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公然敲诈

林资全乃是林府家生子出身,因为认得几个字,加上是最早的一批会使用火枪的护院,所以余姚县勇营成立后他也是得到了林哲的重用,现在担任第四连的副连长。

这一次出来,他是和其他的军官们一样,目的就是让长兴这些不长眼的士绅大户们吃吃苦头,好为后续在本地征收军资创造有利条件,这一路上他至少已经恐吓了四五家大户人家,至于传闻中的长毛探子,那自然是一个都没抓到的。

林资全一说要让士兵们进府搜查,那安府的管家脸上就更加惊慌了,要是让这些大头兵进了府,那还得要闹翻天啊,那些士兵们顺手牵羊还是轻的,更关键的是府里的太太小姐们,要是被那些大头兵们调戏一二,今晚还不得跳井。

当即那安管家又是急忙道:“大人息怒,大人息怒!”

林资全那里会管他啊,当即手一挥,麾下的士兵们就是端着已经上了刺刀的枪冲了上去,而门后原本还有二十来个安府的下人、护院之类的,但是看见端着枪的士兵冲进来后,他们就是一窝蜂的散了。

刚才林资全说的话可是很大声,他们都是清楚的听到了林资全的那句:反抗者格杀勿论!

要是自己傻乎乎的抵抗,说不准就真把小命给丢了。

随着三十多号士兵冲进去,整个安府都是乱套了!

此时,一直躲在后头的安家主人也终于是出面了,一个面色发白的中年人颤抖着走到林资全面前:“这位大人息怒!”

虽然看得出来这个人害怕的很,但是说话还是比较有分寸的,没有到说不出话来的地步,而且他一边说着一边悄悄的递过了数张银票:“小小敬意请大人还有各位军爷们去喝酒!”

林资全毫不客气的接了过来,然后略为瞄了一眼,一看到银票上的数字他内心里也是倒吸了一口亮起。

好家伙,一出手就是面额一百两的银票,手里有五张之多,这加起来可就五百两了!

人既然已经吓了,而且对方出手还是高达五百两银子的好处,林资全的脸色也是好看了些,当即就是对身边的士兵道:“让兄弟们都回来,这里既然没有长毛贼子,那么定然在别处,我们走!”

说罢,他就是头也不回的带着士兵嚣张而去!

留下那一脸发白的安家主人,此人也是从一开始的惊怕再到愤怒,最后面露愤恨之色:“这些天杀的泥腿子,还有那个林哲,好大的威风,我定然去给大哥去信,狠狠的参他一把!”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长兴县城的其他大户人家里!

今天林哲可是把六个连分成了十二队派了出去,由连长以及副连长领队,表面上自然说是全城搜铺长发贼子了,但实际上就是为了制造恐慌气氛,吓吓侯炳渠以及城内的士绅富商们,逼他们拿钱。

依靠恐吓逼地方拿钱,这种事对于当代的军队来说已经算是平和的了,如果是换成湘军或者太平军,早就全城劫掠了。

湘军由于规模大,军费也紧缺的很,所以经常会搞公开的劫掠以补充军资不足。甚至为了激励士气,会向士兵们许诺攻下某个城市后自由掠夺数天,由此引发的屠城多了去。

当然了,太平军也经常玩屠城这种事,史书记载太平军拿下苏州城后,外国教士来查探情况发现满城尸体,询问为何而死,对此太平军的回答是:这些百姓都是自杀的。

这年头丢城失土的清廷官员以及士绅家庭会自杀很正常,但是满城百姓都会自杀?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呢!

对于公开劫掠、甚至屠城这种事,对于林哲来说还是心理压力比较大的,毕竟他的灵魂乃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哪怕再自私也不可说屠杀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

只是他不玩公开劫掠或者屠城什么的,但是对于敲诈勒索那些大户人们却是一diǎn心理压力都没有,反正那些大户都是不缺钱的,如其藏在家里等着银块生儿子,还不如拿出来让自己养军呢。

在林哲的指示下,余姚县勇营的动作是很大的,一天下来,长兴县城里数十家大户都是被吓的够呛,当天晚上就是一大群人齐聚县衙找上了侯炳渠。

要侯炳渠这个父母官为他们找一个公道,侯炳渠虽然有这个心,但是却没这个力了。

大白天听说这个事后,他就是去见林哲了,但是林哲以军务繁忙的理由拒绝了他,很明显人家林哲现在是不待见他,而为什么会这样他也清楚,无非就是要钱要粮!

但是县衙里肯定是不会给的,一方面县衙本身没什么钱,另外一方面,有钱侯炳渠也不愿意给啊。

县衙不给钱的话,那么很自然的林哲的目光就会落在这帮子大户身上了。

尽管心中已经知道自己有心无力,但是侯炳渠也得安抚众多士绅,总不能让他们认为自己是支持林哲的啊。

当晚安抚过后,次日侯炳渠又是前往校场准备见林哲。

这一次林哲倒是见了他,但是一开口就是跟侯炳渠打太极拳,满口都是搜铺长毛贼子,巩固城防之类的话,浑然不提昨日恐吓那些大户人家的事。

“现在局势艰难啊,苏省皖省丢城失土频频,其中不少都是城中贼子作乱,和城外敌军里应外合才导致城破人亡的,对此我们不能不警惕啊!”林哲夸夸而谈:

“如今城内混进了不少粤逆,更有少量心怀不愧的贼子,如果不把他们给肃清了,等到粤逆兵临城下,到时候我们就被动了!”

