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三十六 有宋一代二百年的努力,至此全部白费

这段经历写出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苏咏霖这是在对线宋官方宣称的宋太祖赵匡胤的不寻常出生经历。

且顺带着也把之前历朝历代有名气的帝王那不寻常的出生经历都给怼了一遍。

最后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他是人,不是什么怪物。

历朝历代所宣称的,都是假的,都是为了骗人才写上去的,所有人出生的时候都差不多,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婴儿。

没有谁可以在婴儿的时候就被认定是未来的皇帝、统治者,就算是皇帝本人的嫡长子,大家还要担心他能不能活到成年呢。

所以他是人皇,不是天子。

他是靠自己拉起义军和金军血战不止方才成为大明皇帝,他是因为自己打败金国覆灭金国的巨大功绩才做了皇帝,功绩是主要的,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这就是人皇,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天子。

这已经足够让人感到震撼了,而这篇序言最让人感到震撼的,莫过于他自述的家庭出身经历。

不仅把自己出身南宋官宦家庭的事情交代了,还把自己的家族贩私盐的事情交代了,更交代了自己干掉那个试图奴役自己的贪官。

这种事情过于隐秘、细致,让人没有办法怀疑这些事情的真假,所以最后只能得出结论皇帝说的都是真的,他不曾妄言。

既然这些是真的,那么后面的也就是真的了。

他看遍了南宋东南地区的多个州府,亲眼见到无数惨绝人寰的景象,看到有人易子相食,看到有人吃尿晒干之后析出的盐,看到一大堆人在冬日的清早冻死在大街上。

凡此种种,深深刺激了他,让他开始反思他所处的这个世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有人那么幸福,也会有人那么凄惨,连基础的温饱和容身之所都没有。

最后他发现,问题的原因出自南宋朝廷,出自那群人上人,出自那群士大夫老爷们,出自那群地主大爷们。

他们贪婪地攫取利益,肆意剥削压迫农民,朝廷非但没有制止,相反,根本不制止,与之同流合污,从上到下腐败至极,无所不为,烂到了骨子里。

他曾想通过科举考试当官,过上幸福优渥的生活,但是苦难的民众让他无法说服自己就此与那帮人同流合污,所以,他决定走上不同的道路,改变这一切。

而现在,他已经快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了。

他的这篇序言自述不仅仅只有识字的人才看到,不识字的人也通过识字的人的朗读而有所了解。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苏咏霖作为皇帝所写的这篇自述就已经在整个大明疆域传播开来了。

不管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人们明显表达出了极高的关注度,那一段时间,村里老头老太太聊天的内容都是苏咏霖所写的这些。

相较于普通民众较为单纯的前后比较,从而得出了皇帝言而有信是个好皇帝的结论,知识水平更高一些的人们的感受明显是不同的。

经过苏咏霖对儒生们的大规模打击,数万儒生被入罪,遭到了镇压,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就没有儒生了。

最反动的那一批被苏咏霖安排到积石州做苦力,其他各地还有不那么反动的或者隐藏了自己的儒生。

这部分儒生观看苏咏霖的自述时是非常震惊的,震惊于苏咏霖的坦诚,震惊于苏咏霖把千百年来统治阶级内部的游戏规则公诸于众,让他们知道皇帝是人,不是神。

可以说苏咏霖的这篇文章一口气戳穿了一个千古阴谋,把千百年来统治阶级的丑陋摆在阳光下任人欣赏,让天下人都看到了,都知道了。

这对于儒生们所奉行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理念是全然不同的,对于他们所追求的圣天子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也是全然不同的。

苏咏霖把盖子揭开了,让一切大白于天下,让整个大明每一个行省每一个州府的人们都看到了这一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几百万乃至于上千万的《洪武政论》将会愈发传播遥远,将这一切揭露。

皇帝从来不是天子,从来不是命中注定,只是因为实力强大,所以做了皇帝,当年那句【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话是对的。

有宋一代二百年的努力,让皇权重归神圣性、让儒家思想重回国家宪法地位的努力至此全部白费。

因为就连很多不识字的人也因为听了别人的朗读,从而得知大明洪武皇帝苏咏霖的生平故事,他们津津乐道于皇帝的出身,还有他的家庭经历,以及他缘何建立明国。

苏咏霖在序言内就把这一切告诉了人们。

这就是他的目的。

儒生们震惊不已,恐慌不已,而在读到正文的时候,更是震惊不已。

苏咏霖在正文当中最开始所写的是一个又一个故事,是一个又一个他在南宋生活的时候所经历的真实故事。

他因为家族贩私盐的原因,得以深入接触南宋社会各阶层,上至官僚阶层,下至贫苦百姓,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被他深入接触过,他见识过人性的光辉,也见识过人心的丑恶。

他见过最高尚的人,也见过最卑劣的人。

两种截然不同的属性出现在同样的人这种存在的身上,让他感到十分好奇,于是他从这些人的成长经历开始研究,剖析,一点一点的探究他们为何高尚,为何卑劣。

面对人民的苦难,他不是叹息或者施舍,而是想要搞清楚人们为什么苦难,为什么农民总是吃不饱肚子,为什么社会底层从来都那么苦。

当他的父亲和祖父给了他否定的答案并且并不支持他的探究时,他发出了触及灵魂深处的询问从来如此,便对吗?

