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篙铁如雪

吴春泽堂叔的这处宅子大门正对出来十余步有两株大柳树,树上秋蝉聒躁,为表地界,大门前有一遭竹篱笆围着,这些年房子很少有人居住,无人打理,篱笆墙已经废朽,好几处有塌圯缺口,一只野猫被曾渔和吴春泽的说话声惊动,飞快地从前院内蹿出,三下两下蹿得没影了。

吴春泽摇着头对曾渔道:“这里成了野犬野猫的巢穴了,贤弟还要进去看看吗?”看到门庭这般破败,吴春泽都后悔向曾渔推荐这宅子了。

曾渔道:“先在外面看看。”

曾渔绕着这处宅子转了一圈,这处宅子与广信府常见的民宅风格不同,具有典型的徽州民居特色,高高的马头墙包围着宅院,白墙黑瓦,砖雕精细,吴春泽说他堂叔早年往来徽州贩卖茶油,极喜徽州的宅子样式,小有积蓄后就在这里买地筑屋,还特意从浮梁请了工匠来,前后所费不下四百两银子,现在呢,五十两银子要卖出都无人问津,还作农田吧又觉得不划算——

转到宅子右侧时,隔着高高的院墙曾渔看到一株三丈高的大枣树,问:“既是徽州样式,为何马头墙里种大树?”徽州民居宅子里忌讳有高出楼脊的大树,倒是广信府这边的民居不忌。

吴春泽叹道:“贤弟果然是巨眼,总能一眼看到要害,方才那洄湾淹死了我一个堂弟,这棵枣树嘛,又摔死了我的一个堂弟,唉,九岁的小孩子,上树摘枣,失足摔下,当时没事,夜里喊腹痛,不到天亮就没了。”

曾渔道:“虽说是意外,但祸不单行总是气运不佳——四喜,把罗盘取出来。”

方才出祝宅时,曾渔就让四喜把那个虎骨木罗盘带上,这时要派上用场,吴春泽凑过来看这个复杂精细的罗盘,罗盘分十八层,第一层是先天八卦盘、第二层是地母九星盘,然后是二十四天星、地盘正针二十四山、二十四节气、穿山七十二龙……最后两层是浑天星度五行和二十八宿界限——

吴春泽看着曾渔转动罗盘,那些密密麻麻的星图山龙看得他头晕眼花,揉着额头笑道:“哎呀,风水先生这碗饭不好吃啊,这罗盘我就看不了。”

曾渔道:“是啊,不比写八股考生员容易,一般人端个罗盘都端不平。”回到宅前,进到篱笆柴门,站在正门三步外,平端罗盘齐胸,面对大门,转动地盘二十四山,这是定宅子的山向,相阳宅定山向极重要,要在大门前、主人大床、书房书桌和灶台四个地方分别来定,只有定下了山向,才可论宅子的生旺方向和凶地。

吴春泽是一头雾水,取钥匙打开大门,跟着曾渔进进出出大半个时辰,曾渔定了山向,又去看内院天井里的那株大枣树,秋季正是枣子成熟时,满树半青半红的枣子累累垂垂,当年吴春泽的堂弟就是上树摘枣才摔下来的,这天井边沿是青麻石砌的,铺地的是方砖,极坚硬,果树种在天井里,男孩子顽皮,当然会爬,摔伤的几率很大,相阳宅必须要考虑到这些——

曾渔取竹竿打枣,四喜满地拣,很快拣了一大捧,喜孜孜递到曾渔面前,曾渔尝了一颗红枣,很甜,对吴春泽道:“吴兄,这宅子我五十两银子买下了

吴春泽吃了一惊,提醒道:“贤弟,你可莫仓促做决定,日后却埋怨我。

曾渔笑道:“我岂是那种人,你没看到我忙忙碌碌汗都出来了吗。”

吴春泽问:“依贤弟看,这宅子究竟风水如何?”

曾渔道:“这宅子原先风水不坏,但那条护城濠沟挖得不是地方,使得宅子居于洄湾外,这叫龙背水,不吉。”

吴春泽想了想,点头道:“这濠沟是二十年前挖的,就在我堂叔筑屋后一年,原来溪水从宅后绕过。”

曾渔道:“宅后绕过就很好,水曲内称龙腹。”

吴春泽道:“贤弟若买下这宅子,难道让灵溪改流故道,这花费可不少。

曾渔道:“也不必改道,让人把这段洄湾拓宽一些即可,宅子里面也要有些变动,要整治得可以住人也要花个几十上百两银子,也不能说便宜了。”

吴春泽问:“贤弟当真要买?”

曾渔道:“绝无戏言,不过我要先回永丰石田一趟,回来后就与令叔办理宅子交接手续。”

吴春泽道:“那好,贤弟也多多考虑一下,问问令堂、令兄意下如何,置办房子不是小事,慎重为好。”

曾渔点头道:“吴兄说得是,我会慎重考虑的。”

此地离吴村不远,吴春泽邀曾渔去作客,曾渔让四喜回祝家畈禀知他母亲周氏,他自己随吴春泽去吴村拜见吴春泽的老父,在吴宅用了午饭,天黑沉沉的大雨下来了,曾渔就与吴春泽在书房写字消遣,看到一张纸是蒋元瑞书写的,蒋元瑞的书法还是不错的,学的赵松雪,纸上写的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吴春泽道:“蒋元瑞没事就爱书写这首诗,在门前水沟边对着妇人撒尿也吟着这几句,他走了,我也松了口气。”

曾渔笑道:“吴兄是好好先生,若是我,当时就叫他滚蛋,我是交朋友,不是结交一无赖。”

闲谈半晌,雨停了,曾渔辞归,吴春泽让一个仆人送曾渔到祝家畈村口。

回到祝宅,曾渔先去见母亲周氏,曾母周氏问:“小鱼,那边宅子你决定要买了?”

