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多方惊慌

看着门外跪了一地的将领们,吴汝孝仰头看着漆黑的夜空,深深地叹了口气!

次日黎明时分,林哲就是接道了城内太平军送出来的书信,说是可以投诚中华王师,但是也是列出了一大堆的要求,比如说中华军入城后不得肆意杀害城内军民,投诚之太平军愿意加入中华军者可以加入,但是不愿意加入也必须放弃解甲归田,一切来去均归自由。

而诸多投诚的将领们也必须优待,不得剥夺他们的私人财产云云。

而投诚军民剃发与否乃是个人自由,不得强行让城内军民剃发!

看着这封一副谈判口吻的书信,林哲轻笑一声然后就是撕碎了,然后问旁边的许鹏安:“许参谋长,以你之见,我们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够拿下镇江?”

许鹏安信心满满道:“回禀陛下,以我大中华王师之勇武,三天内必下镇江!”

他说这话倒不是吹嘘,如今中华军已经攻克南城门,可以说已经是撬开了镇江城防大门,接下来就算太平军负偶顽抗,但是也绝对挡不住中华军的清剿了!

林哲点头:“既然如此,给他们回话,就说要投降就别磨磨蹭蹭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条件,朕要他们无条件投降!”

说罢他又道:“当然了,也可以给他们透透口风,对于心向我大中华的人朕绝对不会怜惜高官厚爵!”

自己不可能接受他们那种乱七八糟的条件,毕竟身为失败者就要有失败者的觉悟,高官厚禄朕可以赏赐。但是你不能要求朕给你!

一个是要求,一个是赏赐。这两者的区别大了去!

不过林哲尽管要他们无条件投降,但是林哲也不打算把他们给逼的太很难。毕竟自己要是断绝了他们的退路,他们狠下心来负偶顽抗,尽管不会给镇江战事带来太大的变化,但是也会拖延时间,给中华军造成更多的伤亡。

面对中华军的回复,那些已经起兵甚至软禁了吴汝孝的太平军将领们倒也是干脆,很快就是回复说,愿意答应中华军的一切要求。

甚至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太平军率先放弃了在城墙上的抵抗。而后放任中华军接管所有城墙。

当天下午,按照中华军的要求,大量的太平军士兵有组织的放弃武装抵抗,并接受中华军派遣的部队监押。

然而当天晚上却是传来一个消息,被软禁的吴汝孝自刎身亡!

次日林哲看着跪了一地的太平军将领,再想到那个自杀身亡的吴汝孝,心中的感觉有些郁闷,这个吴汝孝虽然不算什么太平军里的绝对高层,但是竟然宁死也不投诚他林哲。

难道我林哲就这么不堪吗?区区一个贼军的头子宁死都不愿意投诚我?

这世上。看来也不是谁都和李秀成一样,为了保命可以屈膝投敌的!

吴汝孝自刎而死,而其他主动投诚的太平军将领说实话林哲也看不上眼,不过人家好歹也是主动投诚的。自己总不能食言不是,所以该给的高官厚禄是不会少的。

不过给的大多是虚职,其中有几个人被任命为协防师的副师长。或者协防团的副团长之类的,又有几人被任命为参谋顾问。

至于说那些投诚的大量太平军。林哲可不能让他们直接解甲归田,甭管愿不愿意。一律给他们先剃个光头,不愿意就就地斩杀。

‘剪辫令’乃是中华帝国的一项基本政策,目前中华帝国的剪辫令在官场、军方中普遍施行,官吏、军官士兵不愿意剃头的,基本一律就地斩杀。

对于俘虏就更是如此了,甭管是束发的太平军将士还是留辫子的清军士兵,抓到了绝不废话,要么剃头,要么砍头!

这些剃了头的太平军俘虏们自然不可能和后世被俘虏的士兵们一样,悠哉的当他们的俘虏,实际上他们刚剃完头后,然后就是被打散编入了中华军的协防师中。

由于投降的太平军士兵众多,一共有两万多人,抛开一些老弱不提,光光是青壮士兵就有一万五千人之多,这些人林哲自然不能浪费,其中一部分素质较好的跳出来,补入第一协防师、第二协防师等现有的协防师部队。

剩余的又是编成了三个协防师,分别是第十二协防师、第十三协防师、第十四协防师。

看着编制表上越来越多的协防师,林哲有些无奈!

按照道理来说,他中华帝国的根基应该是那些正规军的,但是实际情况,现在的正规军由于编练时间长、耗费大,一直都很难大规模扩充,年初从两万多人扩充到四万人,其中有上万人还是从协防团转化来的。

然而相对于正规军的扩充困难,这协防军却是快速增加中,几乎每打一仗就能接受不少俘虏,而这些俘虏清一色的转化为了协防军士兵,以至于协防军已经从一个月前的八个师扩张到了十四个师,这都快增加一倍了。

难不成以后自己争霸九州,还得靠这些协防军作为主力不成?

