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市场和战争

“过去两年里,俄罗斯人在阿拉斯加的统治已经是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尤其是我们拒绝向俄罗斯美洲公司进口皮毛等货物后,该公司已经是频临破产的状态,现在俄国人只能通过美国人的帮助,从北美西海岸对阿拉斯加的殖民地进行补给。

只要海军能够护送部队到阿拉斯加,那么登陆作战将不会存在太大的障碍!”

林哲并没有当场对他的话进行判定,而是说统帅部方面将会对阿拉斯加事务进行调研,并然他继续努力研究北疆事务,另外还夸了他两句在新东省事务上的功绩,并当场表示已经决定授予他男爵爵位。

走出林哲的办公室大门后,陈月川有些失望,他并没有当场从林哲的口中获得近期内会登陆阿拉斯加的消息。

这对于他这个把事业建立在北疆之地的将领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陈月川想要尽快发动对阿拉斯加的登陆作战行动,但是陈月川到底只是一个普通的陆军将领,他只考虑到了军事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其他问题。

相反,作为帝国的统治者,林哲所需要考虑的方面就太多了。

拿下阿拉斯加并不困难,这是林哲很早就知道的事,事实上如果帝国有足够的决心,那么一年前帝国就可以直接登陆阿拉斯加了,但是为什么没有这么去做呢?

因为林哲的顾虑太多。

首先在考虑阿拉斯加问题的时候,必须明确一点的就是,现在的阿拉斯加是一片不毛之地,除了些许皮毛、渔业资源外,现在的阿拉斯加对于帝国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

阿拉斯加在后世,其经济价值体现是在发现金矿以后。至于百年以后,则是因为发现了石油气。

当然了,实际上后世阿拉斯加最大的作用和经济没杀关系。它的最大作用就是在冷战时期充当了北美防空圈的前哨站,其军事价值远远大于经济价值。

现在说石油什么的还太早。而金矿的话,现在也还没有发现,兴许要好几年,又或者是几十年,这种事谁也说不准,林哲知道阿拉斯加有金矿,但是阿拉斯加那么大,他又不知道具体哪里有金矿。所以和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区别。

占领阿拉斯加,短时间内是无法获得什么直接的利益,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

同时,如果出兵并掌控阿拉斯加的话,将会进一步加大帝国和英国以及美国的矛盾。

英国和美国虽然对阿拉斯加没兴趣,但是不代表着他们愿意看帝国掌控这片土地,对于英国来说,如果帝国控制了阿拉斯加,那么就会对英国的另外一大殖民地,也就是加拿大联邦造成重大的军事威胁。

1867年的时候。英国把加拿大地区的三大殖民地整合为加拿大联邦,虽然说允许其自治,但是此地依旧是英国全球殖民体系的重要一环。

除了对加拿大会造成威胁外。美国人对帝国在北美的扩张也是感到了不安,尽管内战以后美国的主流声音是和平发展,但一些有眼光的美国人依旧是认识并重视帝国的扩张对美国带来的威胁。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夏威夷了,帝国在1866年尝试吞并整个夏威夷的举动可是引来了美国人的极大恐慌,甚至不惜为此和帝国爆发战夏威夷战争。

最后尽管迫使帝国取消了对整个夏威夷的吞并计划,但是帝国依旧是在夏威夷获得了珍珠港。

而这两年帝国对珍珠港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港口,并修筑了炮台和要塞,要塞常驻兵力达千人以上。并且常驻有一支‘夏威夷特遣舰队’。

有了夏威夷的例子以后,美国人也是担心着帝国控制了阿拉斯加后。会不会继续向南扩张,继而威胁到美国的战略安全。

对此。这两天英国和美国一直都是强烈反对帝国对阿留申海域以及北美沿海的探测活动,甚至数次派出军舰进行阻挠。

林哲很清楚,要占领阿拉斯加并不存在着多大的军事问题,以帝国海军的实力,掌控阿留申海域的制海权并不困难,但问题是,如果一旦因为阿拉斯加重新让好不容易才缓和过来的中英、中美关系恶化,这对于帝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帝国需要美国和英国以及其全球殖民地的广大市场,需要向这些地方出口产品,也需要向英国进口一些工业原料。

