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张良要去寻找名师

夜色下。

烛灯依旧在房间内点亮,窗外寒风瑟瑟,屋内小小炭炉发出暖红的色彩。

暴氏在给赵秋喂药过后没留一会,便起身离去,不过在离去前,暴氏让白衍劳累一晚,好好照顾赵秋,这也是暴氏跟随白衍之后,第一次主动提出让白衍做一件事情。

于情于理,不管是因为暴氏当面请求,还是赵秋此前的帮助,白衍最终都留在赵秋的闺房内。

见到这一幕,暴氏方才安心离去。

暴氏清楚,任何一个女子在生病之时,不管是身体还是心里,都极其虚弱,这时候任何一个关心的举动,任何陪伴,都会让女子倍感受用。

“这段时间看得出,她很开心。”

赵秋躺在床榻上,盖着厚实的被子,那让人惊叹的俏脸上,额头浮现湿迹,不过不知道是因为出现这些汗水,还是白日一直在睡,赵秋此刻神情似乎比起几个时辰前,要好上不少。

“从小她父亲就没怎么陪她过元日,与她关系最好的胞弟死后,更是清冷。”

白衍跪坐在木桌前,知道赵秋说的是暴氏。

想起暴氏这段时日那脸上的笑容,白衍也挺开心的,可惜暴氏一族其他人都在楚国,仅有暴禹一人来到这雁门。

“她在你身旁那么久,你都都没有半点念想?如此一个美人,就这般放在府邸空房之中?”

赵秋缓缓转过俏脸,看向窗前的白衍。

这是赵秋一直以来都十分疑惑的事情,来到府邸这里那么久,她从未见过白衍在暴姝的府邸过夜,她清楚的知道到,这绝非暴姝不愿,在对于白衍的事情上,暴姝对于妻、妾从来都不在意。

对于暴姝,即便是身为女子的赵秋,都忍不住心动,所以她有些理解白衍。

“尚未想过此事。”

白衍听到赵秋的话,转头看向床榻上的赵秋,摇摇头,轻声解释道,随后打了一个哈欠。

寒冷的天气下,深夜坐在火炉旁,总是会让人感觉困意,特别是熬夜的时候,最是想念一张软床,一块暖被。

“那打算什么时候.才想一想?终归是要为你妾室,何不趁早?”

赵秋听到白衍的话,沉默一会,随后看向白衍,满是不解。

白衍这一次,没有看向赵秋,而是伸手从木桌旁那堆竹简上,再次拿过一卷竹简。

“等那一日,我白衍有能耐让她出现在世人面前,再想此事!”

白衍说话间,顶着困意,打开竹简,随后拿起笔墨,开始写起来。

木窗旁。

烛灯下,少年低头撰写竹简的身影,让床榻上的赵秋直勾勾的看着,让人意外的是,赵秋听到白衍的那句话后,便再也没有提及方才的问题。

把厚实的被褥裹得严严实实,汗水几乎侵蚀赵秋穿着的衣物,然而望着那个少年,赵秋却看的格外清晰。

“可否与我说说,伱当初在齐国的事情?”

赵秋开口说道。

从魏老那里,赵秋得知白衍不少事情,其中有暴老与白衍是如何相遇,以及少年被田府赶出来的事情,但对于少年更早之前的事情,赵秋一无所知,往日她与白衍接触时也多是斗气,眼下或许是想到此时闲着也是闲着,赵秋突然很好奇,很想知道少年的一些故事与经历。

特别是元日的时候,赵秋看到白衍在书房,那晚白衍跪坐在木桌前,身上穿着的是一件很普通很普通,并且补了不知多少洞的粗布衣。

“我?”

白衍听到赵秋的话,有些诧异的看向赵秋。

看着赵秋那高冷的俏脸上满是好奇,美眸满是期待的模样,白衍沉默片刻,考虑到赵秋已经知晓他是被田府赶出来的事,便没有隐瞒,毕竟若是赵秋日后有机会,派人去查探打听一番,也能查到他的事情。

于是。

白衍在赵秋的目光下,想了想。

“我从小住着的村子,叫水村,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就在临淄城外.”