看着林哲一口一个贼子,一口一个粤逆,侯炳渠脸色虽然保持了身为一个官员的平静,但是内心里已经是开始叫骂了,要说城内有粤逆他是相信的,但是你要说城内的那些大户人家里头有什么粤逆这不是扯淡吗。

这年头的士绅阶层,尤其是读书人阶层对于太平天国是抱以绝对的反对态度,这里头不仅仅是因为太平军喜欢每到一个地方就大肆屠杀士绅阶层,也不仅仅是因为太平天国信奉上帝教,更重要的是:太平天国删改四书五经,污孔孟毁孔庙拆学堂,。

后者才是让几乎全国的读书人都对他们保持反对态度的根本原因,你要改朝换代没事,以夷入夏也没事,只要能够保持传统儒家的超然地位,无数读书人都会举起双手喜迎王师,嗯,哪怕是泥腿子的军队。

但是你要颠覆传统华夏,毁灭儒家,那么你就是全天下读书人的敌人。

纵观太平军崛起到覆灭的十多年间,无数读书人弃笔从戎,或者投入湘军、淮军或是自办团练以抵抗太平军,这在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战争里头是独此一家。

要知道明末的农民大起义中,可是有不少读书人投向了李闯,后期京城的高官重臣更是齐齐投降李闯,为什么,因为李闯虽然是个流民头子,但是人家也是尊重儒家的,后来满清入关,一大批士绅投诚满清这些异族人,很大部分的原因也是因为满清是尊重并支持儒家的。

唯独这个太平天国遭到几乎整个读书人阶层的反对。

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平天国和清廷,汉族地主团练之间的战争,和阶级矛盾以及政治主义矛盾都无关,这是一场非常单纯的信仰之战。

这是一场传统华夏文明和上帝教之间信仰之战,而信仰之战往往都是不死不休的。

这一diǎn也可以在清军和太平军的战争里头的一个现象得到体现:那就是清军基本上不留太平军俘虏。

往往是抓到俘虏后就是直接斩杀掉。

对于无数传统儒家学子心中,洪秀全搞出来的所谓上帝教绝对是邪教,而太平军是需要从根子上彻底剿灭掉的。

当代洋人曾经评价:清军不留俘的政策让他们镇压太平天国的难度上升了无数个台阶。

当然了,太平军也很少接受清军的俘虏,对于那些战败投降的清军往往也是直接一刀下去了。

但是让这个时代的洋人感到更奇怪的是:明明知道投降会被杀死,但是大部分的清军在战局不利的时候,他们不会死战,也不会突围。

只会傻乎乎的放下武器,然后跪在地上哭喊试图让太平军士兵饶他们一命。

太平军当然不会心软,所以会毫不犹豫的杀死这些懦夫。

现在林哲竟然说长兴县城里的大户,嗯,也就是士绅读书人阶层里竟然混有长毛贼子,这不是扯淡吗?

然而侯炳渠虽然明明知道林哲说的都是扯淡,但是他却是明白,这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林哲要的还是钱粮。

这一场会谈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林哲和侯炳渠谈了半个小时后就是离去了。

当侯炳渠走了后,林哲面上依旧平静!

“吩咐下去,今天继续搜捕行动,不过要注意分寸!”林哲说罢后道:“另外,以我的名义邀请城内士绅一同商讨如何抓捕城内长毛贼子!”

当天,余姚县勇营依旧在城内横行,不过声势比昨天小了很多,也没有做出太多过激的行为,毕竟林哲只是想要敲打敲打他们,并没有打算做的太过。

于此同时,林哲邀请城内士绅共商如何保城防,肃清城内匪患的请柬也是发到了城内各士绅大户家中。

当天晚间,林哲摆下了宴席,邀请城内数十家士绅大户的家主或者代表人共进晚餐,只是这一顿饭让那些士绅们吃的很不是滋味。

在场的人都不是笨蛋,通过这两天林哲的举动他们已经是明白了,林哲就是要钱粮,而且还是公然敲诈的那种!

很多人已经是想通了,既然林哲要钱粮,那么就给吧,总比让余姚县勇营的士兵天天上门骚扰来的好。

不过给是给,但是给多少就是个问题了。

众人酒足饭饱后,林哲半天不提什么钱粮的事,只是一味的说现在城防局势严峻,长毛猖獗之类的话,听的让很多士绅都是心中不是滋味。

最后还是长兴史家的大公子史安进率先开口:“林大人率军前来保我长兴安宁,我等是心中感激不尽,我史家身为长兴人,自当为大人保境安民出一份力,愿献五百两以助军资!”

听到这个五百两,林哲眉宇微皱,他到长兴虽然才几天,但是已经收集了长兴县城这边的大户富家情况,虽然不说有多么详细或准确,但是大体情况还是了解的。

长兴史家,乃是和余姚林家一样,都是做生丝生意的,湖州乃是著名的生丝产地,所以不仅仅是史家,在座的这二十多家里头,有至少半数都是涉足了生丝生意。

这个史家就是其中做的比较大的一家,财力不如林家这种巨富,但也算是富豪之家啊,家财少说也得上百万。

这样的富豪之家竟然只拿了五百两出来,难道真当他林哲是叫花子吗?

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700章 战争,起!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463章 编修清史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603章 倾销地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592章 作秀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398章 横扫北方第643章 方家第298章 进犯上海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391章 进城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606章 中岛佐木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520章 夏威夷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658章 海军上将科伦克级铁甲舰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604章 北海国第25章 广德激战第84章 水师初成第427章 大理苦战第两百零九 涨当涂工业区第60章 久则生变第125章 林成庭东进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624章 婆罗洲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486章 齐琳的目光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424章 理想和现实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5章 县令相邀第261章 李鸿章的战俘生涯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55章 轻松胜利第318章 面圣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269章 死城安庆第38章 身陷危机第68章 十万两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443章 美国内战的蛋糕第624章 婆罗洲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634章 情报处调查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118章 扩军再扩军!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567章 他们的战争(一)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36章 追击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208章 残酷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