所以这几年,帝国一直都是非常谨慎的处理和英国的外交冲突。

再加上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帝国海军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来对抗英国人的海军,别说对抗一整支英国皇家海军了,就算是对抗英国皇家海军下属的东印度舰队都是感到非常困难。

所以林哲也是不得不压下对外扩张的想法。

如今帝国需要的不是战争,甚至都不是扩张得到的领土。

帝国需要的是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继而完成工业化,只要完成工业化,到时候才是对外扩张的时候。

一旦帝国完成工业化,依靠国内的工业生产能力,到时候就是组建一直庞大舰队和陆军的时候,同时工业化的完成,对工业产品的市场和工业原料的来源需求也会变的更多,到时候不管是帝国愿不愿意,都将会走上扩张之路。

现在?

还太早!

如今以帝国的工业规模,连内需都无法满足,谈何对外扩张啊!

这从帝国的工业体系就可以看得出来,帝国现在的工业体系算得上是比较完善的了,轻工业和重工业,化工行业里的日常化工用品再到油漆,火药,机械产业里的五金零部件制造再到蒸汽机的制造,再到机床的制造都有。

然而帝国可供出口的商品里,绝大部分依旧是初级加工产品,帝国进行工业发展十多年了,核心产业依旧是纺织业。

出口的商品依旧是生丝、茶叶、瓷器,另外这几年随着东北的大开发,东北那边广泛种植大豆后,大豆也是逐渐加大了出口量,成为东北地区的一大轻工业经济支柱。

但是不管是生丝还是大豆又或者是茶叶,这些都是经过初级加工的农业产品,而帝国最近十年重点发展的机织布产业,其出口量少的可怜。

帝国的纺织业是经济核心,其中棉纺行业总产值已经不比生丝产业差多少,但是国内的棉纺产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种,那就是国内的棉纺产业主要针对的是国内市场,暂时没有什么精力去开阔国外的市场。

这主要是国内的棉纺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好几亿人口的帝国,这每年得需要多少布料啊!

而棉纺产业也算是国内大部分产业的一个典型代表,那就是产品以内需为主,出口和它们关系不大。

同时帝国的那些生丝、茶叶之类的农产品虽然对国外的市场依赖性比较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国际上的茶叶和生丝市场都比较狭窄,主要的茶叶市场集中在英国本土。

为啥?因为这年头就只有英国人流行喝茶,而这个习惯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花费百年才培育出来的,至于其他欧洲国家,现在只是少部分流行,并没有成为主流。

生丝的话,这东西不用担心市场,因为来自中国的生丝是受到全世界追捧的奢饰品,这么多年来,中国每年出口的生丝数量都在稳步增长中,但是对于庞大的全球市场而言,依旧是供不应求的。

上述也就代表着,现在的帝国还远远没有到需要去争夺国际市场,才能够消化国内过剩的工业产品的地步,所以和英国爆发战争,都不符合帝国的利益。

当然了,如果真到国内的工业产品过剩,需要国外的市场才能够消化,那么战争又是必须的,而帝国的军方一直都是为未来的战争在做准备。

不然的话,帝国海军为什么投入巨资要建设舰队。

在蚩尤级的三号舰正式开工后,帝国海军就是开始敲定了蚩尤级战列舰的后续舰的设计方案。

而今天海军舰政部的部长胡立才少将来到新华殿,就是为了亲自向林哲报告新式战列舰的设计方案。(。)

第69章 江海关第114章 最后的齐射第311章 俘虏问题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699章 海军军备竞赛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114章 最后的齐射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476章 炮击下关第486章 齐琳的目光第115章 刺刀冲锋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119章 寒冬将临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576章 丝袜舰队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67章 协防上海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41章 三冲敌阵第260章 骑兵追杀第576章 丝袜舰队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303章 激战吴淞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202章 宫斗初现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559章 句容马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211章 三国领事来访第506章 宁沪线试运营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394章 饿狼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297章 广州失陷第289章 惨胜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486章 齐琳的目光第538章 国运之战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67章 协防上海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353章 都兴阿的决断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427章 大理苦战第654章 火药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297章 广州失陷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603章 倾销地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549章 蚩尤级万吨铁甲舰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191章 清军南援第306章 壕沟防御式第32章 大战前夕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85章 大婚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385章 沧州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