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五章 书信

群臣散宴,三三两两离去

有的眉开眼笑,有的庄重矜持,有的故作沉思,有的一脸阴沉

诸葛玄带着十岁侄子走在后面,这时有一个宫女赶了过来,对着他身后少年奉上一只锦盒:“这是刘使君送给小先生的礼物。”

“我?”少年眨眨眼睛,看一眼这锦盒:“请问是什么,不是书我可不收

宫女掩口而笑,递了递:“是书。”

“快收下。”诸葛玄扯了自家侄子一下,估摸是经史孤本,又对殿中一礼:“臣谢主公之赐。”

归家后,星光照耀,风动枝桠,传过一阵阵清凉,有一间精舍,这就是诸葛亮的卧室了。

这一间房间并不大,却布置清雅,一张木榻,除此就放着二排书架,架上的书籍密密麻麻,木案上摆着砚纸笔。

诸葛亮点了灯,青铜灯散发柔和的光,他满意的点了点头,回到自己座位上,就打开锦盒。

这里面有一卷书,展开有五尺长,每个字都有拇指盖那么大,字体却清丽婉转,风致翩然。

“云水纪图,怎似是女子所书?”

当下就在灯下浏览,一丝丝灵气自周围天地间凝聚而下,洗刷周身百脉,凝粹着通明心神。

“原来,真的有仙道……”许久,诸葛亮怔怔抬首,失神的说着。

荀府

荀归返家中,换下了官服,一时在院中徘徊,夜凉似水,家人正在上灯,荀仰天遥望满天星斗。

这真是个晴朗的夜,整个天穹淡墨青色,斜亘着银河,幽亮不一的星星时明时灭,又分九州星野。

寻找到了豫州,只见星斗密布,闪烁不定,有的悬凝,有的晦暗,只是中间核心,却有着一明一暗两颗星辰,不过这不是青色,只是赤红中带着一丝青,明暗相辅,光华不闪不烁,很是稳定。

“双核心么?”他凝望一会,失笑:“却不是说是帝后双格,于礼不合,真是古怪。”

但是很稳定,这就够了,足以压制地方不服。

至于那两位皇族之间是否有内情交易,都是刘家自己的事。

荀不欲探究**,他要的只是汉统交接稳定,和这大局利益相比,一切细枝末节都是浮云。

想到这里,就不由一笑:“来人呐,上茶,我今天要赏月”

这时突有人来报,小荀老爷和戏老爷来访。

族侄荀攸是昨天从豫东颍阴郡赶来,好友戏志才今天刚自荆北归来,一年多不见,宴上自不可能多说,现在私下自要重聚。

故友重逢,见了又是一番热闹。

荀关切问戏志才:“回家看过了,老大人还好,荆北的事情顺利?”

“家父家母还好。”戏志才先自饮一杯茶,打了个酒嗝:“荆北有点小麻烦,但还在控制内。”

“这你笑的有点怪异啊,有大鱼?”荀攸感觉到些,目光一闪。

“呵,公达你猜出来了,不说这个……可惜奉孝在豫东忙于对曹的战事,不能回来。”戏志才和郭嘉同出寒门,行事不羁,脾性相似,自是交情很深。

荀为他祝酒:“平安回来就好,你这身体还是家乡水土适合些。”

茶过三巡,谈起过往的事,戏志才笑问荀:“昔时董卓当权,荀公弃官归乡,曾对家乡父老劝言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天下有变就常受兵灾,应早早离去不宜久留,现在又如何?”

“主公一至,自是不同。”荀笑的说着:“这是主公的大德大运,天下气运在人,有圣人至,岂能不改?”

说罢,又说:“你喝多些酒,我看还是要多会——上乐”

于是在乐声中,继续说着:“连续两年天下大旱,流寇四起,盗贼蜂拥,颍川郡却连连两年丰收,甚至豫西自去年开始,同是丰收,豫东、荆北今年要是能稳固下来,一个半州的稳固基业,席卷天下之势就成。”

戏志才笑了笑:“荀公忘了洛阳?”

“军事非我所长,能否取之,不便妄言。”荀一丝不苟说着。

喝了几杯,戏志才问:“去年春时我在荆北病重,曾以后事托付文若,让你转交主公,这封信还在否?”

