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中岛佐木

看着太平洋贸易公司代表送过来的这份报价表,中岛佐木的浓眉久久都没有散开来,尽管从箱馆出发来到中国之前,他就已经了解自己此行的任务之艰巨。

他要用仅有的少数经费采购多艘战舰,并用以阻挡幕府海军的舰队!

北海国的前身实际上就是松前藩,而松前藩在诸多日`本大名中,本来就不是什么强藩富藩,在和中华帝国通商之前,这个松前藩一度维持不下去。

这种情况到了中华帝国的商人人大举进入虾夷地之后,才算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来自中国的商人对虾夷地产物的兽皮以及水产品的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要知道中国对皮毛的需求量是非常庞大的,俄罗斯的美洲公司在阿拉斯加所出产的各类皮货,大部分都是销往中国的。

同时大量廉价的特产水产品,也就是鰊、鲑、昆布等也是被广泛运往日`本甚至出口到中国。

此外,受限于虾夷地的农业不发达,松前藩要想存活的话,就必须极度的依赖商业,而松前藩以往除了直接对商人征税外,他们往往还直接插手对外贸易。

并从中获得不菲的利益。

这些改变,都使得了松前藩的财政状况大为改良,甚至有余力来吸引更多的移民开发虾夷地。

不过即便财政情况大大改良后的松前藩,也就是现在的北海国,其财政收入也是相当有限的。

就算是在日`本国内的诸多大名里,松前藩的财政情况也不过是中等,根本无法和萨摩藩、长洲藩等日`本强藩相提并论,如果是和其他国家相比的话,那么就更加难看的。

就算是穷的叮当响的越南王国和宁王国和朝鲜王国这几个东亚国家,他们再穷但是也是一个国家了,必要的时候咬咬牙挤一挤也能够拿出几百万来,平常时候拿出个几十万来也能够办到。

但是对于北海国而言。要想拿出几百万来就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几十万也是非常的勉强。

中岛佐木来上海之前,他只获得了区区十五万圆的资金,而这些资金甚至连一艘几百吨的小型炮舰都卖不起。

这年头的军舰是越来越贵了。那些上万吨的战列舰造价都是两百多万起步了,即便是那些两三千吨的巡洋舰,造价往往也是要几十万之巨。

这些动则上百万,几十万的战舰对于北海国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别说采购这些战舰了。他们连一门主炮都卖不起。

别说是北海国了,放眼全球范围内,能够采购造价五十万英镑以上的一等铁甲舰的国家一共也就那么几个而已。

别说这些几千吨以上的战舰了,就算是几百吨的小型铁甲舰,这价格也是不便宜。

在太平洋贸易公司的报价单里,一艘排水量为五百吨,装备前装线膛炮,配属蒸汽机的小型铁甲舰,根据配置的不同,价格约从三万英镑到五万英镑之间。

这种小型铁甲舰乃是从镇广级铁甲舰发展来的外贸舰。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配属不同口径、不同数量的前装线膛炮。不同规格的蒸汽机,甚至都可以额外的安装风帆系统,装甲的厚度也是选择。

总之这是一款有着统一平台,但是其他细节都可以自主搭配的外贸舰。

三万到五万英镑一艘,这个价格如果是对于一艘普通的五百多船只来说,兴许会觉得太贵,但是对于一艘铁甲舰而言,那么就是便宜的多了。

要知道,这年头随便一艘铁甲舰,价格基本都是七八万英镑起步。帝国推出的这种外贸铁甲舰的成本之所以能够降下来,主要还是得益于镇广级炮舰建造的数量本来就非常多,建造这种铁甲舰对于帝国的工业技术而言,乃是属于技术成熟。而且成本比较低廉的产品。

当然了,这主要也是为了控制成本,那些设计师门主动使用了一些陈旧的技术,比如蒸汽机基本都是帝国研发的第二代蒸汽机,至于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的蒸汽机,很抱歉。那些蒸汽机虽然性能更好,但是价格同样也是更昂贵。

国内唯一的舰载蒸汽机研发、生产厂家,林德机械公司每研发一款新的蒸汽机,都需要大量的研发经费,而这种初始阶段的研发经费往往会分摊到蒸汽机的售价上。

也就是说,别看这些蒸汽机只是一堆钢铁,真正的造价并不高,但实际上制造成本和总成本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同样基于成本控制,帝国都没给这些小吨位的铁甲舰配属后装线膛火炮,一门后装火炮的价格足以采购好几门前装线膛炮了。

纵然帝国推出的这些五百吨级的小型铁甲舰在成本控制上已经非常不错,外贸售价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也要低一些,并获得了东亚部分国家的订单,德川幕府采购了两艘,越南王国也是采购了一艘,泰国也是采购了一艘,就连明治政府也是采购了一艘,不过尚未交货就是了。

但是对于北海国而言,三万到五万英镑之间的价格依旧太贵了,中岛佐木手里头一共就只有十五万皇家银行的本票,这全部花完都只能买一艘,而北海国自然不能寄望于只靠一艘军舰就形成战斗力。

按照中岛佐木的构想,这一次来中国,最好是能够采购到三艘小型铁甲舰,最少也要两艘,然后再采购几艘百吨以下的那些小船,如此才能够组建一支最低限度的海军,从而抵抗幕府海军。

但是以现在这些铁甲舰的昂贵价格来看,他估计连一艘小型铁甲舰都卖不起!

