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入寺静修

姑娘们又对此事议论了一番:

“弄错自己的生辰?”

“谁知道呢?就像早前的孙九娘,自退下来就百思不得其解,她总说自己是一月的,可香火显示是菊\花。”

得选的姑娘很是欢喜,落选的虽有惆怅,大多被花神所认,怎会有两个弄错生辰的呢?这让众人极是好奇。

不久后便传出了孙九娘、辛元娘的故事偿。

原来,孙九娘着实是头年九月生的,而且她的身世另有隐情,原来她的母亲并非她的亲娘,而是她的亲姨母。

那日,孙九娘回到孙府,便闷闷不乐,问她的乳娘道:“乳娘,我不是正月的,我是九月的,可母亲却一直说我是正月初三的生辰。撄”

乳娘亦听同去诗社的丫头们说了,说孙九娘应该是九月的生辰。

丫头们回孙家,就将这件事当成稀罕说了,没两日,孙太太屋里的陪房管事婆子孙婆子就得了消息。

孙太太凝了一下,“九月生的……”她的唇角溢出一丝苦笑。

孙婆子道:“太太,九姑娘的身世怕是瞒不住了。”

“你把老爷请过来。”

孙老爷来到主院。

孙婆子就将桂花诗社里“拜祭花神,定十二月花神弟子”的事细细地讲了。

孙老爷心脏颤了一下,因着这事,数年来,他在孙太太面前觉得很没面子。

孙太太咬了咬唇,“都是你十四年前干的糊涂事,现下好了,怕是瞒不住了。你说,这件事究竟怎办?九姐儿对自己的身世生疑,是明说,还是瞒她?”

孙老爷这些年对自己的嫡妻,敬重有加,一是当年孙太太怕他了结一桩麻烦,二则是他有短处被孙太太捏在手里。

孙老爷道:“太太以为呢?”

“瞒是瞒不住的,不如就告诉九姐儿吧。”

孙老爷道:“我听太太的。”

不多时,有人请来了孙九娘。

孙九娘绞着帕子,这些天一直闷闷不乐,百思不得其解,问了身边人,甚至也打听了几个老仆,谁都说她原是孙太太所出,可如果真是如此,孙太太为什么要谎说她是正月生的?

孙太太只留了一个心腹婆子立在门口,其他下人尽数斥退,与孙老爷相对而坐,静默地看着坐在绣杌上的美貌少女。

孙太太道:“九姐儿,听说你近来正在为自己的生辰感到苦恼。”

孙九娘抬眸,迎视上父母,“爹、娘,我……我是九月还是正月生的?”

孙太太微敛眸光,“你生于九月十六日酉时。”

九月十六,她果真是九月出生,瞒天瞒地,欺上欺下,却独瞒不得神灵。

因着这事,她成了桂花诗社的笑话。

有人说她故意,有人笑她连自己的生辰月份都弄错。

“娘,为什么?为什么……”

孙太太面无表情,她膝下已有三个儿子,唯独没有女儿,所以孙九娘虽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却一直视若亲生,“你与十郎并非龙凤胎。”

“我是娘生的,十弟不是?”

孙九娘想着这些年,孙太太待她的爱,一直视她为掌上明珠,立时想到弟弟许不是孙太太生的儿子。

孙太太道:“你的亲娘不是我,而是你的五姨母。”

孙九娘一声惊呼。

五姨母那个因为生得貌美,被外公送给一个六十岁官员做美妾的苦命妇人,听说嫁到那家不到一年,丈夫就死了。后来是母亲(孙太太)花了二千两银子将五姨母从婆家赎回,那家人得了银子就放还五姨母,让她重得自由。

原来五姨母离了婆家,没了去处,在孙家住了两年,也是那时她搭上了孙老爷,两个人背着孙太太怀上孙九娘。

孙太太虽是嫡出,但对娘家的庶妹自来还算宽厚,尤其对五姨母也是姐妹情深,她没想到,自己花尽心思救出的妹妹,居然挖她墙角,在她养育儿子,打理后宅之时,与她丈夫有了首尾。

就在她怀上孙十郎不久,才听陪房婆子说了五姨母与孙老爷的事,孙老爷与五姨母跪在她的膝前,请求着她的原谅。

她怎么会让自己的妹妹再嫁给丈夫?