“小时候,那些村民,还有与我差不多大小的孩童,总是笑话我,连那些村里的老者亦是如此,那时候我外祖母听到,总会拿起扫帚,挥舞着赶跑他们,之后.”

木桌前,白衍对着赵秋介绍着村子,父母,兄长,还有村子里的一件件事,提及小时候的经历时,谈及外祖母拿着扫帚保护他的时候,白衍笑着抬起手,一边说一边用手形容着。

赵秋躺在床榻上,安静的听着,看着跪坐在木桌前的白衍,从一开始平静,到后面越说越露出笑容的模样。

这一刻。

赵秋发现,她似乎还是第一次,了解眼前的少年。

原来他是从小就在村民的嘲笑中长大,她听着白衍的话,能想象到那个画面,也能想象到,那个素未谋面,却又总是护在白衍身前的老妇人。

暮然间。

赵秋美眸看着那个木桌前,兴奋诉说着的少年,她发现,

他想家了!

虽然少年不说,但她看着那少年诉说的模样,却能清楚的感觉到。

当听到少年离家想要实现那句话的时候,她也终于得知少年所有的过往,想到如今少年的身份与地位,再想到那些村民,特别是那几个最乐于诋毁、嘲笑白衍的妇人。

赵秋都忍不住抿嘴忍着笑意,美眸浮现一抹嘲讽。

昔日之举,日后再见少年,可还有胆?

房间内。

也不知道过去多久,随着少年说完,随着房间安静下来,在夜色中,可能过去一个时辰,也有可能过去两个时辰,烛灯依旧亮着,火炉依旧有炭火,而少年,看着看着,终于忍不住倦意,趴在木桌前熟睡过去,

“又不是没睡过,非要趴在木桌上。”

静悄悄的房间内,突然响起一句话。

赵秋美眸看着那情愿趴在木桌上睡,也不愿来到床榻上睡的白衍。

说归说,不过这一次,她却终于明白,为何那白衍不会像其他男子那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去占有暴姝,为何即使是白衍睡过这张床榻,眼下宁愿睡在坐榻,也不愿意睡在床榻。

他若不是如此,他又怎会是他。

善无城。

夜色当空,深夜未眠的不仅仅是生病的赵秋,就在善无城内一个十分偏僻的小院内,张良站在黑漆漆的夜色下,感受着寒风,望着天空的皓月。

“吾张良,此生必杀秦国昌平君、昌文君,屠其.族!”

张良那给人儒雅的脸庞,此刻眼神赤红,满是愤恨。

从张氏被陷害,名誉尽毁,再到韩王被杀,如今张说也死在昌文君手中,张氏以及他张良,注定这辈子,要与昌平君、昌文君二人不死不休。

“好志向!”

身后传来一个感叹的声音。

张良那不甘的眼神,望着皓月,几息后,听到身后的脚步,方才转过身,看着今日带着他们来到这里的余伯、鲍孙,以及大伯张黡。

张良抬起手,低头给三人打礼。

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子房如此志向,何愁大事不成!”

余伯笑着对打礼的张良说道,随后看向身旁的张黡。

张黡笑着点点头,看起来是赞同,不过却并没有说话。

“子房愤慨之言,余伯切莫言之,让子房受人取笑!”

张良对着余伯说道,言语之中,尽是失落。

余伯却是摇了摇头。

“此言差矣!夫之志,立于天地之间,何人言笑!”

余伯负手而立,当着张黡与张良的面,摆摆手,开口说道。

“况且此番汝等虽未取下昌文君首级,然恰逢昌平君不顾天下道义,处死韩王,天下愤恨之人有目共睹,待他日天下世人闻言是汝张氏,势要为韩王复仇,行刺昌文君,世人还有何人不知,昔日张氏乃被陷害!”

余伯解释道看向张良,随后看向张黡:“彼时张氏振臂一呼,以张氏之威望,何愁天下氏族不响应?”

皓月下。

朦胧的月色中,随着寒风拂过,听到余伯之言的张黡与张良,都有些意外的对视一眼。

这话倒是没错!刺杀昌文君虽说不至于所有士族都会恢复对张氏的信任,但至少也有半数以上会再次信任张氏,剩下的对张氏也不会再如此前那般敌视。

“可眼下,吾等要如何离开雁门,前往代地!”

