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执行大陆军政策的帝国,其常备陆军(包括一线野战部队、地方守备部队、近卫军)数量就接近百万之巨,这数量堪比普法战争两国的前期参战兵力总数,如果是帝国进入战争状态,经过动员和扩展到,武装起两三百万数量的陆军并不是什么问题。

要知道美国内战时期,三千万人口的美国的南北双方都能够武装起来总数超过两百万的陆军呢,更何况是已经初步工业规模和庞大人口的帝国。

怎么说呢,玩海军的话,帝国海军只能是喊出追赶英法海军强国的口号,实行战略防御,但是陆军的话,自打中华帝国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怕过谁。

有这么一支强大的陆军,能够阻挡帝国的除了距离外,已经是没有其他什么可以阻挡帝国陆军的推进了。

帝国成立多年,虽然海军扩张看似热闹,每年都能够下水好几艘战舰,但实际上帝国的整体战略核心,依旧是大陆军策略。

一支强大的陆军,才是帝国的根基,这是林哲乃至国内大部分人士的核心观点。

这从帝国的中央财政支出预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1870年,帝国的中央财政支出预算总额约为六亿六千七百万圆,相对于1869年增长了九个百分点。

其中军费支出达到了一亿三千三百四十五万圆,占据财政支出的二十个百分点。

这庞大的军费支出中,海军只占据了相当少的一部分,大约是两千万圆左右,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被陆军系统所占据。

最近五六年来。帝国的军费支出整体呈现比较平稳的态势,保持在大约每年一亿三千万左右,当然具体年份会少一些。有时候会多一些,由于军费总额已经很少大幅度增长。同时财政收入却是稳步增长中,因此帝国的财政支出中,军费所占比例是逐年下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三十,最后到现在的百分之二十。

而且如果不出现意外,即没有大规模战争爆发或者严峻的外部威胁下,帝国的军费依旧不可能得到大幅度的增长,因此随着帝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军费开支所占的财政支出比例,将会持续下降。

内阁方面最近两年的目标,是争霸把军费开支压缩到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当然这种压缩并不是说直接通过削减军费,因为这是不现实的,帝国养着百万陆军呢,仅仅是人员的薪资就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目。

内阁方面想要的并不是说直接削减军费,而是想要遏制军费开支的总额,也就是死死的把军费总额钉在一亿三千万了,不再随着帝国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每年上亿的军费所维持的百万大军。这就是帝国对抗各国列强的底气所在!

相对来说,对海军的信心就是没那么足了,虽然说1870年度也是投入了两千多万的海军军费。折合英镑的话大约五百五十万英镑,而同样是1870年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费开支也不过九百多万英镑而已。

这钱花出去了,但是帝国海军绝对无法得到相对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一半实力!

因为海军是一个吃老本的军种,需要的不是一年两年的投入,而是持续数十年的投入,这一年几百万英镑看上去很多,但是随便造几艘战舰也就花的差不多了。

然后维持一支舰队的花费其实比造舰更加昂贵的。

除了战舰以及舰队自身外,各项设施的投入也是非常巨大,海军最近十年来为了修建各大的海军基地。基本上是每年都需要几百万砸下去,这些钱比采购战列舰都要多了。

此外帝国海军虽然拿着不少的经费。但实际上花钱的地方也多,首先帝国的优军政策。导致军人的待遇是普遍偏高的,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其人员的薪资是非常高昂的。

对于帝国的海陆两军来说,其实最花钱的不是采购枪支火炮战舰之类的,而是军人的薪资。

人员薪资的开支,一直都是帝国海陆两军的最大项开支!

此外,军方为了扶持国防企业发展新式技术,经常以研发合同的模式向各大企业下订单,然后拨付款项扶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比如说舰炮这东西,海军要为了能够获得威力庞大的舰炮,往往会提前向各大兵工发去研发合同,以降低企业进行新式技术研发的巨大风险。

换句话来说,就会军方代替企业承担了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发风险,而研发技术可是非常花钱的。

各方面的因素加起来,实际导致帝国的诸多军费利用效能上,要比同时期的西方各国低一些,或者说低很多。

因为西方国家他们可以不愿不顾那么多,直接把钱用在采购武器和打仗上面,但是帝国军方所承担的责任就要更加沉重一些。

不过有利有弊,这些军费开支实际上最后还是会流向社会的,军人们拿了薪水,要养家到时候也是要花出去的,军人以及其家属手里有了钱,才能够购买各项工业产品。

军方给企业研发经费,向他们采购武器装备,这军费就是流向了各大国防企业,然后再流向国防企业的工人以及国防企业的各大供应商手中,那些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等供应商手里的资金又会流向工人。