她不能。

她拒绝五姨母的所请。

孙太太娘家母亲听说此事后,更是到孙府将孙老爷给臭训了一通,亦将五姨母给骂了一顿。孙太太的父亲原是七品知县,虽然官不大,但人家也是正经的官宦人家,商贾出身孙老爷能娶到她,原就算是烧了高香,没想孙老爷居然与一个寡\妇姨妹有了首尾。

那些日子,一直是孙太太的恶梦。

她不愿再见孙老爷,也不想见五姨母。她同时也是冷静的,在思忖一番后,将五姨母送到了她的陪嫁庄子上养胎,一面又想着应对之法,她想着自己有了身子,不能再服侍孙老爷,就主动给孙老爷挑了两个通房。

孙老爷原就是与五姨母一时兴起,没多久就将五姨母就抛下了。

五姨母在陪嫁庄子上认真思索,发现自己的所为,真真是在孙太太心上捅刀子。孙太太待她一片真心,可她却妄想与姐姐共侍一夫,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安稳日子。

五姨母在那年的九月,于庄子上产下一女,满月之后,就给孙太太写了一封信,说她愿意嫁一个寻常的山野村夫为妻,并就她与孙老爷的事真心忏悔。

孙太太接到信,回想幼时点滴,最终选择原谅五姨母,还替五姨母在乡下买了一百亩良田,修了二进小院为嫁妆,让五姨母风风光光地改嫁当地一个俊俏后生。丈夫虽识字不多,但待五姨母还算体贴温柔。据孙九娘所知,五姨母在那家已育三个儿女,就在两年前,还曾写过一封给孙太太,只她不知孙太太是否有回书。

孙九娘到底是孙家的骨血,待孙太太产下孙十郎后,就令人将孙九娘接回孙府,对外谎称,孙九娘与孙十郎原是龙凤胎的姐弟。

孙太太原想着:五姨母虽然做错过事,但迷途知返,嫁人后,又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每年年节,还与她送礼物。虽然送的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但好歹五姨母心里还是有她。

孙九娘心下微颤:她怀疑十郎才是捡来的,没想自己才不是母亲所出。这些年,母亲待她的好一一掠过眼前,她的泪泛滥如洪。

五姨母才是她的亲娘!那个嫁了两回的女人,年轻时被父兄送给权贵为妾;后来得孙太太护佑,才将她赎回,另许好人家。现下,五姨母在那户鲁姓人家已经生了两子一女,最长的也是个女儿,比孙九娘略幼一岁余,再有两个儿子,日子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过得踏踏实实、安安稳稳。

孙太太神色平静,“九姐儿,如果你想认你亲娘,我可以令人将你送到江南去。”

孙老爷惊呼一声“太太”。

孙太太愤愤地瞪了一眼,“当年,要不是你借醉强了五妹妹,怎会有后来的麻烦。”

她孙九娘不过是一个奸\生女,却过了十四年的风光体面的嫡女日子。孙九娘出了主院,一路上失魂落魄,真相是这样的不堪,她是五姨母与父亲所生的孩子,而五姨母嫁的是个山野村夫,父亲早已忘了五姨母的存在……

过了半月后,孙九娘从不安之中渐渐恢复了过来,乳娘说得对,“养恩大于生恩”,养大她的是孙太太,教导她的也是孙太太,孙太太没有女儿,她与正经嫡女并无二样。

她亦必须是孙太太的女儿,奸/生女还不如庶女,可孙太太给她的身份是正经嫡女,在养恩、生恩之间,她必须做出选择。

*

且说辛元娘,她生辰出现偏差的原因则要简单得多,原因是她是辛太太的头胎儿女,因生在二月,辛太太唯恐婆母辛老太太不容,彼时,她已经随丈夫来了京城,但想到江南人多忌讳生于二月的儿女,索性写信回家乡,谎称自己摔了一跤,长女元娘生于腊月,民间原有“七活八不活”之说,七个月早产的姑娘总是能养活的。

辛太太见女儿追问,拉着她的小手,将真相告诉了辛元娘。

辛元娘想到这是母亲的一番苦心,目的就是为了将她留在身边,为了不让老太太下令将她送走,心下感动,并没有怪母亲。

然而,却不得不惊诧于神灵。

这个秘密,原是她都不知道,但神灵却是知道的。

只是,对于外头,她依旧咬定“我就是腊月出生的。”

