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

英国人要谈判,中华帝国这边其实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

和英国人继续进行战争,代价实在过于高昂,虽然说不可能面临彻底战败的风险,但是战争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这种代价是帝国很难承受的。

而当两家都有了谈判的意向后,双方的外交官们就是开始扯皮进行相关谈判了。

这里头还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是,法国人为了在亚洲方向支持英国人,在四月份开始就是从南圻派兵北上,对越南王国发起新一轮的进攻。

但是帝国军方反应迅速,一方面是加大了在越南驻扎的兵力,把驻扎在越南的兵力从以往的一团两营,提高到了整整一个步兵师,即第二十七步兵师,师部驻防河内,并派遣兵力驻防顺化等地。

同时还派出军官以顾问的名义直接指挥越南新军,这几年越南王国的阮王朝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依旧被帝国强迫着扩军和法国人继续进行战争。

这么多年来,越南王国的新军已经是编成了多个团级,营级部队,由皇家近卫军以及新禁军两部分组成,总兵力约一万人,这越南新军打了这么多年仗,多多少少也是打出了战斗经验,基层的士兵和下级军官的战斗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

越南的新禁军在中国顾问的指挥下,迎战法国殖民军,然后竟然打了一场大胜仗,歼灭法军以及法国人扶持的土著军约三千余人,其中包括五百多名法军。

这战败了后。法国人那里还敢继续提北上啊,剩下的兵力赶紧南逃。然后展开战略防御态势,方式越南新军以及中华军进攻南圻。

然后法国驻华公使还及时的在上海公开表态:法国对于近期中英两国的香港冲突表示中立。同时还表示,在夏威夷方向并没有法国军人和中华帝国交战,只有部分退役军官志愿加入夏威夷王国卡拉哈米哈五世国王的军队,而这和法国官方毫无关系。

这是法国人害怕中国人直接对南圻发起进攻,而不得不在外交场合上做出一定的姿态。

◆↑,??法国人这么懂事,帝国自然不会再这场纷争中再增加一个对手,所以也就很善意的表示,帝国的军队绝对不会主动南下和法军发生冲突,并表示如果法国人愿意做出一定的交换。帝国可以承诺撤出一部分在越南的军队。

五月初,帝国和法国达成了一个关于越南的谅解协议,帝国承诺不会主动派遣军队进攻南圻,并承诺会逐步减少在越南的驻军到万人一下。同时法国人也是承诺不会涉足越南北圻等靠近中国边界的区域。

当然了,这份协议只是一个表态而已,而且也没有多少的实际内容,并不会实际解决法国人和越南王国之间的战争。

在中华帝国的刻意扶持下,法国人和越南人之间的战争还会继续下去,不过越南人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反攻南圻。法国人也很难大规模北上攻占顺化等地,所以越南局势依旧会保持现阶段的僵持。

1866年五月二十六号,在上海外滩饭店,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而不久后,美国人和法国人也是加入到了谈判中来,不过谈判却是关于夏威夷的。

但是这场谈判中。法国人只是个打酱油的,而美国人只是关心夏威夷。然而由于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当低下,可以说当代的国际环境里。中华帝国的国际地位都比美国要高一些,美国人当代的欧洲人看来,其实也就是一个殖民地国家,而且当代美国的工业经济发展还远不如二十世纪初期,所以不管从各方面来看,其实美国的国际影响力都非常有限。

反观中华帝国,虽然在之前的国际地位并不高,但是随着中华帝国的成立,并进行一系列的工业革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胜利以及珠江口海战的胜利,算是再一次在世界面前展现了古老帝国的肌肉。

同时中华帝国并没有和满清那样禁海锁国,反而是以及的态度进行开放,扶持工商业,积极进行国际贸易,这对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而言是一件好事。

好知道,随着这几年帝国的崛起,中英贸易额是逐年加大,这里头获得利益的不仅仅是中华帝国,同样还有英国等西方国家。

当这样的一个古老帝国以主动积极的态势融入到世界贸易,并进行工商业的改革,对于世界的整体发展而言是具有极大的好处的。

别的不说,仅仅是中国数万人口的庞大市场,就是让诸多西方国家的商人眼馋不已。

目前来说,帝国在全球贸易的份额虽然还有限,但是整体份额却是在稳步快速上升中,同时古老文明帝国的先天优势也是给帝国带来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综合起来,目前中华帝国的国际影响力,其实比美国还要更强一些,如果是在亚洲这一片,则是当之无愧的强国。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和英法美三国的谈判,帝国方面也是干预做出强势的态势,比不会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做出让步。

比如英国人强烈要求中国从香港撤兵,并成为香港是英国殖民地的事实。

这一点,帝国的外交官员半点都没有退步的意思,强硬表示香港岛乃是帝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帝国对香港岛拥有毫无争议的主权。

同时在夏威夷问题上,英法美三国则是表示夏威夷王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并不是中国的属国。

对此,帝国外交官表示,夏威夷王国是否成为帝国的属国,决定权并不在于英法美三国,而在于夏威夷王国自身。帝国接纳夏威夷王国成为属国,是考虑到了夏威夷王国的强烈请求。如此才接受夏威夷王国接受自己的属国。

