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纺织产业

对于一个在当代工业革命里的后进国家而言,要想跟上工业革命的步伐,其难度是相当大的,其中各国采取的办法不一,但是却是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各行各业里的蒸汽机应用大规模普及。

世人所熟知的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其工业革命的最明显标志就是他们的纺织业的蒸汽动力化,随后是煤炭、钢铁两大产业迅速发展。

依靠着工业革命,英国的国力在十八世纪开始冠绝全球,一直到十九世纪末都是没有敌手。

而纺织业也是后进国家进行早期工业化的一个捷径,比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时代,之所以能够崛起就是其纺织产业在半个世纪里迅速发展,其生丝产业不用说了,基本和中国的生丝产业一个模式,通过大量出口生丝换回外汇然后再购入机器设备进行产业升级。

而棉花产业的话,整个产业链是向英国的印度等地区进口棉花,然后在日`本进行纺纱、织布、印染等工序,再销往其国内市场以及中国市场,日`本人通过自行生产的棉布不但占据了他们自身的市场,把英国等国的洋布赶了出去,同时向中国大量出口换取了大量外汇。

不仅仅是日`本,实际上历史上清末的洋务运动以及民国时期的所谓黄金十年,其工∷↘∷↘,x.业化的发展核心同样是纺织产业,历史上的中国生丝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和日`本的生丝进行了广泛而激烈的竞争,而棉花产业也是竭尽全力和东洋布、洋布争夺国内市场。

可惜的是受限于国力弱小,尤其是海关关税被外人把持。以至于在竞争中失败,从而断绝了工业化的大道。

而现在林哲主导的中华帝国工业化进程。实际上也是走上了历史上的老路,那就是以纺织产业为先导。辅以茶叶、瓷器等传统出口商品用以换取外汇、提高本国的财政收入之余,也用这些农产品初级加工产业所获得的利益去购置更多的机器设备,引进技术,进而发展其他方面的行业,比如说钢铁、煤炭、机器、造船等。

英国的工业革命、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清末的洋务运动等都已经很充分的证明了当代纺织产业的重要性。

在十九世纪,纺织产业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后世的信息产业。

正是因为纺织产业的重要性,林哲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扶持纺织产业的发展,前几年对纺织产业的生丝产业扶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而国内的生丝商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短短数年内就是完成了最基本的生丝产业蒸汽动力化的升级,在当代上海周边地区,传统的落后、低效率的手工作坊已经基本退出了市场,大量崭新的蒸汽动力化的缫丝厂如同春后竹笋一样出现在上海周边地区。

由于新生丝的质量更高,同时成本更低,仅此这两项就足以为上海周边地区的生丝产业增值数以千万计,并且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通过上海、宁波等地海关出口的生丝量逐年增加。

经过数年的扶持,生丝产业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了中华帝国当代的支柱性产业。未来工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助力。

不过依靠生丝产业就想要完成彻底个工业化革命显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势必就需要寻找更多的可增长点,而这个点在林哲看来可以有几个方向,一个是钢铁和煤炭产业。但是这年头的钢铁以及煤炭产业说实话还是比较高大上的。

钢铁和煤炭的大规模发展,是建立在市场需求上的,而当代对钢铁和煤炭需求量最大的是什么?

钢铁方面就是铁路以及造船。只有铁路和造船,才能带动当代钢铁产业的迅速发展。

而铁路以及钢铁造船这些。对于现在刚起步的中华帝国工业体系而来还太遥远了些,至少短时间内难度非常大。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是需要其他产业作为依托的。

而煤炭不用说了,更是依托于钢铁产业发展之上的。

除了钢铁和煤炭外,剩下的无非就是农产品的加工产业,比如说历史上的东北大豆,又比如说棉花产业。

东北大豆还太过遥远,咱不去说,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棉花产业了。

这说来说去,其实不管是生丝还是棉花,都是属于纺织产业的范畴,而这也就不难怪林哲为什么多次在重大会议上提出这些问题了。

中国现在要大规模发展纺织产业,在生丝产业已经崛起并成熟的环境下,就得寻找其他几个新增长点。

现在的齐宣浩脑海里闪过帝国内部最近关于纺织产业的一些讨论后,不由得多看了这个何斐图几眼。

他知道现在国内是以纺织产业为重,而纺织产业里头的羊毛和皮革在中华帝国内受到市场以及原料等问题,要想大规模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暂不去提,而生丝产业的话没啥好说的,现在只需要继续扩大产量,增加出口量就行了,倒是这棉花产业,尤其是机织布产业乃是一个新兴产业,至少对于国内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

如果能够发展起来的话,恐怕对帝国税收的贡献不会比生丝产业要差多少,所以有了兴趣的他也就多待了会,听何斐图继续说着。

“现在我们公司的机织布生产的布匹质量已经完全不逊于进口的洋布,只是由于我们的厂房筹建成本太大,所以导致成本也略高一些,而且我们承受的税率高达十个点以上,而那些洋布的入关关税只有四五个点,哪怕是洋布承担了运费的成本,但是总体来说价格比我们厂子的布还是便宜了些许!”

