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仙姑有约

嘉靖四十年春二月十八戊申日,世袭秩正二品的龙虎山正一道嗣教真人张永绪离开上清赴北京面圣,这可是广信府的大事,自知府林光祖以下,群官毕集,夹道欢送,曾渔作为张大真人的堂姑父,辈分尊崇,众官见到他都是施礼不迭,曾渔周旋其中不卑不亢,小小秀才竟与这些两榜进士出身的官老爷分庭抗礼起来,也算得一桩奇事。

张永绪见到曾渔却有点尴尬,都怪他叔父临到老来还生了个张广微,以致于他现在要面对这么一个比他还小几岁的姑父,虽然他并没多尊重曾渔,但总是不好摆架子盛气凌之了,与曾渔略略寒暄数语之后,便转头与其他人说话。

须发如雪的元纲老道与曾渔携手而行,对于这位即将进宫伴君修道的老法师,曾渔现在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老法师年过八旬,熟读道藏,阅人无数,无须他多啰唣,唯一担心的是老法师的身体,此去京城水陆四千多里,四月初九就要在北京朝天宫举行罗天大醮,行程颇紧,老法师还得保重身体——

这时羽玄道人领着一个小帽直裰的中年男子过来与曾渔相见,元纲老道没等羽玄开口介绍就笑道:“小华道兄,这位便是曾秀才,你二人好生亲近亲近,必然投缘。”

这中年男子相貌儒雅,顾盼之际有一种豪侠意态,拱手道:“歙人罗龙文,久闻曾公子大名,今日识荆,幸何如之。”

羽玄道人生怕曾渔没听说过罗龙文其人,赶紧介绍道:“这位罗先生是胡总督同乡,出身翕州名门,前年胡总督剿灭海寇汪直、徐海,罗先生立下了大功,名扬天下——”

这位元纲老道称其为小华道兄的罗龙文连连摆手道:“羞煞人羞煞人,我算得什么功劳,不过是居间传递个信而已,与曾公子戏弄匪首吴平于股掌之间不可同日而语,曾公子岂会知道在下的贱名,不过我罗氏的鹿角胶墨却是薄有微名,不知曾公子是否用过这种墨?”

“原来是歙州罗先生,久仰久仰,真正久仰。”

罗龙文方才自报姓名时,曾渔就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更听羽玄道人介绍说罗龙文在胡胡宗宪剿灭徐海时有功,便记起罗龙文是何许人了,据传罗龙文和巨寇徐海早年就认识,都与嘉兴名妓王翠翘相好,后来徐海下海入倭,拥兵海上,数年前围巡抚阮鹗于桐乡,掳得王翠翘,宠幸日甚。胡宗宪开府浙江,欲招降徐海,离散汪直之党,罗龙文因为是徐海、王翠翘的旧交,居间联络,成就了胡宗宪剿贼的大功,只可叹胡宗宪为赵文华所逼,背信杀降,还把王翠翘赏赐给土兵首领,王翠翘投江自尽,此事流传颇广,同情徐海、王翠翘者不在少数。让曾渔感到意外的是,这个罗龙文竟然就是制墨名家罗小华,去年严绍庆送他文房用品就有罗小华制的“一池春绿”墨,墨品极佳,所以说真的是久仰——

这些都是罗龙文的前事,曾渔还知道罗龙文的后事,罗龙文投靠严世蕃成了严氏幕宾得以步入仕途,严世蕃被徐阶以通倭造反定罪,罗龙文因为早年与徐海相识,就成了严世蕃通倭的铁证,其实是天大的冤枉——

现在的罗龙文当然不会知道厄运已经当头,他言词清朗,谈吐风雅,此番他是要与张永绪一道进京,胡宗宪因为罗龙文剿倭有功保举他为官,得严氏父子支持,已获吏部任命为中书舍人,这是要进京做官去,难怪这般笑容可掬春风得意。

