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势均力敌

六月十号,英法联军中的战舰对吴淞炮台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中华帝国方面则是用吴淞炮台上的岸防炮也是对于来犯的敌舰队进行了猛烈的还击。

这一场双方参战的火炮数量达到两百多门火炮的炮击,算得上是自古以来远东地面上最大规模的舰队和岸防炮之间的较量了。

双方来来往往一直打了大半天时间,一直到下午时分英法联军的舰队才是缓缓撤退,退回了长江入海口的下游。

而在这持续了将近十个小时的长时间炮战中,英法联军把吴淞炮台临江的那面外墙轰的破烂无比,击毁了中华军多门火炮,并且还击中了中华军的一堆弹药,造成了中华军方面大量的人员伤亡,不过英法联军方面自身的损失也不算小,当天他们就是被奋力反击的吴淞炮台炮兵们击沉了一艘老旧的风帆千吨巡洋舰,另外还有两艘五六百吨的蒸汽炮舰被击沉,至于受伤的就更多了。

傍晚时分,廖易斋等人和苏轩宾等海军中高层军官们齐聚一堂,只看这些人的面色就知道他们对今日一战还是相当满意的,不少人都是面露轻松之色。

“今日一战的损失已经初步统计出来了,我海军方面阵亡军官六人,阵亡士兵八十六人,另有十三名军官受伤,两百二十名士兵受伤!被击毁并无法修复的火炮有四门,分别是一门一百二十毫米的后装炮,一门三十二磅前装炮以及两门二十四磅的前装炮。另外有五门火炮不同程度受损,但是经过工程师们的检查后,认为可以短时间内修复!”

苏轩宾说这些话的时候,心情还算是不错的,尽管今天一战的损失不算小,要塞的外墙被打的稀巴烂,但是要塞内部并没有被受到严重的破坏,而上述的损失也换来乐观的战果。

“已经可以确认的是,我们击沉了敌军一艘约千吨的风帆巡洋舰以及两艘约五百吨的蒸汽炮舰。击伤至少十艘以上的敌舰,而按照我们的估计,此战敌军方面伤亡应当是超过我们的,至少死伤五百人以上!”

这年头的海战。不管是舰队之间的对决还是说舰队和炮台的对决,实际上战斗损失不能用船只被毁来判断,因为这年头的舰炮实际上威力以及命中率也有限,如果是远距离炮击的时候实际上很难击沉对方,炮击的目的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

而这也是为什么榴弹在当代大横其道的原因。因为榴弹爆炸后虽然无法带给大型战舰致命伤亡,但是爆炸却是可以杀伤大量的敌军人员,同时引起大火。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英法联军的舰队轰击吴淞炮台的时候,同样大规模运用榴弹的原因,因为实心球炮弹面对这种乌龟壳一样的要塞炮台,就算砸过去几千几万枚炮弹也没啥效果的,对于这种半埋式的炮位,最有效的就是用大口径的榴弹,直接杀伤人员。当然了如果爆炸的冲击力能够破坏火炮本身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虽然今天一战的战损还算不错,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如果持续打下去的话,我们很快就会人员不足,到时候没有足够的炮兵就算火炮完好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了,现在是不是向陆军那边通报一二,让他们抽调一定数量的炮兵补充过来!”说话的是一个海军上校,此人年约三十,同样是作战参谋之一。

不过他的话刚落下,苏轩宾却是轻摇头:“现在我们还算可以维持,等后续情况有变再请求陆军的支持也不迟。而且经过今日一战后,敌军也应当是见识到了我们吴淞炮台的实力,如果他们的指挥官有足够的理智,就应该不会继续像今天这样和我们硬碰硬。用舰队和炮台对决,舰队一方终归是要吃亏一些的!”

听到苏轩宾这么说,那上校虽然还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却是没有继续张口,只是心中叹了口气,此等紧要大战关头,自家海军的高层们首先考虑的并不是如何增加炮台的实力。而是想着不能在陆军面前落下脸面。

一旁的廖易斋却是对苏轩宾的话早有预料的,如果海军方面愿意向陆军请求支援的话,早些时候就会开口了,何至于现在用一些刚训练不足三个月的新兵去操作重炮作战,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苏轩宾这些海军高层是绝对不会向陆军低头,承认海军在炮术方面不如陆军的。

虽然说当代中华帝国内的海军和陆军并没有什么太过明显的军种之争,但是已经是有了些许苗头,比如说在军校招生的时候,陆军军官学员和海军军官学员为了抢夺优秀生源,可都是针锋相对。

还有在武器装备的争夺上,陆军方面曾经提出让林德机器厂等军械公司匀出一部分产能来生产中小口径,也就是十二磅以下的后装线膛火炮来增援陆军火力,但是海军方面多次以海军火炮严重不足等理由拖延了陆军的这一推动。

如此也就造成了目前陆军方面现在一门后装线膛炮都没有!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后装线膛步枪上,海军想要给自己的陆战队配属后装步枪也是遭到了陆军的强烈反对和抗议。

