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三国之势

“母后,儿臣走了!”林晔今年才九岁,还没发育呢,和已经十四岁的林碃比起来,两个人的身高差距大的很。

而且林碃的体型有些微胖,这行跪礼叩拜后,连站起来都有些颤颤巍巍,彷佛要跌倒一样。

坐在上头的陈静看着出去的儿子,却是一直没有说什么话,只是眼睛有些通红,孩子还那么小,就要离开自己独立生活,这让身为母亲的她怎么能够放心。

看着儿子走远了后,陈静才是招来了身旁的女官:“晔儿那边你要多看看,多派几个得力的人过去听用!”

身边的女官道:“回禀娘娘,知道了……”

林哲为了防止后宫各嫔妃干涉皇子所的皇子们,免的搞出来毒杀之类的惨祸来,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年幼的皇子被欺负,他决定了居住在皇子所的皇子们的身边人,都必须经过他的准许。

不过皇子的母妃们可以自行选信任的侍女、女官随同皇子一起搬到皇子所。

严格上来说,皇后为后宫之主,是有权力决定宫内厅事务的,不过林哲要插手的话,也没人敢说个不字。

三位皇子身边的侍女等人,基本都是各自的母妃从身边的人调派过去的,这儿子就是她们的生命,就是一切,基本上都会把最得力,最信任的女官派到皇子身边。

不过林哲还是安排了宫内情报处对这些挑选出来的人进行背`景审核后,通过审核后才能够到皇子所去。

这后宫里的各种探子也不少,虽然帝国的宫廷表面上看上去很平稳,但是各种勾心斗角并不缺乏,甚至是有些影响的,之前太后插手立储事务就是明证。

搞的林哲是动了真怒,他不好直接处理太后,但是太后身边的女官以及侍女们可都是被林哲给清理掉了,直接被宫内情报处处死的并不在少数。

如今对皇子身边的人进行背`景调查,审核也是情理之中。

等到皇子搬到了皇子所后,林哲又是规定,皇子每天在放学后,都需要到新华殿请安,之所以不是去居住的华仁堂请安,而是到新华殿请安,是为了让皇子们提前接触政治氛围。

这是怕年纪比较小的皇子被那些侍女们欺负了,这天天能够见到的话,孩子是胖了还是受了总是能够知道的。

只是这还没有完,等三位皇子刚搬进皇子所没有多久,林哲在三月间去平仁堂检查他们课业的时候,长子林碃的功课是颇为满意,特地准许他今后可以旁听御前内阁会议。

此举本是林哲对皇子教育的既定方针,这玩政治嘛,自然是要从小培养的,岁数太小没办法,但是十四岁之后,皇子的基本上已经开始接触寻常人的大学课程,比如国际关系学,国防经济之类的。

皇子的教育和普通人的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学习的东西很多都是偏向宏观,他们需要学习的是一个国家发展需要什么,但是不是去学习具体事项。

比如说对于科学研究这些,他们只需要知道科学研究是工业进步的基础,要扶持科学研究那就足够了,至于怎么做实验,做研究,那是科学家们该做的事。

现在开始参加一些内阁会议,林哲相信也能够有效的增加他们对军国大事的宏观视野。

当三月下旬,林哲带着林碃出现在会议室里的时候,一票内阁大臣都是惊呆了!

不过林哲却是不管他们,他转身对林碃道:“坐到后边去,只听不说!”

林碃点头称是!

然后这个半大小子就是随着林哲进入了会议室,然后到了林哲左手边的一个椅子坐下。

这个时候,会议室里的那些官员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呢!

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怎么会突然带大皇子来参加会议?这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啊。

难道说,陛下是准备要确定太子人选了吗?

但是心中就算有着再多的疑问,林哲不说,他们也是不敢乱说什么的,只能是怀着一肚子的疑问开始了会议。

今天的会议主题是帝国最近几年来的主要问题,那就是工业发展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议廉州府一事!”薛焕此事彷佛是无视了林碃一样,依旧端坐在长方桌的左首位,并最首先开始了今天的会议。

和以往的御前会议一样,林哲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不开口,不做讨论,甚至都不做决断的,他只听,等这些大臣们自己争论,然后得出一个结果来。

如果结果让林哲满意的话,林哲就准了,如果觉得不好,那么就会驳回,让臣子们继续讨论。

如果遇上臣子们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大臣们才会恭请圣断,不过这种时候林哲一般都没好脸色给他们看。

因为这种行为就代表着逼皇帝表态,把难题推到了皇帝身上,这可不是好臣子的行为。

今天也同样如此,林哲只是坐在上面,然后听着这臣子们进行争论。

廉州府一事,乃是说准备把廉州府从广东划归广西,推动此事的人主要是广西那边,然后廉州府的地方官员也是积极推动此事。

至于广东本身,则是可有可无的态度。

为什么?