对于萍水相逢的罗龙文,曾渔当然更没什么好说的,各有各的命数,这位制墨名家若不是趋炎附势热衷于仕途,也不会陷于官场斗争终致丧命,若有人这时劝他不要进京,他还要怪你是嫉妒他有官做想阻他好前程呢。

若是不论热衷仕途,罗龙文其实还是风趣雅致之人,罗龙文轻财好义,交游广泛,与曾渔还有一位共同的朋友,那便是徐渭,曾渔、郑轼和罗龙文边走边谈,主要是谈当下的书画名家,到了上清镇西口,忽听有妇人哭喊声,又听到走在前面的嗣教大真人张永绪在高声呵斥——

元纲老道忙让羽玄道人赶去看看发生了何事,羽玄道人很快就回来了,面有尴尬之色,向元纲老道低声道:“禀师伯祖,是一个妇人在寻女儿,前两日卖身给了大真人府,现在又要哭闹索还。”

曾渔和郑轼走近前围观,见两个差役正要把一个妇人拖走,这妇人披头散发,一边哭一边叫喊,曾渔看到羽玄道人的岳父黄老汉也在一边看热闹,便过去见礼询问,黄老汉打听得清楚,对曾渔道:“这妇人的丈夫好吃懒做又好赌钱,日前赌钱输了无力还债,就把十二岁的女儿卖给了天师府,这妇人找到镇上哭闹着要把女儿领回去,先前就去天师府闹过了——”

妇人死命挣扎,两个壮汉差役竟然制服不了她,妇人大叫大嚷,说天师府欺负良民霸占民女,求各位青天大老爷为她作主……

年纪轻轻的嗣教天师张永绪大怒,今日是他启程进京的良辰吉日,却遇到这么个撒泼的妇人当众毁谤他大真人府声誉,便对身边的贵溪周知县道:“周县台,这泼妇毁我声誉、污我清名,罪不容赦,请周县台当众处置。”

广信府诸官齐聚于此,发生这种事周知县也是颜面无光,当即就在道旁长亭审这案子,大真人府管事已经火速取来卖女婚书来作证——

曾渔立在一边听那管事大声念诵道:“立卖婚书塘湾都住人夏衣食,今因家贫无以成炊,夫妇商议,情愿将女宝儿,命系庚戌年丙戌月癸未日申时,凭媒浼中出卖与家主张玄寿名下为婢,三面议作财礼银六两八钱整,其银当日收足,其女宝儿成人后听从家主婚配,永远子孙听家主呼唤使用,不得生心异变。如有等情,听从家主呈公理治。恐后无凭,立此卖女婚书存照……”

张玄寿是大真人府的一位管事,这卖身契符合大明律的规定,照律法来说大真人府买婢并无任何违法,这妇人想把女儿领回去需要主家开恩允许,主家若是不同意,妇人告官也不占理,更何况诉讼一方是大真人府,张永绪年轻气盛,岂肯善罢甘休,指使周知县把妇人的丈夫夏衣食也捉来,夫妇二人当众褫衣受杖打得鬼哭狼嚎,张永绪这才消了气,在一众官员恭送下,踏上进京之途。

曾渔瞧得无趣,又听郑轼低声道:“这位张天师在乡里名声算不得佳,最让人诟病的是喜好房中术,虽说不至于强抢民女,但四乡八坞到处买小女孩儿总是惹人非议。”

曾渔无言,心里道:“张永绪若肯积德行善,就让那妇人把名叫宝儿的女孩子赎还回去,难道这就削了大真人府的面子了,偏要借助官府立威,嘉靖帝在位也就罢了,待皇太子登基,定会对道教大加排斥,那些言官御史窥察圣意,就会拾遗纠察来找正一道张永绪的毛病,这鱼肉乡里强抢民女之罪怕是逃不了啦。”

郑轼见曾渔没说话,以为曾渔不高兴,便道:“广微小姐还是——”

曾渔笑道:“式之兄不必美言,我心里清楚得很,我是我,大真人府是大真人府,我又不攀他们的权势,各行各道而已。”

正说着,大真人府的一位管事就寻过来了,请曾渔去府中用饭,曾渔婉拒,带了小厮四喜与郑轼一道去羽玄道人到黄老汉豆腐店喝酒闲话,这时是正午时分,窗外泸溪河波光粼粼,春光明媚,暖风薰人,羽玄道人问:“贤弟此番来上清见过小仙姑没有?”

