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

十一月的上海已经进入深秋时分,街面上的人已经多数穿起了秋衣,商贸区的黄浦江码头上,信德洋行的专用码头边停靠着一艘足足上千吨的大型风帆蒸汽混合动力的商船。

众多穿着简陋的码头搬运工正在往穿上搬运各种货物,这些货物大多是生丝、瓷器等中国传统出口商品。

这装满一艘船的货物,总价值近百万银元,而这个价格仅仅是在上海港口的出口价,如果成功运到欧洲的话,价格还能涨上许多。

在码头的另外一边,一群身穿中华装或是军装的人正在听为首的一人在讲话。

“尔等不论是军人还是学生,都是从数以十万人中挑选出来的,帝国最优秀的娇子,此番帝国为了送尔等留洋欧洲,花费颇多,所以尔等抵达欧洲后,务必用十倍乃至百倍的勤奋,学习强国利民之道,如此方能对得起帝国对你们的厚望!”说话的乃是外务部协办大臣宋关前。

其主要负责和欧洲相关的外交事务,这一次派遣留学生到英国留学,主要也是他在负责。

只见他对诸位学生们讲了一顿话后,就是停了下来,然后转身对身旁一个年约三十,同样穿着中山装,胸口别着金龙纹章的人道:“此去英吉利数万里之遥,这些学生就全托付给韩司长你了!”

韩通立面色严肃回:“宋阁老放心,职部一定把人都安全的带到英国去,再安全的带回来!”

宋关前道:“除了安全来回。还要让他们学有所成!”

宋关前一边说着,一边又是看了眼身前的这二十多人学子。心中感叹无比!

为了送这二十八名学子去英国留学,皇室产业、外务部、教育部、统帅部可是为此费了不少力气。教育部和统帅部不说了,他们只是负责挑选留学人员而已,皇室产业这边也只是牵桥搭线,后续的事和他们没关。

真正负责留学一事的还是外务部,严格上来说是他宋关前,因为宋关前是负责欧洲事务的协办大臣。

为了让这些前往英国的学子能够顺利就读英国当地的高等学府,宋关前没少和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扯皮,人家也不是说不愿意,相反阿礼国对此还是比较欢迎甚至是支持的。

关键是一开始外务部想要趁着这个机会一次性送出大量学子。初定的人数竟然高达一百五十人,听的阿礼国差点没翻白眼。

阿礼国等英国驻远东的外交人员就算有能力,但在留学一事上还是只能依靠他们的私人关系,要知道现在的英国可没和中华帝国正式建交,英国的官方部门不可能来推动此事,所以接受中国留学生一事,实际上还是阿礼国等英国驻远东的部分外交官私人推动的。

以他们的私人能力,要把几百人送到英国去自然是简单,反正船票钱又不用他们自己出。关键是把人送到了英国可不行,还得让他们进入英国的各个学校就读啊。

这要去就读的话肯定是要去读大学,海陆两军的军官学校,以他们的能力举荐几个中国留学生去就读剑桥大学之类的学校还没问题。但你要是弄一百多人的话,就算是英国首相也没这能力啊!

一开始他们只答应举荐十个人进入各大学学习,后来宋关前厚着脸皮磨了几天。又是找了怡和洋行、信德洋行那边,让他们也写举荐信之类的。以争取尽可能多的入学名额。

最后才是定了下来海军留学生两人,陆军留学生四人。而普通留学生二十二人。

这些留学生都是从军方以及帝国大学、三所高等中学挑选的最优秀人才,年龄普遍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他们将会乘坐信德洋行返回英国的商船前往英国,而抵达英国后将会分开进入各所学校学习,而后他们将会进行为期三到四年的学习,在英国的各大顶尖军校、大学中学习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知识。

由于是分散学习,而且持续时间有些长,如此确保这些学生们的安全,甚至是如何把他们的生活经费及时送到他们手上,这些都是宋关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负责这一切事务的宋关前更是知道,帝国为了送这二十八人前往英国留学,付出的价格却是相当高昂的。

首先是船票、路费,单程大约每人六十英镑,来回一百二十英镑。

然后是学费,各学校的学费有高有低,但是由于进修的都是顶尖的高等学院,因此总体学费相当高,每人每年大学需要一百二十英镑

再过来就是生活费,考虑到英国那边的物价较高,同时这些学生也不可能说和英国平民阶层一样生活在最底层,总得保持一个比较体面的生活水平,这样才能让学子专心学习,不用为生活俗物而烦恼。

参考英国那边的基本中产阶层的收入以及花销,外务部给学生的生活费是定为每年三百五十英镑,这个收入可以让学生保持最低限度的体面,包括可以租用一栋尚可的连排公寓,雇佣一名仆人。

