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

广德距离杭州不过两百余里,汇报战报的快马一天时间就足以抵达杭州,所以黄宗汉在次日晚间就是收到了来自林哲的亲笔战报。

而一边看这份战报他的心中也是一边惊叹!

“奉职部率军千五于今日午时抵广德城外,入目贼军营帐无数,粗数不下千五百众,稍整即令本部攻之……”

“竟然敢以同等兵力和贼军正面野战,还敢主动进攻,这个林哲果然不愧是年轻人,够胆魄!”黄宗汉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继续看着。

“我军火炮犀利,连溃贼军大阵,当下贼军以骑队三百发起侧翼突袭,我军步队以火枪迎击,贼骑遗尸数十溃走,贼骑退却则令步队再攻。

贼军步队遂对本部发起冲锋,本部先以火枪击之,再以刺刀冲之,贼军一触即溃,阵前遗尸数百,是役贼军死伤近千人,我军死伤两百人,是为大捷也!”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林哲也没有在信上过多的说明当时的战况以及详细的战术等,比如林哲就没有说他们是在五百码之外的距离就对敌人的骑兵以及步兵进行齐射打击了,逼得太平军不得不提前发起冲锋,最后在冲锋途中就是伤亡过半,最后才被击溃。

而且最后的死伤数字里,他并没有降低敌军的伤亡数字,保持了上千人的死伤规模,但是对自身的损失却是进行了极大的夸大,余姚县勇营本来伤亡只有四十来人,林哲直接把伤亡数字番了几倍,说成了两百多人!

夸大自身的伤亡数字,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外人的惊叹,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林哲想要从黄宗汉手里获得更多的军费。

我死伤了那么多人总得补充吧,而补充新兵得花钱吧,你黄宗汉还想要让我林哲给你保卫浙北的话,你好意思不给钱?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尽管他已经夸大了自身的损失,但是两百对一千,而是还是在一场堂堂正正的野战对攻里获得了战绩,这却是让黄宗汉惊叹无比。

黄宗汉虽然不是什么军事将领,但是身为浙江巡抚的他主持浙北防务,最近半年来对军事事务多少也熟知一二,他非常清楚当代的国内各地清军里头,根本就没有几支部队敢和太平军主力部队正对面玩野战的,当代清军的战术其实非常保守,那就是依托坚城进行防守作战,就算是野地里遇上了也是弄各种的防御攻势。

历史上江南大营里的清军在天京边上呆了那么多年,就没主动出击过几次,都是玩防守式的作战。

如今林哲的余姚县勇营竟然在正面的野地对攻战里大败太平军,这如何能够不让他惊讶,这种惊讶甚至比当初的长兴之战还要来的大。

当初的长兴之战打赢了,还说是依靠城墙作战,但是广德之战却是堂堂正正的在野地里击败了太平军。

没想到这个林哲练兵和打仗的本事如此强悍,看样子我浙江出了一个国朝的栋梁啊!

这事必须大大的宣扬,黄宗汉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去查探此战的真实情况,就是迫不及待的给朝廷上了折子。

折子里自然不是都说林哲,而是说浙江在他这个巡抚的带领下,办理团练事务卓有成效,浙省四品候补道林哲率领的余姚县勇营在长兴、广德连战连捷,以自身不到百人伤亡就是击溃贼军数千,斩首千余。

这封奏折传到了京师后,引起了朝廷的一片小震动!

被各地清军连续惨败的消息打击地日渐消瘦的咸丰帝看了这封折子,难得的露出了笑容,甚至不顾皇帝威仪,直接在臣下面前露出了笑容!

“看来黄宗汉在浙江那边的团练办的还是不错的,这个林哲就打的不错嘛!”咸丰继续道:“如今浙北防务甚紧,既然这林哲不错,那么就要给他多加加担子!”

林哲在广德的这一场胜利,不仅仅引起了清廷地方官府和中央朝廷的关注,同样也是引起了太平天国上层人物的关注。

“这个李琮安是干什么吃的,一千多精锐天兵就折损在了广德这个名不经穿的地方!”天京城内,秦日纲看着自广德前线传回的战报,皱紧了眉头。

原本只是区区千人规模的战斗或损失根本就入不了他的法眼,但问题是这一场广德之战败的实在太窝囊,而且太奇怪。

根据前线败将李琮安的回报,他们是在广德场外以逸待劳迎战清妖林哲所部两千余人,而且这场双方参战人数相加将近四千人的战役竟然只持续了短短半个时辰而已。

短短半个时辰里,李琮安率领的一个师将近一千五百人就是全数崩溃了,只逃回来了不到两百精骑,而其他一千多的步兵、炮兵等全部损失殆尽。

尽管李琮安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夸大了林哲所部的人数,说林哲所部清妖高达两千余人,同时也说战斗中虽然自己惨败,但是也至少杀伤了林哲所部至少千人。

但是明眼人从这个战报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个战报是有水分了,如果战斗中真的能够杀伤敌军清妖千人,那么在战况胶着的时候再投入那三百精骑,是绝对能够挽回败局的。

在重机枪乃至坦克发明之前,骑兵的威慑力是步兵无法抵抗的,三百骑兵已经足以改变战场僵局了。

而现在李琮安却是把步兵都丢掉了,只带了两百多骑兵逃回来,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一个就是步队败的实在太快,快到李琮安根本就把骑兵投入战场改变僵局的时间,第二种可能就是李琮安不敢把骑兵投入战场。

