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暖阁献诗

清穿之旅(熙朝大公主)

小书房里,书架已被清扫一空,书案上,地上,椅子上铺得到处都是书!

真邪门儿,记得当时我把那首诗写在信纸上夹在《新唐书》里了,可找了这大半天了,每一本都翻遍了,不但信纸没找着,就连那一整本的《新唐书》都不见了!

“主子,”小穗抹了把额头的汗道,“您再好好想想,是不是搁在别的地儿了呢?”

“不可能!”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时亲手放在第二排的最左边的角落里的,难不成还能长腿跑了?

“可是,”小穗扫了一眼满地狼藉的小书房道,“咱们里里外外找遍了,连寝殿的床底下都看过了,都没有啊!”

我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酸疼的颈部,闭上眼睛使劲儿地回忆了一下:当时《新唐书》刚看完,写下那首诗后,我顺手就夹里头放书架上了,之后,就再没动过,怎么会找不着了呢?正思索着,忽听见身后传来一声“皇姐”,回头一瞧,只见胤禛这小子望着散落了一地的书愣了一愣,打趣道:“皇姐,你这儿遭贼了?怎么这么乱七八糟的?”

“有本书不见了,正好,你也来帮忙找找吧。”说着,我拾掇了下挡在胤禛面前的书本,将他们摞在一起。

“又找书?唉,”胤禛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这回又找什么书啊?”

“《新唐书》,”我心里着急,这小子老气横秋的样子虽让人看着有点儿别扭,我也懒得跟他计较了,一指那一摞书道,“你负责那一摞,擦亮眼睛看看有没有。”

“行,没问题!”胤禛蹲□子,翻了几本,似乎想到了什么,回头道,“对了,你们去过茅房了没?”

“茅房?”小穗一愣,但随即眼睛一亮,对我道,“对啊,主子,奴婢去茅房瞧瞧,说不定您又像上回一样,把书忘在那儿了呢!”

“呵呵,”我皮笑肉不笑道,“那地方我早就查看过了,没有!”

“就你那眼神?”胤禛特不屑地“切”了两声,转而吩咐小穗道,“你还是再去一趟,仔仔细细地搜一遍。”

“嗻!”小穗应声而去,我和胤禛则留在书房里继续翻检整理,不多会儿,小穗回来了,意料中的两手空空。我们继而将屋里的书重又翻整了一遍,《新唐书》仍无踪影。

“皇姐,”胤禛一屁股坐在地上,活动了一下胳膊,道:“看来你跟那本书的缘分已尽,甭白费力气了。”

“怎么会……”我颓然地坐在椅子上,心里满是失落。若那本书真找不到了,那不就意味着吴三桂的宝藏跟我有缘无份?那得是多少银子,多少珠宝,多少古董啊?!

“皇姐,”不知就里的胤禛口气轻松地安慰我,“不就一本《新唐书》嘛,明儿跟皇阿玛说一声,再弄一本不就行了?”

“那不一样……”我心中懊恼非常,这事儿的内情又不能跟胤禛说明白,都快憋出内伤来了!

“有什么不一样?”胤禛不解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你就别难过了。”

“四阿哥,您不知道,”小穗替我解释道,“那书里夹着主子写的一首诗。”

“诗?哦……”胤禛恍然地点了点头,一副深表同情的样子,道,“皇姐,诗里有你的才思和心血,怪不得这么不舍,不过,你也别着急,说不定哪天它又自己出现了。像八弟,他丢了东西就从来不找,还总振振有词地说……”

“八弟”?!我的脑际像划过了一道闪电,忽然亮堂了一下:对啊,曾有那么一回,我跟胤禩显摆了下我那“丰富的历史知识”,讲了点《隋唐演义》的故事,他对我崇拜无比之际,对唐代的历史也很感兴趣,随后就跟我借了几本有关“唐代”的书!我真是糊涂,居然忘了《新唐书》里夹着那么重要的一张纸啊!想到此,我急急打断了胤禛道:“对了,胤禩今儿怎么没跟着你来?”