还有海军的岸防部队上,陆军方面曾经提议过把吴淞、江阴、福州金牌炮台里的岸防炮兵部队交付陆军管辖,让海军方面专心舰队作战上来,但是被海军方面强烈反对。

海军和陆军这两个兵种天生就存在着诸多的利益茅盾,这和那个国家或者用什么体制无关,这兵种之争是全世界通用的。

尽管目前中华帝国方面的海陆军之争并不明显,但是多次的小矛盾冲突累积起来,也足以让海陆军关系的破裂了,至少现在海军方面的高层就不愿意在岸防炮兵一事上向陆军示弱。

就在海军方面的高层商讨着今日炮战事务的时候,邴曲松那边也是和几个陆军高层将领进行着交谈,当然了他们并不是和海军那样开着正式的会议,而是几个人端着茶闲聊。

相对来说,陆军的规矩要比海军少得多,各方面的礼仪也是不如海军,这从海军的军官们在今天指挥炮战的时候还骚包的穿戴全身冬季礼服。带着白色手套就可以看得出来了,这些海军军官们也是学起了国外的海军,认为自己是什么贵族军种。

这陆军嘛,虽然在建军早期几乎就是根据英国殖民地军队编练的。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它们身上的英国陆军的气息是越来越淡薄,而中国的传统气氛却是越来越多。

那些陆军军官们平常说话的时候都是之乎者也,还经常有事没事搞什么登高喝酒附庸风雅,为啥?因为这军官都是传统书生出身。而且都是半吊子的书生,身上的那股酸腐的气息就算穿上了新式军服依旧是很难掩盖的。

而且说实话,这些军官虽然都弃文从武了,但说实话他们内心里大多还是把自己当文人的!

这中华军,从骨子里来说,就是一群书生为骨干的军队,这酸腐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书生领军也有某些好处的,比如是说这些书生大多是读了一辈子的书,儒家的忠君思维是深入骨髓的,为了帝国和皇帝。这些年轻书生们哪怕是双脚在颤抖,但是依旧会癫狂了一样带领士兵发起冲锋,比起纯粹的武人而言,他们兴许要少了血性,但是却多了一份固执。

“我看今天海军那边损伤不小啊,至少死伤四百了,由于伤者太多,他们自身的医护兵都是不够了,还把部分人送到我们军医院来!”说话的是林茂,只听他继续道:“这苏轩宾手底下一共也就三千多。四千人不到,这一天就减员十分之一,怕是他们撑不了几天啊!”

上头的邴曲松道:“今天海军的损伤是大了点,但是对面的那些洋人也不好受。虽然我等不精通海军事务,但是也看得出来,今天一战那些洋人是吃了亏的,洋人那边应该不会继续和今天这样出战了!”

此时第七军参谋长朱建佳也是开口道:“我也是这么认为,今日一战后洋人应该不会继续强攻炮台了,我认为他们有极大的可能性会绕过吴淞炮台。然后在吴淞炮台的西边沿江登陆,然后海陆夹攻试图攻克我们的吴淞炮台!”

“他们直接西进江阴的可能性有多大?”邴曲松问道。

朱建佳道:“可能性有,不过敌军在我们吴淞炮台吃苦头之间,应该不会轻易西进的,毕竟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江阴要塞比吴淞炮台规模更庞大,更难打下来的。还有对于他们而言,先夺下上海,有了上海作为补给基地后,然后再沿江西进才是最佳的方式,直接冒进江阴风险太大。”

和朱建佳等中华军将领预料的差不多,当天晚上西马就是一脸苦色的对额尔金伯爵和葛罗等人道:“继续强攻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我严重建议停止对吴淞炮台的炮击,采用绕行登陆的方式攻克敌军的要塞!”

额尔金伯爵此时此刻也是皱起了眉头,今日一战让他对中华军的战斗力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早在广州的时候他就知道他需要面对的中华军并不是那些懦弱的清军,而是第一支拥有完善组织以及武器装备不逊于西方军队的近代军队。

尽管额尔金伯爵有自信和中华军的交战中取得占据优势的交换比,但是这种优势并不是压倒性的,不可能和以往对付清军一样,随便派个几千人登陆就能够赶着清军好几万人跑。

正是这种正视的态度才让他在第一次广州之战后主动停止了攻城,一直等到了援军抵达后,才亲自率领两万大军发起第二次广州之战,并顺利攻占了该城。

如今在吴淞炮台下,英法联军的舰队和敌军的炮台岸防炮进行了长达十个小时的交战,战况之惨烈哪怕是他这个在后方观战的人都能够察觉得到,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联军舰队的密集炮击下,对方的炮台火力一直都没有减弱,更加没有出现什么崩溃的事情。

而这些都已经证明了,想要通过强行炮击的方式来击溃炮台火力,进而掩护步兵登陆的方法行不通了。

既然此路不通,那么额尔金伯爵就不得不慎重考虑西马的提议,那就是绕过炮台的正面火力登陆,然后海陆夹攻以攻克炮台。。

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472章 工业井喷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79章 主政一方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614章 钢面铁甲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235章 督察院风暴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36章 追击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643章 方家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舰队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301章 势均力敌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211章 三国领事来访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46章 他敢打吗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460章 订单大爆发第287章 联军总攻第43章 惨胜第118章 扩军再扩军!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38章 身陷危机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712章 各国异动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337章 继承人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318章 面圣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486章 齐琳的目光第420章 东北设省第621章 普法战争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398章 横扫北方第76章 乱世重典第47章 入城第51章 团练大臣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119章 寒冬将临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303章 激战吴淞第71章 扩军五千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414章 方德嫔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164章 多方惊慌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16章 贼军来袭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183章 上刺刀冲锋第233章 中华门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701章 战舰云集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