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恩人

锡若一手搀起李维钧,一边又打量着他说道:“李大人真好气色。我出京的时候,皇上还同我说,直隶这块水土养人,海鲜河鲜都有,又是连接京师的水陆要冲,说是李大人将这一方水土治理得很好,所以才放心地将首任直隶总督的重担交到了大人肩上。如今天气也转寒了,皇上还特地赐下了一袭貂裘,让我带给大人呢。”说着便一挥手,让真正的高琳送上了雍正赐给李维钧的那件貂裘。

李维钧听得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又见雍正还有赏赐,越发觉得喜出望外,连忙恭恭敬敬地把那袭貂裘接了过来,又爱不释手地抚摸了一阵,方才小心翼翼地转给手下人,又嘱咐他们好生收着,自己却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的中堂说道:“怪道下官会眼拙认不出中堂,实在是没想到,中堂竟是这般的人品样貌。早年间下官有幸远远地见过明中堂一面,如今见到大人,不禁又想起了明中堂当年的风采,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锡若听得嘿嘿一笑,心道果然是马屁人人爱拍,可惜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明中堂当年是什么风采,这马屁算是白拍了……

他这次来直隶巡视,其实是主动向雍正讨来的差事。自从上回他对胤祯大喊了一句“老子不干了”以后,自己就一直心虚地不敢再和胤祯碰头,刚好雍正想派人来直隶巡视,连忙主动提出自己应该出去走走看看了。

因为往常锡若都是舍不得离开他的亲亲老婆去出差的,尤其现在福琳还在坐月子,怀里又有一个他期盼了多时的孩子,因此倒让雍正很是惊讶了一回。锡若也懒得跟他解释,就随便胡诌了几句“忠勤王事义不容辞”一类的套话,也顾不上管雍正信不信,自己却想着该去天津港找鲁菲船长确认一下跑路的事情了,所以才闹了前面“钦差假冒游击”这一出儿,还真不是存心想找李维钧什么麻烦,结果倒是害得这位新任总督白白紧张了一场。

锡若在天津待了几天,每天都规规矩矩地去巡视河道跟海防,要不就是跑到海船上跟洋鬼子嘀嘀咕咕,让李维钧也日渐放下心来,慢慢也和这个见面就摆了自己一道的钦差有说有笑了。

这天他们一道巡视到京杭大运河的河堤上面,李维钧见锡若一副悠哉游哉的模样,就试探着说道:“前两天年公给下官来了一封信,让下官向中堂转达他的问候呢。”

锡若眉尖微微一挑,笑道:“他还真是客气。不是十月份就要进京述职了吗?还巴巴地托了你问候我。”

李维钧面露几分得色地说道:“不瞒中堂说,下官与年公是同榜进士,因此颇有几分私交。先前平定青海的叛乱后,皇上宣谕臣下,‘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实在是世间难得的恩宠哪!下官身为年公的同科,也甚感颜上有光。年公的手腕、臂膀有疾及妻子得病,皇上都再三垂询,赐送药品。对年公父亲遐龄的在京情况,年公之妹年贵妃以及她所生的阿哥福惠的身体状况,皇上也时常以手谕告知年公,至于奇宝珍玩、珍馐美味的赏赐更是时时而至……”

锡若听得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头。李维钧所说的这些情况,他都知道是实情,甚至比他知道得更多。年羹尧平定青海之后,雍正居然不顾他最重视的“体统”,说年羹尧是自己的‘恩人’,还颁下了李维钧提到的那道谕旨,里面甚至有“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这样激动过头的话,简直就是以对年羹尧的态度来判断人们的正确与否,之前对年羹尧的那点疑忌之情更是提都不提,还暗示过锡若好几次,以后再也不许提起这茬儿。有一回雍正赐给年羹尧荔枝,为保证鲜美,他还下令驿站六天内从京师送到西安,弄得胤祯背地里发牢骚说,老四对年羹尧的那股热乎劲儿,都快赶上唐明皇讨好杨贵妃的劲头儿了!

除此以外,雍正还对当日拥立他在畅春园继位的隆科多极为尊崇,亲自一口一个“舅舅”地称呼他,连在给臣下的奏折里都称他为“舅舅隆科多”,还夸他是“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希有大臣”。实际上雍正并非隆科多姐姐所生,仅仅有甥舅名份而已,皇帝承认不承认又是一回事了。真要照雍正这么算法儿,那他舅舅多了去了,锡若自己还算是他从舅呢!

雍正如此公开称呼隆科多,自然是一种极大的优待,隆科多的儿子也和年羹尧的儿子一眼,都跟着老子一路加官晋爵,弄得隆科多如今成天脸上都带着志得意满的笑容,连走路都有些发飘的样子,如今见着锡若也老早不叫“贤弟”了,而是正儿巴紧地叫他一声“纳兰中堂”,以示跟他这个“隆中堂”是同一级别的。比较起来,倒是年羹尧见着锡若的时候还要客气几分。

锡若正在暗自出神,却又见李维钧神神秘秘地凑了过来,用一副自己人的语气说道:“就下官所见,年公对中堂的敬重,实在是内阁里的头一份。就算是对皇上的舅舅隆中堂,也未见得有这份小心呢。可见中堂的才具非凡,令人钦服啊!”

