不围,但是暗藏伏兵于南门,就等着起义军突围而出,四面合围将其一口吃掉。

李道觉得覆灭这支叛军主力已经不是问题了。

而对于起义军来说,情况确实不妙。

城外的据点被一扫而空,他们可以依赖的只有太和县城,而这座县城的城墙高只有一丈多,防御力比较有限,很难说可以扭转局面什么的。

所以从当天开始,就不断有人劝说张小虎从南门撤退,推到龙泉县会合剩余的部队再来对抗宋军。

但是出于一名猎人的本能,他觉得宋军之所以空出一面城墙没有包围,一定是另外有准备,出城逃跑就是中计了。

于是他坚决不走,坚持在城池中抵抗,等待接应部队抵达,才能安全撤退。

八月初九日一整天的攻防战让起义军损失严重,本就不多的守军更是军心动摇。

宋军使用投石机、床子弩和震天雷等火器猛攻城池,声若震雷的爆炸声和浓烈的甚至带有刺激性的烟雾给了城内起义军很大的打击,他们数次被宋军攻上城头。

要不是张小虎亲自带着最精锐的一群壮汉奋力拼杀,城池真的就很难守住了。

事已至此,张小虎本人也有点动摇了,感觉在这里和宋军决战终究是差点火候,要是不能尽快打开局面,他们都要死在这里。

他开始思考顺利撤退的可能性,以及万一遇到宋军伏兵该怎么办。

然而他没料到的是,八月初十日凌晨,太和县城之外的宋军大营和南门的宋军伏兵都遭到了突然袭击,袭击者纵火焚烧大营,挥刀砍杀宋军,宋军毫无准备,瞬间炸营,一败涂地。

封建军队炸营是毫无办法的,所有人都无法应对炸营,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没有炸营的军队把炸营的部分封锁起来,等到他们自相残杀,把自己人杀光。

李道漫长的统兵生涯中只遇到过一次炸营,那次炸营差点要了他的命,所以从那以后他就特别在意这种事情,非常注重给平时遭到残酷压迫的士兵们“减压”。

这一次的炸营来的太突然,太没有防备,以至于炸营的时候李道还没有醒过来,直到炸营的声音太响,宋兵自相残杀的动静太大、惊到了李道,李道这才醒过来。

然而等到他召集卫兵询问情况的时候才发现军营已经一片火海,想做什么都已经晚了。

李道气急败坏,想要下令军队反击,但是被部下阻挡。

“将军!再不走就真的来不及了!事不可为,走为上计啊!”

“我不能走!这是我的最后一战,当年我没有输给金贼,现在又怎么能输给一群反贼!!!我不走!!!”

李道红着眼睛拔除佩刀,要求亲卫部队和自己一起展开反击,向正在焚烧军营屠杀宋军的偷袭者发起逆袭。

但是他们的逆袭并不成功,因为他们很快就撞上了一大群偷袭者,偷袭者看到了他们,立刻挥舞钢刀包围上来,一场乱战,李道身边的卫兵被杀的七七八八,偷袭者也损失不小。

但是偷袭者依然包围着李道,李道挥刀力战,左冲右突,直到部下全部战死了都没有冲出去,只能一边怒吼一边挥刀,进行无谓的抗争。

待到精疲力竭之际,李道悲怆不已,环顾四周,眼见部下全部战死,横尸当场,浓烈的血腥味刺激着他的神经。

“我不甘心啊!!!!”

李道仰天长啸,不甘心必胜之局转眼之间付诸东流,悲怆之下横刀自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没有弄清楚城外的偷袭者到底是哪里来的。

明明在战前他已经外出索敌十五里,十五里范围内都没有敌军,这支敌军到底是什么情况?

飞进来的吗?