就算是如此,诗社里的人多半是不信。

但辛元娘还是称自己是腊月生,又说“照着规矩来说,我本应是来年二月,可我是早产儿,真的生在腊月。”

对她的说辞,信与不信的人各占一半。

但大家也没有深究,而是就孙九娘的身世进行了各种猜测,一些人都知道孙九娘不是孙太太的嫡女,而是侍妾所出,只那侍妾生下孙九娘就死了。姐夫与姨妹有首尾,而这姨妹后来嫁的还是旁人,到底不是什么光彩事,大家揭开这页再没多说。

*

就在沈容参加桂花诗社十二钗盛礼之时,报国寺住持方丈悟明入沈家见潘氏。

悟明大师道:“老纳听闻,你们沈府有魂魄滞留?”

潘氏道:“大师,不是魂魄,是冥仙。”

悟明去得很早,他虽是僧人却也是个急性子,决定了的事,不愿久拖。

“老纳上次在寺中见到贵府五姑娘,小小年纪身上就沾上阴气,长此以往,必碍贵府上下平安、子嗣健康。今日来到贵府,发现贵府阴气颇重,出家人慈悲为怀,还望施主将五姑娘送到报国寺,令她给贵府太太超渡亡魂,这有助太太消去怨气早登极乐。”

家里有鬼,就得除鬼。

但这是仙,自然就得超渡。

二姨娘道:“大师,如果五姑娘不离开沈府给太太超渡亡魂,会如何?”

这个时辰,几位姨娘正在潘氏屋里请安。

沈家莉早就懊悔没入桂花诗社,现在想入也要等明年的机会。

沈宜则是巴巴盼着幽兰诗社那边的消息,沈宛离京前往幽兰诗社递了荐帖,能不能入,却全要看她自儿个的。

她们看着沈容、沈家薇因入了诗社,隔三岔五的就去参加活动,尤其是沈家薇竟然在桂花诗社里混出了名号,得了社长、组长看重,越发觉得女儿家还是得入诗社。

悟明道:“太太难修成正果,而贵府后宅失和,多生女儿,难得儿郎。贵府的阴气太重了,连五姑娘身上皆是阴气,我等乃出家之人,二位转告你家家主,若是同意,六月十六辰时,我寺要做大法会,请家主护送五姑娘带亡母铜像入寺,灵位等物就继续留在贵府。阿弥陀佛!”

沈容只装作不晓此事。她才不想在沈府呢,如果能去报国寺,能学书法,能习武功,还不误桂花诗社这边的事。她已叮嘱了白真、悟明与梁宗卿,求他们莫要讲她左手擅书法之事。

穿越前,她是个学霸,又能吃苦用功,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是优等。

现在,她也是如此。

在该学习的年纪的,她就认真地学习本领。

沈俊臣听潘氏说后,觉得悟明大师的话不错,家里头有个魂魄在,怎么也不舒服,石氏不是要跟着沈容么,就让沈容去寺里给亡母抄经超渡,对外就说助太太消去怨气,对内则可以保全家平安。

潘氏第一个同意,她可是因仪方院的事,好几个月都不敢逛后花园了,巴不得沈容走得越远越好。

大姨娘倒希望沈容留下,毕竟沈容与沈家薇都在桂花诗社,姐妹俩的感情不错。

沈俊臣想到石氏打他的耳光,心下咯应,“此事甚好!就这么办。六月十六辰时,我准时将五姑娘、带太太铜像去报国寺超渡。”

大姨娘道:“老爷,姑娘一去就得两年呢,这时间可不短。”她一面期望沈容去,一面又不愿学容去。

期望沈容去,石氏就离开了,家里也该安宁了。

不想沈容去,则是大姨娘想让沈容再帮她赚些银子。有谁会嫌自己的银子太多,何况她现在也不算太多,不过是与二姨娘、三姨娘一样。

三姨娘此刻亦在福瑞院,“全家的平安、姑娘儿郎们的健康最重要,老爷也是为了全家。除了你们母子和新来的小太太,我们谁不害怕仪方院?那地方太过邪门,人鬼殊途,你们不觉得整个后花园都弄得阴风惨惨的……”

便是韦氏,因想到肚子里孩子也心下咯应。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

伍婆子听到这消息,是听大厨房的麻婆子说的,立时跳了起来,要进福瑞院评理,却被人拦在了院子里头:“大太太吩咐了,今儿不见你!如果你是替你家五姑娘求情的,大太太让我告诉你,这是大老爷的决定。”

伍婆子求情无路,回到仪方院点上香烛哭诉,“太太啊,这些人没良心,前些日子香火鼎盛,他们得了多少好处,一个个翻脸无情,为了他们自儿个,就要把五姑娘赶去寺庙里,太太啊,你出来大闹一场吧!”