曾渔“嘿”的一笑:“哪能见呢,不是有规矩不能相见吗。”

郑轼道:“婚期尚远,九鲤饥渴啊,多喝两杯甜米酒。”

羽玄道人笑道:“修道之人何拘那些俗礼,想见便见。”

郑轼笑道:“九鲤又不是你这花花道人全无规矩,喝酒吃肉娶妻样样来——咳咳,喝酒,喝酒。”

羽玄也笑道:“先喝酒,先喝酒。”

黄老汉家的米酒甜、腊肉香、鱼汤美,曾渔大快朵颐,正吃得不亦乐乎,忽听窗下有“笃笃”的敲击声,似有人在敲吊脚楼的柱子。

羽玄道人安坐不动,对曾渔道:“劳烦九鲤贤弟探头看看,是谁人要拆我吊脚楼?”

郑轼略感奇怪,羽玄怎么会大剌剌吩咐起曾渔来,便与曾渔一起探头出窗朝下看,只看了一眼就赶紧缩回头,与羽玄道人相视而笑。

黄家吊脚楼就建在泸溪河边上,以粗大的松木柱支撑,泸溪河涨水时,松木柱的下半截就会淹没在水里,春季水浅,松木柱底端露出在河岸岩石上,一条丈二小船横在岸边,船头一人持竹篙“笃笃笃”地敲打着黄家吊脚楼的松木柱,见吊脚楼有人探头出窗,船头这人也仰起头来——

郑轼这时已缩回脑袋,凭窗下望的就是曾渔,船头持篙人嫣然一笑,招手道:“曾秀才,下来,下来。”

持篙人当然便是张广微,已经定亲的张广微旧习不改,依旧不施脂粉道人装扮,仰面看到曾渔时那种笑容如春光般灿烂,少年老成的曾渔都怦然心动,问:“你怎么又一个人跑出来了?”

这条小船是敞篷船,除了船头的张广微别无他人。

张广微娇嗔道:“少啰嗦,快下来,我申时前就要赶回去的。”

曾渔转过头,羽玄道人和郑轼都看着他笑,曾渔问羽玄:“往哪边下去近?”

羽玄道人含笑道:“小道领曾公子去。”师叔祖张广微就在下面,羽玄不敢和曾渔称兄道弟了。

曾渔跟着羽玄道人下到吊脚房底层,底层是磨豆腐之所,有豆子、石膏混合着的气味,临河也开着两扇小窗,罗惜惜正倚窗与岸边船头的张广微说话,见曾渔下楼来,罗惜惜含羞施礼,退在一边。

曾渔朝窗外一看,张广微近在咫尺了,回头问羽玄道人:“难道跳窗出去?”

羽玄道人忍笑道:“不跳窗也可以,不过要绕一里路才能与小仙姑会合。”

河岸边的张广微也不顾其他吊脚楼的人看到,迭声喊曾渔:“快下来,快下来,就从窗里爬下来。”

曾渔笑道:“今日就有辱斯文一回。”掖好褥衫袍角。

羽玄已经搬来一架小木梯推到窗外,曾渔爬出窗顺梯而下,立定后才发现左右吊脚楼都有人朝这边看,他这样子非奸即盗啊。

曾渔拱手道:“左右高邻,失礼失礼。”轻轻一跃,跳上张广微的小船。

曾渔在上清镇的名气比上饶还响亮,上清镇就这么一条长街,几乎人人都认得天师府的这位乘龙快婿,这时见到曾渔从黄老汉的豆腐房爬出来,无不诧异,待见到船头那个小道姑,众人便都释然,脸现暧昧神色——

曾渔一上船,张广微就把竹篙递到他手里,说道:“你来撑船,会不会撑?”

