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遭袭

把林成庭所部太平军主力部队堵在营地里的林哲现在很悠闲着的观战。

此时余姚县勇营已经完全摆开了架势,两个步兵团堵在人们正面缓缓推进,利用米尼火枪的射程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射击。

在步兵的后方,乃是两个炮兵连,其中第二炮兵连的十二磅火炮用着每分钟一发的射速持续朝着一千多米外的太平军打赢发射实心炮弹,而第一炮兵连的那几门小口径火炮则是推到了步兵阵列当中,充当中近距离的火力支援力量。

此时的余姚县勇营摆出的是一个典型并完整的进攻阵型,一遍又一遍的收割着远方太平军的生命。

此时山谷内扎营的太平军已经是陷入了不小的慌乱,一开始为了躲避余姚县勇营的火炮轰击,他们开始大量涌出营地,试图主动发起反攻,但是很快就是被余姚县勇营两个步兵团的密集火力给打退了回去。

被打退回去的太平军士兵也不会傻乎乎的站在原地让敌军挨个射杀,一个个都是寻找障碍物进行躲避,但是由于余姚县勇营来的过快,原本太平军正处于开拔的状态,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呢,就是遭到了余姚县勇营的密集火力打击,让他们迅速陷入了慌乱的状态。

无数的太平军将领们叫嚷着收拢部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掩体进行躲避。

这种场面让后方的林哲看来,自己的部队彷佛就像是屠杀一群拳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一样,对方完全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不过让林哲有些疑惑的是,这开战也有小半个小时了,但是对方的那支骑兵部队呢?

林哲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后方就是急匆匆的跑来了一个亲卫队的骑兵,只见他策马疾驰到林哲等人后,来不及喘气就是急忙道:“西北面发现大量敌骑!”

“是昨天的那支骑兵吗?”林哲虽然已经猜到了,但是他依旧出言问道。

“敌骑约八百,打出的旗号是‘董’,距离我们大约还有一刻钟的路程!”侦骑并没有直接正面回答林哲的问题,因为他自己也无法确定,只能是如实禀告所知的一切情况。 Wшw⊕ttкan⊕c ○

“数量和旗号都对上了,应该是昨天的那支敌骑了,我说他们那里去了呢!”林哲彷佛是对身边的人说,又彷佛是自言自语。

此时此刻,一旁的汉特·威廉也是通过身边的翻译得到了侦骑的话,当即就是面露慎重之色道:“将军,我们需立即作好防备!”

不用汉特·威廉提醒,林哲已经是知道现在遇上了自己率军北上以来的最大危机。

因为先前并不知道敌军的骑兵不在营内,所以制定的战术相当简单,那就是逼近敌营,并利用火力压制敌军,不让他们冲出来,最后通过远距离的火力杀伤大量杀伤敌军,通过大量的杀伤彻底粉碎敌军的抵抗意志。

一旦敌军的士气跌落到谷底,士兵的崩溃也就顺理成章了,到时候就是余姚县勇营冲锋的时候!

到时候,林哲完全有信心凭借自己仅仅千余人的兵力彻底击溃该股敌军,从而获得这场战役的那胜利!

然而现在,西北面却是出现了敌人的骑兵部队!

一旦让他们靠近并发起冲击,到时候现在这种阵型的余姚县勇营必然会发生混乱,近代部队尽管强悍,但是也不可能在正面作战的时候,还能够抵挡住来自侧翼的敌军冲击。

“立即传令第二步兵团向左翼迂回阻挡敌军骑兵!”林哲说完这话后,又是看了看王吕云:“亲卫队做好冲阵准备!”

王吕云当即道:“职部领命!”

此时,一旁的汉特·威廉也是道:“将军,第二步兵团成军时间尚短,士兵的准备还不够,我建议抽调辎重团增援第二步兵团!”

辎重团虽然在余姚县勇营里是作为辅助兵力使用的,但受限于余姚县勇营兵力过少,辎重团已经是远远脱离了辅助兵力的范畴,开始承担起一些二线战斗任务,比如说护送补给,驻地守卫等,从而让两个步兵团的正规步兵们能够最大的集中兵力用于一线战斗。

昨天泗安之战中,面对六千多敌军的进攻,林哲更是首次把辎重团作为步兵投入到了正面战场上。

今天,辎重团的士兵们也并不是普通的辅助兵力,而是在第一步兵团、第二步兵团相继楚出战后,充当了全军的预备队。

而现在,面临着敌军骑兵的威胁,汉特·威廉就是建议林哲把这支预备队也投入战场。

不过林哲却是没有打算现在就把手中仅有的预备队‘辎重团’投入战场,何谓预备队,就是用来预防万一的,不到最后关头绝对不能动用,不然的话等会再出现临时变化,手头没有第二支预备队的林哲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了。

随着林哲的命令传达下去,前方和敌军交战的第二步兵团开始临时性后撤,然后重新整队向右前移,士兵们小跑着,准备开始列成面向西北面的横队。

随着第二步兵团的离去,第一步兵团的压力大增,为了缓解第一步兵团的压力,第一炮兵连的炮兵连再一次冒险前移,准备前出给予第一步兵团更加有力的火力支援!

