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中俄南京条约

俄罗斯人在南京的谈判代表团,尽管已经承受了极大的国内压力,但是他们依旧坚持提出了诸多条件,关于领土方面的倒是不多,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华帝国打下来的领土,俄罗斯人要想在谈判桌上拿回来的可能性绝对是负数。

同样道理,帝国要想获得未能实际军事控制的领土,人家俄罗斯人说什么都是不会答应的。

因此在领土方面,双方的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以目前双方的实际军事控制线为主。

不过这个军事控制线也是有所争议,因为两国的军事控制线并不是说紧密联系在一起,中间往往有一片尚处于争夺的地区,这些地区说大不小,但是说小也不小,这些处于两国实际控制之外的空白区域,就成为了双方的争议重点。

最后是选择你要一块,我要一块进行瓜分。

除了领土问题外,还有其他几个重点,比如说俄罗斯人坚决要求帝国停止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军事援助,停止包括出售枪支火炮以及弹药等行为,停止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贷款等要求。

此外,双方在阿拉斯加的售价问题上也争议比较大,俄罗斯要一百万英镑,中国只肯出十万英镑,这里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同时,谈判里头也还有涉及到一些商贸的问题,比如俄罗斯人希望帝国能够向俄罗斯开放边界贸易,并给予优惠关税的待遇等。

林林总总诸多问题谈起来,可是非常的麻烦和复杂。

不过两国的高层肯定不会给予太多的谈判时间,俄罗斯人是急着结束东线战事,从事把所有精力投入对土耳其作战上,帝国方面也是想要见好就收,趁早把胜利果实拿到手,并借这个机会彻底解决和俄罗斯的领土争执,划分两国领土的边界线。

所以双方在谈判中,都是保持了较大的诚意,让步的情况比较多。

等到了十一月二十六号,双方的谈判团队终于是达成了初步协议,并各自呈报各自国内进行审批。

对于谈判团队的成果,林哲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很痛快的就是批准了。

俄国人那边虽然有所不甘,但是也知道如其一直这么拖着还不如彻底结束掉,到时候在东线失去的,他们就能够从土耳其身上找回来,因此也是快速批准了这份协议。

这样一来,双方的条约也就算是正式签订了,这份被称之为中俄南京条约的条约里,大小事项数十条,其中最为核心的一条就是边界划分。

双方同意以目前的实际军事控制线为基准,空白区域则是双方进行补换,整体划分遵循主要的山脉、河流为主,最后是形成了完整的边界划分。

双方边界的东部,以贝加尔湖为基准,湖东归属帝国,湖西归属俄罗斯,贝加尔湖的南部则是以双方的实际军事控制线为准,北部则是勒拿河为基准,并中间以山脉为界。

在贝尔加湖以西地区,也就是乌台省、新疆省和俄罗斯交界地区,则是依旧以军事控制线为基准,大体保持了以往的边界线。

西部的边界以巴尔喀什湖为基准,然后向两端延伸,这一部分地区由于两国的军事控制线交叉比较多,所以是各自交换了一部分领土,不然的话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过于复杂。

作为交换,俄国人退出了巴尔喀什湖南部区域,而帝国则是把浩罕省的西部同样面积的领土交给俄罗斯人,其中包括撒尔马罕这个比较重要的城市。这个交换,帝国是获得了巴尔喀什湖南部区域,可以有利保障伊犁地区的安全,俄罗斯人获得了撒尔马罕,这样就可以把撒尔马罕、塔什干、布拉哈等地区连成一片,也是杜绝了帝国从撒尔马罕出发,然后一路杀到里海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边界的划分中,分歧并不算大,基本是基于双方的实际军事控制线以及平等交换的原则。

至于阿拉斯加嘛,这个比较特殊,因为这片领土并不是俄罗斯的国家领土,而是一块企业拥有的殖民地,这个土地的所有权是归属俄罗斯太平洋公司,虽然这个公司实际上也是俄罗斯官方控制的,但是毕竟名义不太一样。

所以关于阿拉斯加,是排除在边界划分条约之外,而是以商业公司之间的交易主导进行,由皇室资产管理处成立中华帝国美洲公司,以六十万英镑的价格从俄罗斯美洲公司手中购得这片土地。

也就是说,完成交易后的阿拉斯加,实际上并不嫡属于帝国,而是嫡属于帝国美洲公司,不过这也只是名义上的,因为刚完成交易,帝国方面就是宣布以国有资产全资收购美洲公司,并获得了阿拉斯加的所有主权。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获得官方承认的殖民地公司,帝国美洲公司,前后只存在了区区一个月不到就结束了它的使命。

领土问题之外,帝国方面则是承诺在俄土战争中彻底中立,停止和奥斯曼土耳其的一些军械交易行为,并停止提供贷款,这导致原本已经快要抵达地中海的两艘满载枪支火炮的太平洋贸易公司的船只不得不掉头回国。

帝国方面还将会无条件的释放超过三万人的俄军俘虏!