三百四十一 契丹人的起事不可能成功二百二十一 天佑大金!八百一十五 田珪子仍然像最初那样对着苏咏霖露出笑容九百六十四 最后通牒一千零一十八 一分钱不给还想要良品?四百九十八 完颜雍的机遇第1636章 他们就连演都不演了是吧?八百七十二 让奏表来的更加猛烈一点吧!八百三十一 舍你孔氏,还有谁?一千三百三十 重塑这个社会一千一百四十一 多说无益,速速杀我一千三百三十 重塑这个社会七十二 看来你苏雨亭也是个巧言令色之辈!一千一百五十八 沈该“大封群臣”一千零二十五 京湖会战一千四百三十一 革命也可以很浪漫九百四十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千六百零三 你们觉得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吗一千一百八十一 这路是要一步步走下去,还是跑起来呢?一千三百六十七 赵玉成琢磨不透一千零三十五 他还不够轻敌一千零五十六 又全军覆没了?六百三十七 你图什么呢?七百九十四 三千铁鹞子又算什么?一百二十六 石要过火,人要换种八百七十 你这万恶的蛀虫!一千零八十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十七 苏咏霖建军二百零九 孙子义遇险一千六百一十九 大明版本的海上丝绸之路九百四十六 某种意义上来说,苏咏霖开了历史的倒车二百四十五 我必须要尽快攻克大名府一百四十一 姚宏放暗自思量着未来的道路九百八十二 这是工地上这群农民工能吃上的猪肉?一千零六十七 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七百一十七 老师真是我的良佐!一千五百二十八 苏咏霖摆出一副躺平的姿态八百四十七 来吧,一勺烩吧!六百六十六 铸炮一千零六十四 我请客一千五百四十七 梁元凯已经顾不得许多了七百二十九 苏咏霖并不关注商业一千五百零六 他们不知道苏咏霖的用意九 你能管他们一世饱饭?三百九十八 在德不在险一千二百三十四 赵不息的神仙战术八百二十八 历史遗留问题八百八十四 复制苏咏霖走过的路一千二百九十一 小事一千三百七十六 大无语事件九百四十四 终极囚徒一百 没有命令,死都不能动!一千五百一十三 无欲则刚七百四十五 赵玉成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五百零八 张浚的回归势不可挡一千三百九十九 死刑二百八十二 契丹光复军一千三百三十九 复农政策二百七十三 一桩纯粹的婚事四十二 那么我们造反又是为了什么一千四百八十 有人不想忍耐了二百三十六 咱们打了胜仗,不该笑吗?三百六十九 辽东打胜仗了十七 苏咏霖建军六百三十二 你们难道也想三年亡国吗?七百六十一 我要让你成为这片草原上最美丽最幸福的女人六百四十七 苏咏霖想要让辛弃疾看到的世界一千三百零三 张栻在下大棋第1633章 大明从来不喜欢兵戈四百六十九 苏咏霖的脾气要涨一涨一千三百六十五 肉食者鄙,劳动者贵!一千五百零五 我要就此开始埋葬帝制第1679章 不信任投票一千四百一十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千六百一十九 大明版本的海上丝绸之路九百八十 明国的工地和南宋的工地不太一样一千二百零一 米骚动一千三百七十 南越没有试错成本七百八十二 难道你苏咏霖还真要插手夏国内政?三百四十六 水军出征一百三十六他们再也回不到过去的黑暗生活之中了一千六百 无为和有为二百五十八 老人家啊,你玩的有点太大了吧?七百八十四 任得敬去楚王号五百三十五 她的心好像也变得炽热起来了一千四百零一 我要让他们知道革命的厚重!一千四百八十二 唯有在逃跑方面,他们永远不落于人后三百四十五 这是可以原谅的错误一千五百二十五 苏咏霖忽然闲了下来八十七 你要做的事情和打仗一样重要一千一百九十二 呼叫大明爸爸?一千三百九十一 我们不熟八百三十八 后人哀之,却不鉴之一千二百四十二 交子?狗都不要!一千零八十四 援兵终于来了!一千零六十七 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七百一十三 痛哭的赵昚六百四十七 苏咏霖想要让辛弃疾看到的世界一千三百二十八 我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