然,这一次却没了任何回应。

沈容垂着头,“婆婆,别求了,娘原不想在这家里,上门香祭的人太多,吵得她都不安心静修,她也想去寺庙,娘冲了三次关,都晋不了级,也许真是她心头有怨气,她是如此死的?外人不知道,婆婆却是知道的。也许没了怨气,她就真的可以晋级了。可娘还是不放心我,说要把灵位留在这里,娘与我原有心有灵犀,可是她是住在灵位里修炼的,寺庙只允带铜像,不许带灵位,我……我们可怎办?”

伍婆子也为难了:一个小姑娘去寺里,往后两年连顿肉都吃不上。若不去,可沈俊臣与潘氏都拿定主意。那些没有儿子的姨娘,谁不想沈容离开。只觉得是石氏厚了她们生儿子的事。

画兰道:“姑娘带沐云沐霞去寺里,我们姐妹留下来陪干娘,干娘依旧一日三顿地供奉香火。”

“可我承诺了太太,要服侍好姑娘。”

沈容面露脸色,“我娘总担心家里有人害我,她想留下来,让我带铜像去就好,给亡魂消怨气,只要我心诚,就能帮到娘。伍婆婆,仪方院就交给你了!”她福了福身,很是委屈模样。

伍婆子瞧得火大,将沈俊臣与潘氏在心里骂了个遍。

*

夜里,沈容去了分堂,给紫嫣留了一百万两银子,又叮嘱了一番,关了沈府地下的密道开关,与沐云沐霞收拾好满满两口大箱子的物件儿。

六月十六,沈俊臣请了一日假,领着沈容主仆三人去寺庙静修。

沈容主仆被安顿进了香客院,三人共住一屋。

щшш★тtkan★co

沈俊臣查看了一番,还算合宜,“容儿,这是一百两银票,你先拿着,若短缺了什么,与家里捎个信,我着太太、小太太给你预备。”

他给了银子,她为何不要?

沈容收下了银钱,懒懒地道:“女儿记下了。”

落在沈俊臣的眼里,就变成了无助和落漠。

沈俊臣轻叹一声,“你莫怪为父,为了沈府上下平安,也只好如此,若消了你娘的怨气,她也能早登仙界。你在这里给你娘抄娘超渡,尽尽身为儿女的孝心,过两年待你娘怨气消除,我来接你。我走了……”想到上回,“石氏”打他,现下还心有余悸,若不是悟明大师上门,他哪里去寻此等好机会,这真是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女儿恭送父亲!”

沈容将沈俊臣送出香客院。

沈俊臣回头摆了摆手,“回去吧!”

这也是他的女儿,他对不住石氏,长女远嫁,阿宽被害,而今这幼女又送到了寺庙中来,这也是他主动拿出一百两银子给沈容做零使的缘故。

沈容确定四下无人,突地跳了起来:“自由啦!自由啦!你们可以跟着白爷爷学剑术,我也可以正大光明地习武功了,得了空,我要与白爷爷要个好些的香客院子,小些也无坊,就住我们主仆三人,这多自在。”

赵熹因下注屡屡成功之时,被人盯得紧,再因问心石的事闹出来,更不敢去找沈容,却听蓝锦来报:“主子,沈俊臣将沈五娘送到报国寺去清修了,说是要给石氏消除怨气,超渡亡魂,助她早登仙界!”

赵熹握紧拳头,嘴时嘟了两下,“这个老匹夫,不知道心里在盘算甚?他不是想让宝贝儿子得梁宗卿指点,送走小狐狸,梁宗卿还会指点他儿子,他真是做梦,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卫国公梁家的地位远在沈家之上,梁家是大周功勋权贵门第,梁宗卿更是大周皇帝看中教授皇孙、皇子的人选,可梁宗卿不愿入太学做先生,也只得空时入宫指点一二,这样的先生可不是寻常人能够拥有的。

沈容去寺庙了,她才十岁,虽然人聪慧,怎么吃得了寺庙里的清苦,也不知道是谁给沈俊臣出了这么个破主意。

此刻,潘氏才后知后觉地突然从榻上坐了起来,看着身侧鼾梦正香的沈俊臣,轻轻推攘:“老爷,五姑娘去了寺庙,梁公子还会指点我们家七郎才学?”

