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定河

正月的前几日,弘历皆独自歇在养心殿,直至过了初五这日,方才第一次翻牌子,弘历目光在摆在红漆托盘中的一块块绿头牌上掠过,最终停在彩绫那块绿头牌上,这个女子虽然说不上有多美貌,却别有一番风情。

弘历正要翻过彩绫的绿头牌,小五捧着一封奏折快步走进来,“皇上,山西急报。”

听到“山西”二字,弘历神色为之一紧,连忙道:“快拿过来给朕。”

小五上前将奏折奉到弘历手中,后者在仔细看过后,原本只是有些紧张的神色变得甚是难看,道:“命张廷玉、顾琮、鄂尔泰即刻入宫,朕有要事相商。”

当三位大人急急忙忙出现在养心殿后,弘历扬一扬手中的奏折道:“去岁全国各地,雨水均偏多,朕当时就有些担心永定河,这条河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位已经高于地面许多,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地上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溃决现象,所以朕让当地官员多加注意,原以为至少要等到夏季时,才会发现溃决现象,没想到……”弘历讽刺地笑道:“这年还没过完,祸事就来了。”

张廷玉肃然道:“皇上是说……永定河决堤了?”

“山西刚刚送来的急报,就在两日之前,山西境内突降暴雨,不到一日功夫水位就上升许多,冲溃了河堤,幸好当地官员记得朕之前的吩咐,一直有在巡视河堤,在发现松动之后,就立刻让住在附近的百姓撤离,死伤不多,但田地房屋皆被冲毁,损失极重。朕命你们来此,就是要商议治理永定河一事。”

顾琮率先开口道:“永定河善淤、善决、善徙,与黄河相似,恕臣直言,堵,已经收效甚微;疏,也效果不大,一旦弄得不好,甚至会令泥沙沉淀到其他河道中,令其他河道也出现同样的问题,所以……实在很难治理。”

弘历点头道:“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但再难也得去做,总不能为此放弃永定河流经的区域,几位爱卿可有良策?或者你们知道有谁能够任起治理永定河的重任。”

在沉默片刻后,鄂尔泰试探地道:“皇上,高斌治水颇有方法,不如让他去永定河治理河道?”

弘历抚额道:“朕也想过,不过高斌还在江南疏渗清口并江南运河,一人如何能够兼顾两边?”

张廷玉进言道:“其实江南运河的浚已经到了尾声,只要继续按着原有的方案执行下去,便不会有问题。皇上可以派其他人负责此事,然后将高斌调去治理永定河。”

弘历未语,过了许久方才道:“永定河一事,就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了吗?”

顾琮拱手道:“回皇上的话,臣以前与高斌就河道治水一事聊过一些,他的见解很独特,而且往往能绕过无用的弯子,一针见血;除他之外,臣再不曾见过有这般见地之人,所以臣觉得高斌最是合适治理永定河的人。”

其实顾琮说的这些,弘历何尝不知,但他越重用高斌,就越不能动高氏,哪怕高氏做错了再多的事,哪怕他对高氏再厌恶,都不能动她,这种感觉,实在令弘历不喜。所以,若有别的选择,他并不想用高斌。

鄂尔泰不知弘历这些心思,开口道:“皇上,虽臣与高斌并不熟悉,但从这几年的治水情况来看,他确实是治水的良才。”

弘历知他们说的是实情,而他自己也确实想不出更好的人选,无奈地道:“好吧,就将高斌调去治理永定河,江南运河一事,由顾琮你负责。另外,朕会下旨各州府,让他们注意各处河道,一有问题,立刻上奏,至于几条直隶河道,就由鄂尔泰你负责详勘。”

待得二人接旨领命后,张廷玉道:“皇上,永定河上游乃是黄土高原,河中的泥沙皆是从那里冲下来的,若不能解决源头的问题,就算此次治理好了永定河,过个几年,又会再次复发。”

弘历点头道:“黄土高原因为没有什么植物,所以水土流失严重,皇阿玛在世时,曾多次鼓动百姓去黄土高原种植,但收效甚微,毕竟那里土地贫脊,能开恳种地的地方极少,气候恶劣又没什么人烟,有谁会愿意去。”