“他?”胤禛抬了抬眉毛,一副鄙视的样子,道,“他在布库房里看那野丫头练布库……”

胤禛口中的野丫头就是石榴。回宫的路上,经过一番逼问,我终于得知他跟石榴之间昔日的“恩怨”。原来,他跟石榴早在纳兰揆叙的婚宴上就碰过面了,那次,这小子不小心撞倒了石榴,害人家戴的一双白玉镯子摔成了两截,还坚决不肯道歉,俩人一言不合便打了起来,结果,这小子居然输给了那个小丫头,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难怪他对石榴没好感,还当众大嚷不要娶石榴做福晋。不过,佟妃似乎很喜欢石榴,这次还将她带了回来,要留在承乾宫里小住几日。

“这是哪门子的大家闺秀啊?皇姐,你见过大家闺秀练布库的吗?跟一堆大老爷们儿拉拉扯扯的,成何体统?费扬古家到底是怎么教女儿的?真不知道额娘到底喜欢她什么,天天儿留在身边‘石榴长,石榴短的’,对她比对我还好!”胤禛气鼓鼓地又开始跟我投诉了,这几天类似的话他已跟我嘀咕多次,对“指婚”的抵触那是表露无遗,但这事儿差不多是板上钉钉了,虽然还没有昭告天下,但大伙儿私底下都已将石榴作为“四福晋”看待了。我虽同情胤禛,但听过班第的那一番分析后,还是决定“袖手旁观”的好,因为不管是康师傅、佟妃,对这门亲都只有他们的“盘算”。

先说康师傅这头,为了与噶尔丹的大战做准备,他老人家正忙着笼络一堆将领,而结成儿女亲家成为“一家人”,正是笼络的最有效手段。比如,胤礽的嫡福晋石氏是正白旗汉军都统三等伯石文炳的大女儿,而胤祉的嫡福晋则是平过三藩、在雅克萨打败罗刹人的大将军彭春之女。倘若胤禛将来跟石榴成亲,这一门婚事就能拴住两位帅才——董鄂·费扬古和乌拉那拉·费扬古。

董鄂氏费扬古在军事方面是一位难得的帅才,听班第说,当年三藩之乱时,他在安亲王帐下效力时就立下不少军功。她姐姐董鄂妃曾给孝庄老太太和康师傅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啊,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能坐到“领侍卫内大臣”的位子上,足见他的能力超群,这样的人才康师傅怎能不拉拢?石榴的亲生父亲乌拉那拉·费扬古也是一个传奇。他们家最初是包衣,因她父亲跟随太宗皇帝南征北战,立下卓越军功,竟然奉旨出了包衣并出任步军统领,康师傅当政后,因他“卓有功绩”,封他为云骑都尉、内大臣,还特地将步军统领授为正一品并提督九门!“提督九门”——康师傅这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他了,这足以说明乌拉那拉·费扬古与康师傅之间的关系早就不一般了,他的女儿当个皇子的嫡福晋也是顺理成章。

从佟妃的角度来说,这门婚事不管是对她儿子胤禛还是对她娘家都有好处。胤褆背后有明珠,胤礽背后有索额图,现在胤祉身后都有彭春这个丈人了——彭春的祖上可是开国五元勋之一的“何合里”,一个个都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以佟妃的聪慧和敏感,怎会不担心自己的儿子将来朝中没人照应呢?虽然,佟家从康师傅的母亲——孝康皇后这儿起,勉强可算是“外戚世家”,但目前在朝中,能用的人却没几个。佟国纲这位“大国舅爷”虽有内大臣之名,却很是“鲁莽”,仗着康师傅敬重他是“亲舅舅”对他诸多包容,就敢对康师傅摆长辈架子,我就曾有一次亲见他因为举荐的人才得不到任用,在乾清宫跟康师傅吵得天翻地覆的,折子,破茶盏洒了一地,吓得我在帘子后头大气都不敢出。放眼满朝文武,也就这位“大舅爷”敢这么做了。数来数去,佟家唯一可用的人才也就是佟妃的父亲——“二国舅爷”佟国维了,当年他因告发“吴应熊”有功而成功上位,名列六位领侍卫内大臣之一,虽贵为国戚,却从不摆架子,对谁都是一团和气,上上下下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但俗话说“独木难成林”,只有佟国维一人撑着,佟家的势力也太弱了,但倘若董鄂家和乌拉那拉与佟家能够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局面就不一样了。

总之,不管是康师傅还是佟妃,都需要石榴当这儿媳妇,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胤禛再怎么不愿意最终也只能接受,就跟我当年一样。既然无法改变,不如笑着面对,想到此,我笑着打趣,道:“会布库也不错啊,至少以后万一你出去打架,也有帮手嘛,多好!”

“帮手?”胤禛哭丧着脸,道,“皇姐,我都愁死了,你还开我玩笑!”

