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卷蒙尘北国5

不论如何,坐以待毙绝不是沈拓的习惯,哪怕是身死刀下,也比坐困北国几十年再惨死马下的好。眼前的这伙少年,虽然年轻幼稚,若是加以利用,却又比一群无耻无德无胆的官员有用的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

这样的强者语言,在这个时代已经被文人集团和贵族皇室忘记,沈拓在这小小五国城内,原本看到的全是颓废,惶恐,害怕胆怯,整个文官集团的那些所谓的武将们,一个个精神孱弱,萎靡之极。就算是国破家亡,却仍然只想着苟且偷生,除了对自身处境的报怨和不满外,对以往政治、军事上的失误,殊无反思和愧悔之意。

也只有在这些少年汉家儿郎的身上,才让沈拓看到一丝希望的光芒。

数日之后,上京球赛在即,前来催请的使者也来了几拨,沈拓却不比真正的钦宗赵恒,一听说金人召见,便吓的魂飞魄散,他知道此行并无凶险,当下点选了一群侍从卫士,决定启程前往金国上京。

他漫不在意,赵佶与宋室群臣,却是如丧考妣,唯恐金人刁难,沈拓此一次如肉包子打狗,再难返回。

赵佶自己不便前来送行,于是连连发令,在五国城内的所有宗室、贵戚、大臣,俱来送行。如此一来,在五国城矮小的土城门前,黑压压站了千多人为沈拓送行。

看到沈拓身边并没有几个正经卫士,只有一群十余人的少年簇拥着骑在马上的沈拓,众人都是皱眉摇头,觉得皇帝太过轻忽自己的安全。

沈拓知众人所思,便笑道:“这一路上,全是金人腹地,沿北边境,也驻有边军防御,再加上一谋克的金兵护卫,朕身边不拘带几个人,都很安全。”

诸王并群臣也知道他说的有理,只是心中揣测难安,仍是面露惊惶。

这一群人,都是东京城破时被俘,亲眼面睹了女真士兵的凶残与强悍,一想到皇帝要被人强召至上京,身陷在满身骚臭的蛮子群中,想来便叫人胆寒。

他们有的确实是担心沈拓安危,也有相当一部份人,只是担心沈拓稍有不慎,触怒了女真贵族,连累众人。再加上沈拓身边就有百多名护卫的金兵,个个彪悍凶猛,时不时扫视群臣一眼,令他们胆战心惊,不敢正视。

沈拓面露苦笑,只觉得眼前这伙宋朝的大臣,却与一群绵羊没有差别。其实不到两百年前,就算是大唐王朝将要日落西山,残病不堪的时候,任何一个强镇的节度使,都能策马扬鞭,宣威于异域蛮族之邦,如入无人之境。

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和一头绵羊带领的狮群,高下强弱立判。

沈拓长吁口气,暗道:“赵匡胤,你为一家之利,误我中国数百年啊!”

他现在身份是赵恒,心理上却全然不是,是以对赵家的开国帝王,殊无敬意。是个中国人都知道,汉唐之后,由宋开始,中国开始积弱。檀渊之盟,始有中国赐给蛮夷岁币一说,靖康之后,更有中原王朝称臣称侄以致杀功臣求和的先例,种种耻辱,千年之下,仍让人扼腕长叹。

以往观史,不过是在书上,犹自让人痛恨。而书中情形,就这样展现在眼前,此间滋味,真的是令沈拓不知道做何反应的好。

他不欲多看眼前情形,再看护卫在身前的少年班直,虽然身量不如成人,气概神情,却是豪强自信,心中不免欢喜,因向种极吩咐道:“种极,头前开路,咱们这便动身。”

又转头向群臣道:“朕此去必定无事,诸卿且回。”

说罢,也不再理会众人,只待前队前行,便轻控马缰,紧随而去。

他渐渐去的远了,却也听不到群臣议论。赵恒以前,文弱怕事,更加不能骑马。是以千里北上,只能骑驴坐车,哪里能如此刻沈拓一般,意态雄强,骑在雄俊的战马上,竟是神态自若。

各人心中呀异,不免议论,却也是不得正解,待沈拓去的远了,便也作鸟兽散。

五国城滨临黑水,也就是后世的黑龙江畔,距离金国上京会宁府,不过五百余里。当时金国初定,地方政会仍依旧制,以部落的形式统治,在燕京各处,汉民和契丹人都是以农耕和定居的形式,设州立府,修茸道路,阡陌相间。虽是比宋朝落后一些,却也是在格局上相差不多。而在这金国故地,却仍是以游牧射猎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居住简陋,道路不修。条件如此艰难,带队的金兵谋克也知道南人皇帝文弱,加以照顾,每天不过日行数十里,便可以休息。

沈拓原本身体健壮,奈何寄居的这副躯体太过孱弱,这些天来有意加强锻炼,在马背上稍一颠簸,仍然是疲惫不堪。

反观自己身前的班直侍卫,虽然多半是未成年的少年,却一个个龙精虎猛,不将这点路程奔波看在眼里,宋人如此,更别提那些自幼长于马背的女真士兵了。他心中惭愧,却反过来催着金人急行,那带队的谋克拗不过他,便每日加强一二十里,等沈拓实在抵受不住,方才歇息。

如此一来,却教这些金人心生敬重,均想:“原来南人皇帝,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这一日各人一直奔行至晚,却是错过宿头,极目望去,周围并无人家牧场,更别提官 府接待。那带队的谋克胡沙虎便向沈拓道:“今日无法,只得在此扎营野宿,委屈皇帝了。”

