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阴谋中的阳谋

长孙湘雨……

何等可怕的女人,竟连当朝皇帝亦敢算计?这是何等的胆大包天!

怪不得胤公曾向人表露过,倘若无人能够收服他这位才比天高的孙女,那么在他亡故之时,他也只能将其孙女一同带入地下,免得此女祸及天下、祸及长孙家。

秉着虎毒不食子的想法,安平王李寿此前对这个近乎谣言的消息报以诸多怀疑,在他看来,长孙家能出这么一位百年不遇的奇才,应当感到庆幸才对,何以胤公会说出那番话?

直到眼下,当他身旁心腹幕僚王旦几道道破长孙湘雨设计中的深意时,李寿这才恍然,他终于明白了胤公当时那番话的真正涵义。

也是,此女连一国之君都敢设计,都敢谋害,这天下还有什么是她所不敢做的?

想到这里,李寿不禁心生阵阵庆幸,他庆幸他的好兄弟谢安已收服此女,庆幸此女眼下已是他李寿阵营中的一员,如若不然,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谢安敢与这个女人接触、并且最终将她收入房中的胆量,李寿实在是颇为佩服,毕竟似长孙湘雨这等女人,他李寿绝对是逼退三分的。

这也正应了长孙湘雨那首既用以自嘲、同时也用以向谢安表达心意的诗其中后半段,[人窥鸩羽避三舍,豪子佩冠胜朱红。]

这个女人,真的很厉害……

前些日子老三李慎被刺客暗杀于府上,这件事明明是再清楚不过,可她却能从中嗅出不对劲的气息,推断出那几日暗杀上百名朝中大臣的凶手,并非是太子李炜。而是五皇子李承,此后又推算出五皇子李承或许有借陷害太子李炜而登上帝位的心思,将计就计,设计太子李炜兄弟二人。

为了一口气将太子李炜也铲除,她故意叫谢安受制于太子李炜,好使东军投鼠忌器,反之助长太子李炜的气焰,令他心无顾忌地令北军反戈逼宫。

这还不算,她竟连当朝大周天子也要一柄铲除……

细细思忖着。李寿长长吐出一口气,惊异不定地望着长孙湘雨。

似乎是注意到了李寿异样的目光,长孙湘雨咯咯一笑,摆出一副无害的模样,微笑说道。“这样不好吗?据奴家所知,寿殿下深恨陛下,恨其这十余年来丝毫不顾父子之情……难道不是这样么?”

李寿闻言面色一愣,眼中隐约露出几分追忆之色。

正如长孙湘雨所言,自打记事起,李寿便深深恨着将他带到这个世上的母亲,皇宫内一个不知姓甚名谁的宫女。以及即便拥有着无数后宫佳丽,亦要幸临那名宫女的大周皇帝李暨。

据如今已逝的福伯所言,在李寿诞生的那一日,他便被当时尚在詹事府任职的福伯抱离了皇宫。受封[安乐王],并且在冀京朝阳街的安乐王府安顿下来,据说这是其父、当朝天子李暨的意思。

此后,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除却每年的重大节日,李寿几乎没踏足过皇宫一步。起初是因为守卫宫门的卫士不放行,后来嘛,深恨生父的他,已不愿再去他令他倍感羞愤的华贵之地。

而造成这一切的元凶,也正是李寿心中所恨的第二人,太子李炜!

说起来,这件事就连谢安也知道,早在福伯遇害之前,李寿心中便极其厌恶太子李炜,至于后来福伯因太子李炜派来暗杀谢安的金陵危楼刺客所害,那不过只是导火索罢了,简单地说,至亲的福伯被害,让李寿再也无法忍耐,因此对谢安说出了要当皇帝的念头,并且,要让太子李炜死无葬身之地!

虽时隔多年,但有件事李寿至今犹刻骨铭心,那是在他六岁的时候,年长他十一岁的前太子李勇首次率军讨伐几度在边境为患的外戎,凯旋回京。

当时,李寿对于这位多番照顾自己的兄长印象极好,满心欢喜地前往皇宫,想与天子李暨以及一干朝中大臣前往迎接。

然而,那时尚且只是二皇子的李炜,他的几句冷嘲热讽令李寿彻底地寒了心。

[哥哥?——哈哈哈,承,你听到了么?这个由一介下贱宫女所生的杂种,竟然叫我哥哥?哈哈哈!]