曾渔道:“那宅子二十年前建的,砖木颇为结实,门窗雕花还很新,是居家的好宅子,至于说宅子不吉,儿子自会用伯父所传之法进行改换,娘尽管放

曾母周氏性情随和,儿子有主意,她都听儿子的,说道:“你还要再仔细看看才好。”

曾渔道:“儿子晓得,儿子明日要与大哥一道回石田,我们上回出来太仓促,很多衣物都没带出来,这次回去我要好好收拾一下,七月半也正好祭祖。

曾母周氏点头,说道:“娘就不回去了,待明年清明再回去为你爹爹扫墓。”又道:“不要与你嫂嫂争吵,大家都是骨肉至亲。”

曾渔微笑道:“儿子回去又不是分祖产,有什么好争吵的,儿子取了衣物就回来,这边还要买房修葺呢,也许在县城要耽搁一、两日,要拜会一下吕翰林,还有本县的儒学教官孙教谕。”

七月十四日一早,曾渔和大哥曾筌,还有黎叔、四喜四人赶到三江码头,搭船回永丰,逆丰溪水而上,当日傍晚在杉溪驿码头上岸,主仆四人在滚岭街用了晚饭,见一轮将圆的明月升起在东山巅,从杉溪驿到石田有十四、五里路,这一路都是很熟悉的,便戴月赶路回去——

过下洲畈路亭时,曾渔想起那日背着妞妞冒雨赶路的情景,心里叹息一声,当日走出那一步也实在不容易啊,且喜都熬过来了,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

到达石田丰溪渡口,朗朗月色下只见渡船横在岸边,驼背艄公当然不在,曾筌道:“驼子伯就住在狮头山那边,我去叫他来送我们过河。”

曾渔道:“不用去叫,我会撑船。”曾渔以前去东岩书院读书,每次过渡时都求驼背艄公让他来撑船,渡口这一段水流平缓,船没什么难撑的。

月色清明,波光粼粼,竹篙插入河底,可以感受到粗砺的沙石摩擦着篙铁,竹篙入水的一端是戴着一小截蹄铁的,不然的话一根竹篙没几个月就用废了,那篙铁经常在河底与沙石摩擦,锃亮如雪,提出水面时可见寒光泠泠,这寒光映着月色一闪,又破入流水,好似一尾银鱼潜入水底,渡船就在这锃亮的篙铁出水入水间向对岸缓缓靠近——

曾渔喜欢这种感觉,悠闲、熟悉、宁静、从容不迫……

第七十一章等哥哥第九十八章 面若桃花春光灿烂第十五章退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雨第一百零六章 村居一日第六十三章且看悲喜两重天第四十章疑似西门大官人第七十章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第四十六章考棚奇遇第一百四十七章 过河卒子第九十章 明伦堂上第九章墨梅第三十九章非礼直视第一百六十九章 受谤第一百四十六章 谁敢打我?第205章 莫名其妙白袍客第一百四十七章 过河卒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仙姑有约第一百六十章 天打五雷轰第一百一十三章 青鱼豆腐咸鸭蛋第一百四十六章 谁敢打我?第四十五章三人行有我师第五十九章小人得志便猖狂第五十六章风气难敌第二章人生何处不打脸第一百二十八章 媚药第三十九章非礼直视第二百零五章 莫名其妙白袍客第一百五十二章 扶小娘子过桥第一百六十七章 平安符第五十八章事了拂衣去第一百五十章 姻缘第五十章裸身跣足闯江洲第七十四章龙虎山中曹谎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露馅第一百七十三章 诱敌第五十二章因何而喜因何而忧第三十一章抄诗不如会散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阴森岱宗殿第七十七章 仙姑何许人?第三十三章落井下石是乡亲第一百四十一 章 秋千架第一百一十三章 青鱼豆腐咸鸭蛋第八章路亭第四十五章三人行有我师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曾见沧海桑田第一百五十四章 简秀才的幸福生活第二十一章相宅造势第三十五章仙女洗浴第八十八章 甘蔗地第一百二十章 底蕴第一百四十九章 报师恩第一百零八章 太素箫音第一百四十八章 病从何起第七十二章法师羽玄第一百二十八章 媚药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院一夜第七十一章等哥哥第九十四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三章困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温情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公三宝第二十四章墙里佳人墙外道第二十六章人情味浓古风存第一百一十六章 危机第一百零六章 村居一日第二十八章聊斋梦第一百二十三章 何曾得见此风流第一百七十七章 卧雪阴阴鱼第一百六十章 天打五雷轰第三十九章非礼直视第一百八十章 信州酒风味菜第八十一章 女冠广微第一百五十六章 无路可逃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钱人一扫光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道出马第一百六十章 天打五雷轰第一百六十六章 救星第一百一十章 六爻金钱卦第四十五章三人行有我师第一百八十八章 寒雨连江送客来第八十八章 甘蔗地第一百九十章 信其污不信其洁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钱人一扫光第四十七章我亦散澹人第六十一章见了棺材不掉泪第一百四十九章 报师恩第一章伽蓝殿第一百六十七章 平安符第九十七章 蝇虫飞舞第一百四十五章 雅贼第一百七十九章 逼奸致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难临头不自知第三十章物不平则鸣第二十四章墙里佳人墙外道第一百七十章 星夜疾行第一百四十一 章 秋千架第一百七十六章 十不足歌第十四章冤家路窄第三十四章烈日下的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