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苏

对于自杀这种事,扶苏很熟悉。他是秦朝的大公子,从小学***之术。什么时候该赐死大臣,秦朝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范睢、白起、吕不韦,凡是威胁到国家统治,你八成会收到君主御赐的三样礼物,鸠酒、白绫、宝剑。

扶苏也曾经幻想过成为秦朝新的皇帝,励志图新,一改秦朝的颓势。他审视秦朝现在的大臣,还好,没有人够的上死罪。这让尊崇儒家仁术的他很欣慰,不用成为手染鲜血的 侩子手。

扶苏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个道理一直没弄清楚,统治者学习儒术,是为了利用而不是信奉。

生在帝王之家,想不染血腥,只能是笑谈。扶苏收到咸阳发来的诏书,他终究还是要杀人,没想到被杀的是他自己。

杀死复苏的建议,是赵高首先提出来的。他迫不及待的拉开报复秦朝的序章,从扶苏开始。

赵高的报复心理是凶残的,根本不讲原则,以搞垮秦朝为最终目的。想让别人认可他的行为,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和同伙差点因此窝里反,胡亥和李斯联名抗议,认为没必要杀死扶苏。

罪大莫过噬君,恶极莫过杀亲。胡亥的性格懦弱,胆小怕事,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因为赵高的引诱。违背始皇帝的遗愿,已经令他心神难安,无论如何,他也不愿意再杀害长兄。

不忍杀兄的理由从胡亥口中说出,既苍白,又充分,很能代表他现在的心情,交织着权力和亲情的取舍。

李斯反对赵高的理由则比胡亥复杂的多,因为他的处境比谁都艰险。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始皇帝身上,没有给自己留下后路。始皇帝死后,他才发现不能相容于两派皇子,由原来的位极人臣,沦落到在权力夹缝中趋炎附势,借以生存的地步。

李斯对赵高的态度是痛恨加上感激,他埋怨赵高扰乱政局,把他置于水火之中,又要谢谢赵高为他点明时局,认清今后的形势。

李斯精打细算之后,决意不再同赵高为伍。矫诏这件事情,毕竟没有外人知道。赵高和胡亥都不敢说出去,他还能在世人面前保留完美的形象。如果同意杀害扶苏,一定会落下助纣为虐的口实,他名垂青史的梦想将会破灭。

另外,李斯也渐渐感到恐惧,对赵高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恐惧。这个太监比任何人都胆大妄为,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李斯年龄大了,没几年就要退休,他不想找别人麻烦,也不想别人找他麻烦。让赵高无暇顾及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留下扶苏的性命,赵高如鲠在喉,寝食难安,他就可以坐看两派斗争,安享晚年。

座山观虎斗,是渔利者最喜欢的消遣,李斯似乎忘记自己的身份,他有这个资格么?

赵高对李斯根本不屑一顾,李斯的利用价值,早已在矫诏那一刻彻底丧失。杀掉扶苏只要胡亥同意就能够推行,李斯的意见不过是决定他自己还能活多久而已。

对付胡亥,赵高的经验太丰富了。先讲解江山无限美好,让胡亥激情澎湃。再突出扶苏的威胁,让胡亥心惊胆颤。最后进行鼓励,争权夺利,非要赶尽杀绝才行。每次话听到这里,胡亥就会完全迷失自己,任由赵高为所欲为。

赵高动员过胡亥,开始对杀害扶苏的议案进行投票表决,李斯没有投出他宝贵的反对票。既然反对的结果是二比一,扶苏还是要死,他何不给胜利者做个顺水人情?