就当林哲在镇江肃清残敌,收编俘虏的时候,中华军拿下镇江的消息也是传了出来!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一江之隔的李鸿章。

之前江淮新军一直屯兵在扬州戒备,但是中华军为了准备镇江之战,同时也是防备扬州的清军来搅局,所以海军部队持续对清军的多个沿江营地进行了炮击,同时还派出了海军的陆战部队上岸袭击了扬州城外。

面对拥有大量重炮的中华海军,手里头没有多少洋炮的李鸿章不得不退守扬州的,最后只能是眼睁睁看着中华军拿下镇江。

“这个伪帝林哲倒是有些本事,竟然能够这么快拿下镇江!”李鸿章得知中华军攻克镇江后。面上露出了明显的忧愁之色。

如今中华军已经拿下镇江,恐怕下一步就是拿下江宁。而再下一步就是渡江进攻扬州等江淮一带了,到时候自己能够挡住吗?

虽然说自己麾下已经有江淮新军万人。另外已经重建江北大营,另有绿营、旗兵等旧军三万余人,但是想要挡住中华军的北上那是相当困难的。

“也不知道朝廷那边的练军办的怎么样了,还有京营新军不知道何时才能南下助战?”李鸿章现在是深感自身力量的不足。

如今江北大营里虽然总兵力不算少,有江淮新军一万人,绿营、旗兵等旧军三万人,总共有四万大军。但是现在已经是1857年,在林哲的余胜军影响下,就算是北方清廷里的普通官员都已经知道。现在是新军的天下,那些旧军已经是不堪用了。

所以那三万旧军在李鸿章的眼中,也就是滥竽充数的角色,真正要阻拦中华军的北上,他能用的只有一万江淮新军。

然而一江之隔的中华军已经快速膨胀到了近十万人,而李鸿章也是多方收集消息,得知中华军内有两种士兵,一种是和旧军差不多的协防军,而另外一种则是新军。

其中的新军足足有四五万之多!

要知道李鸿章的江淮新军也就是山寨版的余胜军而已。面对中华军的新军一对一都没必胜的把握,更加别说要面对的是四五倍之敌了。

要抵挡中华军北上,只能期望朝廷能够派出更多的援军南下,他听闻朝廷已经派遣多支练军进入河南、皖北等地清剿捻军。如果这些练军能够增援江北大营的话,他李鸿章的压力无疑会小的多。

至于那些八旗新军,他倒是不没怎么奢望。一方面这些八旗新军实在不咋地,另外一方面京畿重地也不可能一点兵力都不放。如今清廷又和洋人起了矛盾,洋人扬言更沿海北上。直逼京师。

因此清廷还要防着洋人,必须要在京畿重地留下一支部队的。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兵力多少,新军更少!

面对中华军攻占镇江,李鸿章只是对未来有所忧虑的话,那么天京的石达开就是惊慌失措了!

这段时间来,他受到的打击已经够大了,派出李秀成为首的援军试图增援镇江,但是没想到李秀成想要玩围魏救赵不成,反而把自己给搭了进去,之后他实在是无兵可派,只能坐看镇江失陷!

现在镇江失守了,那么下一步中华军肯定是要继续西进天京的,而到时候面临将近十万中华军的围攻?天京还能守住吗?

江宁虽然算得上是天下名城、大城,但是绝对算不上什么易守难攻的名关险地,实际上江宁自古以来就不是什么军事战略要地,江宁之所以名气大,吸引了历史上无数叛军,贼军之流的想要夺下该城,那是因为该城是六朝古都,自古以来凡是想要争夺天下的南方政权都想要夺下改城作为自己的首都。

比如说太平天国,它是1851年就在永安建制,但是到1853年拿下江宁后,立马就改江宁为天京,以此为首都。

这里头中华帝国也是如此,虽然今年二月份林哲已经在上海称帝建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中华帝国是没有正式建都的,因为大家的眼睛都瞄着江宁呢,就等着拿下江宁后在南京正式建都呢。

作为一个政治气氛浓厚,南中国里最适合建都的城市,实际上该城的军事战略地位并没有那么的重要。

这座城市并不是难攻易守的城市,除了背靠长江外,其他三面都等于是不设防的的,并没有什么险地阻挡敌人。

此时镇江被中华军攻陷后,那么下一步中华军就可以 一马平川,直抵天京城下!

而到时候能守住吗?

第68章 十万两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481章 海军改革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476章 炮击下关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79章 主政一方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632章 帝大系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613章 市场和战争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47章 入城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498章 湘潭起义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779章 立储第41章 三冲敌阵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173章 冯宝才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171章 整编扩充计划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520章 夏威夷第44章 伤亡名单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143章 举旗造反第351章 改革和挣扎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636章 风波起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517章 母凭子贵第348章 对策第690章 兰港国朝贡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481章 海军改革第57章 一路横扫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425章 提亲第362章 中英上海条约第12章 机器缫丝厂第56章 为了战利品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779章 立储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306章 壕沟防御式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297章 广州失陷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140章 暴风雨夜的前夕第477章 日`本内战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298章 进犯上海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630章 建设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