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

目前中华帝国的爵位制度并不完善,目前有王爵两级,是为亲王,郡王。 有普通爵位五级,是为:公侯伯子男。

其中的首位即亲王,非皇子不封,其二为郡王,非皇子、亲王之子不封。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亲王的儿子虽然可被封为郡王,但是这并不是属于减等世袭而来的郡王爵位,而是由皇帝直接封赐。也就是说,王爵只可封不可袭!

至于说王爵无法继承而倒是后续的宗室怎么办?暂时林哲自己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为啥?先不说这天下还没打下来呢,更重要的是他现在连个儿子都没有,现在就考虑几十年几百年后自己的孙子,曾孙子应该获得什么爵位还是太早了。

王爵之外的公侯伯子男爵位就比较简单了,也没有学清朝那样搞个什么一等伯,二等伯之类的,直接就是简化为五个级别,而男爵之下也没有前朝的轻车都尉之类的爵位,也没有西方的骑士之类的。

因为林哲从一开始就想要提高爵位的含金量,加大获得爵位的难度,如此有效保障贵族群体的名副其实外,也是为了避免贵族满天飞,随便一个小村庄里就能冒出一个贵族来。

由于爵位级别少,所以秘书处那边就是提出建议,把目前爵位,尤其是伯爵以上进行再细分,细分为寻常爵位,封号爵位。

比如说目前的施清瑄,他现在是伯爵,而这一次林哲是打算给他赐一个爵位的封号,以施清瑄的战功之地宿迁县为封号,封施清瑄为宿迁伯,岁奉加倍。

除了赐封号以及加岁奉外,林哲还把一座前太平天国的王府赐予施清瑄,另有刻有皇室龙纹的指挥刀一把,洋马两匹等零零碎碎的奖赏。

然而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对施清瑄已经去世的父亲进行追封。当然了同样还是用宿迁伯的名号。

在忠孝至上的当代中国里,实际上对施清瑄父亲的追封要比给他直接封个侯爵要更加重一些!

而对苏北的另外一员大将,也就是江北军务副司令,第五军军长沈驰云,其攻克扬州、淮安、沭阳之功一并赏赐,由陆军少将晋升为陆军中将,成为中华军内第二位晋升陆军中将的高级将领。

而爵位则是没有晋升。依旧是子爵。

之所以升军衔而不升爵位,是因为目前对于沈驰云而言。最需要的并不是爵位的荣誉,而是实打实的中将军衔,作为一个第五军军长,肩膀上一直带着少将军衔也不是个事。

实际上林哲对他的晋升并不是特殊对待,而是一次大规模晋升的铺垫而已,等到十二月份的时候,林哲就会进行军衔的新一轮调整,到时候他是打算着把各部总长、各军军长都提到中将军衔来,不然的话师长是少将。军长,军参谋长也都是少将,甚至各部总长,次长,重要司局负责人也都是少将,这少将这么多,而中将却是只有一两个肯定不行的。

如此大规模的晋升军衔。自然不能是因为区区不将领之间的军衔一样而不方便,而是有着更加深层次的考虑:那就是即将带来的十二月军方的高级将领的大规模调换做准备!

自从余胜军时代开始,中华军里就从来没有说某个将领能够长久的呆在某个职位上,尤其是师长,军长之类实权职位,是不可能长时间被某个将领把持的。

这里头不仅仅是考虑到了将领任职久了会让麾下部队带有过于浓厚的个人风格。以及防止部队叛乱等,同时还考虑到了将领的晋升机制以及培养的。

毕竟中华军那么大,但是真正和敌人打大规模战役的目前实际上只有苏北地区而已,而未来半年甚至一年内依旧会是在北方,但是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其他方向的将领无仗可打,没有战斗就没有胜利。没有胜利就没有战功,没有战功谈何晋升!

施清瑄在江北地区出了大半年风头,不仅仅成为了第一个晋升为陆军中将的人,同时还是第一个获得了封号爵位的将领,这风头出大了自然会有诸多人羡慕嫉妒恨。

在皖南的徐言青已经是多次上书请战,请求帝国尽快发起西进计划,同时也是再给林哲的密折上,也已经是多次隐晦的说到一些话题,比如说提出几个远距离奔袭的战术设想,又说在北方平原进行冬季作战时该注意什么问题之类的,无非是想要提醒林哲:他徐言青也是可以去北方的,也是可以去率领第一军横扫北方数省的。

就连参谋部总长石琅翼最近也是不甘寂寞,前些天林哲留他一同喝下午茶的时候略微放开了些闲谈了几句,言语中是多有羡慕那几个领军一方的将领,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林哲也是知道他是希望自己能够把他外放,重新到野战部队任职的。