从那日起,李寿顿时感觉天地间的一切仿佛都变了,他终于明白,原来冀京人对他指指点点,并非是出于善意,只是单纯的耻笑、奚落罢了。

而更令李寿感到气愤的是,当时他的生父李暨就在旁边,清清楚楚地听到了李炜兄弟二人的放肆笑声,却没有丝毫的表示。

这样的家伙,绝不是我的父亲!

在一干耻笑中面红耳赤的李寿,在心中这般告诉自己。

虽天下之大,亦无容身之所,那时李寿可谓是彻底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或许就是自那时起,李寿便在心中恨着生父李暨,恨着当时尚且还不是太子的李炜,以及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的朝中众官员、甚至是冀京百姓。

而对李寿这份怨恨之心起到缓解之力的,便是前太子李勇。

只可惜,这位对他颇为照顾、文武兼备的兄长,在第三次北伐外戎凯旋而归的时候,便因病死在途中。

具体的事,李寿记不清了,他只记得两件事,第一件事,由天子李暨出面,朝廷追谥前太子李勇为王,谥号[周怀王],葬入皇陵;第二件事,便是当时的二皇子李炜在众多大周李氏宗亲的支持下,晋升太子之位。

如果说最初李炜的那一番冷嘲热讽叫李寿清楚认识到了这世间的世态炎凉,第一次痛恨起自己的出身,迁恨旁人,那么前太子李勇的病故,便助长这份恨意,直到他遇到谢安。

其实有件事。李寿连谢安都没有告诉,因为在前太子李勇病故后的最初几年,由于现太子李炜愈发嚣张跋扈,李寿饱受其害,非但痛恨那些百般奚落他的人,甚至连整个大周都恨上了。

记得,他曾经对谢安说过,[似这等丑陋的国家,灭亡了才好!]虽说当时他是被谢安勾起了曾经所受到过的羞辱回忆。心情激动,但是,这话绝不只是一时的失言。

说句不客气的话,要是李寿有这个能力颠覆这个国家,别怀疑。他会这么做的。

好在他结识了谢安,整日里与谢安嬉戏玩闹,时而出城打猎,时而被谢安骗去城中青楼,心中那份对大周的仇恨,倒也渐渐地淡了。

直到如今,李寿心中既然记恨着的。也只有其生父李暨,以及太子李炜这两人罢了。

说来不可思议,尽管太子李炜此前对他诸般奚落、侮辱,甚至还错手杀了从小将李寿抚养长大的福伯。但是李寿对他的恨意,却竟然只排在第二位……

同样是你的儿子,为何差距却是这么大,有如天壤之别?

或许。这才是李寿最恨其父当朝天子李暨的真正原因吧。

“他……会死么?”目视着皇宫方向,李寿惆怅问道。

长孙湘雨闻言一愣。略带几分意外地打量了一眼李寿,摇着手中的折扇,轻笑说道,“终究是血浓于水么?——仁慈,在奴家眼中,可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哟,何况还是在眼下这等时候……”

似乎是听出了长孙湘雨话中的深意,李寿眼中露出几分薄怒,色厉内荏地说道,“并非是妇人之仁,只是……小王只是遗憾不曾亲手杀他罢了!”

望着李寿那故意装出来的狠色,长孙湘雨只感觉心中好笑,摇摇头,咯咯笑道,“那奴家只能对殿下这份心意报以遗憾了!——我夫谢安一心要将你推上皇位,眼下奴家代为设计,说什么也不能叫殿下背负弑君、弑父的不赦罪名呢!”

李寿不傻,哪里会听不出长孙湘雨话中那几分揶揄口吻,闻言面色微红,想了想,如实说道,“叫长孙小姐见笑了……或许总归是血浓于水吧,小王虽深恨父皇,可如今听闻他……唉!——总归有些于心不忍,再者……”

“再者?”

回头望了一眼皇宫方向,李寿喃喃说道,“再者,小王还有些深藏心中多年的话想问他……”

“比皇位还要重要么?”瞥了一眼李寿,长孙湘雨淡淡说道,“按照奴家的设计,倘若一切顺利,五皇子李承图谋造反,自然是必死无疑,而太子李炜助弟为虐,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倘若能假借太子李炜之手,除掉龙庭上那位……有长孙家、梁丘家,以及我夫谢安诸多势力所支持,皇位,非寿殿下莫属!——还是说,即便如此,殿下也希望龙庭上那位安然无恙?”

目视着皇宫许久,李寿喃喃说道,“啊,如果可以的话,小王还有些深藏心中多年的话想问他……”说到这里,他转头望向长孙湘雨,犹豫问道,“请长孙小姐实言相告,他……此番能否脱险?”