曾渔以前在石田丰溪渡口摆渡时都是让驼背艄公歇着他来撑船,当下接过竹篙,篙铁指天,雪亮的篙铁闪烁着光芒,问:“去哪里?”

张广微往西北方向一指:“就往下游去吧,省力。”说罢抱膝坐在船头,笑吟吟看曾渔撑船,嘴巴没停,先是问:“在罗惜惜家吃饱了没有,为什么不来府里用饭?”

曾渔道:“府里太拘束,反而吃不饱。”

张广微“格”的一笑,点头表示同意:“你不去正好,不然一时半会哪里出得来,我想见你就更麻烦了。”

曾渔一篙力老,提篙任小船在清澈春波上飘驶,侧头看着明媚阳光下张广微的笑靥,觉得这小道姑极可爱,微笑道:“广微小姐想见我做甚么?”

张广微正盯着曾渔撑船的样子,闻言道:“也没什么事,你既来了,总要见见才好。”说这话时那张俏脸透出一抹红晕,随即岔开话题道:“没想到你还真会撑船,能耐不少。”

曾渔曼声吟道:“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春辉,在春辉斑斓里放歌——”

张广微摇头道:“这个不好听,什么青草更青处,莫名其妙——上回那样的道情曲子还有没有,唱给我听。”

曾渔道:“没了,悟道歌哪有那么多。”

“你悟道了吗?”张广微“嗤”的一笑,自问自答道:“我看是没有。”

曾渔微笑,撑船出了上清小镇,两岸草木渐盛,各色野花竞相绽放,仲春的龙虎山无处不是美景。

张广微抱膝道:“不用撑船了,让船漂着就是,这里水流缓慢,没事的,来,曾秀才,坐着说话。”

曾渔将篙搁在船舷一侧,笑道:“有没有水果吃,苹婆果什么的,小生这几日辟谷。”

张广微娇嗔道:“你取笑我。”手里正有一颗红红的枣子就朝曾渔丢过来。

曾渔眼疾手快,一把接住,丢进嘴里,说声“好甜”,盘腿坐在船头,膝盖就碰到张广微的膝盖了,目光灼灼盯着张广微,突然侧头“扑”的一声,将枣核吐在水里。

张广微也不羞缩,只耸了耸小鼻子,说道:“你这样子象个无赖。”

曾渔从张广微身边的小竹篮里拈起一颗蜜枣,微笑道:“我怎么无赖了,这叫修道人不拘小节。”

张广微“哼”了一声,却问:“曾秀才,这次来给我带了礼物没有?上回定亲时的那些彩礼没一样我喜欢的。”

张广微倒是直言无忌,曾渔道:“这个还真没有,你要什么,我给你买去。”

张广微噘嘴道:“就知道你没指望,我倒是给你准备了礼物。”

曾渔道:“多谢多谢,什么礼物?”

张广微跪着从敞篷船舱中取出一个书匣子,捧到曾渔身前。

曾渔瞠目道:“送我书,真要我考状元啊”

张广微抿唇笑道:“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书匣子是榉木的,制作得颇精致,匣盖很平滑,稍一用力便抽开了,满满一匣子书,最顶上一册书名是《悟真篇》,曾渔愕然道:“这是修道典籍啊。”

“对啊。”张广微把匣子里的书全搬出来,竟有数十卷之多,如数家珍道:“这是谭峭真人的《化书》,不空泛,博学、实在;这是通玄真人的《通玄真经》,比得《道德真经》,要仔细研读……”

曾渔目瞪口呆看着张广微,这少女说起这些道教典籍时两道柳叶眉一动一动,简直是眉飞色舞,看来对他这位道侣期望甚殷啊。

张广微介绍完匣子里的书,又道:“这些书是我从数千卷《三洞珠囊》、《云笈七篥》、《修真十书》中中精选出来最实用最精妙的道书,那几千卷道藏我可是一一读过了,糟粕废话不少,现在你就必费那些时间了,读的全是切实有用的精品道藏。”

