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百六十一章 历史变化

中平六年春·安庆县

县内修建着笔直宽阔的道路,一辆牛车驶了过来,有个少年在驾车,坐着一位中年儒生,在仔细巡看着。

两侧是大片冬小麦,农夫在其间劳作,路上和商旅行人颇多。

牛车“吱呀吱呀”,中年儒生看了看城门,城墙显是修饰过,大门口有着两个卫兵,站的笔直。

这就是安庆县城了。

安庆受过兵灾,但眼下完全看不出,人来人往,很是繁荣,中年儒生沿路而看,见着远一点是新开的商埠,这是在城南的棚户区,由土砖烧砌的库房,虽简陋,秩序很好,人气旺盛,南来北往的行商都会在此地歇脚,街巷间有了不同于乱世的平静气氛,不由叹着:“此县令果是不凡。”

“叔父,城中虽还过的去,只是听闻这叶青却是假公济私,不过三年,这安庆县里有二成土地都被占有,良田数万亩,叔父何其赞之?”

“你不懂,你听听”中年儒生说着。

少年倾耳听着,市井贩夫的话庆幸又带着忧惧:“南面又冒出来一伙,叫张牛的盗贼……”

“不是往西投黑山去了么?有刘青天在这里保境安民,哪还敢再打我们主意?”

“说是这样,可这盗匪不绝,什么时是个头啊……”

“听说州里要把刘青天调走?呃,你们这是……”这话一出口,就见人人静默,自知失言,赶紧住口不说。

气氛还是沉寂下来,这世道有哪里是无忧乐土。

再听着几句,虽不是个个都说好,但十句中,却有八句是说好话,这少年顿时迷惘了起来。

叶青这时还是相当满意。

这时在听着吕尚静(徐庶)报告:“现在家中有佃户一千五百,亩四百顷,而家兵死士有一千五百之数,都曾训丨之,可当伍长,县内制度清明,守正奉公,已得百姓民心,要是主公一声令下,以五充之,七千之军不过是随手的事

曹操在陈留举族之兵,能一下聚集五千人,孙坚举族之兵,能一下聚集三千人,这都成了气候。

现在叶青有兵一千五百,已完全不逊色这二位了。

“只是主公在县里已有三年,再加上屡次出兵扫荡贼寇,建立赫赫功绩,怕是迁升就在眼前了。”简雍这时说着。

“咦?我看你似有忧色?为何?”吕尚静问着。

简雍实话实说,说:“主公县令三年,必会转官别处,这里建的好大基业,却怎拱手让人?”

吕尚静就大笑:“主公治民政,开水利,蓄人气,但尽占县内十分之一上田,以桀骜死士之户充之。”

“县兵训练,尽以族兵充之,三年来,练出了甲士之军。”

“主公在,自是听县令,主公不在,自是回归里亭,这是吾家私兵,非朝廷之军,有他们在,基业就在。”

“天下豪强尽是这样,生长地方,百年不移,想要整治豪强,家家都危,群起汹涌,反掌之间,就可杀得新县令,何忧之有?”

叶青听了心喜,他两世为人,早就看穿了利益和大义的本质,一个正常维持的朝廷,民产和官产的比例是多少——三七开

前世大图朝夺取天下时,公产占六七成,都得了民心。

在这个被贼军洗过的县城,原本大户死伤大半,就空出了大片土地,这三年来,刘备依着遗策,广占土地,再拉拢一些大户,排挤和杀掉一些破落大户,终形成以刘家为核心的新豪强体系。

由于民产和大户的比例退到了四六成,故这广占万亩私田,不但没有引得人怨恨,反万家生佛,万民无不视刘备为救主。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叶青深刻的明白这点,所谓的公,不过是体制的代号罢了,体制大了自是公。

获得民心的关键,实际上是黎民获得多少。

战乱前是三七开,战乱中一片狼藉,民不聊生,刘备到了,不但恢复生产,而且退到了四六开,哪能不得百姓效死?