进口洋布的税率低廉,这是汇生纺织公司生产的机织布和洋布竞争中失利的根本性原因,为了和洋布竞争,原本就承担了较高赋税的以及建设成本的汇生纺织厂不得不拉低价格,采取薄利多销的模式进行竞争,但是即便如何竞争难度也相当大

这投资和一个中型缫丝厂相当的纺织厂在销售额以及毛利、纯利上都是远远不如缫丝厂。

而这就是国内机织布产业的尴尬了,实际上这一而不是国产机织布的尴尬,更是手工作坊土布的尴尬。

相对机织布,手工作坊的土布在质量上以及价格上没有任何优势,在各个通商口岸里大量的手工织布作坊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至少在目前的上海地区里,市面上基本已经是洋布和国产机织布的天下,基本没有土布的生存空间。

当然了在非通商港口地区,尤其是内陆地区依旧是土布横行,机织布还是很难深入这些内陆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的。

听了何斐图说了这些后,若有所思的齐宣浩没有把他赶走,而是道:“走,我带你去见老赖,他是管这事的,兴许能对你有所帮助!”

何斐图一听面露喜色,齐宣浩的口中的老赖不是别人,正是工商部大臣赖昌英,帝国内所有从事商业的富豪们都得仰望的大佬。

何斐图上次来南京的时候就曾经试图去求见,不过赖昌英的大门比其他阁老的大门更难进,何斐图托了不少关系都没见到人。

如今有齐宣浩这个财务部大臣亲自引荐,相比自己有机会在赖昌英面前畅谈一番,他所求的也不多,只需要把国产机织布的前景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困难给说出来,那么就足够了,如果能够就此引起帝国方面对国产机织布的重视,嗯,笼统的说应该是棉花产业的重视,那么对于国内的棉花产业而言就是一场大机遇。

只要帝国重视了棉花产业,那么后续自然会有相关政策,比如说调低相关的税收,给予部分政策性的支持,同时降低进口棉花的税额,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嗯,还有更重要的是调高洋布的关税,只要做到了这些,何斐图相信自己不用几年就能够打造出一个庞大的棉花产业帝国。

甚至作为这个行人的领头人,他也是有野望的,希望有朝一日把这机织布做到和生丝一样成为帝国的经济支柱。

赖昌英在齐宣浩下,仔细的听了这个何斐图关于机织布乃至整个棉花产业的论述和担忧后,不由得对这个何斐图多看了两眼。

这个人的眼光倒是不错啊,他是从哪里知道现在帝国正在准备大力发展纺织产业,并把棉花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事的,要知道他上个月才得到陛下的指示,开始做棉花产业的相关计划准备,这事应该没有透露给外头啊!

这人眼光不错的同时,胆子也是够大的,竟然在两年前就开始投资棉花产业,建立集纺纱、织布、印染一体的汇生纺织公司,而且刚才他竟然说未来数年内,他正准备集资数数百万进行扩产。

这如果没点胆量的话,一般人可不敢这么干。

当代国内有钱的不少,身价几百万的在苏南以及浙北地区不算什么,上海商贸区外滩大道里随手一抓都能抓几个出来,但是敢掏出几百万现金来投资一项新兴产业的却是屈指可数。(……)

第371章 近卫师参战第44章 伤亡名单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170章 整编扩军会议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65章 吴健彰进城第69章 江海关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260章 骑兵追杀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76章 乱世重典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298章 进犯上海第423章 北岸工业区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275章 严阵以待第571章 铁路网的野心第371章 近卫师参战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第685章 册立太子(二)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7章 募兵买枪第394章 饿狼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8章 营制第98章 都是疯子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316章 国宴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第31章 谨慎东进第433章 皇家科学院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621章 普法战争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362章 中英上海条约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46章 他敢打吗第521章 裕祥号事件第316章 国宴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183章 上刺刀冲锋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547章 海军技术改革第337章 继承人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183章 上刺刀冲锋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56章 为了战利品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654章 火药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318章 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