不过外务部这边只是制定了这么一个标准,具体数额多少还得教育部以及统帅部那边自行决定,因为留学经费可不是外务部出,外务部严格上来说只是代办而已,具体经费还得派遣留学生的部门,即教育部以及军方自行支付。

教育部那边比较苦逼,所以给留学生的经费是压了又压,最后给教育部派遣的二十二名学生每人每年三百英镑的生活费,学费和路费另计。

军方那边财大气粗,再者他们派遣的六名留学生原先都是最顶尖的年轻军官,分别是两个少校,四个上尉,他们自己的薪资收入就不菲,这军方给他们的生活费也只能说是补贴而已,所以干脆就按照外务部的标准,按照每人每年三百五十英镑的标准发放‘留学补贴’。

上述船票路费等治装费,二十个人就得三千三百多英镑。

学费按照四年计,二十八个人需要一万英镑。

四年的生活费,普通学生是两万六千四百英镑,军事留学生是八千四百英镑,两者加起来是三万四千八百英镑。

治装费、学费、生活费全数加起来,至少需要四万七千多英镑,如果加上一些差额,以及外交部给他们提供后勤支援的花销,超过五万英镑是轻松的。

按照最新的一克黄金兑换十五点三六克白银的汇率,那么这五万英镑大约等于十五万两库平银,折算为中华帝国银行发行的标准银元(重二十七克,含银24.3克纯银,直径39毫米)的话,则是大约二十三万银元。

付出二十几万圆才让这些人得到了留学英国的机会,可以说付出的代价可是相当的高!

尤其是教育部那边,他们的经费本来就不多 ,这次掏出了十几万圆用来送学子去英国留学,对于他们而言也算是下了狠心的。

宋关前一直看着这些承载着帝国未来期望的学子们登船,然后商船杨帆离开码头,一直远离了视线他才是离开码头边。

而信德洋行的玛利亚号商船上,韩立通在安排好学子们后,才是走上了顶层甲板,然后凭栏远眺。

航行在黄浦江上船只众多,有中小型的中式硬帆船只,也有挂着软帆,船身细长而入水极深的远洋商船,有些商船的风帆中间还耸立着一个高高的烟囱, 缓缓的喷着黑雾,随着烟雾的外吐,船身两侧的巨大明轮也是缓缓转动,带动着船只往前行进。

不时还略过一艘没装风帆,只有烟囱的纯蒸汽快船,有些是明轮,而有些却是外头看不见明轮的痕迹,然而船只又跑的飞快,这种船只定然是近年才在上海这边大规模出现的蒸汽暗轮快船。

黄浦江说大不小但是也不小,然而这么多船只往来其中,这黄浦江的航道看似拥挤非常。

视线离开江面远眺,南岸的是一片荒野,不过北岸却是高楼遍地,这北岸就是商贸区里大名鼎鼎的外滩大道,江边大道的另外北侧耸立着诸多大洋行,各种银行等企业的总部。

而过了原英租界的外滩后,到苏州河的河口后,韩立通就是看见了河口位置上一栋高达的建筑拔地而起,非常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虽然还没有建成,但是已经有数十米之高。

此建筑韩立通之前也有所耳闻,听说是信德洋行、怡和洋行、皇家银行牵头,还有另外十余家中外企业联合投资兴建的‘外滩饭店’,投资额极大,据说是要打造远东最顶尖,最豪华的现代饭店,而现在即便是还没有建成,但是已经有四层楼高的外滩饭店已经成为了商贸区的最高的建筑,而彻底建成后,恐怕会成为未来商贸区的标志建筑。

也许等自己从欧洲回来的时候,这外滩饭店已经能建成了吧!

只是此去数万里之遥,路途遥远不说,自己还得在欧洲待上几年建立帝国和欧洲列国的外交关系,如此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是他自己都无法预料的。

也许三四年,也许七八年又或是十来年,也许等自己回到这片土地的时候,自己已经白发苍苍,也许自己回到这片土地的时候,整个国家已经不再落后,百姓不再愚昧!

韩立通无法预知未来,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带着种种期待,奔赴数万里之外的欧洲!(。)

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674章 围歼俄军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614章 钢面铁甲第592章 作秀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271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676章 十万英镑的阿拉斯加第471章 穷教育第36章 追击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205章 四省巡抚第469章 秘书处改革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16章 贼军来袭第402章 九江前线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643章 方家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635章 李平桐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444章 后装枪时代的来临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73章 设卡收税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295章 炮台和火炮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287章 联军总攻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140章 暴风雨夜的前夕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59章 炮击上海第472章 工业井喷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461章 林德步枪改进型第236章 腥风血雨第38章 身陷危机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688章 中英谈判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119章 寒冬将临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647章 皇子所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168章 宫务厅情报处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532章 出兵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