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国,绝不允许分裂!

(西藏副本被编辑警告了,所以....只能略写略写再略写.....今天一更,整理思路。)

叶开看着赵尔丰发来的这封电报,手心都有些冒汗,不愧是手拿枪杆子的铁血将军,就连上奏朝廷的平藏计划,都到处充满了强人政治的味道。

短短的几百字勾勒出一个永绝后患的治藏办法,如果只用两个词来形容这个计划的话,那就是大胆且激进。

赵尔丰首先拿叛逃的达懒开刀,废去了转世活佛的称号,建议朝廷永久性的剥夺土登嘉措在西藏的教权和治权,并以谋反的罪名晓谕各国,让他彻底沦为万人唾骂的对象。其次,对于达懒叛逃引发的西藏权力空白,朝廷应该仿照东三省的先例,建立西三省,简单直白的说,就是在疆藏康三地废藩置省,实施彻底的改土归流,铲除所有少民割据政权,权力收归中央。

而最后一条,也是最为激进的一条,字里行间,直戳西藏政治生态中最核心的问题。

——政教不分!

在赵尔丰看来,解决这个问题在简单不过,既然土登嘉措能掀起这么大的一场叛乱,无非就是依仗黄教法王的称号,笼络他的教子教孙加入叛军的行列,既然如此,那就把这个罪恶的根脉,连通着他赖以生存的土壤一同铲去,岂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赵尔丰给出的答案就是革教易俗。

在西藏全境施行全覆盖的灭教行动,以官方的名义宣称****一系不再转世,作为替代,朝廷应该在各地置办学堂,所有适龄儿童强制入学,在上层贵族中推广汉语,汉俗,除此之外,他还在电报中建议将驻藏大臣改为西藏总督,代表朝廷直接统辖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藏区,总之这一系列的举措,就是将存在了两百余年的********体制彻底扔进历史的坟墓。

看完这份电报上的内容,饶是以叶开的手腕也不禁轻吸了一口气,这个计划还真算得上胆大之人所为,想必这才是载沣叫他来的真实意图。

“良弼,你觉得赵尔丰的建议如何?”不待叶开看完,载沣就急着问道,说完还转头看了看戴鸿慈,接着道:“光儒(戴鸿慈),你也想想怎么样?”载沣实在拿不准,毕竟这么大的事他也不能自己私自决定。

将手中的电报放下,叶开和戴鸿慈对视了一眼,彼此都是苦笑,怎么办?还能怎么办?这份计划虽然看起来极为诱惑,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实施,起码灭教的那一条就值得斟酌。

步子一下迈的太大,可就会骑虎难下。

叶开缓缓说道:“赵尔丰所言,除了一条,臣觉得都合适。”

“那一条?”

“革教易俗”

叶开把这个问题直接摆在了桌面上,毫无疑问,这是最具争议的一条,要把几百年的精神信仰一朝拔去,谈何容易,那可不是你赵尔丰砍几个脑袋能够实现的,叶开必须把态度晾在前头,随即接着阐述,“革教易俗非一朝一夕之事,现在边疆地区动乱纷纷,土司叛乱数不胜数,此时不宜大动干戈,达懒叛乱,朝廷平叛这是师出有名,倘若公然灭佛灭教,恐怕就是火上浇油,一旦轻易灭教,必定引起激变。”

黄教在西藏有多大的影响力,只要是个明眼人就能看出来,即使放在今日也不遑多让,黄教一倒,可就彻底把西藏置于朝廷的对立面了,这裂痕就不是说补就能补的。

叶开委婉的表示了反对,戴鸿慈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载沣想了想,也点下了头,“达懒叛走印度,肯定会勾结英人,你们议议,西藏这乱局该怎么应对?”

“臣的建议是安抚人心,缓缓图之。”叶开看了一眼载沣,相比于赵尔丰的计划,他在心中酝酿的是一个温和版。

“接着说。”

叶开道:“达懒虽然远走,但日喀则还有****的人马,朝廷下一道旨意,让****暂代拉萨政务,掌管前藏和后藏的黄教大权,此为安抚人心。”

叶开顿了一下,留在载沣反应的时间,随后接着说道:“要西藏全境建省,恐怕不能一步到位,臣建议把西藏一分为二,先在西康建省,赵尔丰可任命为西康省总督兼川藏疆滇边务大臣,再让四川汉民移入康地,开荒置业,改土归流,不出三十年必然汉化,然后在图谋藏区,此为缓缓图之。”