锡若听得心里暗笑,心道这都是拜雍正让自己出西北那趟远差的功劳。那敲山震虎的一锤子,再加上自己早年间和年羹尧的那些纠葛,估计多少给这位眼下威风八面的大将军留下了一点心理阴影。

不过雍正现在既然不让提起,锡若自然不会拿来向李维钧显摆,便摆摆手笑着说道:“那是我和大将军有姻亲关系、年大人又重视家礼的缘故,和才具什么的不相干。不瞒大人说,若是单论才学,别说内阁里的几位中堂,就是李大人,您是进士出身,也一定比我好得多呢!我也只是在内阁当差当得久,又蒙先帝和皇上不弃,所以才忝列内阁至今,唔,实在惭愧得紧……”

李维钧知道这位中堂是侍卫出身,所以他说才学不如自己,多半也是大实话,所以不免又升起了几分自得之情,便捻着胡须说道:“当日我与年公同榜取中进士,当时做的那篇制文,到现在还有些同乡后辈拿来作范文读。惭愧呀惭愧!”

锡若看着李维钧捻着小胡子摇头晃脑,哪里有半点惭愧的意思?便嘿嘿笑道:“得了得了,别都惭愧来惭愧去的了,省得他们这些当兵的,背地里说我们两个矫情!”说着便翘起大拇指,往身后跟着的高琳和恒吉等人一指。

高琳闻言便笑道:“额驸爷说的哪里话?我们哥儿几个,背地里都常夸额驸爷能文能武,才学好着呢!”

锡若听得失声大笑,手指着高琳说道:“拍我的马屁也不是这么个拍法儿!可不是让李大人笑话?”

几个人一路说笑,不知不觉间便把一段河堤都巡视完了。锡若刚想伸一个懒腰,却见这回被自己留在京师里没有带出来的年八喜,正骑着一匹马匆匆朝这边赶来,便不动声色地朝李维钧说道:“李大人,我还想往海上去看看。您要是公务繁忙,就不用再陪着了。我记得您还有些晕船吧?” wωw ▲тт kán ▲co

李维钧早已注意到了那匹飞马,焉能听不出锡若的弦外之音?便朝锡若拱了拱手,自己领着从人先下了河堤。

年八喜此时已经飞马来到近前,一见锡若便滚鞍下了马背,单膝跪地沉声说道:“十四爷又被皇上拿了。十四福晋请爷尽快想法子回京,在皇上面前……保一保十四爷!”

锡若听得脸色大变,一把揪起年八喜问道:“说清楚!皇上为什么拿十四爷?”

年八喜如今也变得沉稳了许多,见锡若如此激动,反倒异常冷静地应了一声“嗻”,又寻思着说道:“早先八爷府里来人递过话儿,说是皇上因为说起嗣统的事儿,当众斥责了八爷跟九爷。后来十四爷不知怎么着就和皇上冲撞来了,最后被皇上派人拿下,又送到景山上关起来了。”

“这个十四……”锡若大致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形,不由自主地为胤祯捏了一把冷汗。他站在原地定了一会神,这才朝年八喜说道:“我在这里的差事,还有个一两天就可以了结。你替我带话给十四福晋,有十三爷在,十四爷不会有性命之忧,让她放心。等我一回京,立刻去面见皇上,为十四爷求情!”

第202章 小四哥第159章 冤孽第49章 缘尽第143章 奥斯卡第53章 紫禁城里的孩子王第104章 要命的差事第172章 帝王第181章 人善被人欺第134章 海阔天空第7章 漂亮的“女鬼”第95章 天伦第134章 海阔天空第15章 相逢不如偶遇第103章 咸安宫第200章 长假第128章 童星第130章 民以食为天第260章 花儿第126章 转正第129章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125章 收官第220章 野猪第250章 打虎亲兄弟第20章 宴无好宴第129章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93章 弘春第184章 高老庄第83章 我不是贪官第101章 二废太子第188章 燥雪堂第74章 岔路第92章 内鬼第44章 激变第190章 日落紫禁城第180章 皇十三子第128章 童星第13章 后现代的四爷党第212章 历史第133章 恩绝第195章 十四王爷第42章 昨日明珠第39章 龙的喷嚏第78章 因祸得福第101章 二废太子第138章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第4章 龙子凤孙第101章 二废太子第205章 西北劳军第23章 给老康师傅当侍卫第172章 帝王第153章 中暑第36章 肉食者鄙第139章 极品毛尖第62章 梦醒时分第136章 蒲扇第9章 有仇不报非君子第94章 老康微服私访记第218章 退烧药第186章 是与非第268章 救兵第35章 热河风波第17章 成妃宫里的小恶魔第183章 甘州河第114章 赵家庄第202章 小四哥第111章 西湖莼菜汤第67章 西欧来的“海贼王”第137章 江山第40章 亲情第66章 心病第31章 但愿人长久第20章 宴无好宴第31章 但愿人长久第12章 老康的心事第220章 野猪第43章 风云第97章 小狐狸的春天第110章 肯德基姑姑第211章 祷词第139章 极品毛尖第261章 十四王爷西征平乱猎艳记第160章 新军第191章 改元第267章 小舟第218章 退烧药第199章 重生第50章 隆科多第225章 棋盘第179章 半斤八两第112章 外出公干第216章 金蝉脱壳第267章 小舟第262章 肉串香香第216章 金蝉脱壳第78章 因祸得福第54章 小光第246章 钦犯第140章 偷茶第103章 咸安宫第119章 尘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