以他的身份地位,其实根本不需要向沈拓交待,只是这些天来,两个相处的近,沈拓性格豪爽大方,坚毅果决,却令胡沙虎很是佩服,隐隐然已将沈拓视做朋友一般。女真人虽然残暴,却是性直,一旦欣赏对方,便处处客气礼遇,连累着这一小队的女真士兵,都对一众宋人客气起来,不象别队士兵,对寻常宋人非打即骂。

沈拓手搭凉棚,四处远看,却只见天苍苍,野茫茫,不但不见人影,牛羊却也见不着半只。目光见处,唯有残阳落日如血,枯草黄土苍茫。

因向胡沙虎笑道:“其实是我的过错,一意要多跑这二十来里地,早知道在适才的部落歇息就是。”

他知女真人性直,最讨厌繁文缛节,因此与胡沙虎说话时,连“朕”字都省了。

胡沙虎并不在意,跳一马来,皱眉喝令,让众金兵下马,伐木为桩,搭建营帐,又令人生火烧水,准备晚饭。

一边忙,一边向正在揉肩捏腿的沈拓笑道:“皇帝不要同我客套,你们中原人就是这样,偏生太多礼数。”

沈拓也笑道:“礼多人不怪,这是咱们南边的话。礼节这东西虽然繁琐,不过却是人君所需,不然没有上下尊卑,那可不得了。”

他不过是随口一说,胡沙虎却感慨道:“也是。当年咱太祖爷攻入中京,得了大辽天下,立谙班勃极烈时,却仍然要与众臣商议,大家围成一堆,坐在一起,上下彼此没有距离,想说啥就说啥。”

他拍拍腿,叫道:“嘿,那多痛快!可后来太宗皇帝得了燕京,抢到了辽国狗皇帝的黄幄伞盖,仪仗护卫,这一下子就变了规矩,咱们见了太宗爷,就得叩拜,称臣,就是宗室的完颜家子弟也是这样。这一下子,就好象生份了许多。我看啊,什么狗屁礼节,除了教人在肚里不服,有什么好处!”

沈拓看他满脸愤然,原待不说,心中略一思索,却踱到胡沙虎身前,低声道:“将军说话,还需多加小心。”

见胡沙虎拿眼瞪他,又劝道:“我知道将军是豪杰,不过世上很多小人,又何苦自招麻烦。”

他先褒后劝,却令这蛮夷将军舒服异常。其实这胡沙虎年纪大把,又是从龙郧旧,当年随完颜阿骨打一同起兵,却只做了这小小谋克,也是因为太少心机,又多嘴多怨所致。他自己知道自己毛病,沈拓一语点醒,却也知道适才的话多有忌讳之处,便也横了在一边旁听的众兵,喝骂道:“还不滚去做事,在此做甚?”

这样一来,却是承了沈拓一个小小人情,胡沙虎直人粗性,便道:“皇帝稍待,我带几个人去射点野物来,让皇帝打打牙祭!”

沈拓待遇阻拦,他却已经上马,呼喝着几个亲兵,带着弓箭去了。当时女真人吃喝饮用,很是粗陋,以肥肉片放在粗米上,就是上好佳肴,沈拓这些天来,却也是素的狠了,当下看着他去,却也罢了。

第52章 潼关大战(18)第三十九章第122章 风雨欲来第三十章第51章 潼关大战(8)第174章 父子相见第50章 潼关大战(1)第79章 攘外先安内第171章 殊死一搏第1章 秦桧南归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84章 君臣协力经略关陕21第三十二章第105章 诏见第52章 潼关大战(20)第6章 学习班第118章 拟诏第51章 潼关大战(17)第三十一章第169章 困兽经略关陕8第81章 驿站第8章 秦桧第61章 折返长安经略关陕3第9章 讲四讲第163章 赫赫之功身返故国6第61章 折返长安第115章 郓王楷第51章 潼关大战(5)第一 卷蒙尘北国9第103章 天子诏来第115章 郓王楷第162章 拜帅第145章 扑朔迷离经略关陕1经略关陕8第一 卷蒙尘北国7第122章 风雨欲来第71章 疾如电,驰如风第54章 攻伐河东第69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经略关陕5第95章 入城第四十七章第10章 登闻司第125章 大战役第99章 军事会议第一 卷蒙尘北国2第89章 中伏第四十七章身返故国8第9章 讲四讲第51章 潼关大战(12)第124章 初见端倪第51章 潼关大战(2)经略关陕20第四十章第11章 苗刘兵变第一 卷蒙尘北国8第一 卷蒙尘北国13第51章 潼关大战(4)第118章 拟诏第157章 亲临太原第170章 苦斗第51章 潼关大战(4)第一 卷蒙尘北国10第51章 潼关大战(2)第130章 血雨腥风第四十六章经略关陕4第114章 风雪还京路第四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87章 胸有成竹经略关陕14第51章 潼关大战(3)第一 卷蒙尘北国18第51章 潼关大战(3)第四十七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2第131章 坐看风云第147章 打草惊蛇第51章 潼关大战(17)第12章 安抚江南第21章 重用余平第142章 铁骑狂飙第79章 攘外先安内第一 卷蒙尘北国6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三十八章经略关陕22经略关陕3第一 卷蒙尘北国6第131章 坐看风云第70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第一 卷蒙尘北国9第一 卷蒙尘北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