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嬴政的惋惜,一个个幸灾乐祸的眼神

“王上来了!”

“快快快,快跪下!”

街道上,原本嘈杂不休的百姓,突然见到远处王宫方向瞬间安静下来,转头看去,便见到人山人海之人,纷纷跪在地上。

见状。

身为秦国咸阳的百姓,哪里还不知道为何,于是纷纷对着亲朋好友提醒一句,跟着,便低头跪在地上。

“秦王嬴政!”

“嬴政来了!!”

除去秦国的百姓、士族、商贾外,其他诸国的士人、商贾,自然不会对嬴政下跪,特别是赵国、魏国之人。

作为方才被秦国攻灭不久的国家,他们这些亡国之人,不仅没有养成本能习惯,更没有跪拜嬴政之心。

反正有楚国、齐国的士人在,他们就不相信,嬴政眼下还有心思理会他们。

“拜见王上!”

“拜见王上!!”

咸阳城的街道上,不仅仅是人山人海的百姓下跪,就是除宫卫外,所有秦吏,所有铁骑将士,也都纷纷朝着嬴政下跪。

赢侃、鸠,以及其他铁骑将领,也在这时候,翻身下马,对着嬴政打礼。

而荀朔因为尚未有爵位,隶属民,故而在街道中,对比其他一众铁骑将领抬手辑礼,荀朔也缓缓跪在地上,对着嬴政辑礼。

为首的王宫卫尉,带着一众卫士令,统领着一排排手持长戈的宫卫上前,顷刻间便接管警惕四周的责任。

一匹匹骑着魁梧壮硕的战马背,一个个穿着衣甲的魁梧男子,目光锐利的看向四周,其腰间不仅配有利剑,手中更是都持有一把弯弓。

秦国亦有秦弩,不管是再精锐的大军,例如白衍麾下的铁骑,亦或者是连白衍都惊叹的铁鹰锐士,都是配备秦弩。

而像这些穿甲带弓的人出现之时,不管是街道上的百姓,亦或者是其他诸侯国的士人,几乎立即都猜到其身份。

中车府卫!

号称整个秦帝国最精锐的将士,没有之一。

若是秦国耗资无数精力、时间敲打,方才挑选出三千余铁骑锐士,那么中车府卫,便是掏空整个秦国,方才选出来八百个精锐中的精锐。

“王上,到了!”

赵高勒住拉着马车的六匹马儿,看着身旁的宦官下去已经放置车凳,赵高下马车,缓缓转过身,对着马车内的嬴政,拱手禀报道。

随着赵高的话。

所有中车府卫,以及宫卫,全都面色警惕的面向四周,不管是人山人海跪在地上的百姓,还是那些高楼,全都被仔细看着。

李斯、尉缭、昌文君等一众百官,此时也纷纷来到前方,在看着四周百姓之余,目光望着那些倒在地上的尸体,以及被摁在地上挣扎的士人。

马车上。

嬴政缓缓从马车之中走出来,站在马车前,嬴政很快便注意到,远处在那些众多跪地的铁骑将士之中,那口巨大的鼎。

虽说已经知晓是假鼎,然而,嬴政也从未想到,这假鼎,居然如此之大。

不怪白衍在夺得彭城后,又见到如此大的鼎,没想到是阴谋。

“嬴政,汝命白衍暗中寻假鼎,送来咸阳以祭天,如此欺天骗世之举,不怕为世人耻笑?贻笑后人?骗世之名?”

嬴政方才走出马车,几乎瞬间,人群中就有人突然站起来,对着嬴政大喊道。

这般举动,让四周跪在地上的百姓,纷纷抬起头,侧头看去。

几乎就在瞬间。

其他地方的士人,也纷纷站起身,一些原本便站着的诸国士人,也纷纷附和着,所有人都在质问嬴政,质问嬴政为何要下令让白衍寻假鼎,冒充九州鼎。

“嬴政!”

