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战前夕

当天下午刚过四点时分,林哲就是命令部队早早的停止了行军的步伐,开始扎营准备过夜,此时余姚县勇营已经距离泗安只有约六公里,亲卫队的骑兵已经多次和敌军的侦骑进行了接触,不过双方的骑兵似乎都有所顾忌,虽然远远打了个照面,但是并没有发生激烈的交战。

是夜,为了避免自己被敌人夜袭,林哲命令各部军官亲力亲为,建立外围的哨探,警戒等工作。

但是很明显林成庭也没有傻到直接玩夜袭,现代战争以前,玩夜袭是超高风险的一种战术:

百场夜袭里头半数都会夜里迷路,剩下的三成勉强找到了敌人,但是发现自己参与夜袭的人掉队了一大半,最后那一小部分带着完整兵力抵达敌军营地,十有八`九也是惨败。

而千百场夜袭里唯一成功的那个,绝对是名留千古,千百年后依旧会被人拿出来津津乐道的经典战例,而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成功的夜袭战例时,是绝对不会想起无数的失败夜袭战例的。

所以古代或近代里的夜袭战术,多出现在演义小说里头,至于实战嘛,没有绝对的把握前提下:谁用谁傻逼!

很明显,林成庭不傻,所以余姚县勇营并没有遭到什么夜袭,而是安静的度过了一晚!

不过次日一大早,林哲刚起来梳洗完毕,正在用着早餐呢,外头王吕云就是脚步匆匆的走进来。

“大人,贼军已经开始动了!”王吕云刚进来,就是如此说道。

林哲放下了筷子道:“距离多远,敌军部署如何?”

“目前距离我军尚有六里,另外根据兄弟们的靠前侦查,敌军至少有六千之众,其中有骑队近千,大炮至少十门,另外火枪兵也不少!”王吕云简单的报告着,话语中,他已经是透露出了一丝紧张。

林哲心中听到敌军的兵力部署,对敌军高达六千之巨是早有预料的,但是听到敌军竟然有骑兵近千,还有至少十门以上的火炮却是有些惊讶,这些太平军什么时候拥有这么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了。

至于火炮,太平军向来也是不多的,这一次怎么也会有十门以上的火炮呢?

林哲并不知道,林成庭这一次南下浙北,为的就是余姚县勇营,出发之前自然是考虑周到,知道余姚县勇营火器犀利,所以特地调来了至少十五门以上的火炮,这些火炮虽然都是中小口径的火炮,口径上不如余姚县勇营里装备的十二磅火炮,但是好歹也是火炮不是。

另外还搜集了几乎皖南地区的所有火枪,使得林成庭麾下的部队火枪兵数量到达一千人以上。

对于太平军里的火枪兵、炮兵以及大量的冷兵器步兵,林哲并不感到畏惧,之前的长兴、广德两战已经充分表明,在武器装备、训练制度上全方面落后的太平军基本不可能对余姚县勇营造成什么实际性的伤害。

这也是林哲敢带着区区一千八百人不到就敢离开广德,救援长兴的原因所在,他并不是不知道可能会在路上遇上太平军的主力部队,而是因为林哲觉得就算是遇上了敌军的主力部队,凭借余姚县勇营的战斗力,也完全足以在野战中击溃他们。

当装备、训练都全面优于敌人的时候,数量之差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能够战胜敌人,对于这一点林哲坚信不移。

可以说,广德、长兴两战,给予了林哲极大的自信,实际上不仅仅林哲自身,余姚县勇营里上到军官,下到普通士兵,经历两战后也是军心大涨,士气非常高昂,他们相信敌军哪怕再多,也会一一倒在自己的枪口下。

这里从林哲、普通军官乃至普通士兵虽然明明知道不远处就有着数倍于己的敌军,但是依旧保持了镇定的原因。

现在唯一要顾虑的就是,敌人的那近千骑兵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麻烦,胜利是肯定的,但是要在敌人的骑兵冲击下造成伤亡过于惨重,这对于余姚县勇营来说也是的得不偿失的。

“传令下去,加速用餐,构筑防御工事,做好战前准备,你的亲卫队也要紧密关注敌人的动向,一有情况立刻通知我!”林哲说罢后,就是让王吕云出去了,而他继续用着他的早餐。

不仅仅林哲继续他的早餐,普通的士兵们也完全无视了数公里外黑压压一片敌军的威胁,而是继续用餐。

这倒不是用林哲自大,而是因为他知道这场战斗要打起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等敌军排着队列到他们的阵前,少说也得一个小时以后,过早把自己弄的紧张兮兮的连早饭都不吃,难不成要饿着肚子打仗不成。

数倍于己的大军即将靠近,而余姚县勇营那边却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该用餐的用餐,该挖胸墙的挖胸墙,丝毫看不出来大战将近的气氛。

这让数公里外正在用单通望远镜观察余姚县勇营的林成庭略微皱眉,这段时间来,他已经从李琮安、董阳红等人口中听到过无数余姚县勇营的描述,其中说的最多的就是余姚县勇营的火器犀利。

但是却是很少说起余姚县勇营的纪律有多么言明。

别的不说,单凭现在他们在大军压境的时候还继续用餐,这份镇定,这种纪律就不是寻常军队可以相提并论的。

此时此刻的林成庭还不知道,余姚县勇营作为一支完全仿效英国殖民度军队建立起来的近代化部队,最让林哲满意的并不是余姚县勇营里装备了多么先进的米尼步`枪以及十二磅的火炮,而是纪律。

作为一支以排队枪毙而主要战术而训练出来的近代化部队,余姚县勇营作战乃至行军都需要保持严密的队形,在作战过程中要做到无视身边战友的倒下,也要迎着敌人的子弹继续前进、开枪。

而要做到这一切,需要的就是严明的纪律!

