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海军上将科伦克级铁甲舰

不同的国家,其国家实力不同,海军军费的多寡自然也是不同,对于英国这个世界头号强国而言,一年同时动工几艘战列舰不成问题,追求的是大而全。

对于法国、俄罗斯这种国家而言,也大多喊出要建造多少铁甲舰,组建由多少艘大型铁甲舰为核心的庞大舰队,法国在1872年就是提出了要新建造217艘船只舰的扩张计划,预计耗费高达九千多万美元。

德国人也是在1872年提出了海军十年发展计划,拟定建造船只一百艘,

正在崛起的中国一样着野心勃勃的海军计划,正在执行中的海军发展发展计划里新建造船只的数量超过一百艘,万吨战列舰就有六艘之多、代替二等铁甲舰的装甲巡洋舰也有五艘的计划。

其他意大利、奥匈帝国、西班牙等传统的欧洲二流国家,大多也有着大型战舰的计划,此外这些国家普遍都有着自造大型军舰的能力,不外乎是性能强弱而已。

而在这些国家之后,一些三流以下的小国,则是难以承担组建大规模海军舰队的费用,并且战舰主要依靠外购为主,即便是偶尔购买一两艘大型战舰,但是也很难成为常态。

对于这些国家而言,那些上万吨的铁甲舰是无法奢望的,他们更愿意更具自身的实力,采购一些几千吨左右的船只。

而这些几千吨的战舰,对于这些国家的海军而言,就是可不替代的主力舰了。

智利也同样作为,作为一个南美国,其国家实力非常有限,这购买两艘数千吨的铁甲舰基本就是他们在七十年代最重要的海军扩张举动了。

因此他们对预计采购的军舰是非常重视的。

他们要求这两艘战舰能够担当起未来智利海军绝对主力舰的任务。可以抗衡南美各国现有乃至未来出现的军舰,包括阿根廷现有的两艘近海铁甲舰、玻利维亚、秘鲁等国的中小型铁甲舰。

当然了,他们也没有奢望自己购买的几千吨的铁甲舰就能够抗衡那些七八千吨甚至上万吨的大型铁甲舰了。

他们的只是希望在南美地区占据优势而已。至于对抗万吨铁甲舰暂时没被他们考虑进去,为啥?

因为现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七千吨以上的大型铁甲舰的国家就那么几个,不外乎就是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奥匈这些欧洲国家,除了欧洲国家外,还有大型战舰的就只有中华帝国了。

至于美洲那边,基本都是海军实力弱小的很,美国人还在埋头发展,浑然不管不顾外界变化,别说建造大型战舰了。他们现在连几千吨的小船都是不造,不是没钱或者工业实力不够,而是他们自己不想建。

在这种大环境下,智利在南美所能遭遇到的敌人,实际上并不会太强。

当然了,即便如此,智利人还是希望自家的战舰战斗力越强越好。

只是战舰的性能和成本是成正比的,一分钱一分货的战舰是有多少钱就能造的有多好。

如今他们对上海造船厂的连斜旋转炮塔方案的设计是非常满意,对上面的四门两百五十毫米的钢制后装炮更是满意,但是奈何这价格太贵啊!

智利人把报价一算。发现如果要购买两艘这种铁甲舰的话,那么整体的购舰支出比他们预计的要多了百分之三十五。

预算超过百分之三十五,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件大事。

于是乎。这些智利人开始给他们国内发电报,然后进行各种联系,唯一让帝国方面感到欣慰的是,智利海军方面是极力支持,并推动采购这种军舰。

这也不意外,每个国家的海军将领都是希望自己指挥的战舰越强大越好。

林哲也是对智利人的购舰计划比较关注,身为后来者,他也是多少知道一些南美的abc三国海军竞赛,虽然规模小了一些。但是那也是竞争购买超无畏的海军军备竞赛啊。

更关键的是,他们都没有自造军舰的能力。只能依靠外购。

对于这些订单,林哲要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而且这些军事外贸订单通常会极大加深帝国和南美国家的关系。别的不说,和智利人现在搞好关系的话,以后几十年里从南美采购硝石也就方便多了。

再者,这种大型军舰的出口,对于国内的工业体系而言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利润非常高,能够给造船厂以及其他相关厂家带来丰厚的利润,进而让国防企业进行更换的技术升级换代。

所以,林哲也是适当的对智利采购案表示了一定的关注,暗示了外务部方面要尽可能的争取智利的订单。

最后和智利人的谈判中,为了解决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价格问题,帝国方面的谈判人员虽然不说降价,但是却表示可以以提供一笔低息的商业贷款。

用低息贷款来推销军火或者对某个国家或者势力进行扶持,这是这几年来帝国用惯里的方式,日本三国、越南王国、宁王国、朝鲜王国、琉球王国等,基本都欠了帝国一屁股债。

而且基本都是为了采购军械而借的钱!

