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清军南援

七月八号,一片废墟的扬州城内,施清瑄和沈驰云等第一军、第五军的将领们汇集一堂,身为江北军务总司令的施清瑄坐在主位上,朗声说着下一步的战略安排:

“为巩固苏北,第五军须尽快继续北上攻略苏北等地,以攻占清江浦,歼灭伪清李鸿章部为要,苏北一地届时可能会有敌军增援部队,到时候沈兄你要谨慎为上!”

施清瑄继续道:“而我会率本部第一军回援皖北,于第二军一道攻占皖北驻地,歼灭太平贼军陈玉成部,以完成统帅部之皖北战略!”

这说的都是大方向,而且也都是之前出征前联合参谋部那边定下来的大战略,就算是身为江北军务总司令的施清瑄也是不能随意变更的,他能够做的就是在联合参谋部的压力下,给刚攻克扬州的部队争取多几天的就地休整时间,好恢复部队的士气,补充战损的兵力。

扬州一战中,第一军和第五军虽然战果极大,但是损失也不算小,比如说作为主攻部队的皇家陆军第三步兵师更是前后累积伤亡兵力数百人,当场战死者三百余人,而因为拦击江淮新军突围而遭到重创的第九协防师更是死伤惨重,战死、失踪等加起来超过一千人,另外还有不少于一千人受伤而丧失战斗力。

所幸后方的军训部在扬州战役刚结束,就是给第一军、第五军送来了大约总数一千人的新兵补充,不过这补充新兵都是皇家陆军的新兵。可没协防军的份。

协防军的兵员损失要想补充,尤其是战时大规模补充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俘虏补充进去。而这种事也是中华军干熟了的,这刚拿下扬州呢,就是采取最为强硬的手段把所有俘虏的头发剃光,然后强制把他们编入协防军里头。

不过为了让这些刚俘虏的清军士兵不至于造成麻烦,军训部派来的人也没有说一股脑全部补充进去,而是和以往一样,先挑选那些愿意主动的加入中华军。身强体壮的俘虏士兵补充到现有的几个协防师。

挑选了几千人分别补充到第九协防师、第二协防师等现有部队后,其他俘虏则是新编为两个协防师。

这两个新编协防师里的士兵要么是老弱,要么是那些不愿意主动投诚的死硬分子。从这些俘虏里中华军方面也是发现,相对于太平军俘虏士兵而言,这些清军士兵的投诚态度要更强硬一些,但是身体。训练等各方面素质还要更差一些。

对于这种情况。中华军方面自然是毫不心软,甭管你愿不愿意,总之都得被编入新的第十六协防师、第十七协防师里头,后续等待他们的命运就是充当炮灰。

不过为了避免不要必要的麻烦,军训部并没有把这两个由投降清军士兵组成的协防师继续放在苏北作战,而是把他们编入第一军内,让他们后续去皖北和太平军打,免的到时候出现什么阵前反叛的情况。

而相当的。原本归属第一军的第二协防师则是被调入了第五军继续前往苏北作战。

七月十号,施清瑄率领本部第一军离开扬州。开始向西行

施清瑄率领第一军走了后,沈驰云也是率领本部第五军在苏北一地发起了下一轮的大规模攻势,第五军以第五骑兵团为前锋侦查力量,以皇家陆军第五步兵师为绝对主力,第二协防师、第十协防师、第十二协防师为辅助力量,朝着苏北各地发起了频繁进攻。

七月十一号,第五军攻克扬州东面的泰州,此后第五军也是开始分兵,其第十二协防师继续东进南通等地,到时候海军方面将会护送驻扎在上海等地的皇家陆军第七步兵师派遣的一个步兵团发起登陆南通的作战,而第十二协防师的任务就是为第七步兵师之第二十步兵团打开一个登陆进军通道。

至于第五军主力,则是继续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他们的目标就是淮安城。

淮安城这个依靠漕河发展起来的地方乃是江南地区少数重量级大城,拥有人口数十万之巨,比遭到过战争创伤的南京、苏州、扬州等名城更多,单纯以人口论,现在的淮安城乃是名副其实的江北第一城。

而且淮安城乃是三联城的格局,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传统的那种单一城池,而是新旧三座城池连在一起的城池,三城城墙周长约十七华里,高一丈多到两丈八尺不等,交错密集的城墙体系让淮安城形成了一个复杂并稳固的城防体系。

如今城内不仅仅有李鸿章的江淮新军近八千人,另外还有苏北本地绿营、团练等近万人,又有自从扬州失陷后,清廷紧急从皖北、鲁南等地抽调援军抵达苏北,目前已经累计抵达绿营等旧军五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千河南练军从河南增援而来,和同样河南过来的五千绿营旧军驻扎在宿迁一带,随时能够增援淮安。