“嬴政,汝胆敢欺天,天定不容!”

咸阳宫卫的卫士,可都不是摆设,见到那些士人站出来的时候,便已经冲上去,合力将一个个士人扣押,而那些士人也一边挣扎,一边朝着嬴政怒喝着。

“王上!”

昌文君、王绾等人见到这一幕,自然清楚,已经死了那么多人,绝不能让嬴政把这些士人全都杀了,毕竟这些人并未和方才士人那般,朝着鼎冲去,想要解开大鼎盖着的秦字黑布。

故而二人连忙对着嬴政辑礼,提醒嬴政忍住心中怒意。

“寡人欺世?”

嬴政看着那些士人,脸颊满是冷笑,眼神阴郁,不难看出其中的愤怒,但好在表情却并未失态。

“诸位,可有何人?能证寡人下有此令?可有何人,见寡人之诏?”

嬴政站在马车上,看着周围无数跪在地上的秦国百姓内,依旧许许多多站着的人,数量极其庞大,而无一例外,那些人身上的衣物,又要远远好于秦国的普通百姓。

毕竟其他地方的百姓,可没多少财力、经历,会不愿沿途辛劳,来到咸阳。

“……”

嬴政又看向另一边,故作好奇的眼神看着那些人。

这种最直接的对峙,在绝对理直气壮的情况下,根本不需要任何担忧。

“吾乃齐国莒城士人,闾丘纵!自彭城而来!”

远处,闾丘纵直接走出街道,看着两个目光凶狠的宫卫过来,闾丘纵没有丝毫胆怯,任由其押着自己。

“若非秦王下令,闾丘纵不解,那白衍,为何屠杀一亭百姓,又为何灭宋家?”

别看闾丘纵没有直呼嬴政的名讳,但闾丘纵说出来的话,效果远远高于其他人,首先闾丘纵便说出自己是齐国士人,其二便是从彭城而来,其三便是知晓白衍在彭城的事。

这也是为何几乎在闾丘纵开口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纷纷看向闾丘纵。

一些沉默的老者,此时也终于找到机会,纷纷开口。

“秦王,九州鼎,乃帝禹命人所制,寓意天下九州,自古以来,都意义非同寻常,如今传承千余年,岂是假鼎能取代!吾等还请秦王,莫要被宠臣误国欺瞒!”

一个白发老者,率先开口,而他的话,比起其他那些年轻的士人,则要好听得多,不仅没那么刺耳,而且其意,也十分温和。

即便是很多秦国官员闻言,都纷纷议论起来,明白老者言外之意。

想要让嬴政当着满城百姓,以及无数士人的面,把假鼎公之于众,若是假的,若是被白衍欺骗,嬴政便可亲自告知世人。

街道上。

很多老者也纷纷站出来。

而随着议论不休的话,嬴政一言不发,耐心等待所有人全都说完后,方才把目光,看向远处,赢侃身旁的那名铁骑将领,以及一直跪在地上的那个士人。

“尔等便是护送九鼎前来咸阳之人?”

嬴政问道。

至周朝始,从分封天下诸侯之后,所有诸侯国不管如何兼并,都流传着一个习惯。

那便是任何朝议,或者需要商量的事情,都是先由手底下的人商量,最终再由诸侯王决定,即便是如今秦国朝堂议事,也都是一直秉持着这个流程。

眼下。

面对无数士人的言论,面对那些从其他地方,不远千里赶来咸阳的老者,嬴政并未着急回复,而是让那护送九鼎来咸阳的两人,开口说话。

白衍既然派遣他们二人前来,那么此时面对那些人,这二人所有言论,便都代表着白衍。

“回王上,荀朔,奉白衍将军之命,护送九鼎而来!”

荀朔跪在地上,听到嬴政的询问后,抬起手,不卑不亢的对着嬴政打礼道。

荀朔!