沈俊臣翻了个身,“不会再来!他是教五姑娘的,顺带着指点七郎。”

“你与他好好说?”

“好好说也不行,今日我从寺庙回来时,在街上遇上他了,他一听说我们把五姑娘送走,脸都拉下来了,直说‘以后本公子也不再去沈府了。’”

如果沈俊臣知道,梁宗卿现在正乐,去寺庙多好,他可以说找白真大师下棋,找悟明大师借书,理由一大堆,无论哪一个,梁家人都会信,毕竟对于这个才华横溢的公子,他从小到大爱好广泛,有这方面的求知也是理所应当。

沈俊臣在全家平安与儿子学问方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虽然让梁宗卿指点沈宏很重要,但全家的平安更为重要,这也是他早前没有犹豫就送走沈容的原因。

潘氏后知后觉地想着沈宏的将来,颇有些后悔,应该让梁宗卿多指点沈宏与潘家儿郎,这才指点几回,就断了。

梁宗卿是有大才的人,指点了沈宏两次,沈宏的才学就突飞猛进。

“就不能再与他好好说说,也许梁大公子是愿意的,他很喜欢我家宏哥儿。”

“梁宗卿连皇上的意思都可以反驳,一旦决定的事很难改变,他说了不会再来沈府,就不会再来,死乞白赖地纠缠有意思?反被人瞧不起。”

梁宗卿行事洒脱自在,人家连皇帝给的太学院有品阶的先生都可以拒绝,还会在乎谢拒和开罪了他沈俊臣。

皇孙、年幼皇子里哪个不是聪慧过人的,这京城聪慧的儿郎多了去,能得梁宗卿指点那是荣幸,得不到指点,只能说你没这福气。

沈容亦在报国寺里开始她不一样的生活。

第381章贬仙第102章 借名第78章 长姐心计(8000+)第253章 重返未名宗第227章 救夫第160章 人越长越小第312章 莲上一梦第353章 七情气息第151章 浴火凤凰第75章 天命贵人第220章 童年往事第229章 她是凤九第166章解毒圣丹第197章 求医第69章 皇亲坐庄第311章 情伤人第81章 置田庄第128章 灵物第279章 万世仙第63章 刷存在感第177章 风云起第233章 遇永乐第75章 天命贵人第93章生病第339章 偏凤九第231章 真假公主第90章 禁足〔求订阅8000+)第149章 狠毒的算计第161章 舅舅是假的第101章落水第252章 雄心不改第25章 妆术过人第139章 入寺静修第69章 皇亲坐庄第377章 讨好处第221章缘错第288章 百花盛宴第110章桂花诗社第92章霸道第168章 怀疑第90章 禁足〔求订阅8000+)第57章 挑驳第65章 设局第28章 两嫡妻第140章 三年后第346章 历险第308章 忘恩负义第68章惩恶婶第115章 心腹侍女第199章 不曾喜欢第97章疯抽第80章 毒母第357章 前缘第103章 估测第37章 茅坑救美第6章 病愈第42章 小老虎第59章 闺阁第67章吓坏第282章 把柄第47章 财迷第96章 赔礼如聘礼第118章 泼辣二姨娘第242章 途中第63章 刷存在感第196章 名将之死第49章 卖身还债第42章 小老虎第369章 点拨第26章 绝妙妆容第329章 威胁第42章 小老虎第127章 寻宝物第91章诗社第264章购地置屋第375章天河龙宫第231章 真假公主第190章 大厦倾第224章 陪奁第96章 赔礼如聘礼第142章大闹夜宴第71章 大赚特赚第344章 冰神的阴谋第356章化莲第352章不平第163章 对簿公堂第308章 忘恩负义第56章 拿捏第184章 争逐第150章 绝境反击第44章 欣赏第323章 渡魂第64章 异样第148章 各有谋划第28章 两嫡妻第236章 困阵第273章叙旧第200章赎家产第377章 讨好处第358章 嫁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