张良思索两息后,看向余伯问道,问出方才饮酒时,一直没有询问的事情。

由于雁门已经是秦国疆域,而代地是赵国代价统治的疆域,此前方才经历匈奴的事情,雁门通往代地的隘口,全部都有边骑重兵把守,没有白衍的通行令,想要通过,无异于痴人说梦。

若非碰上突然出现在酒楼的余伯,他们张氏此番便是想冒险从白衍那里接触,想要前往代地。

对于这个余伯,不管是张黡还是张仪,都觉得还是能信任的,毕竟此前张氏也偶有听闻过这个名士,加之在酒楼时余伯对张黡说的话也有道理。

在芈旌的事情上,白衍已经有意放过芈旌,这无疑是想要与昌平君、昌文君交好。

这时候想若要见白衍,实属不明智。

“离开雁门之事,汝等不必担心。”

余伯听到张良的话,胸有成竹的说道,让张良别担心,通行令的事情不是难事。

张良与张黡听到余伯的话,沉默几息,都已经猜到,定是有公子嘉已经悄悄安排人在白衍身边,否则公子嘉不可能对于白衍的事情了如指掌,而且那个人的身份一定不低,不然余伯也不会如此笃定能通过隘口,前往代地。

想到这里,不管是张良,还是张黡,都很好奇。

只可惜二人都清楚,这个人显然无比重要,公子嘉绝不可能会告诉他们二人。

“子房,方才吾与汝伯商议,时逢刺杀,昌平君尚在颍川郡,于楚地不远,汝等贸然回楚实属不妥,不如先留在代地静观其变。”

余伯突然看向张良,轻声说道。

对比已经醉酒的张宴,余伯与鲍孙都认为,以张黡的为人,日后张氏应当会交到张良手中,故而余伯与鲍孙也都想着,此番说服张良也一同留在代地,到时候与代王相处,两全其美,张氏动用人脉帮助代王,代王不仅会庇护张氏,更会暗地里帮助张氏复辟韩国。

“多谢!”

张良听到余伯的话,拱手感激的对着余伯打礼。

余伯见状,微微皱眉,显然知道张良的意思,张黡也有些意外。

“方才子房已经决意,待去到代地后,子房逗留数日,便独自动身去齐国,寻师蒙学!”

张良拱手解释道。

话音落下,余伯略微思索,眼神突然一凝,随后看向张良。

“子房是打算去寻那骑牛老者?”

余伯问道。

张黡与鲍孙听到这里,也纷纷看向张良,这段时日对于齐国传得沸沸扬扬的事情,他们自然也有所耳闻。

张良听到余伯的话,认真的拱手打礼,没有解释,但这个举动无声胜有声。

望着已经下定决心的张良,余伯与鲍孙看向彼此,思索一番,倒也能理解,毕竟别说如今有着血海深仇的张良,就是代王哪里,都已经传来消息,让他们多派些人去雁门境内找一找,看有没有骑牛老人。

而且当今天下,不仅是代王,听说魏国、楚国,以及齐国,都到处都在寻找这个老人。

“也罢!日后若是子房寻得高人,还请莫忘吾等!”

见张良心意已决,余伯也没有再多做劝住,眼下张黡尚在,对于代王来说,也是足够的。

至于张良能不能找到那个骑牛老人,余伯不抱有太多希望,毕竟别说齐国那么多士族在寻找,就是齐王以及很多齐国大臣,都在四处寻找,张良想要找到那老者,难!

若是真能有幸找到,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片刻后。

随着余伯与鲍孙返回房间,寒冷的院子内,便只剩下张黡、张良二人。

“子房,汝真要去寻那骑牛老人?”

张黡有些担忧的看向侄儿张良,那骑牛老人太过神秘,根本没有丝毫音讯,张良想要找到人,几乎不可能。

“子房已经想通,若想灭暴秦,复辟韩国,唯有寻得那老者,纵使花费十年,二十年,即便此生寻人无果.”

张良满是认真的看向张黡:“子房亦无悔!”