“在。”荀一排规整的书架上找到一封帛书,递还给他,时隔一年,锦袋封口完好无缺:“听闻主公亲自赶去荆北救治,必不需要了,等你回来亲自转交就是。”

戏志才捏着这只锦袋,笑了笑:“荀公果是忠实君子,不过现在这信却是无用了。”

说着取出帛书置在火盆中。

荀不以为意。

荀攸却意识到什么,目光一闪:“这时无用,你当初交代可是与太后有关

戏志才摇头:“你猜对了一半。”

至交好友之间,又都是极聪明,荀想到也不掩着藏着,嘿黑一笑出声:“天子?”

戏志才就不再回答,又说起一些闲话,看着荀:“若主公迎的是天子……我说的不是少帝,不是献帝,甚至不是现在洛阳不知哪里找来的宗室,而是说天子,荀公以为如何?”

荀沉吟良久,才缓缓说:“自是以天子为尊。”

“君不畏死乎?”

“谋国者不暇谋身,若是迎立而又篡。”荀皱眉想了想,叹一口气:“失信于天,族运跌宕,将来死的是子子孙孙了。”

戏志才笑笑不言,当初的这封密信中,自己对主公两道建议,一是绝不要迎天子,二是局势坏到非迎不可,他日请诛荀。

人人都有自身道路理念,出类拔萃者的更是理念坚定,不轻易为外物所动摇,哪怕友情也不能阻止。

戏志才当初病重自忖无幸,唯一留的一线生机就是将信托由荀转交,选择权留在荀自己手上。

但这信,似从未被启封过?

帛书在火盆中化烬,丝质的质料燃烧后,散发一种焦糊味,气氛一时肃然,荀攸当即笑着:“你这家伙却是奢侈啊”

“呵,主公兴办了六十三家造纸坊,普及造纸术,怕什么……”戏志才这样说着,三人都笑起来。

“主公不忘文事,以颍川郡曾被流寇攻破、书卷散佚为由向各家求阅私人藏书,此举实是效仿光武旧事……”

这个举动是有时代特征。

东汉地方学风远胜前代,别说还真的不少有名的藏书馆,中原荟萃之地更是聚集了天下书藏,当这时造纸术并不普及,大多数书卷还是竹策卷筒形式,都是各家门阀才建的起。

书的丰富程度和教育息息相关,官学、汉代私学也遍布中原各地,尤其颍川最盛时,许多名士大儒都设馆授徒,主要以法律、经学为主,间或传授政治经验,这是延续汉武帝以来外儒内法的传统。

像是“颍川四长”之首的陈宴以宽厚长者而闻名,以尊重态度劝谕感化“梁上君子”的典故便是出于他,可惜主公来颍川晚了两年,没机会见到,在四年前陈宴去世时“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可见整个阶层的学风。

两年间,豫州各地纷纷将书卷转录在轻便的白纸上,这纸是官府免费提供,条件只有一样——顺手多抄一份副本,转献许昌兴建的大图书馆。

至开春破曹夺回豫东后,这献书活动达到高峰,许昌藏书破十万卷,据说达到了洛阳的三分之一。

这时天下大乱,能不破坏书籍都是少见,地上人更不在乎下土的文化保存,坚持扩大书藏的只有刘备一家。

原本观望的门阀也是心动,认为刘备文武并重,英气和雄气兼有,堪称当世英雄,有三兴汉室之气象。

荀、荀攸在去年时投靠只是一个风向标,真正引人归服的还是文明洪流之下的无形气运。

围绕着这事也聊了几句,但戏志才一向藐视门阀,就对二荀等少数人看的入眼:“说起来,近来不闻枣大人的音信,屯田的事,他做的如何了?”

这说的是去年随荀一起投效的枣祗,颍川阳翟名士。

在叶青支持下,他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把招募到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

这事一开始就被大部分根基于土地佃民的豪强敌视,却在叶青强硬手段下推行开来。

颍川方面在对朝廷的上表,和发布的州榜中都声称:“安定国家的根本大计,在于强兵足食。过去秦国的执政者由于重视了农业生产而统一了全国,汉武帝因实行了屯田政策而巩固了西域的边防,这是前人留下的好经验,今天下动荡,四夷窥伺,应当以此为国策。”

