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奕欣投降

为了摆脱身后的追兵,他乐善甚至连第一镇所属的那些重炮都抛弃了,只带了那些千斤以下的火炮,而粮草和弹药都只带了十天的份量而已,这一切都是为了轻装跑路。

然而谁能够想到,那些权贵大臣们一个个都是拖家带口的,金银细软以及家眷加起来,足足有三百多辆马车,这把第一镇的辎重营所属的辎重马车以及炮兵部队的跑车加起来都要多。

之前在东门看见的这支车队的时候,乐善差点被郁闷的吐血,拜托!大哥我们这是要逃命啊,不是搬家啊,带上再多的金银细软有个毛用啊,被人追上还不都是被杀个精光,还有你彭蕴章带上的家眷十余人,随行的家奴就有五十余人,一行人加上金银细软家财之类的足足二十多辆马车,这是要干嘛?

皇室一行人一才十几辆马车而已,你他们一个大臣的队伍竟然有二十多辆马车,这是要表示比你皇室还牛逼吗?

当乐善找到穆阴说这事的时候,穆阴也是一脸的为难之色,这跟着皇帝一起逃难的都是权贵大臣们,不是军机大臣就是部堂,要么就是亲王郡王之类的,而且人家也说了,自备粮食马车,只是跟着大队一起走而已。穆阴就算是负责东狩事宜的大臣,但是对此也是无能为力。

不过现在乐善看见道路上拥挤的车队,再看看后方那些若隐若现的骑兵,不能继续这么下去了,按照现在的速度。别说一天走六十甚至八十里了,估计四十里地都走不到。到时候被中华军追上来大家都得死。

所以乐善重新找到了穆阴,然后道:“大人。这样下去的话,到时候不仅仅你我,恐怕陛下的安危都无从保证了,必须解决这些累赘,不然的话别不等到蓟县,人家宋向堂就追上来了!”

穆阴顺着乐善指着的方向,看见了道路上那些拥挤的车队,此时道路上有几辆马车不知道是陷在坑里了还是出现了故障,总之是停了下来。而道路就这么宽,使得后方的马车都是堵住了。

就连一旁的第一镇的士兵们都不得不绕开这条道路,然后直接从野地里走过,看着第一镇的辎重以及炮兵们奋力的推动着火炮以及辎重车辆在坑坑洼洼的野地里通过,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那些随行大臣家眷们的马车拥堵了道路。

这一刻,穆阴的脸色也是阴沉了下来!

“这事必须解决!”穆阴说了这话后,心中就是沉思了起来,直接把这些权贵大臣们的车队扔下是不行的,估计自己刚开口人家就会闹到咸丰面前去了。但是这种情况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必须要解决目前的困局。

沉思了半天后,他道:“乐善你安排一二,把圣驾以及部分大人安排到一起。那些家眷车队另行一路,把你的人马兵分两路,抽出一个营保护那些家眷车队。其他的和圣驾一起轻装东进!”

“这样会不会同意?”乐善说出了自己担忧。

穆阴却是道:“这个时候,由不得他们了。再说了但时候我亲自带着这个营走,等你们走远了。我再带着人马赶上来!”

“那他们呢?”乐善面露疑惑道。

“各安天命吧!”穆阴说出这话的时候,深叹了一口气!

乐善听到这话,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没有想到穆阴的想法竟然是要直接抛弃这些人,这心思比自己还狠。

很快,乐善就是做出了安排,以就近保护圣驾以及大臣的名义,把皇室的车队以及少部分核心大臣都集中到了中军队伍里,甚至为了加快这支只有二十多辆马车车队的速度,他甚至还抽调了部分拉辎重马车的马匹过来拉车。

至于剩下的那将近三百辆搭载着权贵大臣家眷,金银细软财物的车队就是落在了后面,而前方的皇室车队以及第一镇的主力部队是越走越走。

后方车队的人虽然也察觉到了不妥,但是看身边还跟着近千名士兵,而且穆阴也是跟着他们一起的时候也就略微安了心,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晚间在一个小村子里临时休息驻扎的时候,穆阴却是悄无声息的带着那上千人马离开,直接追赶第一镇主力部队去了,把那三百多辆的车队以及超过两千多人的权贵家眷留在了那里。

等那些权贵们次日黎明时分发现周围一个保护他们的士兵都没有的时候,这下才是惊慌了起来,于是乎一个个争先恐后的重新踏上逃亡之路,但是这一次这支大队伍也是开始了分散,有些人想要直接逃到东北去,而有些人则是想要躲在乡间,然后慢慢谋图去东北,甚至有些人想要隐姓埋名,不去东北反而是打算去其他地方。

不提这些被穆阴和乐善抛弃了的权贵以及他们的家眷们,却说后方追击他们的宋向堂等中华军!