“……”长孙湘雨闻言瞥了一眼李寿,摇着手中的折扇,默然不语,直到李寿再次询问,她这才咯咯一笑,淡然说道,“行了行了,放心吧,陛下总归是稳坐皇位三十余年,岂是这般轻易便会遭遇不测的?——奴家不过是试试能否借助太子李炜之后,替寿殿下扫除最后一道障碍罢了……”

“长孙小姐对此并无把握?”李寿疑惑地望着长孙湘雨。

长孙湘雨闻言眼中露出几分不悦,不轻不重地斥道,“小女子亦非鬼神,岂能事事所料不差?——无非是尽人事,看天意罢了!”

听闻此言,李寿旁边的幕僚王旦露出一副古怪之色,长孙湘雨的话自是毫无问题,只不过将这句话摆在算计当朝皇帝上,实难免有些不合常理。

而李寿显然不会想地那么多,见长孙湘雨这么说,精神一振,仿佛释然般说道,“长孙小姐的意思是,此番那人或许并非会被太子李炜所害?”

“唔,”敷衍似地哼了一声,长孙湘雨瞥了一眼皇宫方向。淡淡说道,“小女子倒是想替寿殿下扫除那最后一道障碍,不过嘛,有一人多半不会坐视此事发生……”

与王旦对视一眼,李寿疑惑问道,“何人?”

只见长孙湘雨冷笑一声,淡淡说道,“三皇子李慎!”

“老三?”李寿闻言一愣,惊愕说道。“老三此刻在皇宫?”

“三皇子李慎为人谨慎,既然遭五皇子李承派刺客暗杀过一回,必然是更加警惕……这冀京,还有什么地方比皇宫更容易藏身?”

“当真?”听闻此言,王旦惊声说道。“三皇子李慎竟在皇宫,那……”

似乎是猜到了王旦心中所想,长孙湘雨摆了摆手中的扇子,淡淡说道,“慌什么?——就凭三皇子李慎那块料,想在奴家跟前当渔翁,王先生未免也太看得起他了!”

王旦闻言一愣。继而释然笑道,“长孙小姐所言极是,小姐才识无人能及,算无遗策。岂会算漏此事?——是在下多此一举了,只不过……三皇子李慎若在皇宫,是否会叫眼下事态,发生些许改变?”

“当然!”一句话令李寿、王旦二人面色微变。长孙湘雨轻笑一声,慢条斯理地说道。“李慎的思量,不难猜测,他应该知晓,倘若在这等时候寻求陛下庇护,等于是退出了夺嫡这场皇子间的游戏!——倘若他眼下当真在皇宫之内,便意味着,此人眼下已无心争夺帝位!”

“无心争夺帝位?”李寿吃惊地望着长孙湘雨,然而他身旁的王旦却从长孙湘雨的话中听出了几分不对劲,试探着问道,“眼下?”

赞赏般望了一眼王旦,长孙湘雨点头说道,“不错,眼下!——此前爱哭鬼……咳,此前八皇子李贤与四皇子李茂之所以这般放心地留在江南与北疆,正是因为冀京有三皇子李慎在,不会叫太子李炜只手遮天,可反过来说,三皇子李慎又岂乐意于替李茂、李贤当挡箭牌?——寿殿下还记得我等西征平叛之时么?那时,李慎被太子李炜所设计,被铲除了多少安插在军方的心腹?!——李慎是个聪明人,他清楚眼下冀京的局势,眼下冀京有实力问鼎帝位的,唯太子李炜兄弟以及寿殿下二者,身旁势力已被太子李炜瓦解地差不多的李慎,自思断然无法从中得到好处,为此,他索性暂时放弃皇位争夺,卖个人情于寿殿下……”

“卖个人情于小王?”李寿闻言不解地望着长孙湘雨。

见此,长孙湘雨摇了摇头,没好气说道,“总归殿下也只是凡人呐,连这等显而易见的事都想不到么?——寿殿下不比太子李炜,纵然有我夫谢安、长孙家、梁丘家等多方支持,亦是根基不稳,不比太子李炜久为储君!——倘若寿殿下得势,李慎尚有东山再起之日,反之,倘若太子李炜得势,他必死无疑!——为此,他故意诈死,藏入皇宫,为的就是在眼下时刻,想办法诛杀太子李炜兄弟二人,介时,他乃治理乱功臣,倘若他说肯放弃皇位,主动奏请朝廷,请求外封为王,到那时,殿下可有借口杀他以除后患?”

“这……”李寿闻言一惊,附和般点了点头,继而皱眉说道,“为何要杀他?”