董卓当然不理会这篇,但在海内诸侯和有识之士中却引起轰动。

戏志才也来了点兴趣:“上次听闻袁绍和曹操多次征辟他,许以太守一职

“他都拒绝了,许昌试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以此大功在三天前已被主公任命为屯田都尉,主持全州屯田事。”荀说着,想起上次见他浑身粘泥的样子,也不由失笑:“他一直就喜欢农桑事,这种才能,天下独具。

戏志才举酒:“无论性情、理念、专长、出身如何,能得遇主公,随以三兴汉室,功垂青史,荫蔽子孙,真是让人觉得幸运的事。”

荀攸摇晃着杯中酒水:“荆北和豫东不必说,便豫西也少不了祟鼠,明暗抗拒,正好杀一批。”

这两年间豫州府的政治团体已初步成型,群英荟萃,面貌崭新,朝气蓬勃,最重要群狼环伺的危局下撑了过来,还能稳固上升,这就锻炼出横扫群雄的自信。

戏志才心中庆幸,幸亏主公所迎不是天子……

太后的身份,又无古时娲皇的法力,单纯依靠体制,注定不可能单独掌权,这就使主公团体在内部无可挑拨。

否则这政治团体,只怕真会发生分裂。

反之只要凝聚一心,别说是内部一些地方豪强,就算外部曹操、董卓、袁绍、孙坚……凡是阻挡这一新兴团体上升道路,都是他们的敌人。

荀考虑着说:“太后驾临巡视,费用上又要多一笔开支,现在财计虽紧张也得挤出这一笔,这是使地方人心归汉。”

“我看未必,一些土豪在地方土皇帝当惯了,对州府改革政令理都不理,你想让他甘心头顶上多一个太后?”荀攸更相信老祖宗荀子的人性本恶论,将酒一饮一尽:“等着看吧,跳出来作死的总少不了。”

“嘿嘿,你说的是”戏志才冷笑一声,也把酒一饮而尽:“可主公早有预料,今日宴尾,这话说的连我寒毛都竖啊”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晚了点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梦 上第一卷 第四百五十一章 结局 下第706章 应对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九章 信郡王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第五百七十一章 杀心 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世界下土 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纠缠 上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上第一卷 第二百六十二章 去洛阳第一千四十八章 休战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五章 总督府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大试探 中第一卷 第四百十一章 破营 上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收网 下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又来黑锅 上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功赏 上第726章 就藩 下第一千六百章 纠缠 下第一卷 第三百六十章 改革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离龙的心思 上第一卷 第三百三十二章 变化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七章 无福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前圣双陨落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埋伏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天网恢恢 下...第一卷 第四百二十二章 月下祈愿 下第二千三十七章 信任 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火凤凰 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革命 上第1715章 解密 上第一千二十章 巡查 下第812章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上第一卷 第八十三章寒光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十面埋伏 上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大反攻 上第722章 末路 下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年轮的秘密 下第七百十四章 大剑修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考官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后悔药 下第二十七章 黄龙楼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八章 道法是第一生产力第一卷 第五百二十章 牛刀小试 上第一千八十七章 故旧 上第三十六章 第一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轻取 下第854章 协议 下第一卷 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丝青气第一千零一章 走向第八百三十三章 就藩 上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陨落 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核桃 上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与君渐近 下第八百九十四章 真君舰 下第一卷 第二百五十七章 里世界生存手册第五百五十四章 星辰十方仙灵阵第一卷 第四百二十八章 反袭 上第一卷 第二百十九章 人生三不朽第十五章 文章第一卷 第一百十一章 希望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红线 下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虚拟巨人 下第一卷 第四百二十四章 虎牢关 下第一千二十七章 第二次巡查 上第一卷 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云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舰队总帅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截取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入场 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太荒铁树 ...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合流 上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劫错人 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就藩 上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九章 圣人分身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龙傲天与小白菜 下第一卷 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云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以正国法第一千六十二章 云集第一千七十一章 实验第二千二十三章 芊芊 上第一卷 第一百九十三章 北地仙门第五百零一章 地震第二千二十二章 天命 下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前圣双陨落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星落第九百零五章 小挫 上第五百六十章 角逐第699章 帝女之梦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以正国法第一千八十九章 阅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与世同移 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联合敕封第八百三十五章 惊动 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仙境 下第1719章 新五脉计划 上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青源两界树 下第646章 突袭 上第682章 龙气一统第一卷 第四百零六章 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