同时由于帝国新获得的领土中,还有大量的俄国人,条约规定,如果这些人愿意,那么可以就地加入帝国国籍,成为帝国的一份子,如果不愿意加入帝国,则是可以返回俄罗斯,而相关路费由帝国承担。

然后还有一些常规的商贸条约,开放通商港口之类的,双方互派公使,设立公使馆,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等。

维克托拉这个之前以民间商人的身份主持对华外交工作的俄罗斯外交官,很自然的就成为了首任俄罗斯驻华公使。

只是上任后的他高兴不起来!

因为中俄南京条约的签订,表面上看起来俄罗斯人只是承认了已经丢失的领土,这在很多人看来兴许只是承认失败,丢面子之类的,但是在很多有心人看来,这却是俄罗斯人彻底放弃了这些领土。

以后国力强大了,估计都不好找理由重新夺回去了。

同时,俄罗斯人彻底放弃向东扩张,而是把扩张方向全面转向南部和东部地区,也就是中亚、中东以及东欧地区。

对于很多国家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对于英国来说,更是大大的坏事。

这俄罗斯人虽然在东边干不过帝国,这并不是说俄罗斯人的军事实力差了,主要还是因为距离遥远,补给困难,使得俄罗斯人是空有余力,但是怎么也用不上。

第十次俄土战争里,俄罗斯投入作战的兵力可是高达五六十万,他们在高加索的两个军就有十几万,在东欧地区的多瑙河战线上,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亲自率领七个军,总兵力大约三十来万。

而且这还没算上诸多仆从军呢,真要全部算上的话,估计总兵力能够达到七十多万,其规模丝毫不比1870年的普法战争差多少。

而且这等规模的兵力,俄罗斯还没有用尽全力,战前俄罗斯一共拥有约十八个军,对土耳其作战只投入了其中的九个军。后期对华作战,先后投入了三个军,主要是西伯利亚那边两个军,中亚方向一个军。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俄国人实际上还可以调遣至少好几个军的部队参加俄土战争,如果进行更大规模的动员。至于西伯利亚和中亚方向嘛,那地方实在太远,俄罗斯人空有兵力也派不上去,所以只能是用几万人和帝国打,当然了,帝国也好不到那里去,准备了大半年也才派上去十来万人而已。

但是欧洲这边就不一样了,距离近,补给方便,俄罗斯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其欧洲压路机的特色,甭管对手是谁,几十万大军一起喊着乌拉发起冲锋,拿破仑再世看见这阵势都得脚软。

所以当俄罗斯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结束和帝国的东线战争后,亚历山大二世就是卯足了劲想要把土耳其彻底干掉,然后从土耳其身上获得更多的利益,以弥补东线的损失。

这个档口,帝国又是直接中断了和土耳其的军械贸易,毫不犹豫的把土耳其给卖掉了。

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土耳其那边是情况迅速恶化,俄军花费了大力气,终于是逼得普列文里头的土军弹尽粮绝,最后被迫投降。

拿下普列文后,俄军的攻势就不是土耳其能够挡得住的了。

进入1878年后,俄军在前线的攻势更为猛烈,土军根本就抵挡不住。

这个时空里的土军虽然比原时空抵挡的更加顽强,武器也更加先进,装备了1864年型林德步枪和大量钢制后装火炮的土耳其军队,其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是他们也存在着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兵力严重不足。

比如在高加索方向,原本十来万的俄军是以为对面的土耳其军队数量会更多,所以一开始是准备执行战略防御的,但是没有想到对面的土军竟然比自己还少,所以就是改变初衷,直接发动进攻了。

等到了1878年一月份,帝国这边的高层又是为一年一度的财政预算分配进行明争暗斗的时候。

数十万俄军则是蝗虫一样扑向君士坦丁堡,,而以土军目前的状态而言,要想挡住俄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也就是说不远的将来,俄军将会杀入君士坦丁堡,甚至把整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给肢解吞并。

失去远东和阿拉斯加,但是如果能够一举拿下巴尔干半岛以及高加索的大片区域,甚至获得一个地中海的出海口,那么对于俄罗斯而言,毫无疑问是赚大了。

这个时候,世界老大英国终于是坐不住了!(。)

第642章 重设经济大臣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242章 战略规划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150章 劝进表第424章 理想和现实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250章 半斤八两第311章 俘虏问题第554章 四国条约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173章 冯宝才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275章 严阵以待第473章 新疆设省第74章 上海商贸区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567章 他们的战争(一)第24章 新军服和军衔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43章 惨胜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598章 年轻一代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442章 女蜗号铁甲舰第554章 四国条约第269章 死城安庆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250章 半斤八两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55章 轻松胜利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385章 沧州激战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488章 所谓治国第8章 营制第634章 情报处调查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149章 董离第269章 死城安庆第641章 势均力敌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第566章 战舰和炮台的较量第53章 东进上海第469章 秘书处改革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191章 清军南援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168章 宫务厅情报处第275章 严阵以待第621章 普法战争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46章 他敢打吗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32章 大战前夕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15章 公然敲诈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141章 起兵的借口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318章 面圣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460章 订单大爆发第559章 句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