“要杀,一定要杀!”说到这里,长孙湘雨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发小八皇子李贤,犹豫一下,转口说道,“就算不杀,也要将其毕生扣留在冀京,否则,后患无穷!——申生在内则死,重耳在外而生,这个故事,寿殿下不会没听过吧?”

在李寿皱眉思忖之余,王旦暗自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长孙湘雨,心中暗暗感慨。

原来如此,之所以至今亦袖手旁观,原来是算到三皇子李慎绝不会坐视太子李炜成事,必然会从中作梗……

或借太子李炜之手铲除当今陛下,叫李炜兄弟二人背负弑君罪名,日后可以此为借口,叫殿下登上皇位;或借三皇子李慎之手,铲除太子李炜李炜兄弟,待得殿下坐拥九五至尊,再行过河拆桥之举,将三皇子李慎铲除……

好一个双管齐下,端得是算无遗策啊,此女心机之重,城府之深。果真是天下少有!

不得不说,王旦亦是国士之才,凭着长孙湘雨细言片语,便摸清了这个女人的谋划,遗憾的是,多智如王旦这般国士之才,亦猜不到长孙湘雨这庞大计谋中一环小小的算计,一个纯碎只是为她一人、不足为外人说道的算计。

算算时辰,小舞应该已那么做了吧?

唔。她梁丘家世代忠心皇室,绝对无法容忍太子李炜率军攻入养心殿,就算谢安那坏家伙眼下被太子李炜所挟持……

小舞,可别怪奴家呀,怎么说也是奴家年长你一岁嘛。此前倒是无妨,叫你几声姐姐讨好于你也就罢了,可眼下你我同为谢家之媳,这长妇的位置,姐姐我可不会轻易地让给你……

反正你与谢安那家伙此番也只是有惊无险,绝不会有性命之危,就让姐姐设计。叫谢安那坏家伙心中对此留个小小的芥蒂吧……

嘻嘻!

在李寿与王旦疑惑不解的目光下,长孙湘雨用扇子遮着半张容颜,望着皇宫方向,喜滋滋地窃笑起来。

而与此同时。在皇宫养心殿内,太子李炜叫文钦挟持谢安,与其弟五皇子李承带着无数北军士卒杀入了养心殿,将一干得知此事前来护驾的太监杀死。继而转到其父、大周天子李暨所居的内殿。

望着躺在龙榻上波澜不惊的父亲李暨,太子李炜瞥了一眼身旁的弟弟李承。见他面露退缩之色,暗自摇了摇头,沉声说道,“父皇,儿臣向父皇请安来了!”

瞥了一眼太子李炜身后诸多北军士卒,天子李暨哂笑一声,淡淡说道,“既是请安,何以要带着诸多北军?”

“这个嘛,”轻笑一声,太子李炜舔了舔嘴唇,脸上面色一变,沉声说道,“儿臣只是觉得,父皇当了三十年的皇帝,够久了,是时候将皇位交出来了!”

天子李暨闻言冷笑一声,淡淡说道,“就这么急不可耐地想要坐上朕这个位置么?炜儿?”

太子李炜愣一愣,继而哂笑说道,“不,儿臣准备将皇位让给承!”

“让给老五?”天子李暨闻言望了一眼五皇子李承,见他面露惴惴不安之色,暗自摇了摇头,皱眉说道,“朕可不觉得他有胆量弑君、弑父!”

转头望了一眼自己的亲弟弟李承,太子李炜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冷静下来,继而回顾天子李暨,正色说道,“就算承没有这个胆量,儿臣有!——劳烦父皇交出私人皇印,立下遗诏,总归是父子一场,儿臣亦不欲父皇驾崩前亦受诸多折磨!”

天子李暨闻言龙目一睁,怒声斥道,“你这是在威胁朕么?——好大胆子!——朕征讨天下之时,你尚不知在何处,竟敢如此对朕说话?!”

不得不说,李暨总归是当了大周三十年皇帝的人物,别看平日仿佛昏昧老人,可眼下发怒起来,气魄着实惊人,骇地太子李炜兄弟二人身后北军士卒连连后退,就连五皇子李承眼中亦露出几分惊骇之色。

整个内殿中,唯独太子李炜面色不变,双目平视着父亲李暨,摊开双臂,轻笑说道,“自古皇室最多骨肉相残……听说父皇最初亦是逼父、杀兄,这才得以坐享帝位,既然如此,儿臣等效仿一番,又有何过?”