余姚县勇营的步兵被抽调走了一个团,这情况立马就是被对面的太平军将领所知,林成庭看到对面的清妖抽调了大批兵力前往右翼的时候,他就知道,董阳红终于是来了!

“让炮队的兄弟们快些准备,等骑队冲击他们的右翼时,我们立即发起冲锋!”林成庭知道现在情况已经是非常危急了。

别看现在兵力远远超过对面的那股清妖,但是经过这两天的战斗林成庭就已经知道,自己的众多兵力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的战略优势,甚至连战术优势都带来不了多少,昨天到现在的两场战斗,可以说一直都是己方单方面遭到打击,自己的士兵连靠近敌军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给敌人造成伤亡了。

这种自己挨打,却是打不到敌人的情况那怕是自身的伤亡并没有多少,但是对士气的打击却是致命的,一旦士气降低了,那么士兵们就会畏敌不前甚至出现转身就逃跑的情况。

一旦部队出现大规模的畏敌不前甚至逃跑,就会让一直看上去数量庞大的部队陷入崩溃。

刚才自己的部队被余姚县勇营迅速逼近并攻击,可以说就是出现了这种情况,林成庭麾下空有五千多大军,但愣是被人家堵在营地里死活出不去。

因为一旦出去就会遭到敌军的猛烈火力打击,这些太平军的士兵虽然比清军的素质要高,但说到底还只是一支封建冷兵器部队而已,可没有办法和那些近代化部队一样承受着百分之几十的伤亡依旧继续发起冲锋。

这前头死伤的人一多,人家士兵说什么也是不肯继续往前冲了。

可是如果继续躲在营地里,这后果也不妙啊,人家的大炮一直在开火呢,每一轮炮击都会给太平军带来不少的伤亡,尽管这些伤亡放在整个大军里头不算什么,但是对军心的打击却是相当大的。

也许有人会疑惑,他们为什么不从后方撤退,直接逃走呢!

敢说这话的是绝对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在这样的激战场面里,要想转身就走的难度要远远比直接正面冲击并击败敌军要困难的多。

这一旦林成庭下命令撤退,他保证不用一刻钟撤退就会变成溃退,撤退和溃退一字之差,但是结果却是天差地别的。

当初的广德之战里,李琮安是怎么败的,一开始对余姚县勇营发起进攻的时候,虽然死伤也大但是依旧保持了最基本的组织,但是后来被余姚县勇营发起刺刀冲锋打崩溃后,才是造成了全线溃败,而太平军那高达一千多人的伤亡大部分都是来至于溃败后被追击所导致。

林成庭是一个久经战阵的将领了,他清楚这个时刻哪怕压力再大也不能退,因为一旦主动撤退了,而后在敌军的追击之下极容易彻底崩溃,那样他的数千大军也就完了。

所以他选择了硬抗,哪怕是遭到了持续伤亡,哪怕是军心士气大跌,但是他依旧强令部队继续硬抗,他要等到董阳红的骑兵回援。

而现在看到余姚县勇营抽调大量兵力右移,他就知道董阳红来了!

如果董阳红的骑兵能够冲破敌军的阻拦,到时候自己就能够发起反攻,届时谁敢保证不是他林成庭大获全胜?

就算董阳红无法短时间内突破敌军的阻拦,但是只要缠住敌军半数以上兵力,那么林成庭也有把握突破敌军的拦截进而和董阳红的骑兵汇合,那样的话也算是逃出生天了。

而这一切能不能成行,就要看董阳红的骑兵部队什么时候来,能不能顺利突破余姚县勇营第二步兵团的拦截了。

此时此刻,声势浩大的正面战场已经无法吸引林哲等人的注意力,现在他已经是把视线放在了右翼,在右翼,第二步兵团的士兵们正列着略微散落的横队向前跑动,他们调整队形,以便把火力集中到西北面来,准备应对敌军骑兵的冲击。

第二步兵团的士兵们以连为单位进行机动的时候,西北方千米外一个平缓山坡上,也是陆续出现了众多太平军的骑兵,最先出现在众人视线里的是一杆四尺黄旗,和大部分的太平军军旗一样,呈三角形尖,旗面上书一个大大的黑子:董!

军旗下,穿着一身盔甲的董阳红挥舞着一把厚背马刀,口中不知道大喝着什么,带着身后的骑兵如同激流般朝着余姚县勇营的侧翼冲了过来。

那隆隆马蹄声震耳欲聋,甚至掩盖了枪炮声!

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306章 壕沟防御式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67章 协防上海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636章 风波起第704章 世界大战的边缘第471章 穷教育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308章 胜了吗?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308章 胜了吗?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662章 袁保恒的野望第53章 东进上海第304章 正面激战第521章 裕祥号事件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16章 贼军来袭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292章 大战前的影响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538章 国运之战第308章 胜了吗?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32章 大战前夕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289章 惨胜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260章 骑兵追杀第685章 册立太子(二)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643章 方家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150章 劝进表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116章 弹劾和防备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第13章 见黄宗汉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488章 所谓治国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25章 广德激战第97章 城头激战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322章 渔船和情报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90章 骑兵出击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55章 轻松胜利第672章 弹药告急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55章 轻松胜利第460章 订单大爆发第79章 主政一方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643章 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