大体上可以这么形容,庞大的军费,直接提供了超过百万个军人就业岗位,并通过直接采购的模式,尤为国防企业以及相关联的企业提供了百万个就业岗位,如果继续向外部延伸的,那么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将会达到数百万个。

就业岗位里的工作人员拿到工资后,就会进行消费,最后带动内需市场,在市场的经济流动中,又被政府进行收税。

如此就形成了收税、军费、就业岗位等一个完整的循环。

同样道理,帝国中央财政的其他大项支出,也都是待有这种经济循环作用。

对于一个工业化国家而言,财政收支不仅仅是对普通民众的剥削,实际上更重要的承担起金融流通的重要一环。

毕竟对于统治者或者国家而言,钱就不是钱,只是一种金融工具而已,他们关注的是经济体系的稳定发展。

对于林哲来说,如果他加大税收的同时,压缩财政的话,最后在国库里囤积了一大堆的白银黄金啊什么的,这些对于他?对于帝国而言有用?

屁用都没有!

这黄金白银不能吃不能喝的,不花出去进入经济循环体系的话,其价值并不会比一堆黄土多多少。

随着帝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收上来的税收也是越来越多,所以帝国花钱也是越来越大方,除了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外,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也是越来越大,比如占据财政支出比较重要的财务开支、教育开支等。

要知道1870年的时候,帝国中央财政支出预算里,教育教育高达一亿圆之巨,占据财政总支出预算的百分之十五,一举超过了税务系统,成为了国内仅次于军费的第二大开支。

大量的教育经费投下去,所代表的就是大量的官办学校的开设,更多的学子可以获得相对廉价的受教育机会。

1870年的帝国,是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国力相对于1857年建国时期,膨胀了数倍不止。

如果这个时候欧洲身处帝国边上,估计早就被帝国平推了。

但是现实没有如果,欧洲距离帝国太远了,所以想要进攻欧洲或者军事干涉欧洲局势,可能性都是不大。

至于外交干涉,虽然帝国国内的自信比较大了,但是也都知道,现在帝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就比美国强那么一点点,甚至都不如西班牙、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

除了亚洲范围外,其他地区的国际事务上,很多国家都是无视了帝国的意见的。

这没办法,谁让帝国距离欧洲那么远呢!

而帝国的外交官们也是有着自知之明,在美洲、非洲、欧洲这些地区,帝国的外交官们一般都是只看不说,反正到最后和帝国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关系。

因此普法战争爆发后,帝国上下没有什么大的反应,只有外务部和军方那边陆续派遣了外交官以及观察武官进入普鲁士以及法国,不过目的也不是为了插手干涉普法战争,而是为了尽可能的收集这场战争的情报,为帝国的后续战略发展提供建议,为此,军方还特地派遣了一支大约二十多人的观察团奔赴欧洲,考察普法两国的战争

不过有意思的是,还没有等帝国军方的观察团抵达欧洲呢,巴黎就是传来消息,拿破仑三世已经战败投降了!

获知这个消息后,让林哲颇为无语!

他虽然知道法国会战败,但是也没有想到法国竟然会败的这么快,这前后才几个月啊,自己派出来的观察团还没有抵达欧洲呢,这战争就结束了?

这还不算,没两天时间,帝国驻巴黎的外交人员又是传来消息,自拿破仑三世战败投降的消息传到巴黎后,法国人直接把怒气对准了拿破仑皇室,直接玩起了革命。

法国共和了!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75章 出兵松江第642章 重设经济大臣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65章 吴健彰进城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538章 国运之战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540章 敌踪初显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298章 进犯上海第34章 危机!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658章 海军上将科伦克级铁甲舰第125章 林成庭东进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12章 机器缫丝厂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278章 兵临广州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16章 贼军来袭第581章 中宁密约第654章 火药第60章 久则生变第30章 救援长兴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328章 后装步枪的首秀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433章 皇家科学院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63章 神经病和伟人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16章 贼军来袭第90章 骑兵出击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44章 伤亡名单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549章 蚩尤级万吨铁甲舰第46章 他敢打吗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547章 海军技术改革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51章 团练大臣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712章 各国异动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542章 紧跟本舰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79章 主政一方第443章 美国内战的蛋糕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55章 轻松胜利第343章 侯客室第530章 火奴鲁鲁海战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枪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57章 一路横扫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238章 财政预算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466章 海河工业区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635章 李平桐第391章 进城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556章 全球海军的变革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688章 中英谈判第571章 铁路网的野心第658章 海军上将科伦克级铁甲舰第685章 册立太子(二)第27章 刺刀肉搏第75章 出兵松江第72章 吴健彰进营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641章 势均力敌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540章 敌踪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