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结束还是开始?

事情一着一波,远远没有结束。

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下午一点钟,宪友会籍的资议员进入了议事厅,新一轮的会议即将开始。

而一上来发生的事,就让梁启超等人大吃一惊,经历了上午发生的事,密约事件已经弄得众人皆闻,几乎代替了弹劾成为了全场的关注焦点,现场议论纷纷,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提议要资政院质询总理大臣,询问密约的事宜,而让梁启超始料未及的是,提出这个建议居然是宗社党的议员,宗社党虽然人数少,但经这么一闹腾,六十多位中间派纷纷表示,赞同这个提议,他们对密约的事似乎更感兴趣。

无可奈何之下,梁启超只好派人给内阁打电话。

按他的考虑,内阁多半不会理会,因为院章上规定,总理是政府首要,受到质询时,可以由特派专员到场,本人可以不必亲自来。

让众人始料未及的事再次发生了,内阁回复说,下午两点,总理亲自到场。

而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梁启超有种不祥的预感,这一连串的组合拳,都是计划好的。

下午两点钟,奕劻到了资政院大厅,当着近两百位资政院的面,他拖了花白的胡须,近乎谦卑的鞠了三大躬,然后一脸的诚恳说,国务繁忙,老朽昏聩,让诸位久等,于心难安,资院质询,内阁必定开诚布公,知无不言。

之后,双方絮叨了半天,奕劻就坐,质询正式开始。

在被问到中英密约的问题时,奕劻一脸艰难的向所有咨议员道歉,然后缓缓解释说,此事乃中英两国的密约,对两国都有好处,然因涉及第三国的缘故,英方特意嘱咐不能大张旗鼓,所有没有向外声张,老朽一向谨慎,视之为最高机密,故未及时向资政院公布,实在抱歉,愿诸位今日释惑之后,共同保密,勿要让国家大计毁于一旦。

奕劻的托词几乎是滴水不漏,在接下来的质询中,他对答如流,称派兵一事两国早有约定,英法到上海是去租界补给燃料物资,未放一枪一炮,因为国家机密缘故,无法向公众通知,由此造成的市民恐慌,他本人愿一人承担。

然后接着说,两江总督不知道中央密约的内容,所有才贸然派兵“抵抗”,不过,这也正彰显了我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两江总督是不折不扣的忠臣良将,此前内阁已经明令嘉奖,到目前为止,双方已经各自清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误判事件。

总之,所有的不利质询,都因为一纸密约而烟消云散。

奕劻对答如流,几乎说一句歉三声,姿态之低,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这让坐在议长席上的梁启超眉头越来越紧。

最后,奕劻深鞠一躬,说道:“今下,两国密盟酿成举国动荡,奕劻深感有负国恩,听闻资政院此前有弹劾一说,我年老昏聩,的确难当此任,若资院书面告知,奕劻愿自行解职。”

此言一出,现场哗然。

奕劻近乎完美的“谢幕演出”,征服了所有人,到了份上,梁启超清楚,弹劾要流产了。

看似退,实则进,这一招使下来,奕劻的位置已经稳如泰山,要想弹劾几乎是不可能。

就算梁启超硬要坚持,但凭宪友会的力量,无法单独罢免,而且,也会有此失去了中间派的支持。

“这就是赉臣说的激变?”

梁启超摇了摇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大帅,梁启超来信了,说大帅你还是自己看吧。”

张啸光犹豫了一下,走到了叶开办公桌前,把电文静静放在了上面。

“我都知道了。”叶开没有转身,“不是什么好消息。”

昨天夜里他收到了舒清阿的密报,上面说这段时间,中英接触频繁,据内部人透露,可能有一份密约有关,但具体内容不清楚。

他清楚奕劻的为人,昨天的条件,奕劻这么痛快的答应,可能就和这份密约有关。

“大帅,怎么回复梁启超?他在电报里说此事紧急,要大帅”

梁启超确实急坏了,他从来没有这么尴尬过,弹劾会议开成了同情会议,这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

“四个字,静观其变。”

叶开伸出了四个指头,再加四个字,“缓缓图之”

“是”张啸光点了下头。

相比于梁启超,叶开要镇定的多,甚至大获成功,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千六百万的救济银一个月内到达上海,至于弹劾不弹劾,本来就不在他计划当中。

而且,以现在的形势看来,弹劾已经不可能了。

之所以能挑起这次事件,依靠的是民族情绪,而现在,这种土壤已经不存在了,因为中英密约的缘故,中国一下子成了英国人的“盟友”,在列强面前,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是受气挨打的角色,而和洋人联盟,国人想都不敢想,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身格,要知道,此时的中国百姓,还以为大英帝国是地球上最强的国家,做他的“朋友”,可是某种不得了的“荣誉”,起码证明自家的国家强大了。

仅凭这一点,足以挽回奕劻血崩式的民意。

不过,对叶开来说,这一切都无所谓了,他接下要做的才是真正的大事。

一千六百万,这可是一笔足以“逆天改命”的银子,手掌东南五省的外务大权,叶开的拳脚可以张得更开。

奕劻紧紧张张拜托了跌落的危险,而他,可以更加从容的伸出拳脚。

当然还有一点不能忽略。

革命党。

“啸光,晚上换上便装,咱们去拜会一个人。”

叶开起身说道。

本卷完

第一百九十章 这是命令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资第三百一十三章 贵胄学堂第一百一十一章 辩解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铁轨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党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废南北洋大臣第二十四章 将军之巢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揽第一百六十章 筹建武备厅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废南北洋大臣第二百三十九章 紧急状态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二百七十三章 逼迫与妥协第一百五十章 英国“妈”还是日本“爹”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宪国肇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如蒿草第三百三十章 英国调停第二百三十章 华界和租界第二百八十一章 经济开发区第二百六十一章 步步紧逼第二百八十一章 经济开发区第一百八十八章 艰难抉择第八十八章 落幕第二十二章 改组军谘处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国响应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二十三章 铁王爷的怒吼第一百九十五章 对峙第三百一十三章 贵胄学堂第一百九十五章 对峙第二百八十六章 军民两用第一百二十六章 及时雨第三百零六章 新军第九镇第二百五十七章 审讯第五十六章 记住你是一名军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螳螂捕蝉第一百二十五章 夺权第二百六十三章 内阁会议第二百五十九章 英法联军第五十三章 走钢丝的大活佛第七章 摄政王的意志第四十五章 毕业生们第二十三章 铁王爷的怒吼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雏形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锯战第五章 御前会议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二百零一章 神逆转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缉令第三百一十三章 贵胄学堂第二百八十一章 经济开发区第九十二章 这是你应得的第三百二十一章 剧变之夜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六十章 特务头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破土动工第二百七十章 联盟外交第二百七十八章 结束还是开始?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峙第二章 皇家禁卫军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对策第三百三十九 惊天大案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宪国肇始。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云密布第一百三十一章 旧时代落幕第四十三章 双色人生第六十八章 好戏得这样唱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谈第一百二十七章 阴谋阳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风漫卷第一百四十七章 线人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萝卜第六章 杀还是不杀?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游戏第八十章 可疑,可怜,可敬。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资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红顶商人第九十八章 计策第三百三十九 惊天大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风平浪静”第八章 吾妻病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边靖寇大将军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来第一百七十二章 否定否定否定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萝卜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置与谋划第三百二十一章 剧变之夜第十章 云幕始开第一百七十六章 轩然大波第一百五十章 英国“妈”还是日本“爹”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北和谈第三百章 就是要动你的奶酪第二百六十一章 步步紧逼第一百一十七章 军机大臣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货币制度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东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