“好啦,不开玩笑,说正经的。”我敛了玩笑的心,一本正经道,“其实石榴也没你说的那么不堪,那丫头除了不爱诗书,有点儿好动以外,人是很机灵的,再说现在年龄还小,等到了成婚的年龄,或许就真的成了大家闺秀也说不定呢。”

“做白日梦呢吧?”胤禛一脸的不相信,“就这野丫头,家里都快宠上天了,别将来真成一泼妇了。”

“不会的,”我宽慰着胤禛,“不都说‘女大十八变’吗?将来的四福晋肯定是个知书达理的美娇娘!你就放心吧。”

“唉!”胤禛重重地叹了口气,满腹愁容地坐在了椅子上。我让小穗帮我取来了斗篷往身上一披,拉着他的手道:“跟我走。”

“干嘛去?”胤禛疑惑道。

“布库房!”

“我不去,”胤禛一下子甩了我的手,一屁股又坐回了椅子上,道,“我就打那儿来,好不容易跑到你这儿来透口气的,要去你去,我才不要去。”

“怎么了?”我试探着说出自己心中所疑,“难道在布库房你又输给石榴了?”

“才没有!我……我那是‘好男不跟女斗’,让她的!”胤禛梗着脖子跟我争辩,可脸上的红潮已经跟我道出了“实情”,我强忍笑意,跟着他的话头道:“是是是,咱们胤禛最有君子风度啦,哪能跟个小女娃一般见识呢?”胤禛紧皱着小脸,沉默不语,我笑着继续劝道,“陪姐姐走一趟吧,我想起来了,那本书八成是在胤禩那儿,我得赶快把它拿回来。”

胤禛望着我想了想,道:“拿本书而已,咱们直接去八弟那儿拿就是了,何必去布库房,到时候让奴才们跟他说一声就是了。”

“也行,那快走吧。”我拉着胤禛就出了晨曦阁。可惜看不到石榴那小丫头在布库房“横扫”诸位小皇子的“英姿”了,但我不能不顾胤禛的感受,更不能不先拿到那暗藏着宝藏的诗笺。在胤禩的书房里,我们果然找到了那本《新唐书》,谢天谢地,那张信笺仍然好好地夹在里头没动过。从阿哥所出来后,我陪着胤禛去她额娘佟妃那儿小坐了一会儿,便直奔乾清宫去找康师傅,可刚到门口,就被梁九功拦住了,他小声地对我道:“大公主,皇上正与一干大臣在西暖阁议事,吩咐了任何人不得打扰。”

“哦?”我往门儿里头掠了一眼,心道:什么事儿这么严重,居然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

“大公主,要不您一会儿再来?”梁九功陪着笑脸道

“呃……”我摸了摸藏在袖兜里的信笺,有点儿犹豫不定。最好现在就上交了,免得夜长梦多。

“大公主?”梁九功又道,“要不这样,一会儿皇上议完事儿,老奴立马让人通知您,好不好?”

“梁公公,”我望了一眼东暖阁的帘子,“我有很重要事儿跟皇阿玛说,您看这样行不行,我就去东暖阁候着,一会儿他们议完了事儿,您帮我通报一声,成不?”

梁九功犹豫了一下,躬身笑道:“也行,不过,您在里头可千万别乱跑啊,不然老奴可就……”

梁九功果然深知我的秉性,通过昭仁殿和弘德殿的后门,乾清宫的东西暖阁是互通的,万一我一时好奇心起,蹿到西暖阁去,他这个乾清宫总管是要吃“挂落”的,于是他先跟我说了后果。反正我今儿没有闲心管别的事儿,就那信笺上那首诗的秘密我还没找出来呢,正好趁着等候的机会,我可以再研究研究,于是,我跟梁九功信誓旦旦地打包票:“梁公公,您放心,我就在东暖阁里呆着,睡觉打盹儿,等你来叫我。”

“大公主请跟老奴来。”梁九功躬着身子将我领进了东暖阁,又让人给我上了茶盏和点心这才退了出去。我窝在炕坐上,一面吃着茶点,一面看着那首“宝藏诗”,研究里头的玄机,渐渐地瞌睡虫就找上了我……

“董讷,亏你是个读书之人,如此行事,天理良心何在?!”康师傅怒不可遏的一声“狮子吼”夹杂着茶盏的碎裂声,从西暖阁直直地撞进我耳内,生生地把我的瞌睡虫给撞跑了。

康师傅生这么大的气,真是少见啊。

我揉了揉眼睛,甩了甩脑袋,下了炕坐,轻手轻脚地蹩到门边,支起耳朵想听个究竟,却再没下文了。我偷偷将门帘掀开一条缝往外瞧,却见西暖阁掀了帘子,官员从里头鱼贯而出。看样子议事结束了,我急忙放下帘子,回归原位,才坐好没多久,就见门帘一挑,康师傅进来了,他打量了我一番,笑道:“你这丫头,满脸睡意,刚刚是不是坐着睡着了?”