“臣以为,一处均有一处存在的价值,黄土高原亦是如此,定有可取之处,只要发现这个可取之处,再加以合适的条件,便可以引人前去开恳种树,治永定河于根源之处。”

弘历思索片刻,道:“张相的话颇有道理,不过这非一朝一夕之功,朕会派人去黄土高原仔细堪查,待得有发现之后再说。”顿一顿,他又道:“你们三位皆是皇阿玛留给朕的肱骨之臣,朕还有一事,要与你们商议。”

三人均拱手低头,倾听弘历之言,后者在片刻的静默后,道:“朕想立永琏为太子。”

诸人一惊,顾琮脱口道:“皇上才刚登基,便欲立太子吗?”

弘历道:“太子为国之将来,朕认为当早立为好,也可对其多加历练,不负朕之所望。”

鄂尔泰道:“二阿哥聪慧伶俐,又是皇后所出,当为储君。”

弘历点一点头,将目光转向张廷玉,“张相不说话,是否不同意朕之议?”

“臣不敢,正如鄂尔泰大人所言,二阿哥当为储君,只是臣觉得,皇上可以效法先帝,以密书立储,藏于光明正大匾后。这样一来,既立了储君,又可避免二阿哥太过引人注目,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张廷玉说得极为婉转,但弘历既得胤禛喜欢,坐上这个位置,又岂会连这点心思都没有,当下道:“张相是怕出现先祖晚年时的情况?”

张廷玉点头道:“是,皇上如今正值盛年,往后几十年,会有怎样的事,谁都料不准。臣觉得,密书立储,方才是最好的办法。”

顾琮与鄂尔泰在几经思虑后,亦同意了张廷玉的做法,毕竟若是立刻立储,那么永琏就会与当年的胤礽一样,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再次引发九龙夺嫡那样的情况。

第五百二十二章 此心难释第两千零二十七章 子不教,父之过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失算第五百二十二章 此心难释第三百四十四章 蹊跷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景仁宫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木秀于林第两千一百五十三章 凭空消失第四百二十三章 宫里来人第九百零二章 惊闻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终害己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审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召回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来意第六十四章 瓜尔佳氏第两百九十六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六十章 说出真相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问罪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筹谋第两千章 亲自入宫第一百零七章 桃花夭夭第四百一十七章 争执第六百九十六章 死穴第三百四十九章 迁怒第两千两百一十七章 一代枭雄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霓尚阁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中所想第四百八十四章 咎由自取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周全之死第两千一百八十一章 寒心第两千一百五十三章 凭空消失第六十五章 招认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背后捅刀之人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隐瞒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撤绿头牌第六章 危机第三百二十九章 原谅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勾结皇后第五百七十九章 幼殇第两千一百三十九章 离开大清第两百六十章 发现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乌鸦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动向第七百九十四章 嫁祸第六百四十章 恩情断第三百二十七章 召见第四百六十七章 受袭第七百一十七章 册为答应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黑熊第九百八十九章 最大的让步第一千零七章 自作孽第五百七十三章 理由第八百八十章 喧哗第九百九十三章 薄弱之处第八百七十六章 求见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二小姐第两百二十章 死因第九百八十三章 游说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失色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羡慕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灾星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仍有疑心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争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麻烦第三百三十九章 信任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做不到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相见第三十五章 夜传第七百章 兄弟第一百六十四章 赐罪第四百五十章 发难第两千一百九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报信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冷酷第七百二十七章 过份第两千两百零一章 第一次交锋第八百五十三章 颠倒黑白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天网恢恢第两百二十五章 自保第两千两百一十六章 惨烈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利第一千两百章 箫声第六百八十七章 狂妄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事实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心知肚明第四百一十九章 试探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禁果第四百零二章 失言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被冤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国事家事第两千零五十七章 跟踪第七百二十八章 欺主第两百五十六章 动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倾盆大雨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对策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挣扎第七百二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三百八十七章 回宫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暗中保护第两百二十六章 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