天子李暨闻言深深注视着太子李炜,见其从始至终面不改色,忽而哈哈大笑起来,抚掌赞道,“好,好气魄,不愧是我李暨的儿子!——众皇子中,唯独你最似朕!”

太子李炜闻言一愣,皱眉说道,“这个时候服软,可不似父皇为人……”

“服软?朕?”天子李暨的笑声戛然而止,目视着太子李炜,淡淡说道,“朕只是给予你应得的评价罢了……”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叹息说道,“若再给你数年时间,纵然老四,恐怕亦非你对手,可惜,可惜……”

“可惜?可惜什么?”太子李炜诧异问道。

就在这时,天子李暨龙榻之下传来一声冷笑,继而,三皇子李慎从龙榻下爬了下来,整了整衣衫,对一脸惊愕的太子李炜兄弟二人冷笑说道,“可惜你今日要死在这里!——尔等还等什么?”

话音刚落,内殿一侧那一干衣柜中忽然打开,跃出数十名弩手,将手中的弩箭对准了太子李炜兄弟二人,扣下了扳机。

纵然是太子李炜也没料到三皇子李慎竟在殿内衣柜中设下了一支伏兵,眼瞅着那些弩手已扣下扳机,想也不想,转身挡在五皇子李承身前。

“突突突……”

一阵利箭射入人体之声,只见太子李炜浑身一震,背中十余箭,贯穿身体,他那件四爪黑龙皇袍,顿时被鲜血所染红。

第31章 几番出人意料的事态第3章 李贤的委托(二)一百三十一章 李承的狠天下一等三第9章 初闻六神将第13章 被救后的日常(三)第133章 刘晴的试探第2章 鸩羽之厉,胜似猛毒第72章 迫近的另一支骑兵第36章 狄布的震惊第63章 心中的挣扎(二)第1章 十日之后第88章 匪夷所思的变故(三)第41章 日常(四)第12章 婚礼(三)第124章 见识的差距:自遭恶果第23章 羊与虎的莫逆第44章 泄密的书信第17章 暗助(二)第39章 后续再次炮轰羊城晚报及旗下采访记者余晓玲第41章 渐渐靠近的危机第66章 李寿的战斗(三)第7章 妻弟、姐夫(三)第34章 被擒的鬼姬(三)第35章 查找线索的第一日第64章 梁国陈留的虎(三)第76章 京师动乱前夕第15章 所谓里应外合第63章 心中的挣扎(二)第44章 惊愕的第二日(九)第64章 梁国陈留的虎(三)第28章 两个人的世界(三)第38章 日常第46章 不眠之夜!(五)第42章 不眠之夜!第4章 交流第31章 几番出人意料的事态第21章 初掌兵:变故(二)第32章 羊与虎的莫逆(五)第12章 一夜变故第42章 看得见吃不着是一种折磨第65章 欲乱的冀京(二)第15章 与广陵刺客的纠缠炮轰羊城晚报以及旗下记者余晓玲第2章 喜讯?(二)第71章 非过之失第85章 将星陨落(二)第137章 至猛之将的末路(二)第30章 刺杀第65章 欲乱的冀京(二)第14章 意外第13章 啦啦啦,啪啪啪第16章 再遇第11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97章 真正的奇袭!第9章 鸩羽之厉,胜似猛毒(八)第57章 梁丘对长孙:不速之客第83章 四对四第15章 与广陵刺客的纠缠第51章 遗失的羁绊(三)第6章 调戏(二)第2章 逃的后续就是被捕第25章 战后赏罚第84章 将星陨落第66章 荆州南阳的牛(二)第70章 得偿所愿?第16章 局势得失(三)第41章 千分之一的得失(八)第47章 熟鸭有翅第101章 进退第25章 战后赏罚第82章 绝生之谷,决胜之谷第18章 尤物第16章 暗助第86章 强大背后的脆弱第7章 牵连第15章 与广陵刺客的纠缠第71章 各方态度(五)第35章 查找线索的第一日第141章 同室操戈(二)第6章 庆功之筵第17章 所谓里应外合(三)第35章 千分之一的得失(二)第65章 荆州南阳的牛第43章 日常(六)第15章 所谓里应外合第18章 唯恐天下不乱的女人(四)第78章 皇城风雨第81章 皇城风雨(四)第37章 次日第60章 北地雁门的狼(二)第16章 所谓里应外合(二)第18章 唯恐天下不乱的女人(四)第13章 啦啦啦,啪啪啪第60章 北地雁门的狼(二)第27章 两个人的世界(二)第49章 迷茫的第三日(五)第69章 理所当然的豪言第71章 各方态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