短短两个字,却让很多诸国士人,乃至很多秦国官员议论起来,甚至被擒住的闾丘纵,以及那些老者,还有远处人群中的匡旌与陈老、田老等人,都纷纷诧异的对视一眼,随即满是不解的看着远处,跪在地上,自称荀朔的人。

作为齐国的老族,他们对于荀这个姓氏,可不陌生,而荀朔这个名字往日里他们或许想不起来,然而一旦听闻之后,却都能在第一时间,想到其传言,以及荀子最宠爱之孙的身份。

“荀氏子弟,怎会与白衍有关系?”

“那荀朔,传说不是游历江湖了吗?”

这几乎都是齐国士人脑海里,第一个念头。

这要怪也只能怪往日里,荀朔实在过于低调,低调到什么程度,可以说除去铁骑将领外,绝大部分铁骑将士以及边骑,都不怎么注意到,荀朔这个人。

就连在雁门的百姓,更多关注的,还是那些有着爵位,并且十分善战的将领。

雁门尚且如此,更别说齐国的士族、士人。

眼下。

一些心思机敏之人,注意到荀朔称呼嬴政为王上,而非秦王,这荀朔,在秦国可没有爵位,也就是说,如今荀朔是在白衍帐下。

“荀朔,荀子之孙!”

尉缭、王绾此刻听着耳旁,传来其他官员的小声议论,目光却都看向一边的李斯。

几乎一到这里,李斯的目光,就没离开过那个荀朔,眼神似乎满是惆怅,似乎在回忆曾经的过往,就是不知道是在怀念蒙学的日子,还是恩师与韩非,或者皆有。

“免礼!”

嬴政不动声色的看向荀朔一眼,让荀朔免礼起身。

“鼎从何处所得?可是九鼎?”

嬴政看着荀朔起身后,望向那口被盖起来的大鼎,开口询问道。

荀朔闻言,方才起身的荀朔,再次对着嬴政打礼。 “回王上,此鼎,是将军于泗水所得,乃九州鼎……”

荀朔对着嬴政拱手说道,然而话音方才响起,还不等荀朔说完,这时候远处就突然传来一声大喝。

“荒谬,此鼎,绝非是真的九州鼎!吾亲眼所见,白衍如何从泗水捞鼎!”

突如其来的大喊,让所有人都纷纷看去。

李斯、尉缭、王绾等人,纷纷皱起眉头,就连马车上的嬴政,听到有人说,亲眼见到白衍在泗水打捞鼎,也不由得看过去。

在众人的目光下。

穿着一身布衣的聂宽,从人群中站出来,一步步绕过那些跪在地上,满脸好奇的百姓。

“宋子?”

“宋子怎会在此?”

见到聂宽,很多护送九鼎前来咸阳的铁骑将士,纷纷一脸惊讶的看向彼此,小声惊呼道。

对于这个宋子,将士们依旧还有影响,毕竟去泗水打捞鼎的时候,便是这宋子带路,将士们都不理解,按道理应当是在彭城的宋子,为何会在咸阳。

“汝是何人?怎会亲眼见白衍捞鼎?”

赢侃望了一眼那些失声惊呼的铁骑将士,看着宫卫把聂宽带过来后,皱着眉头,直勾勾的看着聂宽问道。

只见聂宽见状,示意放开他。

在赢侃的目光授意下,两名宫卫放开聂宽,随即就看到聂宽,对着不远处马车上的嬴政拱手打礼,转过身,看着四周,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喊道。

“吾名宋子!此前在泗水,听闻九鼎消息,后逢人追杀,好友身死,吾幸得白衍将军麾下斥候所救,后曾为白衍领路,于泗水寻鼎!彼时吾便亲眼所见,白衍如何于泗水捞鼎!”

聂宽大声诉说着。

而说到这里之时,聂宽突然双眼泛红。

“而后,吾方才知晓……”

聂宽指着荀朔,看着嬴政,满脸愤慨的说道。

“泗水河内之鼎,非是九鼎,乃是白衍早早命人夺鼎后,丢入泗水河中,吾与好友,亦为白衍所利用、谋害!”