实际上,清廷抽调的援军远远不止这么一点,扬州失陷给清廷造成的震动是相当大的,自从消息传到京师后,清廷就已经是陆续抽调兵力南下,抛开那些绿营、八旗等旧军不提,值得注意的就是各地练军以及大批量的马队。

马队暂且不提,清廷好歹是自诩骑射起家,骑兵一直都是他们的主要战力,抵挡当初太平军的北伐,捻军的肆虐,相当大程度上都是依靠骑兵部队,目前来说,清廷在直隶,蒙古,东三省等地随时能抽调超过万人的骑兵部队,不过这些骑兵乃是满清的最后家底,乃是用来拱卫京畿的,除非被人打到京师来,不然的话清廷是不会让轻易让这些骑兵部队出战的。

如今南下作战的清廷,尤其是在皖北,河南等地和捻军,太平军作战的清军主力,实际上是各省练军。

不得不说,历史上的清廷能够搞出洋务运动来不是偶然,,原时空里他们先后搞出了淮军,定武军,新建陆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等军队,这个封建王朝也并不是后世人想象的那样故步自封,对一些新东西他们还是学习的非常快速,只是他们的学习大多是发生在被打之后,每一次战败后总会掀起一番改革搞出,然后改革着就把这改革死了。

原时空不提,只说本时空,受到林哲创办余胜军的影响,清廷早早就开始了创办新军,一开始是编练八旗新军、江淮新军,但是后来发现八旗新军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所以是草草收尾,转而把精力放在了裁汰练新上,从而全新组建了‘京畿练军’。

这支全新组建的京畿练军据说效果相当不错,这从清廷开始全国推广‘练军’这种新军就可以看得出来,清廷对练军还是相当满意的。

当时恰逢林哲率军造反,同为团练,更同为新军的江淮新军立马就成为了防备对象,清廷立即就是削减了对江淮新军的扶持,转而把扶持转向到了对‘练军’上头。

于是乎京畿练军,直隶练军这两支受清廷中央直接掌控的练军大规模扩大不说,各省也是大办练军,河南、、安徽、湖广、甚至云贵等地都是广办练军。

截止到1857年的七月,清廷中央掌控的京畿练军有一万八千人,直隶练军有八千人。另外各省有数量不等的练军,比如河南有练军五千人,安徽的皖北地区也有练军两千人,山东有练军千人。

地方练军中,最多的自然是战事紧张的湖广两省,受到多方面的刺激,湘军一直在变化之前湘军中的胡林翼主持,仿效余胜军创办的新军两千人战果良好,后续曾国藩、胡林翼等湘军的主要将领开始大规模办新军,累计到现在已经编练新军八千人,谓之‘湖广练军’,以和以往的旧式湘勇区别。

再加上其他各省的部分练军,到目前为止,清廷中央、地方的练军总数已经超过四万人。

如果再把江淮新军残兵八千人算上,八旗新军这支徒有其表的一万两千人也算上,那么清廷控制下的各式新军超过六万人。

当然了,这六万人里头,除了江淮新军是清一色的洋枪样炮外,其他各地练军的武备上还有着极大的差距,比如直隶练军,他们用的就是天津机器局自产的枪炮,虽然也说是滑膛洋枪而不是老式的火绳枪,但是性能上距离直接进口的洋枪差距比较大。

至于一些地方练军,有些更是依旧拿着火绳枪的!

因为扬州失陷,中华军大举进军苏北甚至有可能威胁到山东,清廷已经诏令直隶练军等大军南下苏北。

因此对于北上苏北的中华军第五军来说,未来的面临的挑战相当大!

不过北方的大量清军暂时来说还不算是中华军面临的主要威胁,如今中华军的战略重心已经转移到了皖北地区。

陈玉成在皖北那边搞出来的声势实在太大,采用挟裹流动作战模式的陈玉成所部已经膨胀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动不动就是号称几十万大军,尽管里头绝大部分都是流民,老弱妇孺,但是皖北和南京严格上来说只有一江之隔,随时都能威胁皖南、苏南等地。

而之前派往皖北作战的第二军受限于兵力不足,只能被动防守,无力出击。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施清瑄才率领第一军西进皖北,以求和第二军联合作战,彻底肃清皖北之威胁,歼灭陈玉成所部。

七月中旬,施清瑄率军过滁州,然后直扑凤阳府之合肥!

第477章 日`本内战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318章 面圣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318章 面圣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43章 惨胜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338章 科举改革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15章 公然敲诈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71章 扩军五千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142章 革职下狱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542章 紧跟本舰第51章 团练大臣第506章 宁沪线试运营第236章 腥风血雨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198章 帝国大学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38章 身陷危机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424章 理想和现实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143章 举旗造反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232章 奏折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408章 文武之争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414章 方德嫔第231章 吏治突显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74章 上海商贸区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67章 协防上海第319章 特殊时期第495章 齐琳随驾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391章 进城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301章 势均力敌第233章 中华门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211章 三国领事来访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142章 革职下狱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