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

次日一大早,老李就是早早的起来,先是洗刷了拉车的马,再把马车擦拭的洁净如新,然后才是和其他人一起吃了饭,这刚放下饭碗,墙边的铃声就是响了起来,看了眼,那正是叫车的铃。

所以老李很快就是驾着马车绕道了大门前!

不多一会,就看见了宋朝江驾着一个皮质的公文包大步而出,上了车后宋朝江道:“走把!”

上海造船厂规模庞大,员工众多,而且受限于历史因素,上海造船厂的厂区分有两个,一个是位于苏州河北岸的主厂区,这也是上海造船厂的总部所在,第二则是位于淞沪炮台附近的宝山分厂,也有人称之为北岸船坞、宝山船坞。

北岸船坞是目前上海造船厂的主要造船基地,拥有大吨位干船坞四座,中小船坞以及船台也有比较多,除了承建军舰意外,实际上北岸船坞造的最多的还是各类民用船只,该厂基本上包揽了国内远洋货轮、客轮的半数一定订单。

宝山船坞则是出于刚建设阶段,其第一座船坞去年才完工,而且未来的一座船坞也是大吨位,其意图是比较明显,那就是用来建造大吨位的船只,包括万吨铁甲舰以及后续民间的大吨位船只。

不管是主厂区还是宝山分厂,都是规模庞大,占地广阔!

宋朝江的马车一路北上,过了苏州河大桥后,一路继续沿着江边的道路走,穿过大半个北岸工业区后,才是进入了上海造船厂的厂区范围。

进入厂区后,宋朝江先到办公室里,召见了自己的几个下属。现在新式战舰即将开始建造,而宋朝江作为项目总经理,需要做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上午见人,开会,等到了下午时候,宋朝江就是亲自带着人前往二号船坞进行视察。主要是了解船坞扩建以后的事务,还有一些新增的大型设备等。

紧接着,他直接离开了厂区,然后去了趟江南矿务公司。

江南矿务公司的总部并不是设立在南京或者当涂,而是就在外滩大道,在那里拥有一栋五层高的砖石建筑大楼,隔壁左手边就是皇家银行的上海分行,右手边就是信德洋行的新总部。

而附近这一段外滩大道,密密麻麻集中了二三十家大型企业以及政府的行政机构。凡是国内叫得上名号的大型企业,其总是总部一般都在这里,即便总部不在这里,但是在这里也肯定有一个最重要的分支机构。

这一段区区一两千米长的外滩大道,以原英租界为核心向两边延伸,汇集了当代帝国的大部分致命企业。

和上海造船厂的总部设立在北岸工业区不同,江南矿务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矿务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都拥有大大小小的矿山。所以要选择公司总部,没有哪里比上海更适合的了。

宋朝江来江南矿务公司。自然不是因为江南矿务公司的总部大楼是在自己回家的路上,所以才会顺道过来,他这一次来可是带有非常针对性的目标,主要是来找江南矿务公司的煤铁部门的人商谈造船用铁、钢的事。

造船所用的锻铁和钢材不仅仅数量多,而且对质量要求比较高,那些小作坊里出产的钢铁根本不能用。现在国内出产质量最好的钢铁,自然是江南矿务公司的产品。

不过现在江南矿务公司的钢铁产量也是有限的,由于是原钢产量就那么几万吨,而全国上下等着钢材用的地方多了去。

如果新式战舰在建造过程中,因为钢铁短缺而被迫停工的话。可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所以这一次宋朝江是专门过来找几个江南矿务公司的高官聊一聊,让他们尽可能的保障新式战舰的钢铁需求。

“这锻铁嘛好说,我们的锻铁产量是越来越多,虽然也有其他订单压着,但是挤一挤,还是能够给你们挤出来的!”和宋朝江说话的是江南矿务公司钢铁销售部的副经理,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了。

“不过钢材嘛,这怕是有些麻烦,你也知道,现在不仅仅是我们江南公司,国内的其他几家公司所产的原钢也是没有多少,全国加起来才那么几万吨,而现在用钢的企业也多,到时候怕是有些困难!”

宋朝江心里暗道,这不废话,要是不困难的话,我至于亲自找过来和你谈嘛!

帝国国内的原钢产量不高,嗯,准确的说应该是全球范围内,原钢的产量都不高,强大如英国,一年也才几十万吨的原钢产量而已,除了英国以外,其他国家基本都是十万吨以下。

而钢材的好处是大家都知道的,谁都想用!

现在帝国用到钢材的地方主要还是国防工业和机械制造,在军舰、火炮甚至步枪上,都能够看见钢材的身影,除了这些外,还有机械制造业,比如某些机器是需要高强度的零部件,在锻铁无法应对的时候,只能用钢材。

需求量众多,而现在的刚才产量又少,造成价格昂贵就不说了,而且很多时候想用都用不上!

而且现在使用钢材的大多都和军工有关,上海造船厂制造的军舰是拖不得,但是人家皇家武器公司生产的火炮和枪支等武器也是一样不能拖啊!

面对这种情况,江南矿务公司一方面是身为皇室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政治任务,另外一方面也是受到利润的推动,要知道现在钢材价格那么贵,能够生产出更多的钢材就代表着更多的利润啊。

所以这几年江南矿务公司一直在试图引进或者自主改进技术,以扩大钢材的产量。比如说直接一直都在试验并研究碱性平炉炼钢法,只不过人家法国人不肯出售技术专利,江南矿务公司只能是自己进行试验,不断的进行尝试然后找出最优的办法。

虽然目前的试验还没有全部完成,但是野心勃勃的江南矿务公司已经是打算在当涂投资建设一座大规模的厂区,并且预计采用碱性平炉炼钢法,如果能够顺利投产,不仅仅可以让江南矿务公司获得大量的利润,同时也会让帝国的原钢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解决目前钢材短缺的问题。

然而这都是以后的事,现在嘛,帝国的原钢产量还比较低,所以宋朝江要想获得稳定的钢材供应,还是要花不少心思。(。)

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351章 改革和挣扎第526章 登陆进攻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274章 应对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779章 立储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两百零九 涨当涂工业区第53章 东进上海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89章 湖州之危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461章 林德步枪改进型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559章 句容马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251章 望风而逃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586章 腾飞中的海军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61章 爆破攻城第322章 渔船和情报第84章 水师初成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438章 电报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647章 皇子所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507章 津浦线开建第35章 太平军的撤退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594章 海军修正案第57章 一路横扫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67章 协防上海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701章 战舰云集第707章 帝国兴衰在此一战第371章 近卫师参战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10章 出征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205章 四省巡抚第617章 出巡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461章 林德步枪改进型第69章 江海关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672章 弹药告急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105章 浴血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