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内阁会议

叶开在英美租界登陆,从1863年开始到现在共47年,这里不准中**队进入的规矩,被叶开用这种方式打破,人群中爆发了雷鸣般的欢呼,恭贺他们的良总督平安归来。

这一幕,让远处的巡捕房警察都看呆了,一个个面如死灰,他们手中的警棍再厉害,能挡得住荷枪实弹的军人吗?

“大帅!”

陆双鸣率领着三千名禁卫军赶到了租界内,已经变作防守阵型严阵以待,在他们的西北方向,两千多名英法联军正向这里进发。

陆双鸣用他那一如既往的声音汇报道:“大帅,两江巡抚程德全到了,带了一千多人,说是要驰援上海,助大帅一臂之力。”

“程德全?”叶开琢磨了一声,在他的印象中,此人是辛亥革命清廷中倒戈的第一位督抚大吏,和革命党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他的人马在哪?”

“已经进驻法租界了。”

“好!咱们就在英美租界外驻防,正好两军互为犄角,传令下去,众军严阵以待,切勿让英法军队靠近,但要记住,没有本督的号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开枪,违反者,军法论处。”叶开吩咐道。

“是”

陆双鸣大声应答,他本来就是大头兵出身,这种阵势见多了,心中一惊有所准备,接下来这很可能就是一场恶战的开端,而是战是和,时进是退,只听大帅一句话,他是军人,依令行事而已。

“啸光,你组织人马,让租界内百姓散去,若真的开阵了,恐殃及无辜,还有,通知江防舰队指挥部,封锁沪上码头,防止英法军舰趁着黑夜偷袭华界腹地。”叶开接着吩咐道。

“是!”

张啸光飞速退下,军情紧急,他可不敢耽搁。

急促的脚步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所有人都在忙碌着,叶开看了看手表,七点二十分,天色已经逐渐暗淡了下来。

眼下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拖时间。

叶开猜想,他这捏老虎须的行为,此刻应该已经传到了北京,奕-劻必然会火冒三丈,然后召集群僚商量对策,或许就连洋人都会震惊,中国人真的敢派兵,不惜冒着两国开阵的风险,毅然决然的挑战大英帝国和法兰西政府尊严和底线,要知道,东交民巷和京津沿线,可还有大股驻军啊。

奕-劻会不会就此让步,答应叶开提的要求,谁也不知道,这盘棋,他自己也下的又惊又险。

.....

紫禁城,文华殿,内阁紧急会议上,奕劻高举首座,脸色铁青,明显刚才已经发过了火。

“良弼胆大妄为,胆大妄为!”

奕-劻猛拍桌子,吓得做的几十位内阁官员浑身一震。

“他这是要干什么!跟洋人开战吗!他凭什么开战!眼里还有没有中央,还有没有我这个总理大臣!”奕-劻怒不可遏,不断大声嘶吼着,这个良弼简直捅下了天大的篓子,如今英法联军开进了上海,明白了就是武力威慑,虽然不一定开战,但面子确实大为难堪,他这个总理大臣可是要丢脸的。

“良弼这次做的确实欠妥...”

底下人开始小声嘀咕,这件事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良弼怎么就惹怒了洋人,这下好了,大战一触即发,烂摊子谁来收拾,不过,平心而论,他们中有些人倒佩服起叶开来,换做别人,谁敢捏洋人的老虎须。

“亲王所言差矣,那洋人挑衅在先,良督不过是奉命查案,请洋人配合而已,没想到如此小小要求竟然遭到拒绝,良弼这是尽总督的责任,怎么算得上胆大妄为?”

载泽站起身来说道,盛宣怀跟着道:“一个月前,股票风潮震荡上海,席卷全国,良弼身为两江总督,惩治不法洋商,乃是理所当然,怎么就算欠妥了?”

“理所当然?哼,泽公,盛大人,亏你们还是府部大臣,岂不知租界乃两国合约所缔,他有何职权擅自进入,还派了军队,这是要干什么!这不是造反吗?”