然而不管是那一种可能性,都已经足以证明,李琮安在广德的惨白不仅仅是损失千人兵力那么简答,它代表的是在浙北地区出现了一支敢和太平军硬拼,而且还能够打赢的清妖部队。

而这一点才是秦日纲最为重视的。

虽然区区千把人的损失秦日纲并不在乎,但是现在太平军的主力分散在各地,在天京、扬州两地为了应对清军的江南、江北两座大营投入了大量兵力,此外北伐、西征也是牵制了太平军相当多的兵力。

这就导致太平军在浙北和皖南地区可以调用的兵力本来就不多,都是一些零散、渗透出去的兵力,少则数百,多不过两三千人,现在一下子就让人灭掉了一千多人,这已经足以对太平军在浙北地区的渗透攻势造成极大影响。

这个林哲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

秦日纲放下战报后,对这个击败了自己部众李琮安的清妖将领也是有些疑惑,之前可没听说过浙江那边有什么清妖的悍将啊。

不过秦日纲到底是一个身居高位,太平军的当代名将,他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判断力,当即他就是迅速下了决断:“传令林成庭,让他立即率军奔赴广德,把那个林哲给我拿下来!”

而正位于宣城以东数十里的林成庭接到秦日纲的命令后,也是心中有些郁闷!

林成庭乃是太平军里的一名军帅,率领该部近万人一直活动在芜湖、宣城周边,和清军进行非常了非常频繁的小规模交战,而李琮安就是他麾下的一个师帅。

当他得知李琮安在广德遭遇惨败后,气的他恨不得立即把李琮安给一刀砍了,但是到底还是没有这么做,1853年的太平军还不是1856年的太平军,此时太平军里还没有那么多的内斗,上层将领还是比较团结的。

再者这个李琮安也是老广西了,一路跟着他转战大江南北立下战功无数,如果只是因为一次战败就斩杀了他也太可惜了,所以他给了李琮安将功赎罪的机会!

接到秦日纲让他南下广德的命令后,他就是当即命令李琮安率领残余本部南下广德,就近监视广德方向的林哲所部清妖,他本人则是率领本部六千余人迅速赶往广德。

此时正在广德的林哲还不知道,他的这一次广德之战不仅仅引起了浙江地方官府以及满清朝廷的重视,更是直接引起了太平天国上层的重视,这一次太平天国那边甚至是直接派遣了一个军前往广德,试图彻底绞杀林哲这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清妖部队。

就当林成庭率领了大队太平军人马赶往广德的时候,身在广德的林哲也是接到了来自杭州方面的各种奖励。

杭州那边直接送来了白银五千两以及大批军需物资,包括粮食等,同时还送来了一批官员任命文书和官袍,说是林哲之前因为长兴、广德之战的胜利而为诸位部将报功的封赏已经下来了。

看着手下诸将欢天喜地的穿上僵尸官袍,林哲心中感觉是颇为复杂的,身为一个后世人,他对满清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但是他对满清没有好感,但是手底下里这些书生出身的将领却是对朝廷的封赏却是大为惊喜。

尤其是毕余同,身为余姚县勇营的营务官,他总办余姚县勇营的营务,之前林哲就已经给他保举了正七品的候补县令衔,这一次朝廷封赏,也是直接升了他半级,是为候补州同知。

对自己的升官,毕余同表现了极大的喜庆,在宴席上甚至直接朝北跪拜,大叹皇恩浩汤之类的话。

其他人虽然没有这么明显,但是脸上的喜色也是一个个都可以看的出来的。

而众人的这些表现看的让林哲颇为不爽!

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他林哲带出来的,他希望的是众人可以效忠他林哲本人,而不是什么满清王朝。

但是心中的这种不爽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然而心中他已经是暗自下定了决心,以后一定要加强部队里的忠诚教育!

余姚县勇营里的忠诚情况目前来说还是比较良好的,尤其是士兵阶层,这些大字不识的农家子只知道是林哲发他们饷银养家,全然不知道朝廷为何物。

然而军官阶层由于都是读书人出身,而且很多军官报考随营学堂的时候,很大一部分的目的就是为了朝廷效力,博一个出身,大体上和直接效忠林哲本人没有什么关系。

以后这种情况不能继续下去了,林哲觉得有必要在随营学堂里加强自己的影响力,得让这些军官们知道,他们是给自己卖命,而不是给朝廷卖命。

就在余姚县勇营里的将领们为了升官发财而高兴的时候,林成庭率领的太平军主力六千余人也是慢慢靠近广德。

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113章 决一死战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394章 饿狼第54章 兵指青浦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5章 县令相邀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236章 腥风血雨第80章 扶持军工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34章 危机!第40章 五十对八百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319章 特殊时期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75章 出兵松江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314章 妄谈国事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47章 入城第701章 战舰云集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211章 三国领事来访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32章 奏折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339章 私营教育第685章 册立太子(二)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36章 追击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91章 攻城第46章 他敢打吗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779章 立储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15章 公然敲诈第164章 多方惊慌第53章 东进上海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舰队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468章 皇室资产管理处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90章 骑兵出击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290章 战争中的和谈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83章 添船够炮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289章 惨胜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25章 广德激战第433章 皇家科学院第343章 侯客室第460章 订单大爆发第339章 私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