说这话时,张广微流露出羡慕神色,这是羡慕曾渔好福气,有她代读去芜存菁,曾渔岂能不识趣,忙道:“多谢多谢,这样我就事半功倍了,这些书我都会细读。”

这数十卷书不过几十万字,开卷有益,读读无妨,曾渔本就喜欢读些杂书,不过且慢,张大小姐还有话说,她说:“曾秀才你先把这些书读完,我会再给你准备一匣子,明年我嫁给你之前你要读完八百卷道藏,那时你的修为学识就与我差不多了,成亲后我二人可以共同修炼,你就不会拖我后腿。”

曾渔脑子里浮现这样一个场景:美如天女一般的张广微在灿烂的阳光下羽化飞升,一个男子抓着她的脚也飞到了空中,嘴里还叫着:“我也要成仙我也要成仙——”

第三卷开始了,小道今年身体一直都不怎么好,无精打采,一到晚上八九点就想睡,未老先衰了,不过清客会继续努力地写。

第九十一章 狼狈为奸第一百四十七章 过河卒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仙姑保佑第一百八十八章 寒雨连江送客来第一百零九章 问计第六十四章空前绝后第二十二章神奇风水术第五十八章事了拂衣去第三十七章家在分宜介桥村第一百七十七章 卧雪阴阴鱼第一百一十七章 谁是十三姨第一百九十九章 春潮带雨晚来急第一章伽蓝殿第一百八十九章 年夜的况味第一章伽蓝殿第一百五十一章 雪溪第四十三章沧桑万年桥第四十七章我亦散澹人第三十五章仙女洗浴第五十一章因势利导戏狂生第一百八十五章 满庭积雪一灯昏第一百四十四章 捉奸捉双第七十六章惊退吕洞宾第一百七十章 星夜疾行第209章 三道符第一百零九章 问计第七十一章等哥哥第三十九章非礼直视第五章妞妞第四十五章三人行有我师第六十二章辛苦遭逢缘于此第二百零一章 美丽与哀愁第五十七章后生可畏第五章妞妞第二十五章落魄邯郸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崖顶两望第三十三章落井下石是乡亲第一百七十八章 苟成仙勿相忘第八十八章 甘蔗地第七十章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第一百七十六章 十不足歌第一百四十一 章 秋千架第一百七十五章 风雪夜归人第四十五章三人行有我师第四十九章流言可畏第一百七十章 星夜疾行第一百一十章 六爻金钱卦第一百三十六章 温情第十三章慈母之忧第三十三章落井下石是乡亲第九十章 明伦堂上第三十七章家在分宜介桥村第八章路亭第四十三章沧桑万年桥第三十一章抄诗不如会散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道出马第三十章物不平则鸣第六十八章出污泥而不染第三章困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十不足歌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雨梦境第十章读书不成成良医第一百零二章 是祸躲不过第二十六章人情味浓古风存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宴伏笔第一百四十三章 名花幽独第三十五章仙女洗浴第十八章敲棋丁丁第一百四十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二章人生何处不打脸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难临头不自知第五十六章风气难敌第一百九十二章 双喜临门第一百四十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二百零一章 美丽与哀愁第八十三章 尼庵惊梦第五章妞妞第八十六章 冤假错案第207章 冤家路窄第六十三章且看悲喜两重天第九十章 明伦堂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诱敌第十六章贵溪三痴第一百八十四章 说媒与论画第五十七章后生可畏第五十二章因何而喜因何而忧第一百零二章 是祸躲不过第二十五章落魄邯郸道第四十八章风水师考易经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曾见沧海桑田第一百七十七章 卧雪阴阴鱼第十八章敲棋丁丁第一百二十七章 初恋第一百一十二章 溪畔后庭花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有赤子心第207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三章行夜路第209章 三道符第一百二十章 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