李斯收获了赵高赞许的目光,他竟然有感谢赵高赏识的冲动,这是什么世道?李斯为自己内心的想法而痛苦。他不仅丧失了政治操守,连人格都有屈服于赵高的趋势。

对于赵高,李斯有个深刻的认识,太监不是随便的人,随便起来的太监不是人。他这个观点,马上将得到验证。

秦朝毁灭的步伐越快,赵高才越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向着自己崇高的复仇目标,不断奋进。他不给胡亥和李斯平复心情的时间,又有惊人之语,杀死扶苏,天下还不够稳固,蒙恬手握重兵,跟扶苏同气连枝,必须一起除去,才可以安枕无忧。

胡亥和李斯张开的嘴里,能塞进去鸡蛋。他们猜不透赵高的身体里,到底装了多少邪恶的念头。

都说始皇帝是暴君,把国家治理的天怒人怨,可赵高的劣行比始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还能从始皇帝身上找到可取的地方,他至少没有杯酒释兵权,对开国功臣动手,而赵高分明要做始皇帝的好奴才,替他弥补这个遗憾。

赵高为什么非杀蒙恬不可?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赵高针对的并不是蒙恬自己,杀掉蒙恬的潜台词是要让蒙氏家族覆灭。

赵高对蒙氏家族的仇恨,来源于他和蒙毅的过节。他担任中车府令的时候,曾经犯过罪,而审判长就是蒙毅。

史书没有对赵高的罪行做记录,他是个真正的太监,不可能**后宫。估计是经常偷窃宫中的御用物品,拿出去倒卖,被抓住后,扭送给蒙毅处理。

蒙毅能得到始皇帝的信任,就是因为正直不阿,廉明奉公,他拒绝了赵高的金钱买通,依法处理,判决赵高死刑。

赵高如果死了多好,世界就清净了。也是他命不该绝,始皇帝怜惜他的才华,法外开恩,赦免他的死罪,继续留任在身边。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始皇帝再次暴露自己识人不明的缺点,秦朝现在的结果是他咎由自取,怪不到别人头上。

死里逃生之后,赵高并没有对始皇帝感恩戴德。他从此深信自己受上天的庇佑,是秦朝的终结者。他做事愈发谦恭和谨慎,夹起尾巴做人,伸出舌头当狗,不久便官复原职,甚至成为胡亥的老师,得到祸乱秦朝的资本。

始皇帝难得一见的仁慈,害苦了蒙毅。赵高大难不死,却念念不忘蒙毅对他的“恩赐”,在他仇恨的记事本上,又增添了蒙氏家族的名字。借助胡亥篡位的时机对蒙家动手,只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是不是真如赵高所言,不杀死蒙恬,胡亥就坐不稳皇位?这又是赵高的一个阴谋。

对于赵高来说,秦朝当然越乱越好。杀死蒙恬,无疑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蒙恬在秦朝地位超凡,声名显赫,他的死必会震惊秦朝政坛。到时候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百官惶恐度日,还有什么比看到这种场面更能让赵高兴奋的?

如果蒙恬不愿无端受死,赵高会更开心。手握重兵的蒙恬,想保护自己的性命,会不会拥兵自重,跟朝廷作对?赵高对无限可能的未来,抱有万分的期待。

赵高犹如疯狗,见谁咬谁的作风,带给胡亥和李斯的是震撼和畏惧。人们对魔鬼的害怕似乎是与生俱来,而赵高就是他俩心中的魔鬼。

面对穷凶极恶之徒,缺少足够的正义感做支撑,没人敢与之抗衡。胡亥和李斯屈服了,向一个太监。这是历史性的时刻,太监辉煌的高峰,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赵高还远远没有达到他的顶点。

送给扶苏的诏书,已经敲定内容。扶苏曾经上书批评始皇帝,是为子不孝,为臣不忠,剥夺他继承皇位的资格,赐宝剑以自裁。大将军蒙恬,驻守边关十多年,耗费秦国钱财无数,却没有开阔半寸疆土,赐死以谢天下。

收到这份死诏的时候,扶苏和蒙恬的态度截然不同。

闻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扶苏泪流满面,痛不欲生。从始皇帝临终册立扶苏,到扶苏现在伤心欲绝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正是这份感情,将对扶苏的生死起到关键的作用。

扶苏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勤勉修身,获得百姓的认可,甚至不惜和始皇帝作对,目的是想告诉天下人,他是继承秦朝皇位的最佳人选。

