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四)

蓝渊连说了几声“不敢坐”,便退后两步,拱手向太子言道:“殿下,沈公公这些人终日侍奉着皇上,圣意如何,他们是再清楚不过了。今日忽差太监前来问劳,必是奉了天子之意。其人适才所言,就是在警告殿下,不能使当今局面无法收拾,逼得圣上出来站队。只要保得住圣上的颜面,做什么都得把事情压下去……您甚至要有玉石俱焚的决心。”

太子听罢,震惊地看了一眼蓝渊,双手不安地在桌面上挪动:“玉石俱焚?父皇不会有这般想法吧?我可是当朝的储君………”

蓝渊道:“陛下万事皆以国家为重,不计私情,您可曾见皇上不舍得过?”

太子不甘地沉默了片刻,方才点头:“也是。”

蓝渊见太子有了疑惧之色,即又劝道:“说严重点,殿下现在是毫无选择,只剩这华山一条道了。请您再勿犹豫,早日决计!”

太子一掐下巴,登时挺起身子,又朝着蓝渊看了两三眼,最终无奈地摆了摆手:“好,我答应,答应……你这就去请老皇叔和存肇皇弟来。切记,莫要惊动父皇。”

为防被外人发觉,蓝渊一直等到天全黑了,才敢只身前往大营。他找到了二位皇室,不与多作交谈,便使之换上了军衣军盔,伪作巡视的禁兵,绕道出了大营,偷偷走过皇帝的御苑,从南边的小门进了东宫,拜谒太子。

“老皇叔,存肇兄弟,你们两个一路上没出事罢?”太子匆忙迎到中堂,并示意蓝渊关上门窗,打起火烛。

“谢太子殿下挂念,”存肇脱下盔甲,行了礼,“在下与老皇叔一路皆听蓝侍读安排,小心谨慎,不曾被一人看到。”

太子听着就胆战心惊,捋须说道:“唉,这里委实是离着御苑太近了。如今想来,当年还是不迁居为好……”

“蓝侍读,这点光够了。”太肃回头吩咐了一句,蓝渊便不再点火,只留了三支蜡烛照向他们的背影。

“二位还想对柳党动手么?”太子紧紧盯着两人。

“殿下何出此言?老贼当年杀了容侄,大仇尚且未报,我恨不能手刃之!”太肃的眼睛里透露着杀气。

存肇接着说:“愚弟心中亦常常悲痛,可惜一直韬光养晦,未见其时。”

太子笑道:“但如今机会来了。晏温新政太严,诛杀官员甚多,因此大失人心,地位已摇摇欲坠。若能借此将其赶出朝野,则柳镇年失一臂膀矣!为了铲除奸党,我早已准备好了弹劾的奏疏,有了玉石俱焚之志;之所以尚未发者,乃是惧抗旨之故。我为此焦头烂额,实不知如何是好,请二位出个主意。”

太肃听后,下意识向存肇看去,后者也愕然无措。

“容我想想……”

存肇皱住了眉,开始闷头沉思;众人不敢发出一声,屏着口气,就怕打搅了他的思考。

“这么苦想也不是办法。”蓝渊却慢慢走了过来,躬下身去,“在下突然有了一个主见,或许能帮助诸位。”

“蓝侍读可以讲讲。”存肇捏着一根手指,目光凝重。

“在下先不说弹劾的事,就说说柳党吧。我们前些年之所以斗不过他们,不仅是因为柳镇年手眼遮天,更是因为他们团结。而现在呢?钮远和晏温看似没有过节,可暗地里都在借自己的政见排挤对方,明眼人都能觉出二人的不睦!这正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按侍读的意思,难不成要拉拢钮远?”太肃惊问。

“不不不,”蓝渊连忙否认,“钮远再怎么针对晏温,他也是柳镇年的心腹,断然不会帮着外人做事。”

“我明白了,”存肇一拍大腿,“您是想说,让钮远自己去斗晏温,我们不是求他帮忙,而是反过来,得心甘情愿地被他所利用,方能推波助澜,赶走晏温。”

“没错,下官即是此意!”蓝渊被他这话直直说到心坎上了,不禁兴奋喊道。

“具体怎么个行动法,你说说看。”太子不以为然,只是冷冷问道。

存肇道:“史司禁与柳党关系不错,可向他哀求,说禁军子弟多从外地调发,唯恐家乡生变,故而怨言甚大,一时难以压制,请其转告钮远,出计策平抚军心。若钮远蓄意谋害晏温,必借此以为反抗新政的张本,大肆宣扬。我等配合他演这一出好戏,定然闹得朝野沸腾。”

蓝渊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然后,二位就可以令手下禁军将矛头对准晏温,说他歪曲圣意、所任非人,致使大局败坏,上奏请皇上更换人选,才能施行新政。皇上有了这个台阶下,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不必担当罪名了。”

太子和太肃面面厮觑,随后叹道:“此计听起来似乎不错,然而后患无穷。如果事事都配合着钮远,那就由不得我们做主了。万一我们闹起来了,他再突然调转矛头,叫我等忤逆父皇,岂不是骑虎难下?”太肃也微微摇着头。

“老皇叔,太子殿下!”存肇扑通跪了下去,把膝盖往前一挪,眼睛里含着闪光,“如今是发难的最好机会了!一旦纵去,日后便只能坐以待毙!皇兄,不要心存侥幸,只能冒这个险了!”

蓝渊亦苦苦劝谏:“适才我与您说‘玉石俱焚’四个字,并非夸大之词。您已经有了这个觉悟,还怕他什么!”

太子还在沉吟,太肃便拍桌大吼:“我答应了!咱们就给钮远做牛做马一回!如果他打算行不轨之谋,老夫当在大营中一死谢罪,不累陛下!”言罢,众人的目光便不约而同地投到太子的身上。

“太子殿下,您还考虑什么?!”蓝渊急躁地喊着。

太子瞧了瞧那三人的面容,无不带着殷切期望,便长叹一声,应声说道:“蓝侍读所言不差,不过玉石俱焚而已!我就和诸位拼这一枪,为祖宗们担负起这个宗庙社稷!”

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二)第三章 兴业、叛主(三)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三)第二章 赠贿、谋府(三)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决(三)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五)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三)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二)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二)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三)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六)第二十四章 试心、纵去(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三)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三)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二)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一)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一)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十四章 围州、论罪(一)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六)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六)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五)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三)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一)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三)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四)第十一章 诛吏、免督(二)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四)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三)第六十章 棋和、弈决(五)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五)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六)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五)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四)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四)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三)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一)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六)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四)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四)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三)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三)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四)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一)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七)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一)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六)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决(一)第七章 裁吏、疑铳(二)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三)第十七章 禁学、黜变(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三)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四)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五)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一)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四)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二)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三)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六)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五)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五)第八章 止险、牵掣(四)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三)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一)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一)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六)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五)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四)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二)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六)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六)第十二章 语失、谏事(一)第十一章 诛吏、免督(一)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五)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二)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一)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三)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四)序章 葬女、隐世(二)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四)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一)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五)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四)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二)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