那长长的一份报价单里,中岛佐木甚至都没敢看那些千吨以上的大型军舰的价格,那些不用说都是十万英镑以上的大家伙,别说实力弱小的北海国了,就算是明治政府和德川幕府过来也是卖不起。

他当然不知道,这份太平洋贸易公司的报价单可不是专门为了北海国准备的,而是面向全球客户的。

太平洋贸易公司,这个公司并没有什么实体产业,唯一的实体资产就是有几艘运输舰和那座气派的总部大楼了。

这个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军火贸易公司。帝国国内唯一获得军械产品进出口贸易特许证的企业,垄断了中国所有军械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不管是企业想要对外出售步枪还是军舰,还是说军方想要向外购采购什么军械产品。都必须通过该公司进行。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随便找上一个洋行,就能够采购数量庞大的军械的时代了。

最近几年太平洋贸易公司的生意做的很是红火,其拳头产品就是名扬全球的1858步枪系列,这款步枪自从在美国内战登场以后。就是彻底掀起了后装步枪的浪潮,不仅仅是几个主要国家研发并装备了后装步枪,同时也带动了那些中小国家装备后装步枪。

能够自己研发的就自己研发,这些都是实力比较强的欧洲国家,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等,自己研发不了的干脆直接购买技术专利,然后自己进行生产,比如西班牙就是购入了1858步枪的技术专利,然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最后进行生产。

少数国家不想出钱购买技术专利。直接仿制的也有。

不过很多国家或者势力连仿制都仿制不了,那就只能直接购买了,尤其是一些小国家,这一点在东亚这一片尤为明显,朝鲜、越南、泰国、宁王国、日`本等国家基本都是直接购买1858步枪,而且由于都囊中羞涩,他们也是喜欢直接采购帝国陆军退役下来的二手1858步枪。

此外帝国的1860系列火炮也是颇为出名。这种铁铸前装线膛野战炮当年和1858步枪一起,成为了对美军械出口的大头,并扬名之外,现在人们一说起美国内战里最出名的火炮。不是什么拿破仑火炮,而是M1860火炮。

该炮以低廉的造价,较大的射程以及精度,再配合使用帝国的榴弹。那简直是战场大杀器,用以配合装备了后装枪的步兵部队是再适合不过了。

除了传统的步枪和火炮外,这几年军舰也是成为了该公司的主要推销产品,该公司甚至自己找江南造船厂搞了一批的外贸战舰基本设计样板了,比如被太平洋贸易公司称之为‘T500型’的五百吨级小心铁甲舰,这船没有详细的一些性能数据。只有一个船体,至于上头要配属什么武器、甚至动力系统都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搭配。

用太平洋贸易公司的话来说就是:量身定做!

至于更大吨位的战舰,那就没有什么具体标准了,主要是看客户的需求,然后再联合造船厂给出基本设计。

近年全球范围内掀起的铁甲舰浪潮也是让太平洋贸易公司看到了希望,借助着当年外销华盛顿号的战绩,太平洋贸易公司是频繁接触一些对铁甲舰有需求,但是无力自造,更关键的是还有点小钱的国家,比如南美的几个国家。

至于欧洲那一片的就不要想太多了,他们大多数都能够自造,就算造不了也会直接选择在英法甚至意大利等国家建造大吨位军舰,轮不到帝国什么事。

据传太平门贸易公司为了争夺巴西海军的订单,可是在巴西专门设立了办事机构,要知道这会连帝国外务部在巴西都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呢,而这太平洋贸易公司却是先一步在巴西设立了办事处,由此可见这些军火商人多么变态。

北海国要来采购军舰,说实话太平洋贸易公司内部对此并没有多重视,北海国穷是众所周知的,这一次购舰能拿出多少钱来?顶多也就十几二十万。

不过虽然订单虽小,但好歹是主动送上门来了,所以太平洋贸易公司还是派了一个销售经理过来谈。

只是太平洋贸易公司的这个销售经理也不知道该怎么谈了,这些日本人,哦,不对,应该说是北海国人是口袋空空,但是却野望颇大。

他们希望用不超过十五万帝国圆的价格,采购三艘以上的小型铁甲舰,不少于五艘的小型炮舰,同时还要求赠送一批弹药。

那销售经理都无语了,你这只能买一艘小型铁甲舰的价钱,竟然想要卖八艘?疯了你!(。

第193章 混战皖北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260章 骑兵追杀第173章 冯宝才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0章 救援长兴第629章 当涂之发展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339章 私营教育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164章 多方惊慌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368章 协防师改革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779章 立储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353章 都兴阿的决断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82章 组建水师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311章 俘虏问题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581章 中宁密约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704章 世界大战的边缘第306章 壕沟防御式第647章 皇子所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53章 东进上海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18章 黎明危机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348章 对策第634章 情报处调查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408章 文武之争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150章 劝进表第469章 秘书处改革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473章 新疆设省第190章 预算赤字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69章 江海关第73章 设卡收税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15章 公然敲诈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543章 撞击敌舰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424章 理想和现实第295章 炮台和火炮第337章 继承人第13章 见黄宗汉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92章 抽十杀一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542章 紧跟本舰第43章 惨胜第332章 捷报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