当然了,为了避免态度过于强烈导致谈判破裂。帝国方面也是表示,如果谈判能够达成相关协议,帝国愿意无条件释放在香港岛投降以及在珠江口海战中被俘虏的一千多名英军士兵。

为了表示诚意,帝国方面允许英国的代表团前往惠州府的战俘营地观察战俘的生活状况,以表明帝国并没有虐待英军战俘。

同时也是表示,后续帝国将会继续开放香港作为通商港口,诸国商人在香港岛上的财产并不会受到损害。

夏威夷王国的火奴鲁鲁港也将会继续为各国往来太平洋的商船提供补给,甚至表示如果是各国的军舰在遵守夏威夷王国法律的前提下,也可以进入港口进行补给。

夏威夷毕竟是西太平洋上北部仅有的一个大型群岛。其火奴鲁鲁港对于往来太平洋的商船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不能在火奴鲁鲁港进行补给的话,将会给南北美洲的西海岸的通商往来造成严重的影响。

不过对于帝国的这些让步,英法美三国自然是不满意的。

并相对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然而这种外交谈判,不怕他们不提条件,就怕他们不提条件,只有双方有了条件,那么通过各种取舍和利益交换,总归是能够达成一个相互妥协的协议的。

而在谈判中。各国的军事行动也没有停下来!

六月份,一支小规模的舰队抵达新加坡,虽然这支小舰队里并没有大型铁甲舰,但是却有一艘一千吨多的铁甲舰。如此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东印度舰队的实力。

同时,帝国在伦敦的外交官员已经是通过多个途径得到了准确的消息,英国人在四月份就已经就近从地中海舰队抽调了包括一艘万吨铁甲舰以及两艘大型铁甲舰在内的舰队奔赴远东。不用说,这支增援舰队抵达后就会加入东印度舰队。到时候将会给帝国带来严重的海上威胁。

夏威夷方面,英美法联军又是尝试了对炮台以及火奴鲁鲁港发起进行两次的进攻。不过在帝国夏威夷守备军的顽强抵抗下,被抵抗了下来。

六月底,帝国海军第三批次的增援舰队抵达火奴鲁鲁港,增援舰队里包括了一艘镇广级铁甲舰,即镇广号。该舰是从太平洋舰队里抽调的,而该舰被抽调以后,驻扎日`本海域的太平洋舰队就彻底成为了空架子,只剩下两艘百来吨的小型铁甲舰以及若干木制炮舰。

不过日`本里的内战虽然还在打着,但是因为没有太大的外地插手,加上日本的幕府以及倒幕派都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海军力量,所以太平洋舰队空虚也是问题不大。

除了增援的镇广号小型铁甲舰外,还有众多的补给物资以及陆军的一个步兵营了。

这一次增援有效的缓解了目前夏威夷守备部队的物资短缺以及兵力损失,让他们守卫火奴鲁鲁港的机会更大。

而海军方面,虽然只增援了一艘镇广号,但是加上之前的两艘镇广级小型铁甲舰,那么夏威夷特遣舰队就拥有三艘镇广级铁甲舰。

这等实力已经不是寻常木制战舰舰队能够抗衡的,英法美联合舰队要向获得之前的海上优势,就只能增援更多的铁甲舰,而这对于英法美三国来说也不容易。

整体上而言,除了四月份和五月份相继进行了一场珠江口海战以及英法美联军登陆夏威夷外,到了五月份后期以及六月份,上述局势整体而言是保持了比较平稳的态度,双方都没有因此扩大战争的规模。

当然了,这实际上还和其他的外部局势有关。

比如说六月份,普鲁士和奥地利发生了战争,双方为了争夺德意志联邦的领导权而大打出手,此事几乎是吸引了欧洲各国的注意。

尽管目前各国都没有出兵干涉普奥战争的迹象,但是不代表他们不关注啊,俄国,法国和英国都是睁大了眼睛盯着呢。

至于意大利,更是直接参加战争了。

美国那边虽然不太关心欧洲局势,但是美国刚结束内战一年,国内的呼声是裁军发生经济民生,恢复民生才是当代美国的重点,至于些许的海外利益,普通美国人根本就不关注。

很多人都是不明白为什么美国要跑到好几千公里外和中国人进行一场战争,为的只是争夺夏威夷这个弹丸之地?

要知道现在美国的大部分西部地区还没有开发呢,对于当代的美国人而言,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才是最大的敌人。

就和帝国国内普遍不关心夏威夷一样,其实当代的大部分美国人也是不关心夏威夷的。

在这种整体局势下,中国和英法美三国的谈判也是得以进入到实际谈判阶段,而不是和之前那样只是单纯的扯皮。

1866年七月十三号,中英美法四国终于是达成了相关协议,并签订了相关条约。(。)

第238章 财政预算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586章 腾飞中的海军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8章 营制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25章 广德激战第353章 都兴阿的决断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604章 北海国第172章 残忍的工业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556章 全球海军的变革第79章 主政一方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636章 风波起第614章 钢面铁甲第18章 黎明危机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第46章 他敢打吗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2章 土匪危机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172章 残忍的工业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91章 攻城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67章 协防上海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707章 帝国兴衰在此一战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32章 大战前夕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404章 林成庭的选择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462章 隆丰收购案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351章 改革和挣扎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348章 对策第513章 美国重归统一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211章 三国领事来访第32章 大战前夕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舰队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463章 编修清史第438章 电报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202章 宫斗初现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549章 蚩尤级万吨铁甲舰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71章 扩军五千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537章 备战英舰队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32章 大战前夕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603章 倾销地第52章 上海乱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460章 订单大爆发第471章 穷教育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424章 理想和现实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