为了还钱,他们大多都是用各种农业产品,或者干脆就是出让矿产之类的给帝国还钱。

帝国在越南北圻的矿产开采权是怎么来的?就是通过这种模式得到的,而如今来自越南广宁煤炭已经大量供应中国,其中的无烟煤更是成为了帝国海军用煤的主要煤炭。

不过以往贷款购买军械,往往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背`景,但是现在的话,就是比较单纯的商业行为了。

人家智利人可不会为了购买两艘战舰就出让主权之类的。

不过就算是普通的商业贷款,但是一旦数量多了,以后自然就能够演变为各种政治特权,英国人在智利的庞大影响力是怎么来的,就是早期通过直接金融贷款,后期进行直接投资,通过慢慢的渗透,然后才扩大了在智利的影响力。

现在帝国在智利干的事实际上和英国人差不多。

比如帝国的江南矿务公司,就是和智利人合作投资开发硝石矿。

最后通过各种扯皮和谈判,总算是达成了相关协议。

智利方面向向上海造船厂采购两艘大型铁甲舰,向广州造船厂采购两艘五百吨级的浅水炮舰,也就是蚊子船。

此外,帝国方面将会为智利方面提供军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深水码头,必要的修理厂等。

这批一揽子订单总价为三百万圆。

智利方面直接支付两百万元,剩下的一百万圆由皇家银行提供贷款支持,智利方面后续分期十年付款。

智利人采购的两艘铁甲舰,被他们命名为‘海军上将科伦克号’‘布兰科?恩卡达拉号’,也被称之为海军上将科伦克级铁甲舰。

该舰的标准排水量为四千两百吨,拥有水线装甲带,采用连斜旋转炮塔布局,两座双联装封闭式炮塔,搭载四门两百五十毫米二十五倍口径钢制后装线膛炮。

采用倒缸式蒸汽机,马力三千三百匹,采用双轴推进,可以推动这艘战舰跑上十一点五节,并安装了风帆系统。

装甲采用锻铁装甲,水线装甲带从一百一十毫米到两百二十毫米不等,炮塔装从一百五十毫米到两百毫米不等。

这是一艘经典的,以船头对敌为主要战术的二等铁甲舰。

单船报价是一百两百万圆。

两艘就是两百四十万,再加上两艘浅水炮舰以及配套的修理厂,码头扩建等,总价是三百万圆。

签订合约的时候,智利人是满脸的笑容,他们已经是幻想着这两艘战舰建成之后,回到智利时的场景了。

到时候这两艘海军上将科伦克级铁甲舰就是南美地区,甚至整个美洲地区最强大的战舰,到时候阿根廷人、秘鲁、玻利维亚这些国家还不得被吓破胆。

合约签订后,上海造船厂和太平洋贸易公司的代表们也都是笑呵呵,上海造船厂接下了这两艘铁甲舰的订单,可是拿走了最大头的利润。

太平洋贸易公司这个二道贩子当了个中间人,也是拿到了不少实际好处。

对于帝国而言,这两艘铁甲舰的订单意义重大,代表着帝国继承了前几年的对阿根廷军售,从而是彻底打开了南美地区的军舰市场。

以后南美地区的海军竞赛,帝国估计能够从里头捞到不少的好处。

毕竟军售这种事有着极大的延续性,尤其是大型军舰。

当智利人用惯了帝国建造的军舰,熟悉了帝国标准的两百五十毫米、一百五十毫米、八十毫米这些舰炮的标准和性能后,并且在他们国内也都建立了相关的后勤体系后,要想再更换其他国家标准的军舰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所以最开始的订单尽管赚的不多,但是帝国上下依旧非常积极推销,这为的就是后续的订单和利润。

这从阿根廷那里就可以知道了,得知了智利人从帝国购入了两艘大型铁甲舰后,阿根廷也是反映相当迅速,阿根廷和智利也是潜在的敌国,这智利的海军实力增长以后,对于阿根廷可不是什么好事。

很快就是派人找上门来,说要采购军舰,一开始他们是没有多少犹豫的就订购了两艘五百多吨的木制机帆炮舰,这玩意很便宜,一艘才十多万圆而已,加起来也就三十万不到的订单。

但是就当太平洋贸易公司的负责人以为这事算完的时候,阿根廷的人却是主动提出来,他们也想要从帝国方面获得贷款,用以购买大吨位的军舰!(。

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25章 广德激战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171章 整编扩充计划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182章 惊天巨响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13章 见黄宗汉第8章 营制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25章 广德激战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318章 面圣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11章 山阴陈家第668章 布拉镇第61章 爆破攻城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420章 东北设省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303章 激战吴淞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79章 主政一方第67章 协防上海第634章 情报处调查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舰队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236章 腥风血雨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473章 新疆设省第52章 上海乱第182章 惊天巨响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250章 半斤八两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425章 提亲第182章 惊天巨响第685章 册立太子(二)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521章 裕祥号事件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193章 混战皖北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37章 遭袭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471章 穷教育第96章 沉默冲锋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438章 电报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604章 北海国第486章 齐琳的目光第521章 裕祥号事件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586章 腾飞中的海军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598章 年轻一代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15章 公然敲诈第250章 半斤八两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710章 南海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