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林德步枪改进型

自1857年下半年正式定型并服役以来,1858年型林德步枪已经服役了三年多时间了,尽管这款步枪在设计的就进行了诸多的技术创新,其橡胶垫圈、纸壳子弹把底火从子弹的中部改为底部从而缩短击针的长度等。

但是实战使用中依旧会出现诸多问题,而随着帝国工业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皇家武器公司等对技术研发的持续进行,对该枪在实战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设计。

由皇家武器公司改进研发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改进型,其外观以及主要性能和原来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大体相同。

其主要技术改进主要是集中在一些细节上,比如橡胶垫。

为了进一步提高闭气效率,延长橡胶垫的使用寿命,避免士兵在激烈的作战中需要频繁的更换橡胶垫,橡胶垫的唯一供应商江南化学公司经过数年的研发,成功推出了使用寿命更长的橡胶垫,新的橡胶垫比原来的橡胶垫虽然在价格上上涨了大约三分之一,但是使用寿命却是提高了三倍以上。

此外,由皇家武器公司自行研发的新式击针使用性能更加优良的钢材,足以让改进型步枪在进行频繁击发的时候,足有有效降低击针的折断率。

同时非常重要的是,改进型步枪使用的枪管由江南矿务公司提供的新性钢材,用新型钢材制造的枪管枪管寿命更高,同时可以承受更大的膛压,降低炸膛风险。

使用一系列的新式技术让改进后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在可靠性上大大提高,当然了,新技术的使用也会相应的增加这款步枪的生产成本,最后会导致该枪价格的上涨。

而军方对军械的价格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对改进步枪使用新式钢材制造枪管所增加的成本有所不满。

根据皇家武器公司的初步报价,这款改进后的步枪如果进入量产阶段,前面几个批次的价格有可能达到七十圆以上,就算是军方下了决心一次性采购十万支以上。那么平均单价也极有可能保持在五十五圆以上。

对此,军方自然是不满意的,所以正在和皇家武器公司进行协商,争取让皇家武器公司在各个环节上降低制造成本。最好是能够在后续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时候,能够把平均采购单价降低到五十圆以下。

然而尽管改进型的步枪价格会进一步提高,但是军方内部却是对这款步枪非常满意,尤其是这款步枪在进行金属子弹发射试验的时候,几乎是完美的契合了金属子弹的一些特性。

使得这款步枪在实用金属子弹的情况下。其射击精度大约比老款1858年型林德步枪使用纸壳子弹的情况下提高大约百分之三十,最大射程提高到一千米之巨,使用精准表尺的情况下,其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五百五十米。

同时其枪管寿命大约增加了两倍,整体故障率降低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而在军方的恶劣(潮湿、严寒、酷热等)环境试验中,配套使用金属子弹的改进型步枪的整体故障率比老款步枪使用纸壳子弹降低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这些都是军方执着于改进型步枪以及金属子弹的重要原因!

军方内部甚至有一种声音,应该暂停目前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大规模装备,等到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改进型以及金属子弹可以大规模服役的时候,再一次性到位服役。

不过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可能,军方扩军步伐太快。目前急需大量的步枪服役。

同时军方内部依旧有大量的部队还在使用1856年型林德步枪这种米尼步枪,这些都是需要尽快替换的。

军方在最近数年内,至少每年需要服役十万支以上的新步枪才能够满足部队的基本需求。

现在军方最多能够做的就是略微减少一些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服役数量,不再求追在短短两三年内完成全部部队的换装工作。

而军方的这种情况,也是让三大武器公司的产能能够挪出来一部分用于出口!

受到来自美国巨额订单的影响,三大武器公司不约而同的持续扩大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产能,而在十一月的时候,仅仅是天津兵工厂就是新增了三条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生产线,月产量增加了三千支。

等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三大武器公司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产量实现大幅度增加。当月三大武器公司下属的多个兵工厂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总产量高达三万四千支。

其中有两万支在天津、上海等港口装上了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的远洋商船,然后运往美国。

受到中国航运业的自身实力低下,根本没有能力短时间内组织大量的船队把这些军械运往美国,再加上如今美国那边正处于战争时期。实力较强的美国北方海军已经是对南方联邦的诸多港口进行封锁,南方联邦很难光明正大的使用自己的船只运输军械,而北方政府的 海上力量虽然有所优势,但是南方联邦的海上力量依旧有所反击,所以美国北方政府方面也是得小心翼翼。