要是周围没有别的郡县,刘备杀尽别的家族,只要保证百姓新获得的利益,哪怕尽占县内十分之六的土地,都是万家生佛的救世主。

叶青寻思,看着,就见着这滚滚红气涌了过来,分成二股,一股是自家占领的四万亩田,一股是百姓充满热诚的信念。

三年半前,刘家是赤红溪流,但刘备当上了县令,体制一下子扩大几十倍,瞬间变成灰白色。

而在现在,经过三年广占土地,获得万民崇敬,却变成了白里透红,这意味着对本县的控制已相当强大。

“民心军心可用。”叶青这样总结着这根基,就在这喜悦气氛中,一辆牛车驰过道路,风尘仆仆到了县衙,递上了文书:“仆下……”

叶青在偏厅接见了中年儒生,僚属都坐在侧,吕尚静(徐庶)、简雍、纪才竹、关羽、张飞、张辽(江晨)都在。

还有一些本地人士,这是托了叶青三百夜破三万,声名远播幽冀并三州,吸引了不少人才,虽名不见传,但充实了体制。

“洛阳来使,为节制大将军和太监,王允请各路英豪入京”

“君且稍候,容我考虑一二。”叶青不动声色,让人带他去休息,把这信递可下去:“你们看看,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吕尚静几人看了信,抚掌而笑:“此天赐时机,主公何不走一趟?县中事务自有我们维持。”

叶青点点头,有些忧虑:“历史上可没有这事,我担心此贴一出,天下会提前有着变化。”

“现在已不是四五年前,皇甫嵩、朱儒两位将军虽讨伐剿灭大部流寇,但这几年水旱灾事更多,到处寇盗蜂起,郡县力量已不能独力平定……接下来发生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吧?”

简雍目光一闪,敏锐的反应过来:“主公是说益州刺史、宗室刘焉去年上书——四方多事,因在刺史权轻,请用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军政大权独揽以镇压寇盗之事?”

“就是这个废史立牧,啧啧……”叶青笑了起来:“我这大名鼎鼎同宗,老牌剌史,或是包藏祸心,或就是大汉的真正忠臣”

这不只牵涉到刘姓同宗,也关系洛阳局势变动,众人对此都不敢插言,凝神听自家主公说着:“大汉实承秦制,秦时所谓刺史只是一种监御史,派去巡行督察地方,没有固定居所。”

“到武帝时把天下分成十三部,除京师属于司隶校尉,十二部各置剌史,以六条督察——地方豪族吞并田地,欺凌弱小;二千石的地方官员以公谋私,鱼肉百姓;地方官员擅用刑罚奖赏……地方官员勾结豪强,接受贿赂,这一条条都是做为中央的耳目,派出去行巡查之职,除此六条政事一概不问。”

“到光武以后,剌史权位渐重,不过虽受地方尊捧,还是不过是中央派出去的督察官,郡级太守政事都还是直接和洛阳负责,太守可以直接上书,直接受命,直接解任,最多碰到一州范围需要协调的紧急事情,暂时听刺史节制——这就是说秦汉以来,虽有朝廷、州、郡,看起来三级,但实质上是个两级制

叶青说到这个,突失笑:“这叫我想起秦始皇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刻字竹简的称量),将重量换算成简数,再以每简38字的制式,日阅的公文量是30万字,不看完不休息,这样勤政才换来高效的天下郡县体系。”

“可惜并非每个皇帝都这样工作,皇帝更喜欢在宫中开集市,修裸泳馆,亲自贩卖官爵……”

叶青没有再说下去,皇帝的事不是现在的自己可以左右:“我听说同宗上书内容,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挑选宗师和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

“州牧的正式确定,就是把两级郡县制,变成三级,这种做法对中央来说,或是饮鸩止渴,就算能平定地方寇乱,实就将主动权交了出去,军阀割据就自去年就开始了。”

“但不立在中央立场,立在家天下的角度,这实是未雨绸缪,要重演光武之事呐,这就是为什么皇帝会同意。”

这里都是自己人,吕尚静和纪才竹彼此面面相觑,暗中点头认可——主世界朝廷不惜抽取各州力量,换取一丝生机,转圜空间余地。

而这汉朝的心思不难猜,无非就是四角镇之宗室,万一有变,宗室就可重演光武之事,三兴汉朝。

关羽和张飞这时都眼睛一亮,又想起了刘备祖坟冒青烟的事,都是眸带异光——往昔绿林一兴,赤符预言就起,而光武中兴。

现在贼兵一乱,刘备祖坟就冒青烟,接着就是皇帝分封州牧,这相士所言,难道就是对未来的预测?