经过昨夜的短暂休息后,宋向堂所部在天色还没有亮透的时候就已经是开始埋锅造饭,吃过早饭后大军再一次踏上了追击的步伐。

而不等多久,他们的前锋部队就是发现了那支被清军抛弃了的权贵以及家眷车队,对于他们自然是没有多少客气,直接把这些人给俘虏了。

“经过初步审讯,这些都是伪清的权贵大臣以及他们的家眷,一共抓获了大约一千八百多人,根据他们的说法,另外还有十余家人和他们分道而行!另外伪帝并没有和他们走在一起,而是在前头!”

宋向堂看着那些垂头丧气,但是在逃亡路上依旧满身锦缎的满清权贵大臣们,只是平淡道:“让协防师接手,把他们押送回北平,我们继续追!”

宋向堂现在一心想要抓住咸丰,对于这些满清的权贵大臣们根本就没有兴趣!

而就当宋向堂率领第一师主力继续东进追击咸丰的时候,北平城内的奕訢看着手中的书信半天都没有说话。

这封书信乃是城外的中华军派人送进来了的,书信的内容相当简单,他们要求城内清军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大军将会立即攻城,到时候凡是参与抵抗者一个不留!

而清军如果愿意无条件投降的话,中华军将会给予城内清军‘战俘’的待遇!

所谓的战俘待遇,就是普通士兵们以及中下层的军官们可以保住性命,至于中高层将领以及城内的官员,则是视合作态度区别对待。

简单来说这信的内容就是顽抗死路一条!

奕訢非常清楚,不管自己是顽抗抵抗还是主动投降,等待自己的下场都不会太好,他奕訢乃是满清亲王,咸丰帝的弟弟,曾经的帝位竞争人,他的政治地位是其他满清贵族以及皇室成员还有那些大臣们所不能比较的。

而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亡国后的皇室下场都不是很妙,基本上会被新朝斩杀殆尽,寸草不留。

他奕訢自问在自己的身上不太可能出现什么奇迹!

奕訢有着赴死的觉悟,但是他却是依旧保持着一丝奢望,能够为城内诸多朝廷官员以及满人,尤其是他的家眷保护性命。

中华军优待投诚士兵、文官的事他也说过,但是这种优待只限于普通士兵以及中下层军官以及中下层官员,至于高级将领以及文官,也没有听说过谁一投诚了立马就能够官复原职坐上高位的。

但是要顽抗吗?

奕訢深深的叹了口气,如今城内拿什么来抵抗,虽然城内清军尚有万余,但是军心士气已经全无,奕訢昨天能够在混乱中稳定城内的局势,依靠的还是都兴阿留下来的两个营新军,而这两个营的新军都还是正在训练中的新兵,如果不是昨天大乱,奕訢带着他们强行从军械库里拿出枪支的话,他们现在连枪支都还没有呢。

靠着这两个营压阵,奕訢才是初步稳定了城内的局势,把那些已经陷入崩溃边缘的绿营和京营重新赶上了城头,并且为了维护紫禁城以及城内的平稳,昨天下午开始,他指挥人马强行弹压,捕杀了超过千名想要浑水摸鱼的乱民后,才算是让城内恢复了稳定。

然而这种稳定是无法持久的,如果说城外的中华军立即发起进攻的话,奕訢肯定不用半天时间全城就得重新大乱。

脑海中思索着诸多可能性,然后一条一条的被自己否决!

许久后奕訢又是叹了口气,然后走出了房门,看着大厅里的全都面带慌张的官员们,奕訢道:“传令下去,让中华军进城!”

说这话的时候,奕訢可以看到众人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如稀重负的表情,他们是早就想要投降了,不过没人带头而已。

如今恭亲王奕訢亲自带头,这些人自然是毫无心理负担的准备投降事宜了,当即就是派了人向城外送信,这信还是恭亲王奕訢亲自书写,并盖上了自己的私章,另外还顺手盖上了总理新军处、兵部等诸多北平内机构的官印。

书信的内容自然是说清军已经愿意主动投降,想要和吕道宝商讨投降相关事宜,尤其是对这些官员以及他们的家眷还有满人等处理。

不久后,第一团团长吕道宝中校看着城内送来的书信面露诧异,还真的投降啊?(。)

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477章 日`本内战第30章 救援长兴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348章 对策第542章 紧跟本舰第55章 轻松胜利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80章 扶持军工第194章 科举和新式教育第427章 大理苦战第398章 横扫北方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172章 残忍的工业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642章 重设经济大臣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78章 各方利弊第140章 暴风雨夜的前夕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414章 方德嫔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76章 乱世重典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261章 李鸿章的战俘生涯第473章 新疆设省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539章 起锚迎战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319章 特殊时期第251章 望风而逃第348章 对策第461章 林德步枪改进型第92章 抽十杀一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541章 钢铁巨舰的对决第592章 作秀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198章 帝国大学第83章 添船够炮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571章 铁路网的野心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526章 登陆进攻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83章 添船够炮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398章 横扫北方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391章 进城第647章 皇子所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72章 吴健彰进营第567章 他们的战争(一)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1章 余姚林家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15章 公然敲诈第287章 联军总攻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269章 死城安庆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