对于找到那个骑牛老者有多难,张良怎会不知但张良坚信,只要自己去寻找,只要自己比其他人更有毅力,只要他比其他人花费更多的时间,三年、五年、十年之后,伴随着他寻人的事迹传出去,定会传到那骑牛老人的耳中。

到时候骑牛老人定会感受到自己的一片赤心,见自己一面。

夜色下。

张黡目光看着张良的模样,似乎感受到张良的决心,然而又考虑到张氏已经暴露,张良贸然独自游走天下,恐会有危险。

随着张黡的沉默张良似乎也猜测到什么。

“张氏之仇,吾父之仇,族兄之仇,国灭之仇,韩王之仇,子房不敢忘!还望族伯恩准!”

张良说完,看向张黡,眼神之中满是恳求。

张黡看着张良的模样,最终还是心软下来,缓缓点头,他也希望张良能找到那传说中的老人,到时候无论是振兴张氏门楣,还是复辟韩国,都有更多机会。

次日一早,随着天色变亮,略微昏沉的天色下。

早早起来的张黡、张良等人便发现,余伯当真已经得到通关令,好在都清楚这个人他们不宜过多打听,张黡、张良二人都没有多言。

通关令到手,担忧夜长梦多的张黡、余伯几人,便决定立刻离开雁门郡,早些抵达代地见到代王。

而另一边,就在张黡、张良等人离开善无的时候,在颍川阳矅城的昌平君,看到昌文君送来的竹简,勃然大怒,愤而一掌拍在木桌上。

“张氏!!!”

昌平君那瞪着的眼神满是狰狞,青筋突起,咬牙切齿的说出这两个字。

想到长子芈沼的死,随着张氏的出现,一切都已经得到解答,此刻昌平君只有一个念头,为长子报仇,灭掉张氏所有人。

“来人!”

昌平君呼吸急促片刻后,面色阴狠的看向门外。

“大人!”

一名亲信走近房间,对着昌平君拱手打礼。

即便是昌平君的亲信,此刻看着昌平君,亲信都从未见过昌平君这般模样。

木桌前。

昌平君忍着心中的怒意,从木架上拿过一卷竹简,来到木桌前书写起来。

“送书信送去楚国!”

昌平君书写好后,把竹简交给亲信,昌平君势要动用所有人脉,对张氏报复,不死不休。

“诺!”

亲信拱手领命,双手接过竹简,后退几步后转身离去。

而随着亲信拿着竹简离开后,昌平君努力平复下心情,过了许久,方才起身离开书房。

郡守府邸外。

百余名身穿布衣,被由后面绑住手的囚徒,全都摇摇晃晃,十分虚弱的站在府邸外面的空地上,数十名秦吏手持长戈,看着这一幕。

这些都是此前参与叛乱的新郑男子,虽说不是主谋,但叛乱就是叛乱,为了严惩示警,下场当然不会好到那里去,虽不至死,却也难道刑罚与劳役。

“昌平君,人都已经在这里!”

一名身穿秦国官服的中年男子,看到昌平君出来后,便拱手说道。

昌平君见状点点头。

看着这些参与叛乱的人,本就因为这些人,方才来到颍川,昌平君的眼神之中满是怒意,如今再想到张氏,昌平君恨不得立刻杀死这些人泄愤。

“送去骊山!”

昌平君下令道。

原本这些人都只需要在新郑,参与重新修缮城邑,但眼下,昌平君已经改变主意,他要这些叛贼,全都要修建陵墓。

昌平君清楚,以眼前这些人受到的刑罚,即便这些人能活着走到骊山,这辈子也别想在离开骊山一步。

“诺!”

秦国官员起初有些诧异然而看向昌平君一眼,见到昌平君的眼神,连忙点点头,转身对着那些秦吏下令。

“送去骊山!”

顷刻间,诸多秦吏纷纷挥舞手中的长戈,开始驱赶这些囚徒赶路。

“骊山?”

“为何是骊山!”

“大人,求求大人放过吾等!”

无数囚徒听到要去骊山,原本就已经绝望的脸上,此刻再也看不到任何一丝希望。

由于之前叛乱时,这些囚徒都参与过抓新郑百姓的事情,故而在新郑城破之后,全都被新郑的百姓指认出来。

而就在众多囚徒之中,便有两个白衍曾经很熟悉的人,那便是鄠邑、卢稷,虽然不知道鄠邑、卢稷为何没有被处死,不过比起当初,此刻不管是鄠邑还是卢稷,虽然保住了命,但也变得不像人,眼神空洞,神情麻木,鼻子都已经不见,血肉模糊的面部看起来十分恐怖,二人再也不复昔日的意气风发。

“走!”