由于向帝国进口的军械对于南北双方而言都是生死攸关的战略物资,双方都是极力避免对方购买的军械武器顺利抵达。所以这些军械还在天津、上海等港口的时候,实际上都已经被美国南方双方盯上了。

于是乎,双方为了避免满载武器的商船被击沉,都是避免自行运输,而是采取雇佣英国、法国的商船进行运输。

美国人敢袭击自家的商船,但是绝对没胆子袭击英国人的商船,惹恼了英国人,英国人就敢派出庞大的舰队把整个美国沿海彻底封锁,让你们的美国内战回归到冷兵器时代。

这种情况也就造成了中华帝国向美国南北双方出口军械是时候,一般都是在上海,天津等港口直接交货,只要这些船只上了船,那就已经算完成交易了,至于你们双方怎么把这些武器运回美国去,这就和帝国无关了。

于是乎,一艘艘英国人或者法国人的商船在天津、上海等港口装上了枪支火炮,然后运往美国。

当然了,这种情况并不只发生在中国,实际上美国人除了向中华帝国采购大量的武器外,还向英国人采购了大量的武器。

一开始他们向英国足足采购了十多万支的1853恩菲尔德,后来因为认识到了后装步枪的重要性,美国南北双方都是急需大量的后装步枪,这个需求量不是几万支,而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支。

自从美国内战爆发后,美国北方政府就是宣布扩军到一百万以上,南方联邦受限于人口较少,但是也宣布要扩军四十万以上。

这些新扩编的部队就算只有一半人装备后装步枪,那么对后装步枪的需求量也是至少六七十万支啊。

至于后装步枪的来源,最方便简单的自然是自行制造,不过即便是北方政府对后装步枪的仿制工作也刚刚开始,要建立生产线还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是想要生产好几十万支的话,估计那时候战争都结束了。

此外最好的外购选择就是中华帝国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了,这款步枪通过第二次马纳塞斯战役已经是向美国内战双方完美的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可惜的是,中国的产能有限,他们顶多也就订购十几二十万支而已,除此之外还有高达好几十万支的缺口了。

所以他们就是找上了英国人,英国人的1859恩菲尔德虽然是从1853恩菲尔德改装而来的,但是胜在简单方便,而且英国人原有的1853恩菲尔德保有量非常巨大,一下子生产几十万支的全新1859恩菲尔德很困难,但是直接在1853恩菲尔德步枪上进行改装就简单方便的多了。

他们给英国人下的订单并不比给中华帝国下的订单少多少,此外美国北方政府还向英国订购了多艘铁甲舰。

在这场美国内战里,虽然英国人被中国人抢走了很多订单,但是他们拿到手的依旧不少,甚至比帝国拿到的订单还要更多一些。

所以大量英国人的商船同样运载着各类英国生产的战争武器运往美国!

这一场美国内战,让英国和中华帝国可以说是大发战争财,对于帝国而言更是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大量的军械订单让三大武器公司连续扩大产能,雇佣更多的工人!

而国防工作在这个时代里,几乎就是重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来源,国防工业的发展是能够直接带动重工业发展的。

因为表面上是三大武器公司接到了大批来自美国的订单,但是这三大武器公司要完成这些订单的话,就得向诸多上游行业下诸多的订单。

比如要想江南矿务公司订购钢铁,要向国内的诸多煤炭公司订购更多的煤炭,要向那些木材厂订购木材,要向江南化学公司订购油漆、火药等。

除了这些原材料外,新增加这些生产线的话,就需要购进大量的机器设备,这就需要从上海林德机械公司订购更多的工业用蒸汽机,需要订购更多的机床设备等。

这一连串带动下来,几乎就会带动整个国内重工业体系的发展,甚至因为这三大武器公司的大规模扩产,对机器设备等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上海隆丰制造公司更是相应的推出了自家生产的普通车床、钻床。(。)

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466章 海河工业区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292章 大战前的影响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427章 大理苦战第424章 理想和现实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614章 钢面铁甲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391章 进城第12章 机器缫丝厂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78章 各方利弊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80章 扶持军工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704章 世界大战的边缘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428章 林成庭入缅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473章 新疆设省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91章 攻城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149章 董离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211章 三国领事来访第76章 乱世重典第233章 中华门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537章 备战英舰队第338章 科举改革第217章 北上迎敌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11章 山阴陈家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543章 撞击敌舰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318章 面圣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543章 撞击敌舰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348章 对策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