聂宽一脸悲戚的脸颊,似乎隐藏着说不尽的痛苦,当着所有人都的面,把当初详细经过,全都说出来。

“真的是假鼎!”

“没想到事情居然是如此!居然是假鼎!”

“杀人夺鼎~这……”

听到聂宽的诉说,几乎刹那间,人山人海的百姓,便传来数不胜数的议论声,嘈杂不休,此起彼伏,这个时代的人,所得知的事情,都是口口相传,故而听到聂宽的话,百姓都没有怀疑。

毕竟眼下四处都是秦卒、宫卫,甚至还有那么多往日难得一见的文武百官,全都在,连王上都在。

如此场合,那聂宽怎敢说假话,况且有铁骑将士在,聂宽若是说假话,那定然会被铁骑将士给揭穿。

此时。

别说其他那些诸国士人、商贾、老者,听着聂宽的话,议论起来,微微摇头,就是咸阳的百姓,都被白衍的手段,给弄得毛骨悚然。

按照聂宽的话,那白衍应当是先命人杀人夺鼎,后面故意丢去泗水,也故意让消息传出去,再安排人去杀人灭口,故意留下聂宽。

最后等他白衍攻下彭城,寻鼎之时,便刚好有人‘带’他去寻鼎!

“汝虽见白衍捞鼎,然,汝怎知是白衍命人杀人夺鼎?”

赢侃听着四周接连不断的议论声,皱着眉头询问道,眼神直勾勾的看着这个宋子。

“吾从小于泗水长大,其母来自十里亭,吾从小便认识一好友,名叫宋晋,宋家之后,今,亦是宋家遗孤,此事乃宋晋亲眼所见,怎会有假!”

聂宽听着赢侃的询问,毫不犹豫的回答道,眼神满是悲戚的看着赢侃。

然而聂宽不知道的是,在他的举动下。

几乎瞬间,赢侃便猜出,他有问题。

首先是聂宽身上的衣物,乃是粗布衣,这样出身的人,千里迢迢来到咸阳,看样子是为报仇,让秦王以及天下人为其做主,但胆识,语气,以及眼神,是骗不了人。

那看似愤怒的眼神中,没有丝毫躲闪。

但……

“宋晋!”

赢侃又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心中满是无奈,如今一切都围绕着那个宋晋,也因为宋晋,白衍眼下面对的局面,几乎已经是死局。

杀人夺鼎的事情,在这些人的指正下,根本无法辩解。

“秦王若是不信,草民曾听闻好友宋晋,偶有其言,宋家之鼎,有一处角落,有印记!秦王命人掀开大鼎,吾大可指认!”

聂宽对着远处马车上的嬴政,大声喊道。

聂宽的目的,就是当着所有咸阳百姓,以及士人、商贾的,把事情说出来,并且当众揭露鼎,是宋鼎,根本不是九州鼎。

而就在聂宽说话之时,原本在人群中,与匡旌在一起的那些陈老、田老的老者,此时也纷纷走向那些宫卫。

“尔等何人?”

卫士令崔平见到这些老者,眉头微皱。

当得知这些老者全都是齐国士族,并且其族与寻常士族不一样后,崔平忍不住打量一眼这些老者,听着这些老者要求面见嬴政,崔平想了想,还是让宫卫去禀报。

马车上。

嬴政听着宫卫的禀报,眉头微皱。

望着远处那些穿着齐服的众多老者,嬴政此刻也终于清楚,到底有多少势力因为九鼎而来,宫卫禀报的那些众多老者,其背后,都是齐国老族,而如今那些老者在齐国,不是门生无数,便是其德高望重之人,家族渊源追溯很久很久之前。