奕-劻这么一说,载泽,盛宣怀倒不在吱声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租界虽然仅仅一隅,却是清廷碰不得的。

“总理,为今之计还是解决英法联军的事吧,要是等到兵戎相接,那可就为时已晚了。”关键时刻,还是徐世昌提了一个中肯的问题。

其他人都沉默了。

半天后,奕-劻问道:“梁大人,洋人那里怎么说?”

奕-劻让梁敦彦到东交民巷和洋人秘密会晤,商量着如何处理大事化小,如今军队打来了,我捂在口袋里也没什么必要,索性摆在桌面上谈。

“洋人无非是要一个脸面。”梁敦彦答道,“但他说的却不好办呐..”

“你说吧”奕-劻摆摆手,示意他说下去。

“英国人说了一共四条,公开道歉,赔偿损失,承认租界的自治权,然后严惩首祸。”

“告诉洋人,都同意。”奕-劻想都没想就说道。

底下人大惊失色,“总理?”

“总理三思啊!”

奕-劻冷笑着说道:“为了避免两国交战,如今也只能这么办了,这四条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比起庚子合约,已经是宽松之极了,这第一条,错在我们,道歉无可厚非,第二条,人员损失我方一概赔偿,诸位想想,只要英法联军越早离开,赔偿自然越少,而租界,两国合约上本来就是这样写的,也谈不上什么承认不承认,至于首祸..自然要严惩的!”

英法联军多待一天,就会多一天的负面舆论,见坐下人都拿不定主意,奕-劻心中冷笑不止,感情当总理的不是你们。

内阁成员们其实也清楚,事到如今,只能牺牲小我,避免大祸,要是等到一发不可收拾了再答应,那条件可就不这么宽松了。

牺牲点脸面,换来两国和平,倒也不是那么不可接受,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他们没想到奕-劻会答应的这么干脆。

“那首祸是..”

人群中响起了询问声,奕-劻早就等这一刻。

“当然是良弼!”

第八十一章 禁卫军扩大会议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耆插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无可奈何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对策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铁轨第一百章 窝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破口(求首订!)第一百四十八章 宪政编修馆第二十二章 改组军谘处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三章 凛冬将至第二百七十八章 结束还是开始?第二百二十六章 张勋第七十九章 节流第一百八十一章 逼宫第二百七十五章 唇枪舌剑第三百四十五章 荣耀属于中国(大结局+大事记)第二百一十二章 嘱托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锯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耆插手第十七章 北洋水师追魂曲第一百五十五章 招揽与行动第二十七章 马不停蹄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如蒿草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二百二十六章 张勋第二百六十九章 紧急会议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清洗与大洗牌第一百一十四章 离开第二百五十七章 审讯第一百一十四章 离开第七十八章 商议第一百三十二章 亡国刺客第六十七章 钦差大臣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澜第七十二章 比罢免更重要的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讨要官职第二章 皇家禁卫军第二百六十三章 内阁会议第二百六十九章 紧急会议第一百五十八章 无可奈何第三十三章 两个生意人第五十九章 紫禁城内的政治两极第四十五章 毕业生们第三百零二章 胁迫第二百八十六章 军民两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国响应第一百五十五章 招揽与行动第六十七章 钦差大臣第六十六章 前奏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雏形第七章 摄政王的意志第二百九十章 南洋三校第二百零九章 袁项城可保王爷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二百九十三章 联合审理第十章 云幕始开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约第一百二十一章 风波乍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一章 套上死亡发条的帝国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宁将军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宁将军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会胡汉民第三百三十四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第五十二章 俄国人的动态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废南北洋大臣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院议事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礼物第九十章 授勋大会第八十九章 军营就是天堂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二百七十二章 谈判死结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户本色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败寇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杀第一百九十九章 难得消遣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镇第三十八章 情报至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揽子计划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耆插手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宁将军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置与谋划完本感言+新书推介第三十九章 千里之外的博弈第二百七十六章 梁良密话第十三章 中国版的最高参谋部第六十六章 前奏第三十九章 千里之外的博弈第三百二十一章 剧变之夜第二百零四章 推举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会胡汉民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对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二百九十三章 联合审理第三百三十四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