叶开这一招就是温水煮青蛙,先把西藏分成若干个小块,然后在逐步蚕食,在无形当中一点点的削弱黄教的势力,而移民固边这一招简直太霸道了,要知道藏族一共一百多万人,汉族的人口优势可堪比种-族-灭-绝核武器。

“臣奏请摄政王仿照八旗制度,在西藏施行军政一体的兵团制,扩大驻藏大臣的权限,由驻藏大臣担任兵团总兵官,这样,西藏腹地有朝廷兵马常驻,黄教总庭有驻藏大臣钳制,外可抵御英人,内可消除叛乱,西藏自然出不了大乱子,待时机成熟,朝廷再以全国立宪的名义,废去****的世袭政权,仅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教首尊号。”

以上就是叶开提出的平定西藏一揽子计划,最终目的就是把宗教与世俗彻底分离,把****变成一个没有任何权力的橡皮图章,至于达懒,丑人多作怪,就任他在国外自生自灭吧。

这个计划周密具体,载沣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但他稍微想了想,还是有些顾虑,“咱们这么兴师动众,英人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摄政王,这倒不必担忧,英国人虽然贪得无厌,但最信守条约,既然此前中英已有《拉萨条约》,英国保证不干涉西藏内政,咱们就应该放下心来,退一步讲,即便他真的想撕毁条约,咱们也另有对策,只要下令驱逐赫德,收回海关,中英所有条约一并作废,那英国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孰轻孰重,他们不会分不清。”

作为弱国,中国的底牌确实不多,但这场博弈,中国还没有到非输不可的地步,把西藏彻底本土化,这是历史赐予的绝佳时机,一旦白白失去,再想解决就困难多了。

是享受永久的和平,还是咬牙挺过阵痛,问题的答案不算困难。

“臣觉得良大人说的言之有理,可以暂定此办法。”戴鸿慈说道,他们也算攻守同盟,一同看着载沣,期待他的最终决议。

“拟旨,电告赵尔丰,擢拔其为西康总督,节制川滇藏康兵马,荡清藏地匪乱,迎七世****赴拉萨主政,驻藏大臣联豫督政,钦此。”

朝廷的决定,透过密密麻麻的电网,传到了千里之外。

雪域高原,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造马上就开始了,赵尔丰苍老的脸庞上,写满了任重道远的坚毅。

这一晚,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夜晚,而改造西藏也仅仅是个开始,朝廷的脚步不会停下,那些被野心笼罩的蛆虫们,注定要流干他们的血。

失土者死,大中国,绝不允许分裂!

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卫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并与拆分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访虞洽卿第二百六十四章 临阵革职第五十一章 大阴谋家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卫局第四十章 戏院子里的来客第三百二十八章 称帝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一百一十七章 军机大臣第九十五章 加官进爵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盟会内部第八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三十九 惊天大案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卫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第三百二十章 突如其来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二百五十八章 得病第一百一十一章 辩解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袍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对峙第二百五十章 救济银第二百零八章 奕-劻的烦心事第三百零七章 阳谋第二十六章 帝国如斯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易破产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揽第八十九章 军营就是天堂第二十章 立宪狂潮上的危险冲浪者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二百零二章 从丧家犬到座上宾第一百一十八章 狮子大张口(求收藏啊)第一百七十八章 局外人的动作第一百四十八章 宪政编修馆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雏形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萝卜第三百一十七章 最后的交待第六十九章 持续发酵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访虞洽卿第二十三章 铁王爷的怒吼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杀第九十八章 计策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红顶商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张勋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动态完本感言+新书推介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一百五十八章 无可奈何第三百三十五章 只识良公不识君第二十一章 经略陆军部第八十四章 战争真谛第一百零五章 烂摊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清洗与大洗牌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带者胜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策?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凯抵京!完本感言+新书推介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风八月第一百五十章 英国“妈”还是日本“爹”第三百三十六章 组建军部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并与拆分第二百四十章 就是要闹大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会胡汉民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峙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约第二百六十三章 内阁会议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敢抗命吗?第十七章 北洋水师追魂曲第二百七十一章 两桩交易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六十章 特务头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如蒿草第二百四十七章 震惊中外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二百一十五章 布置第五十三章 走钢丝的大活佛第二百四十七章 震惊中外第二十八章 金钱谈判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法可依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风八月第二百一十章 对抗第一百一十五章 有兵在第三十三章 两个生意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刀阔斧第四章 聪明的女人是一柄温柔剑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宁将军第五十二章 俄国人的动态第一百六十二章 进击!撕碎狮子旗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闲第一百三十四章 偷拍事件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凯抵京!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与反贼第二百四十二章 敲打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贼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