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利矛与坚盾(下)

不管后方的指挥官们如何争论如何协商又作出怎样的决定,奋战在第一线的将士永远是单方面的执行者,服从上级的命令是他们的天职,或前进,或后退,或坚决进攻,或拼命死守,违反命令便是失职,失职便要被送上军事法庭,之后要么被踢出军队要么被关进监狱,虽然绝大部分人至少是性命无忧,但是从此之后便不要妄想再在军界或是政界混下去,说不定就连隔壁邻居家的小孩子都会投以鄙视的眼神,然后在漫长的抑郁中走向生命的终结。

远东,海参威,时间的推移并没有将弥漫在眼前的大雾带走,人们甚至开始怀疑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黑夜到来。随着新命令的下达,在进攻出发阵地里待命的德军士兵们只能继续耐着性子等待,而正在向目标地域移动的部队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这意味着什么?

在第一线的将士们看来,他们的敌人将继续隐藏在大雾背后,也许在拼命挖掘战壕,也许重新调整兵力部署,也有可能什么也不干,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海面上,难得的平静也降临了,三艘主力战列舰此前已经有20个小时处于战斗状态,但每半个小时一次短暂的炮击间隙,每四个小时一次炮膛清理,它们的舰炮实际开火的时间远不到20个小时,尽管如此,三艘战列舰主炮弹药的消耗仍然巨大――“恺撒?菲特烈三世”号是其中技术最先进、炮火最密集的一艘,这一级战列舰共有4艘,目前均在西太平洋海域活动,它们的三座三联装343毫米主炮以及先进炮火指挥系统在此前多次海战和登陆支援作战中均表现不俗,只是高射速、高精度的代价便是高消耗,短短一个月以来四舰先后返回港口补充弹药,它们在德国海军诸战列舰中算是舰龄最小的,但是主炮炮管此时也都临近使用寿命的极限了。

“奥古斯特”号和“巴伐利亚”号则分别属于格拉夫级和巴伐利亚级,它们各自拥有8门406毫米炮和8门380毫米炮。口径增大、弹丸重量增加所带来的一个麻烦便是在兼顾火力、防御和航速的同时必须相应减少每门炮地备弹数量,于是,两舰不得不通过海上补给来临时补充弹药,所幸的是,大雾对于这种技术活的影响远不如风浪来得大,而这大雾天往往都是微风甚至无风的。

在这牵涉到十数万条生命的战场上,并非所有人都在等待。命令下达后,半个小时之内超过400架道尼尔3型超远程轰炸机陆续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9座军用机场上起飞。密密麻麻的金属大鸟组成9个机群以铺天盖地之势扑向此刻还在大雾笼罩下的海参威。这一架架创造了时下重于空气飞行器体积、重量、航程记录地“金属大鸟”们已经在德美、德俄这样的重要战争中证明过自己的实力,尤其是在对美国各主要工业区所进行的大规模持续轰炸中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德日开战之后,它们又义不容辞的和帝国空军其他型号的轰炸机担负起轰炸日本列岛及海外战略目标的重任,以至于在现在的德国军队中有这样一条有趣谚语:老秃鹫飞过的地方,走起路来一定十分平坦!

“秃鹫”是最初空军地勤人员给容克斯ju-2型俯冲轰炸机所取的外号,这个形象地外号很快被飞行员、陆军以及海军官兵所接纳,之后,道尼尔101型短程战术轰炸机因为笨拙地外形而被官兵们笑称为“胖秃鹫”,体积更大、航程更远的道尼尔2一服役便被冠以“大秃鹫”的外号,而当更加庞大地道尼尔3出现在德国空军轰炸机序列中时。地勤人员们挠了挠头。“那就叫老秃鹰吧!”

于是,“老秃鹰”成了道尼尔3在德军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外号,并且随着德国远征军的脚步走遍了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五十分钟之后。

第一批“老秃鹫”抵达海参威上空,这时大雾仍未散去。遵照指挥部下达的命令,秃鹫们开始一遍一遍的转圈,当超过400架四引擎重型螺旋桨轰炸机一直在你头顶上空三、四千米的高度盘旋的时候,相信你会有种置身于苍蝇堆或者蜜蜂窝附近的感觉,长久下去或许会让你感到头晕、耳鸣、恶心、四肢无力甚至是呕吐……

当的时间上午11时,也就是德国道尼尔3型轰炸机群抵达海参威上空之后一个小时,从三千米的高空仍不能看清地面的颜色,但是大雾确实在逐渐消散,而与此同时。后方各机场上大批“大秃鹫”和部分“胖兀鹫”开始起飞,一批批、一群群,犹如自然界雨云地形成一般势不可挡。

海面上,隆隆的炮声重新响起,这次不仅仅是战列舰,由于先前的炮击大大削弱了要塞里的日军火力,现在连巡洋舰和一部分驱逐舰也加入到炮击行列中来,与此同时,第一波登陆艇也开始凭借自身动力离开舰队驶向海岸。它们数量虽然不多,而且没艘船上只有极少数驾驶人员,但相信当它们一个个穿雾而出的时候,岸上的日本兵一定会大吃一惊。接下来即便不能扰乱日军部署,至少也能引日军暴露剩余火力。

中午12点,天亮前突然降临的大雾终于消散了,当阳光重新照耀这片大地的时候,一半人心情愉悦,另一半则陷入恐惧、悲哀或是其他一些不好的情绪之中,但是上帝并没有因为人们心中地祷告而改变什么,伴随着一种凄厉、尖锐、让人耳膜和心脏都感到难受的呼啸声,数量骇人的航空炸弹一排排、一堆堆的从天而降,每一枚砸落在地面上都将在偌大范围内产生7级地震般的瞬间效果,火焰冲天、弹片纷飞,大片大片的土石被送上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然后再以抛物线下坠,早已沦为废墟的要塞城市继续向它的原始状态退化,直到高出地面的每一个建筑都被夷平,直到人工挖掘的一切坑洞都被填平……