“快走!”

一名名秦吏手持长戈,驱赶着一个个囚徒朝着城外走去。

说了暴氏,赵秋也知道白衍的事情,唯有赵秋的事情没有提及。

第27章 世人,不及她第81章 今晚上架了。第572章 大梁之乱,杀戮夜色第527章 那少年,便是白衍?第632章 楚国士族的心思,暗地里与白衍的勾结第45章 出发!第119章 城门开,韩王降!第383章 抵达咸阳第433章 月氏变故,头曼单于的察觉第401章 洛阴之乱(四)第460章 劝说,留下第618章 嬴政的喜悦第510章 白衍的消息第552章 楚军被伏第205章 这老将军是王翦?似乎还没人想到用第276章 交战第277章 袭营!第3章 亡魂恩师第378章 恩人冢,送来的书信第358章 为赢侃开脱,大事前兆。第15章 剑?衍儿怎么带着一把剑?第338章 与杨端和老将军的交谈,意想不到的第584章 给熊奇的‘好事’!第220章 欺骗,赵国大军,就在七里外!第73章 出发,离开阳城第18章 平阳白氏第597章 白衍与孇谷的见面第233章 后世‘兵仙’的方法。第471章 儒师已到第539章 田鼎的拜访第383章 抵达咸阳第30章 他好像一直在留手第239章 熟络的贿赂第125章 局!第638章 震惊的司马昌,王翦与腾老的可惜第631章 得救的王贲,再次来到楚第248章 徐师的到来,神秘人的约见第735章 头曼单于心中那一丝丝悔恨第665章 抵达薄菇!兄长之仇第273章 赵葱:可惜了可惜了!第159章 两个命令第496章 小舅父的疑惑,田贤回齐国第557章 是真的九州鼎!第182章 下血本,赠人!第35章 报到第466章 暴氏的疑惑,少年何人?第394章 见小舅父,田府之中吕氏来信!第730章 除心腹大患,突然出现的新能力第491章 孇谷的恍惚第628章 惊慌的项乐,溃败的楚军第357章 突发事件,嬴政的紧急命令第599章 你口中的白衍,便是衍儿!第694章:假冒之人,姚贾之言!第112章 不图小利,谋划项氏,楚国!第605章 齐王建的询问,公子升的目瞪口呆第292章 交锋,白衍的自信第353章 子霄,你说秦国为何没通缉我?第495章 嬴政怎么如此宠信这小子第533章 了解白衍的,还是只有荀朔第126章 迁王。第642章 嬴政的嘱咐,我找我自己!第572章 大梁之乱,杀戮夜色第259章 终究还是寡妇动了情第184章 冯去疾的意外,吕奇的到来。(二合第571章 魏国士族对齐王的怨念第164章 战第155章 不可为而为之第374章 荆轲的请求第2章 长兄的嘱托第137章 北方草原第726章 羌瘣之死第233章 后世‘兵仙’的方法。第605章 齐王建的询问,公子升的目瞪口呆第339章 嬴政的话,赢侃的得意第653章 居然是白衍!田贤的震惊第159章 两个命令第334章 茅焦到来,误会!第454章 升爵 赏赐。第384章 得知真相,感情真被下药了!第142章 不着急,先吊着!第484章 张良要去寻找名师第36章 没人相信梁朗第367章 甘泗的悔恨,一个个有名字的牌位。第279章 抵达井陉,蒙恬的震惊第190章 气炸了的老头,抵达咸阳。第638章 震惊的司马昌,王翦与腾老的可惜第617章 白衍的消息送到嬴政面前第625章 失传的军阵第88章 或许有一天,会知道的。第413章 嬴政的询问第46章 白衍?未曾见他寻我。第365章 被贩卖到酒楼的女子第383章 抵达咸阳第425章 老夫当是真老了!第597章 白衍与孇谷的见面第419章 田鼎的担忧第525章 要杀人的,是白衍第567章 震慑彭伯第546章 可是被迫害?第82章 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