首先是广西没有出海口,这对于广西的经济发展而言造成了极大的障碍,近几年广西的大量的货物都是通过廉州府的北海港进出的,这个港口已经成为了广西目前参与对外贸易,甚至是国内贸易第一个重要港口。

但是这个港口对广西重要,但是不代表着对广东同样作用,广东作为一个有着漫长海岸线的沿海省份,有着大量的优良沿海港口,核心港口有广州、粤西有新开发的湛江港,同时海南岛上的琼州港也依旧嫡属于广东,粤东地区有着潮汕等对外通商港口。

因此对于北海港并没有太大的重视,更不要说投入重资开发了。

也就是说,同样一个港口,但是对于广东以及对于广西而言,两者的重要性是天差地别的。

为此,才有了今天这个议题!

为了能够获得一个出海口,广西那边已经是提前公关了多月,广西省府的多位高官更是徘徊在京师推进此事。

而今天的内阁会议上,已经是到了最后的决定。

薛焕简单说了后,其他几个内阁成员也是说起了优劣,虽然有反对,也有赞同的,不过总体上还是保持赞同意见比较多,所以很快就是通过了这份提案!

接下来,又是说起了天津北海工业区扩建问题,天津那边的北海工业区已经发展多年,而且作为广大北方地区最大的一个工业区,吸引了诸多企业进行投资,原有的工业区规模已经不足,天津府申请扩建。

而北海工业区乃是国内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区,对于帝国而言非常重要,所以如此大规模的扩建必然是要申请中央以获得批准的。

这种事也算是好事,所以是获得了内阁的一致通过。

接下里又是内政的其他事务,或是通过,或者是内阁的诸多大臣们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所以就是暂时搁置了下来。

一场御前内阁会议下来,持续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

而林碃是第一次旁听如此重要的会议,不过表现却是让林哲比较满意,至少没有不耐烦,也没有打瞌睡,也没有说乱插话。

一场会议结束后,林碃旁听了御前内阁会议的消息就是传遍了帝国官场,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不过暂时还没有谁有这个胆子去问林哲是不是已经决定立林碃为太子了。

内廷里,皇后陈静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开心了好几天,其他嫔妃也是多有议论。

而林哲对这些人的议论自然是通通都装作没听到,你不让别人做了,总不能还禁制别人私底下的议论吧,林哲对此也是懒得管了。

他平常的事那么多,对于一些小事基本是没有什么心思搭理的了。

相对于内廷的一些勾心斗角,林哲始终更加关注军国大事的发展,尤其是国内的经济发展以及海陆两军的发展。

国内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是保持着稳定的速度,其整体经济发展速度虽然不算太高,但基本上也能够每年保持一个大约百分七、八左右的增幅,而单纯放到工业的话,其发展速度要更高一些,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甚至某些行业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增幅。

只不过工业的经济总量还比较小,其增幅被帝国的整体经济总量给拖了下来。

如今的帝国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林哲是比较放心的。

外交上也是比较稳定,除了婆罗洲那边有些事务外,其他的基本都归于平静。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那边的内战也是平静了下来,在六十年代打了好多年的日本两个政府,在1871年德川幕府控制下的智仁天皇传来病亡的消息,而后其年仅一岁的儿子被德川幕府推上了天皇宝座,颁年号为‘宣仁’。

而趁着这个机会,德川幕府也是开始了更深入的公武合体改革,而德川家茂继续掌控大权。

这个历史上在大阪因为脚气病而死的德川将军,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而智仁天皇的病死,也就让日本真假天皇成为了迷案,估计当事人不说出来的话,估计日本人是搞不清楚明治和智仁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天皇了。

不过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1870年后,控制了日本西南部地区的明治政府已经和控制了日本中部以及东部地区的德川政府进入了相对平静的战略对持局面。

嗯,再加上北海国的话,日本的三国之势已经成为了定局。。

第490章 检阅海军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301章 势均力敌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318章 面圣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20章 伤亡悬殊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586章 腾飞中的海军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185章 扬州城破第662章 袁保恒的野望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303章 激战吴淞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441章 铁甲舰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17章 长兴初战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318章 面圣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38章 身陷危机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113章 决一死战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第530章 火奴鲁鲁海战第8章 营制第498章 湘潭起义第16章 贼军来袭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337章 继承人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1章 余姚林家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662章 袁保恒的野望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2章 土匪危机第75章 出兵松江第466章 海河工业区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17章 长兴初战第36章 追击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74章 上海商贸区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1章 余姚林家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191章 清军南援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69章 江海关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368章 协防师改革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37章 遭袭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