始皇帝也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所以才把扶苏派往边关摔打摔打。父子两个没有明说,其实心中都有默契。扶苏如果不明白交给他三十万重兵代表什么意义,他干脆死掉算了。

我们真的很郁闷,扶苏好像确实不明白。他看完诏书后,抽出宝剑,就要抹脖子。还好身旁的蒙恬习武多年,反应敏捷,一把将他拦住。

蒙恬接过诏书一看,倒吸一口冷气。不仅扶苏被赐死,连他也有份,原因还是对秦朝无功这种荒谬的理由,他顿时疑心四起,发表出自己的看法。

蒙恬觉得诏书实在有蹊跷,连他和扶苏都该死,秦朝就不该有活人了。他建议扶苏稍安勿躁,想死也要把事情搞清楚,应该调查研究之后再做结论。

扶苏根本听不进蒙恬的话,他满脑子都是伤心和失落,他是那么坚信会继承秦国皇位,在得到相反的结果后,心情瞬间跌到谷底,对生活,对未来都丧失了信心。他同时又沉浸在丧父的哀痛中,情绪彻底失控。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扶苏抱着他根深蒂固的儒家理念,拔剑自刎,追随始皇帝的脚步,到地下去尽他的孝心。

扶苏放弃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他同时放弃了改写历史的机会。他辜负了始皇帝对他的栽培,这颗唯一能够挽救秦国的棋子,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苦了秦国的百姓,被始皇帝压迫的还不够,马上就要向太监低头。

五 走进彼此的生命玉皇大帝那些事儿二 谁是最可恨的人四十五 十年前的间谍案七十 荆轲刺秦王(3)六十二 韩非留下的记忆(5)七十五 军权倾扎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二十六 秦庄襄王的任期四十二 处理赵太后九十二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四十一 嫪毐反了六 包装嬴异人三十八 嫪毐的风流往事五十九 韩非留下的记忆(2)七十四 沸腾的易水七十 荆轲刺秦王(3)六十四 亡韩八十七 不叫胡马度阴山(2)二 谁是最可恨的人二十二 清扫政治流氓七十七 亡楚八 长平之战(2)六十三 窘困中的赵国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十五 一切都摆平了八十三 当皇帝爱上旅游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三十三 最后一次合纵(1)七十二 荆轲刺秦王(5)十八 秦赵再起争端(2)三十八 嫪毐的风流往事六十二 韩非留下的记忆(5)五十九 韩非留下的记忆(2)八十 亡齐六十八 荆轲刺秦王(1)三 流浪在赵国的日子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十五 一切都摆平了七十一 荆轲刺秦王(4)五十六 赵国回光返照(2)十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八十六 不叫胡马度阴山(1)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苏六十 韩非留下的记忆(3)十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三十八 嫪毐的风流往事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七十六 亡魏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四十八 楚国的宫廷阴谋(2)八十二 皇权的神话(2)七十二 荆轲刺秦王(5)七十七 亡楚九十 坑儒案五十五 赵国回光返照(1)三十六 蒙骜之死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三十八 嫪毐的风流往事九十四 李斯入瓮四十八 楚国的宫廷阴谋(2)八 长平之战(2)十六 始皇帝的父亲二十八 魏无忌大败秦军四十六 李斯其人五十五 赵国回光返照(1)九 长平之战(3)七十二 荆轲刺秦王(5)二 谁是最可恨的人四十二 处理赵太后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苏五十八 韩非留下的记忆(1)八十三 当皇帝爱上旅游八十六 不叫胡马度阴山(1)六十九 荆轲刺秦王(2)二十五 说寂寞谁甘寂寞玉皇大帝那些事儿八十六 不叫胡马度阴山(1)八十三 当皇帝爱上旅游六十八 荆轲刺秦王(1)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十三 强大的竞争对手五十五 赵国回光返照(1)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十七 秦赵再起争端(1)四十一 嫪毐反了十四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十四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三十六 蒙骜之死八十 亡齐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十五 一切都摆平了六十八 荆轲刺秦王(1)四十二 处理赵太后八十三 当皇帝爱上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