也是如此,当初齐国齐王得到九鼎,祭天祷告之时,方才会请这些家族前去随行祭拜。

眼下得知那些众多老者,开口要求见,嬴政哪里不明白其目的,但一想到秦国如今,甚至日后,都一直缺乏士人为官的场景。

嬴政最终,想到这些老者在齐国的威望,开口让宫卫去将人请来。

片刻后。

陈老、田老等人,纷纷经过赢侃等人,来到马车旁不远的地方,对着嬴政辑礼。

“秦王,吾等听闻秦国得九鼎,故从齐国赶来,今闻白衍送至咸阳之鼎,乃是假鼎,又闻方才宋子之言,心中甚忧,故,吾等曾亲眼见过九鼎,今,愿为秦王,当着秦国百姓,天下士人之面,辩观其真假!以防秦王被蒙蔽,名誉有损!”

礼毕后,这些老者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开口说明来意。

随即,一众老者,纷纷对着嬴政,拱手打礼,颇有以威望请求嬴政的感觉。

昌文君站在尉缭身旁,眼神敏锐的察觉到,远处人群中,籍胜也在其中,昌文君知晓,应当是籍胜吩咐聂宽来到咸阳。

看着那些其他地方,还有接连不断想要开口的诸国士人,看着百姓也都在议论不休,昌文君不相信,白衍此番,还如何得到嬴政庇护,堵住天下悠悠众人之口。

“还请王上,下令鉴鼎!”

“臣等,还请王上,下令鉴鼎!!”

突然身旁传来百官的喊声,昌文君转头看去,就看到文武百官,足足有一半以上官员,都在向嬴政拱手打礼,请求嬴政下令。

昌文君见状,不由得与尉缭、王绾、李斯等人对视一眼,都安静下来。

另一边。

站在马车上的嬴政,看着人山人海的百姓,随后又看着那些士人、老者,最后更是如此多的秦国官员,也要要求鉴鼎。

嬴政此刻心中满是无奈。

一旦鉴鼎,嬴政清楚其后果,众目睽睽之下,不仅是百官,就是天下士人,随着假鼎公之于众,彼时所有人都会看着他,如何处置白衍。

“王上!”

嬴政突然听到王绾的声音,转头看去,便见到穿着上卿服饰的王绾,也在拱手打礼。

嬴政清楚王绾这是何意。

看着远处那被秦字黑布,掩盖着的大鼎,嬴政脑海里,突然浮现那个叫做魏庞的士人。

昔日在洛阴。

魏庞与白衍的争执,嬴政都记在心里。

可惜,白衍做到了灭魏,甚至以几乎没有伤亡的代价,为秦国灭掉魏国,但奈何,在九鼎的事情上,白衍不仅没有九鼎的消息,反而被人利用,找了一个假的九鼎送到咸阳。

“赢侃,传寡人之令……”

嬴政说到这里,再次有些犹豫,但两息后,望着街道上,四周全都是百姓,望不到头,嬴政那满是无奈的脸颊上,终是只能继续开口。

“鉴鼎!”

嬴政下令道。

随着嬴政的话,尉缭、王绾纷纷松口气。

“诺!”