我“嘿嘿”笑了一声,过去拉着康师傅坐下,道:“没睡着,就是打了个小盹儿而已。”

“而已?”康师傅抬手给了我一个“爆栗子”,又开始唠叨,“立冬刚过,天儿冷了你知不知道?万一又着凉了怎么办?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皇阿玛,我错了,我错了,这回都记住了,下次一定改正,一定改正!”为了终结康师傅的“长篇大论”,我只得主动“投降”。

“你这丫头,唉!”康师傅无奈地摇了摇头,又道,“梁九功说你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我说,什么事啊?说吧。”

“就是这个,”我从袖子里将那张诗笺掏出来,献宝似的递到他面前道,“诗我找到了,我怕又给扔哪儿了,所以特地给您送来了。”

“哦?”康师傅眼睛一亮,将诗笺接过去看了一遍,缓缓点头道,“看这口气,确似吴三桂那恶贼的口气。”

“皇阿玛,”我又瞟了一眼那诗笺,道,“可惜当时吴三桂的孙女儿去得太快,这首诗中暗藏的玄机她还没来得及告诉我,刚刚我坐在这儿研究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端倪来。”

“这个不着急,”康师傅将诗笺往糕点盘下一压,伸手将我的领子整了整,道,“从今儿起,这事儿你就交给我吧,你收收心,把拉下的功课好好地补回去,知道吗?”我“嗯”了一声,康师傅轻拍了拍我的脸庞,笑道:“好了,班第在外头等着你呢,快去吧。”

“那禧儿告退。”我施了一礼,退出了东暖阁,到乾清宫门口一看,班第果然在那儿等着我,见着我之后,亲亲热热地拉我的手,问道:“咦,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哟?嫌我出来的太快?那我再进去呗。”说着,我作势扭头要回去。

“谁说的,”班第急忙握住我的手腕,道,“快走吧,我给你带好吃的来了。”

“什么东西?”我朝他伸出手去,“快拿出来看看。”

“糖炒栗子。”班第在我耳畔小声道。

“糖炒栗子?!”回宫那天,我在街上闻到一股糖炒栗子的香味儿,抵不过我那磨人功的康师傅让人买了一袋回来,可只给了我六颗,说多吃伤脾胃。可那六颗还不够我塞牙缝的呢,吃了那一次,却让我一直想念到现在。没想到班第这么善解我意,今儿竟自发替我买了回来。

“快走吧,”班第瞄了一眼东暖阁,小声道,“要是被皇阿玛看到了,准得挨骂。”

“好,快走快走。”我拉着班第快走几步,出了月华门,班第这才从怀里掏出一袋栗子递给我,我接过来一摸,居然还温着!

班第带点儿歉意道:“今儿皇阿玛召我们来议事,带太多会露馅儿,所以我只买了半斤,改天给你多带点儿。”

“够了够了,我已经很知足了。”我剥了一颗栗子,送到班第嘴边道,“来,你也吃。”

“这是特地给你买的,你吃吧,我什么时候都吃得着。” 班第笑着将它推还给我。

“你吃嘛,”我硬将栗子塞到他嘴边,道,“这是我特地剥给你吃的,不然我生气了啊。”

“那好吧,”班第接过栗子,掰成了两半,一半塞进他自己的嘴里,另一半递到我唇边,道,“你一半,我一半,咱们‘有栗子同享’。”

“好!”我张嘴,一口咬住了那半颗栗子。

我们就这样你一颗,我一颗地一路吃着栗子回去,等跨进晨曦阁大门之时,半斤栗子竟然已经吃完了!小穗给我们上了茶,我喝了一口后才发觉,原来栗子吃多了,口也有点儿干了。

“对了,”喝着香喷喷的茶,我忽然想起刚才听到的那声“狮子吼”,便跟班第一探究竟,“我刚刚在东暖阁听到皇阿玛发脾气来着,好像在骂人,还骂得很大声。到底是怎么回事?”