早在林哲亲自训练士兵的时候,就奉行了‘没有挨过打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条准则,而后汉特·威廉接手了部队的训练事务后,更是全方位按照英国陆军来训练士兵。

这就导致了余姚县勇营里的军法堪称苛刻,行军队列中稍有动作不准,就会迎来鞭挞,而作战过程中不听从军官的命令,那么下一刻就会被就地枪毙。

这种训练,其中最大的目的就是抹灭士兵的自主性,要把士兵们变成一个个僵硬并刻板的战争机器,对命令有着本能的反应,而不需要他们去考虑这个命令的背后代表的是什么。

数月的训练下来,早已经让余姚县勇营变成了一支典型的近代化军队!

林成庭观察着余姚县勇营,太平军的其他将领们也是在观察着远方的这支穿着奇特的清妖。

“林帅,敌军的营地在地形上对我们相当不利啊,前头的那几个小山头足以阻挡我军的冲击,而且敌军居高临下,他们的火炮也就能够打的更远了!”一旁的李琮安小心谨慎的对林成庭道。

“能够连下长兴和广德,这个林哲自然不是庸才,这驻扎营地自然会选择在这等利于防守的地形!”林成庭对此不以为意。

地形好又如何,这一次自己主力尽出,还有着十多门的火炮以及近千骑兵相助,他就不信还拿不下这一支只有千把人的余姚县勇营。

不过在详细听取了长兴、广德两战的战报,尤其是广德之战的详细情况后,林成庭对余姚县勇营的一些战术也是有了戒备之心。

比如给太平军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余姚县勇营的火枪齐射。

火枪嘛,这玩意大家都不陌生,林成庭自己的部队里就有上千的火枪兵,但是双方用的火枪却是相差极大,余姚县勇营的火枪不知道为何,竟然能够在三百步之外就形成密集的火力,对于这一点林成庭是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不明白余姚县勇营的火枪为什么会打那么远也没事,他需要的是针对余姚县勇营的火枪超远射程进行战术上的克制。

要想击败余姚县勇营,在林成庭看来只有老办法,那就是依旧用近战肉搏!

当然了,他不会傻乎乎的让士兵直接从数百米外就发起冲锋,然而让敌军当靶子打,广德之战已经证明过了,直接对余姚县勇营的火枪阵列发起肉搏冲锋是不可能成功的。

对此,林成庭已经想出了好几个针对方法,而稍候,他就要利用自己想出来的战术针对余姚县勇营发起进攻。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林成庭率领的太平军排着好几个巨大的方阵逐步靠近,而余姚县勇营也是不紧不慢的用完的早餐,然后各连的士兵们在军官的带领下出列,相继排成了经典的两列横队,静待对面的太平军发起进攻。

不过双方的步兵们继续等待着距离的缩短,然而双方的炮兵,尤其是余姚县勇营的炮兵们却是早早的就进行了战斗状态。

“距离一千五百米,实弹装填,自由射击!”首先开火的乃是第二炮兵连的六门十二磅火炮,虽然敌军距离依旧比较远,但是第二炮兵连的连长付林阳已经是早早下令开火。

随着这六门十二磅的火炮相继开火,六枚实心的铁球也是划过天际,然后落入太平军的方阵之中。

不过因为距离过远,而且是首次发射,六门火炮多门首轮射击并没有取得实际战果,炮弹的露点距离敌军的方阵较远。

不过各炮的炮长已经是开始根据炮弹的落点开始休整弹道,相信不用多久,他们发射的炮弹就会准确的落入敌人方阵之中。

至于第一炮兵连的几门小炮,由于口径小,射程近,他们并没有第一炮兵连一起部署在后方的小高地上,而是被直接退到了阵前,虽然他们的射程近,但是好歹也有几百米呢,靠近部署发射炮弹的话,对敌军的步兵方阵会造成极大的杀伤。

上午八点四十分,随着余姚县勇营第二炮兵连的六门十二磅火炮相继开火,林成庭率领的六千太平军和林哲率领的一千七百人的余姚县勇营之间的战争正式拉开了帷幕。

第423章 北岸工业区第471章 穷教育第97章 城头激战第351章 改革和挣扎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183章 上刺刀冲锋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517章 母凭子贵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217章 北上迎敌第538章 国运之战第250章 半斤八两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74章 上海商贸区第208章 残酷肉搏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60章 久则生变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43章 惨胜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432章 新旧更替(二)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554章 四国条约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271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289章 惨胜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125章 林成庭东进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632章 帝大系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55章 轻松胜利第55章 轻松胜利第674章 围歼俄军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76章 乱世重典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306章 壕沟防御式第191章 清军南援第414章 方德嫔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685章 册立太子(二)第699章 海军军备竞赛第598章 年轻一代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530章 火奴鲁鲁海战第571章 铁路网的野心第418章 纸币发行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598章 年轻一代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425章 提亲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30章 救援长兴第368章 协防师改革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