石琅翼早些年号称是林哲麾下第一战将,实际策划浙北、苏州甚至常州等诸多战役,当年徐言青奔袭数百里一路从湖州杀到丹阳、镇江、南京城下,外人都记住了徐言青的勇猛,但是林哲也是知道,这些作战计划都是石琅翼一手制定并施行的。

只是前两年石琅翼对满清抱有些许幻想,被林哲隐隐打压,最后他在中华军里日渐名声不显,名声甚至都不如陈云陶显赫了。

早年石琅翼是有些畏惧造反,有些不情愿跟着林哲一起干的,但是现在木已成舟,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已经上了林哲的船,而且是再也下不去的那种,更关键的是现在中华帝国极为良好,军事上的连战连捷让帝国掌控了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省,而统治区的扩大也是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军费。

仅仅是一年六七千万银元的军费预算,就比国内其他所有军事力量的经费加起来还要多。

对于帝国的未来,不仅仅是军人们报以极大的信心,就算是那些满清投降过来的文官们也是笑容满面,为何?因为他们看到了帝国统一中国的极大可能性!

其实去年的时候,石琅翼就已经是放弃了其他想法,和其他人一起为中华军的造反大业而奋斗,只是早年的那些言论还是让他受到了打压,这从他一年多来一直都没有担任过部队主官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是这石琅翼已经是和自己的战车绑在了一起,也不能一直让这个才华横溢的将领在南京浪费时间。

联合参谋部总长听上去权力很大,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管家的角色,战略规划以及其他事务都有参谋部下属的各司处理,他石琅翼也就是抓个总而已。

林哲迟早是要把他重新放下去的的,而即将到来的十二月调整就是一个机会。

除了徐言青,石琅翼外,其他一些人也是需要一一作出调整的!

为了能够让调整顺利进行,林哲是在十一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做铺垫,首先是陆续晋升部分高级将领的军衔。

即沈驰云被晋升为陆军中将后,第四军军长徐言青、联合参谋部总长石琅翼两人在十一月低也是被晋升为陆军中将衔,而到了十二月处,第二军军长林安飞、海军部总长林达标被晋升为陆军中将、海军中将。

同时还有一批人从上校被晋升为少将!

十二月上旬开始,伴随着林哲大规模晋升军衔,沈驰云、林安飞、徐言青、陈云陶、施清瑄等十余位高级将领相继被一纸诏令召回南京述职。

同时为了不让在十二月的调整期间出现大规模动乱,避免让敌军有机可乘,也不是说所有高级将领都回到了南京述职,而且也不是同一时间回来,而是分批,一般来说师长回了南京,师参谋长肯定会留下来,军参谋长和师长走了,军长也会留下来。

比如说江北那边,沈驰云回京述职,但是施清瑄云却是留了下来。

而且也不是所有回京述职的人都是同一时间回来,最早一个回京素质的乃是沈驰云,他是十一月低就接到了回京述职的命令,而他刚回到南京的连家都没回,而是被直接带到了中华宫平仁堂面见林哲,两人交谈了数个小时后,他又是到了统帅部那边参加联合会议。

回家匆匆睡了一晚后,他第二天继续泡在统帅部那边,中午和刚回京的陈云陶见了一面后,下午就是再一次匆匆坐上海军的船只,然后奔赴苏北。

只是离开南京的时候,他已经从第五军军长变成第一军军长,同时还带上了林哲亲书的委任圣旨,新委任的头衔不算太正规,只有圣旨里的一句:着该员督办华北军务。

这实际上就是和之前施清瑄的‘江北军务司令’一样,都是临时性的差遣,不算正式军职。

而对于沈驰云的调动,也是可以看得出来,目前的沈驰云已经是接替了施清瑄成为了中华军在北方诸军的最高统帅。(。)

第442章 女蜗号铁甲舰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2章 土匪危机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427章 大理苦战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506章 宁沪线试运营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14章 自筹军费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55章 轻松胜利第460章 订单大爆发第232章 奏折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271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62章 破城第690章 兰港国朝贡第194章 科举和新式教育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80章 扶持军工第52章 上海乱第700章 战争,起!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115章 刺刀冲锋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2章 土匪危机第404章 林成庭的选择第242章 战略规划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5章 县令相邀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289章 惨胜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418章 纸币发行第125章 林成庭东进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第424章 理想和现实第441章 铁甲舰第17章 长兴初战第712章 各国异动第507章 津浦线开建第433章 皇家科学院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12章 机器缫丝厂第636章 风波起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135章 为什么要追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43章 惨胜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2章 土匪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