赢侃听到嬴政的命令,拱手应道,面色满是担忧,但看了一眼马车上的嬴政,还是转过身。

而其余老者、聂宽、还有那些从其他诸侯国来的士人,看着赢侃,带着十来个宫卫,朝着那被盖起来的大鼎走去,纷纷对视一眼,虽然隐藏得再好,但还是难以掩饰其兴奋、激动。

匡旌、籍胜、项楫、项伯,以及吕泽兄弟,还有无数隐藏起来的人,也都纷纷对视一眼,满是幸灾乐祸的看着。

方才那些辑礼的秦国官员,这时候也纷纷转过身,看向大鼎,其中不乏一些老谋深算的官员,已经在心中,想好如何在竹帛之中,向嬴政谏言白衍。

第334章 茅焦到来,误会!第683章 稷下老者求见第202章 月氏来使,百官震惊第5章 何不让衍儿也过来看看?第657章 回到善无,前往酒楼第559章 嬴政的激动,齐妃要回齐国第636章 传开消息的咸阳城,秦楚开战第19章 表演,皱兴的目瞪口呆第732章 漠北遇故人,北逃的匈奴(2合一)第265章 激动万分的冯劫!第166章 翁,突变的局势!第557章 是真的九州鼎!第474章 色字头上一把刀第580章 楚军副将,公子熊奇第146章 吕奇的不解。第605章 齐王建的询问,公子升的目瞪口呆第598章 与田鼎的赌注第620章 王贲的竹简,秦楚决战的开端第326章 婚亲结束,白裕的喜事第718章:东胡、匈奴南下的消息第112章 不图小利,谋划项氏,楚国!第236章 嬴政的意外,心里乐了。第44章 立,不世之功!第292章 交锋,白衍的自信第338章 与杨端和老将军的交谈,意想不到的第14章 告知,玉佩。第311章 再次面对那无奈的选择。第206章 嬴政的命令,抵达蓝田。第150章 第一百四十九:卦象,离开咸阳。第676章 白衍的诧异第334章 茅焦到来,误会!第56章 惊呆了第394章 见小舅父,田府之中吕氏来信!第387章 荆轲见嬴政第206章 嬴政的命令,抵达蓝田。第392章 询问,北地铁骑的到来第434章 匈奴到来,内应出现。第255章 秘制之毒,公子嘉的惶恐第602章 五日之约,嬴政开出的条件第703章:背后推波助澜的齐地士族第623章 让白衍激动的竹简。第561章 孇谷的担忧,错愕第494章 高消费场所。其实是他!第158章 怒火冲天!第72章 你明日回阳城第658章 酒楼内,见到莺氏第468章 噩梦第145章 再次碰见封年,第224章 铁骑出,李牧的震惊第52章 破城!第298章 熟悉的背影第427章 归来的少年,棘手的第一件事第179章 懵逼的徐师!他是白衍?第356章 气急败坏的赢侃第431章 抵达沃阳,匈奴南下,边骑将至第301章 与美人赵秋的交谈第352章 眼红的大伯,安排她去雁门(6K)第337章 赢侃的嘲讽第540章 可惜,这是个假鼎!第366章 震惊的三人,甘泗的懵圈第362章 被误会的赢侃,除掉白衍的谋划。第266章 众将归来,崩溃的冯劫。第373章 荆轲前来拜访。第350章 中牟城出事了?赢侃的疑惑。第526章 白衍?烟儿?第182章 下血本,赠人!第563章 破局之策,必在齐国!第591章 楚军来袭第460章 劝说,留下第463章 鄠邑:吾告诉诸位,吾恩师,乃殷碑第685章 嬴政的震惊,兄长的仇。第481章 嬴政还有一个疑问,世间真有仙人?第427章 归来的少年,棘手的第一件事第226章 杨彦的愤怒,真当李牧无所不能?(第188章 第一百八十七:啊?竹简被偷看了?第669章 见齐王,深夜下回到五年前的小巷第195章 白氏书信!第554章 未曾开口的话,面色铁青的嬴政。第290章 开始行动!第696章:似乎又有人勾结匈奴、东胡!第85章 听说是吾之叔父!第271章 王翦的感慨:这死地,也就你白衍敢第536章 近乎无解的局,埋鼎人!第2章 长兄的嘱托第654章 离开咸阳,偶遇吕公第125章 局!第632章 楚国士族的心思,暗地里与白衍的勾结第125章 局!第598章 与田鼎的赌注第174章 孟於抵达,错愕的三巨头第432章 芈旌的震惊第505章 那把剑,怎么有些熟悉的感觉。第18章 平阳白氏第565章 田鼎的愧疚第541章 暗地中的势力,昌平君的疑惑第557章 是真的九州鼎!第200章 入宫单独面见嬴政第703章:背后推波助澜的齐地士族第83章 意外!第385章 变故,见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