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

接到来自国内的电谕,帝国驻美公使施业志有些纳闷,陛下什么时候突然关注起夏威夷这个太平洋上的土著小国了?

虽然电谕上没有明说,只是说要取得一个前沿阵地,但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想要吞并这个太平洋小国,就算无法吞并但是也最好是占据一个岛屿或者港口。

这样对帝国有什么好处?

难道只是为了让帝国前往美洲的商船取得一个中途补给站吗?

施业志虽然身为帝国的高级外交官,各方面的见识已经是远超国内的普通官员,但是他以及无法想象到数十年后进入二十世纪后的国际关系会如何发展,美国竟会成为在太平洋的最大势力存在。

如此也就难以想象未来夏威夷的战略地位会有多重要了!

不过纳闷归纳闷,不理解不代表着他不去执行林哲的指示了,不管皇帝陛下为什么对夏威夷这么关注,他要做的就是把夏威夷给拿下来!

至于为什么要拿下夏威夷,那是皇帝陛下所需要考虑的事,身为臣子的他要做的就是把这夏威夷拿下来,为什么要拿下来就不是他所需要考虑的事了。

而且这一次的指令并不是外务部发来的,外务部给他的指令是维护帝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并没有明确的要求。

而来自林哲的电谕却是明确要求取得夏威夷全部或者一部分!

如果自己能够办成这事的话,那么施业志不难想象自己将会获得陛下的重视,以后成为和李博仓这样的外交明星也是指日可待了。

帝国的诸多外交官员里。能够在帝国政坛里闯下偌大名声的外交官并不多,首屈一指的早年负责和英法等国谈判事务。并签订1858年上海条约的宋关前,现在他已经是帝国外务部大臣了。

宋关前之后。前任驻英公使,过去多年来实际负责处理英法外交事务的现任外务部协办大臣韩庆升。

不过这两个人一个是外务部大臣,一个是外务部协办大臣,如今可以说已经脱离了普通外交官的范畴,踏入了帝国核心权贵的行列,不像如今帝国活跃在全球各地的职业外交官们们那样大多名声不显。

也许宋关前、韩庆升这两个人是那些官员们的向往,但是这两个人到底和大多殖民时代的外交官有所不同。

什么才是殖民时代的外交官?为帝国开疆扩土,一声令下即派军队横扫落后国家,逼迫对方签订一条又一条不平等条约!

他们在驻扎国家里。就等于是殖民地总督一般的存在!

这种人在其他国家里有不少,而在中华帝国的短暂历史里就没几个这样威风凛凛的外交官。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帝国驻日公使李博仓!

这个李博仓乃是帝国诸多外交官里的特例,从来没有那个帝国的外交官能够如此深入地插足当地国家的政治。

当帝国其他外交官基本上都是干着普通外交事务,尤其是驻扎欧洲的一些外交官,平日里都是没什么事可干,大部分时间都是干着传递消息,要么就是参加酒会吹牛打屁的无聊外交生涯。

然而李博仓却是不同,作为帝国驻日全权公使,他一手挑起了日`本内战。然后还主持了一场针对萨摩藩的战争,前后已经为在日`本为帝国获得了虾夷地、萨摩藩、江户一共三块的租界。

同时还和德川幕府签订了关于琉球王国的协议,幕府方面承认中华帝国拥有对琉球王国的宗主权。

从来没有那个帝国的外交官能为帝国博取如此庞大的利益,从来没有那个中国人能够和李博仓一样。在日`本的一举一动,都能深刻影响着日`本的局势走向。

而对于一个职业外交官而言,还有什么能够比片言只语即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更让人激动的!

在中英萨战争之后。为帝国取得了多块租界,签订了多项对日条约的李博仓一举获封男爵。尽管这是只是最低等的男爵,但是帝国的贵族一共才多少人?满打满算也才一百三十多人而已。最低等的男爵已经是无数将领和官员梦寐以求的爵位了。

李博仓却是凭借着在日`本的外交功绩踏入了帝国贵族的行列,成为了帝国里仅有的一百三十多名贵族中的其中之一。

可以说,现在的李博仓就是帝国诸多外交官员的偶像,尤其是那些驻外的外交官们,哪一个不是想着能够和李博仓这样能够为帝国谋得巨大的利益,进而获封爵位,成为别人羡慕嫉妒恨的贵族啊!

施业志自然也是期望着能够和李博仓一样闯出偌大名堂来的,可惜的是他来美国担任驻美公使的时间太迟了些。

早几年帝国驻美公使不是他,施业志是在1864年,也就是去年下半年才被任命为驻美公使,而那时候美国内战已经是进入了尾声,根本就没有什么外交事务可以处理。

等计入1865年美国结束内战之后,他这个驻美公使就更加没有什么存在感了,顶多就是处理一些商贸之类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然而现在,夏威夷那边爆发的裕祥号事件却是让他看到了机会,一个可以让他获得高升,甚至获封贵族爵位的机会!

数遍历朝历代,对于一个臣子而言什么功绩最重要?大体上只有两样,分别是拥立之功以及开疆扩土。

为什么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都能获得那么高的爵位?因为他们把这两样都给占全了。

而对于现在的帝国而言,拥立之功是肯定不可能的,要想获得拥立之功,至少得等上几十年林哲死掉以后,然而新皇登基才有这个可能性,然而作为一个年近五十的人来说,那时候他施业志估计都死好多年了。

基本上,不出什么大意外的话,如今帝国政坛里大部分高级官员都是没有希望等到新皇登基的那一天的。

因为林哲还很年轻!

1830年出生的林哲,今年不过三十五岁,而帝国里不管军政里的中高层要员,基本上都以四五十岁这个阶段的人为主,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比较少,至于三十岁以下的基本都是属于重点栽培的储备人才,比如董离这种,而这种人自然就更少了。

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大部分的军政要员都会死在林哲的前头!

因此不要博取一个拥立之功来登上高位了。

要想升官发财,嗯,最重要的是获封爵位,最靠谱的还是开疆扩土!

很多人可能以为开疆扩土就一定需要进行大规模战争了,然后在战争里捞取功绩,但是这是对于普通官员以及大部分军方将领来说,而对于外交官,尤其是派遣到外国的外交官,他们却是能够利用各种条件来获得这种战绩。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博仓了!

如果他施业志把夏威夷作为礼物献给皇帝陛下,恩,虽然这是一个孤悬海外,而且目前看起来没啥用处的群岛,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是开疆扩土啊!

每每想到这里,施业志就恨不得脚下的船只跑的更快一些,这样他才能够早日抵达夏威夷啊!(。)

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339章 私营教育第391章 进城第402章 九江前线第425章 提亲第704章 世界大战的边缘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517章 母凭子贵第287章 联军总攻第193章 混战皖北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406章 长沙春寒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2章 土匪危机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406章 长沙春寒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556章 全球海军的变革第643章 方家第295章 炮台和火炮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68章 十万两第674章 围歼俄军第38章 身陷危机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124章 这是抄袭!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97章 城头激战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183章 上刺刀冲锋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66章 许乃钊之邀第701章 战舰云集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461章 林德步枪改进型第75章 出兵松江第80章 扶持军工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252章 抢一抢压压惊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424章 理想和现实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308章 胜了吗?第664章 汉化改革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104章 追击和崩溃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278章 兵临广州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674章 围歼俄军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236章 腥风血雨第250章 半斤八两第461章 林德步枪改进型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488章 所谓治国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62章 破城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580章 帝王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