如果叶青这时观望天命,会发觉经过了三四年酝酿,这天命已化成了红中带黄,这意味着这原本大忽悠的预言,已具备了影响郡级人士的能量,甚至潜移默化中,不知道使多少人改变了态度,增加了期待和忠诚。

简雍心里也想到了这点,心里暗暗兴奋,主公有王者之贵,甚至更进一步,自是臣子的福气,这时却又面露疑惑:“但眼下还未成气候,这请贴叫地方豪雄进京,将欲何为?皇帝再病重,岂会容许此事?主公可要千万小心,别中了圈套。”

众人都笑起来,厅中其实大半都知道为什么——灵帝马上就要死了,大将军何进的外戚与门阀士人政治联盟,马上就要和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火并。

局面危险到一触即发

叶青叹一下:“我知道你的意思,我本以为按部就班种田就可,但此请贴一出,天下群雄响应,斗争已转到了更大的舞台,我岂能退缩?”

议事厅散会后,暗中传间留了吕尚静和纪才竹几个家臣。

到密室里,叶青就不再忌讳:“原来本世界人物,十八路诸侯会不会响应,我不知道,但何进掌权,王允起复,袁绍、曹操等人都已在洛阳参于其中,搅动风雨,崭露头角,却马上要引来一个更加危险的家伙。”

“这种情势,看过《封神三国演义》的各家,肯定心里透亮,没有不会赶赴洛阳——这可是大变局,也是大机会,不知道就罢了,既都是对历史了解,谁不想从里面捞点好处”

“政治资本、名望资本、军事资本……都有机会获得,无论王允是被人怂恿,还是穿越进来,都已聪明地造了势,既已邀请,我就避不开这局。”

“政事一切照旧,所有县内甲士全数归田,由民兵充之,我率三百甲士上京,看看这个水有多深”

对历史改变,叶青毫不惊讶,封神三国演义已印刷投放市场,人人都知,在这种情况下,历史还按照原本进行才叫惊讶。

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出水 下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长公主的进击 下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二章 营啸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盼王师 上第835章 清郡王的忧虑 下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可怖 下第一卷 第六十章遗珠馆第一卷 第四百三十一章 杀真人第一卷 第二百五十三章 仙桃第五百三十六章 潜伏 上第一卷 第二百零二章 酷烈第八百五十章 黑星照耀 下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高个顶上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天罗青种第一卷 第四百七十章 布局 下第一卷 第九十章江山一隅第三百八十四章 全郡布武 上第九百零三章 试探 下1870.第1870章 陨落第一卷 第二百七十一章 诛杀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授书第五百五十六章 山河社稷图 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信风 下第一卷 第三百七十五章 赤光冲天第五百零二章 大鹏仙 上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我来了第一卷 第五百二十九章 变阵 下第631章 流浪客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再见,老友 上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媾和 下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堕天 上第一千四十三章 首战 下第861章 质变 下第691章 争锋 上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拨开迷雾 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世界下土 下第一千零五章 东移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答卷 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纵横 下第四十三章 寒门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铁锤 上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击树第一卷 第二百五十五章 嫡脉1827.第1827章 失败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誓言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一章 乱局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章 华表树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瘴气 下第七百十一章 晋升都督第717章 对阵 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女眷 上第一卷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兵宗第七百十三章 休战令第二千三十三章 下降 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审查 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两处仙 上第一卷 第三百六十四章 龙宫协议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杀幽云 上第一卷 第二百七十三章 貂蝉第690章 虽远必诛 下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云山侯 下第二千五十三章 交换 上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入场 上第726章 就藩 下第872章 携手前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胜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考官第十六章 十九第一卷 第三百四十七章 善始善终第1546章 大钓鱼 下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梅丛 上第874章 楚国变革 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就藩 上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回光返照 上第634章 真天子第810章 瞬杀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日镜必须死 上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原因 上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钟声 下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青德天命 下...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算计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蒸发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五德地仙 上第一卷 第四百五十二章 烽火 上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少阴的疑惑 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冲突第一卷 第八十七章夜逃第一卷 第四百四十八章 破城 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注视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章 再会第一卷 第三百七十六章 赤霄第六百九十三章 青谨真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封锁第一卷 第二百五十二章 审查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四面开花 下第822章 晋升中的仙战 上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转折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敲开蚌壳 上第一千九十五章 空舰技术第五百五十四章 星辰十方仙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