“哦,”班第放下茶盏笑了一下,道,“那是骂董讷呢。”

“董讷?他怎么了?”我疑惑。这位仁兄搭上了索额图和于成龙的船,最近官运亨通,坐上了两江总督的位子,怎么会被康师傅骂得这么惨?

“见风使舵呗。”班第笑了笑,不无鄙夷地道,“他先前是随同于成龙一道,竭力反对靳辅开中河的,说开中河是累民,破坏河道之举,最近皇阿玛派凯音布大人接替了孙在丰去督理下河工程,凯音布大人经过勘察后上了折子,说靳辅开中河后,河道水足流畅,商贾舟楫往来不绝,很是欣欣向荣,于是这位董大人便推说自己不曾说过反对靳辅之语,那些折子都是被别人篡改。”

“这人的胆子可不小,居然敢当着皇阿玛的面‘说瞎话?”我还真有点佩服这位董大人呢。

“所以皇阿玛龙颜大怒,骂他‘没良心’啊。”班第道,“我还真是很少见到皇阿玛发那么大的火。”

“是啊,真的少见。”我赞同道,“你不知道,我就是被那一骂给惊醒的,那嗓门简直是‘震耳欲聋’啊。”

“不瞒你说,” 班第压低了嗓门,笑道,“我那会儿也被吓得一哆嗦。其实,当时在场的大臣都被吓得战战兢兢的,一个个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啊。”

“真的啊?那可太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可惜当时我还没睡醒,在发呆,本来我应该跑到西暖阁去瞧瞧热闹去啊。”

“切,你这丫头。”班第无奈地摇了摇头,端起茶盏开始喝茶。

“哦,对了,”我一手撑着下巴道,“提起靳辅,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那个陈潢怎么样了?”

一听我这话,班第那端茶的手竟轻轻地颤了一下,他轻轻地放下茶盏,抿着嘴望了我半天,深吸了一口气,才神色凝重地道:“禧儿,有件事我一直不知该怎么对你说。”

一看班第这神色,我不觉地有些紧张起来,呼吸也有些急促了,问道:“什么事?是……关于陈潢的?”

“是的,”班第缓缓点头,握住我的手道,“你千万别激动。”

“他……怎么了?”我的声音竟然有些微微地颤抖了。

“我们在汤泉的时候,他……”班第沉痛地道,“他病重不治离世了。”

136 白塔寺进香152 马不停蹄20 初访安王府70 三年一选129 瞒天过海256 变脸大师301 出征前夜203 姑苏旧故二第327章 番外 愿为落花逐流水49 五台归来87 借住喀喇沁308 事急从权172 风波不断四134 班第归来5 送佛送到西203 姑苏旧故二309 泰山祭祀16 握手言和51 斗狠40 诡异300 婚姻背后91 夜访马厩58 初探乾坤174 四大皆空299 身心俱痛201 意外之喜95 随队围猎81 小别重逢176 回宫巧遇第323章 热河重逢52 生辰序曲84 秋后算账138 流年不利56 微服私访第318章 元宵佳节(一)209 钦差班第80 入驻盛京5 送佛送到西276 荒漠奇遇三165 再斩情思199 恩怨之始二4 无聊中找有聊49 五台归来264 借道回宫74 祭陵160 小书房巧遇224 金口难开第324章 帐殿夜警203 姑苏旧故二275 荒漠奇遇二85 搭救才子277 骨感现实125 又是一个意外62 化险为夷102 虎上灯台155 妙手回春193 路遇仇敌70 三年一选267 汤泉散心一209 钦差班第53 生辰快乐9 心急要吃热豆腐245 风筝奇遇156 宴无好宴205 小赌一把52 生辰序曲136 白塔寺进香203 姑苏旧故二71 唯有旁观79 饰演黄盖150 乌云罩顶280 浑水摸鱼114 过扬州而不入272 宝藏何在274 荒漠奇遇一187 惊吓后遗症66 埋线布局188 三只小馄饨22 冤家路窄106 沉冤待雪233 寝殿变故第317章 除夕之夜40 诡异98 回转京师189 白云观散心98 回转京师196 索少之癖104 但为太子故65 打探生死303 身陷狼窝279 乱麻一团295 册封之礼114 过扬州而不入128 刺客1 穿越梦境161 生离死别146 倏忽又一秋51 斗狠237 此计甚毒106 沉冤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