12时10分,被推迟了5个小时的地面攻势终于重新开始了,早已在陆地上完成三面合围的数万德国士兵以飞机、大炮为掩护,以坦克、装甲车为先锋,通过重兵重点突破、装甲穿插包围的战术一口口吞噬着日军自称无敌的坚固防御体系。

然而,在这场利矛与坚盾、智慧与意志、科技与信仰、机枪与刺刀、坦克与身体的对抗之初,形势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想象那样完全倒向一边,日军人数可观并且个个都是极其顽固之徒,只要还有一口气,不管手里所剩的是一颗子弹、一瓶汽油或是一根木棒,他们都会和数倍、数十倍于己的德军拼到最后一刻!他们的堡垒虽不是铜墙铁壁,他们的堑壕也不是深沟天堑,甚至,他们的武器和进攻者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之上,但彻底陷入疯狂状态的他们仍让对手在前进路上每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12时25分,数以千计的战鹰飞临战场,由于这是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略目标,所以德军远东集群指挥部将空军和陆军部署在远东区域的航空力量的将近一半调来进行海参威战役,包括3个战斗机联队、4个俯冲轰炸机联队、3个战术轰炸机(道尼尔101)轰炸机联队以及5个远程轰炸机联队,除去那些预先起飞并且已经投弹完毕的远程轰炸机,还有大约1200架挂载炸弹的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负责替地面部队开路,而拥有相对较多载弹量的道尼尔101则低空突入海参威市区并对日军的道路、车辆、仓库、街垒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轰炸。

一顿狂轰滥炸之后,德军地面部队的前进步伐果然增加了不少,而一年前对海参威的占领也让德军掌握了这里详尽的地形地貌资料,作为海参威地区的核心――港区和要塞,实际上是位于一座向南延伸入日本海的半岛末端,本岛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10到20公里,除南端的港区之外尽是连绵起伏的丘陵,这给装甲部队的行动带来一定的不便,而值得庆幸的是,面向陆地一侧的防御体系在经俄国人修建和德国人改扩建原本已经初具规模,可是一年前日军的强攻将它们损毁大半,虽然此后日军大肆征集朝鲜和中国劳工前来修建防御工事,但不论设计还是技术都逊色许多,德军也因此省去了调集大口径要塞炮的麻烦,一般的堡垒只需要坦克炮、火箭筒就能解决,即便是坚固一些的也扛不住德军轰炸机的重镑航空炸弹。

12时50分,德军突破日军最外围的防御线,小部分企图向北突围的日军部队也被守候在那里的德国装甲部队击溃;两个小时之后,进度最快的装甲团推进到距离港区25公里处,用肉眼就能看到港区升起的浓烟!

第89章 庐山真面目第43章 被强暴的政治第26章 太子的合约第1章 逃无可逃第2章 灰色星期天第108章 釜山港外第31章 两线作战第14章 我是间谍我怕谁第1章 左脚右脚第38章 全金属时代第142章 刀锋上的较量(中)第38章 黑色蓝天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33章 进退第23章 海军会议第93章 骑虎难下的舰队第35章 精彩的晚宴第58章 空中管风琴第29章 沉沦的岛国第133章 元首的碰面(中)第13章 一道奇怪的命令第46章 一日政变第30章 磨刀第20章 何塞第21章 奔腾年代第111章 “国宝”驾临(上)第33章 天使降临第131章 利矛与坚盾(下)第29章 钢铁优势第120章 化学武器的威力第50章 自由法国的梦想第11章 年级对抗第40章 夏去秋来第1章 经济危机与战争第31章 波罗海狼第62章 鹰旗飘扬夏威夷第4章 步骑夹击第11章 钢铁雄心第7章 信任第36章 外交纠纷第66章 相会第77章 选婿第19章 我的地盘第64章 解放第37章 钢铁塞纳河第85章 最后的武士第63章 美丽大洋第40章 习惯性防守第18章 刺杀第26章 伏击第40章 误会第40章 独中两元第14章 男人的悲喜第83章 愚人愚见第33章 和平年代的新军团第14章 胜利的信心第12章 鹰之怒第63章 令人生畏的海军第38章 联合舰队第30章 矮人战士第15章 帝国之鹰第13章 直击要害第39章 橙色计划第44章 新总统的天空舰队第48章 叛乱者第40章 夏去秋来第83章 海上斗智第5章 最长的一天(5)第14章 我是间谍我怕谁第28章 斩首行动第36章 皇帝之死第4章 墨西哥枭雄第12章 鹰之怒第49章 天使还是魔鬼第58章 海上激战第22章 蝙蝠与刺鸟第13章 空之主宰者(6)第24章 明争暗斗第41章 无果而终的战争第74章 拒绝仁川第141章 刀锋上的较量(上)第21章 宣战第29章 走马换将又如何第50章 幸运中的不幸第76章 雾漫水之都第30章 第三次登陆作战第21章 狂飚急进第34章 兄弟第15章 浴血直布罗陀山(2)第27章 国训第162章 X联队(下)第21章 奔腾年代第8章 肆虐第24章 明争暗斗第92章 新角色第9章 末日行动第84章 航迹第64章 奔向布宜诺斯艾利斯第20章 桥(3)第93章 一批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