他不能也不愿意接受这种答案,他要探究,他要搞清楚南宋百姓为什么那么艰难,生如蝼蚁。

他从社会表现开始研究,进而发现南宋王朝的整体制度就是这样一个以压榨百姓为基本存在的制度。

这个制度的诞生从来不是为了让人们吃饱、过上好日子,而是为了方便统治者办事。

当统治者有较好的行动理念的时候,百姓的生活就会相对轻松一些。

而当统治者没有好的想法,只想享乐,或者想要大兴土木、发动战争的时候,这套制度的残酷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这套制度可以给予,但是更多的是恩赐的性质,告诉你赐给你是恩赐,不是正常的奖酬。

但是从你手中夺取则是毫无难度的,剥削是这套制度的底色,将一切从底层的手里夺取并且交给上层肆意享用才是这套制度的底色。

也因此,苏咏霖意识到了百姓之所以苦难,根本原因就是这套以剥削压迫从而塑造稳定的制度。

不打破这套制度,百姓永远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哪怕他们本该得到这样的好日子。

然而当苏咏霖想要发起行动打碎这套体制的时候,却发现他的力量太弱小,而统治者却掌握了极为强大的压迫剥削的力量,得以运转这套残酷的体制。

他思来想去,一时间居然找不到可以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

从内部,从他自己的身份入手,他发现自己无法破局。

那么该怎么办?

二百八十九 徒单克宁决定赌一把一千一百七十二 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一千四百二十八 让你吃个痛快一千一百九十九 他宁死也不要那种智慧一千五百一十三 无欲则刚十六 要重视敌人,而不是恐惧敌人三百三十六 完颜亮陷入了迷茫之中五百九十七 孙子义的请求九百二十一 工业文明的曙光第1647章 战争开始四百三十二 反攻燕云九百一十九 火炮峥嵘八百五十二 爆破手耶律瑾九百四十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百五十 苏咏霖大破粮草大营三百四十 辽东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第1672章 任期一千三百七十 南越没有试错成本六百七十六 赵昚决定请战七百四十八 南昌城的终末一千三百六十二 南越需要强硬一千一百零八 至少这一局,他赌赢了五百五十五 万不可因此引起光复军的不快第1368章 目标,谅山三百五十六 复兴会第1663章 你想不想真正的活一次?一千二百七十三 吴璘最后的遗产一千四百二十七 统一起跑线二百九十八 他在转移矛盾一千一百八十二 心中枷锁尚在,谈何地上天国一千三百九十一 我们不熟一千一百三十六 臣等特来,请您退位!一千三百零二 跟谁过不去也不能跟钱过不去第1665章 天佑大明啊六十九 成果分配是个很敏感的问题一百五十一 你很快就会发现,还是做人比较舒服第1645章 美洲原住民三百三十四 高存福绝望地哭泣着一百七十八 耶律成辉在利益上的立场相当清晰一千一百六十六 让他们不要被遗忘一百一十五 诉苦大会一千二百一十一 恶人就该交给更大的恶人来对付一千三百一十五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一千三百九十四 我不是最先去做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一千二百六十 吴璘病逝(第五更,求月票)三百三十八 再断金国一臂一千二百八十五 太不容易了三百三十三 纥石烈良弼并不傻五百三十九 务观,你多虑了一千二百四十九 是你跳下去,还是我跳下去?一千四百八十五 有些事情已经融入他的DNA里面八百五十一 与旧时代的决裂一千四百八十二 唯有在逃跑方面,他们永远不落于人后一千四百一十六 我要葱岭二十九 你这是要管他们一辈子啊一千三百八十六 收费的圣人一千五百三十三 南下五十二 他已经是“名将”了六百零四 唯有妥协一千二百一十五 大明宝钞?一千二百八十五 太不容易了一千零二十八 农民军现在很强了!一千六百零八 段氏的下场一千一百七十一 他们没有第三种选择八百一十九 大明国爱我,我爱大明国一千零三 终不与大明为敌六百七十九 到那时,做皇帝的就是你一百四十你是不是忘了我也是个私盐贩子?一千一百八十七 您又该怎么主持朝政呢?一千二百四十 川蜀穷鬼已经山穷水尽了八百七十一 实现彻底之革命二百九十九 大聪明赵开山七百三十七 向临安狂奔的赵构(再加一更,求点票票)二百八十一 苏咏霖露出了自己并不长但相当锋锐的獠牙一千一百三十一 你和明国串通好的吧!三百四十三 撒八的无奈九十八 完颜盛涛之死五百七十九 上等人周德伟就这样死了九百七十三 大明不能走回隋唐老路九百九十四 绷不住了一千四百八十 有人不想忍耐了四十七 他没有选择一千三百三十七 自我之后,大明就不会有皇帝了一千二百零六 不能向大户征税一千五百一十七 大明,真的就只是苏咏霖一个人的大明一百五十七 我还没用力,你却倒下了八百三十六 孔拯感到舒适八百四十 待明日,太阳照常升起一千二百二十一 某个神秘而又仁慈的存在八百七十二 让奏表来的更加猛烈一点吧!一千五百四十四 叛徒一百六十 这一次,山东真的归光复军了一千三百八十七 孔茂捷对他们的威慑力有限七百五十一 塔塔儿部的来客六百七十二 白条的隐患九百七十九 别和明国人走的太近八百二十五 现在的你,真的非常丑陋九百一十一 可是我根本就不怕!八百五十四 明帝国进入到了一个快速修复和重建的时期一千三百八十九 那就斗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