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道左相逢是故人

?咸淳二年四月中旬。

细细密密的春雨将漫漫官道笼罩,仿佛是垂下来的珠帘,遮蔽了天地,映衬着青山。

虽然这时候的官道依然是夯实的土路,但是毕竟经过这么多年来往车马的碾压,早就已经厚实的如同今日的沥青马路,所以车队一路迤逦行来倒也没有什么阻拦。

几乎七八天都耗在了好无休止的赶路上,再加上绮琴在临安城外一见后便回到城中相助春芳去了,叶应武心中失落,自然更加寂寞孤独冷,不由的心中抱怨宋时交通工具的落后和便宜老爹毫不着急,隐隐的怀念起前世飙车时迎风嘶喊的爽快。

要是有一辆跑车,哪怕这红土官道的路况再糟糕,也早该到了。

不过好在刚才打马所过的正是江南东路饶州(今江西景德镇)的界碑,只要再经过这一个州府,就是江南西路的地盘了,到时候就算他叶二衙内横着走估计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使君,叶相公发话了,让车队在前面的小镇休息,暂且避避雨。”杨宝从后面纵马赶上来,自从那日临安西郊十里长亭事后,这位亲兵队长便担任了传话的重任,一天到晚在车队的前前后后不知道来回要跑多少次。

叶应武官拜兴国军团练使之后,和官二代一个意思的“衙内”就已经被他明令禁止了,这个已经让高俅他儿子高衙内搞得臭名昭著的的称呼虽然在这个时代很流行,但是叶应武还是无法接受,取而代之的是很有范儿的“使君”,那杨宝也是战场上摸滚打趴下来的老兵油子,揣摩揣摩上司的想法还算是轻车熟路,所以一离开庆元府便开始称呼“使君”,天天叫的叶应武心花怒放。

叶应武皱了皱眉头,前方的小镇已经显露出来,白墙黑瓦,流水环绕,是一座再典型不过的江南小镇,若是放在七百年后,定然又是一个可以吸引四面八方游客的好去处,只是叶应武这几日来已经走过了不知道多少江南小镇,早就审美疲劳了,更何况心中又急着赶路,自然是不想听便宜老爹的。

“远烈,镇之公说的有道理,现在大家人疲马乏,歇歇脚也好。”文天祥缩在斗笠下,虽然看不清楚表情如何,但至少从语气上听起来是温言相劝。

这位未来的南宋宰相倒也有些意思,作为一个文人,他如果要求坐马车,估计谁都不会拒绝,而且认为是理所当然,可文天祥偏偏要和叶应武一齐骑马走在最前面,哪怕是下雨也只是随手在身上披了蓑笠,丝毫没有在意雨中的丝丝阴冷。

这也使得叶梦鼎、杨宝等人都高看了他一眼。而叶应武想起来历史上这位未来宰相干过的种种惊天动地、饶是忽必烈也头疼不已的壮举,没有特别在意,一路上和文天祥畅聊了不少历史军事以及自己对于未来的种种打算,毕竟两个人是搭档,如果不能相互敞开心扉,也只会一事无成。

文天祥固然腹有诗书气自华,叶应武也仗着自己多出来八百多年的经验,尤其是知道南宋接下来的每一步发展,所以对于时局有异于常人的洞察力。因此两人不但聊得投机,而且也都获益匪浅。

叶梦鼎似乎也意识到了其中的好处,不但没有再坚持将文天祥拉到车上去,反而每一次住店歇息时都会温言鼓励,恨不得将文天祥早早的绑在儿子的战车上。

—————————————————————————————

文天祥遥指着小镇不远方的酒旗,朗声吟诵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叶应武没有这等雅兴,只是细细思索着咸淳二年宋元边境形势。咸淳二年八月,元将阿术略地蕲州、黄州,俘宋军以万计。这在持续百年的打打停停的宋元战争中只不过是一场微不足道的交锋,但是这正是蒙古军开始扫清襄阳周围力量,准备兵困襄阳的征兆。

整个持续了上百年的宋元战争,也因此而进入了最后的收官阶段,南宋终将在十三年后,消失在崖山海面上,为它殉葬的,是十万华夏儿女,也是整个民族精华之所在。

只不过如今蕲州多了苏刘义的一支淮上精兵,又有张世杰统领水军在大江对岸结寨,再加上蕲州对岸兴国军由叶应武统帅的部队,时局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最让叶应武好奇的是,阿术这位元朝名将到底会以怎样的方式拔掉这几颗在真正的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致命毒牙。

“太平镇,当真是镇如其名,太平景象,太平景象。”文天祥没有发现叶应武一直在思考着什么,自顾自的打量着周围安宁的环境。已经临近中午时分,镇中各家各户升起了袅袅炊烟,和那细细的雨融为一体,构成了烟雨江南的美丽画卷。

从暗流涌动、党争不断的临安,到硝烟遍地、海寇猖獗的庆元,一路走来看到的不是虚假的繁华便是赤裸裸的萧条破败,突然在这末世景象中找到如此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即使是稳重如文天祥之辈,恐怕也有些心神荡漾了。

在这乱世将来未来、东南天穹将倾未倾之际,世上真的便有五柳先生笔下的武陵桃源吗?

听得文天祥话语,叶应武猛地一惊,这才发现已经进入小镇,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嗒嗒的声音。前方恰恰有一块碑,上面端端正正黑底白字写着小镇的名字,“太平镇”。

好在这里是官道延伸的地方,见到车队如此架势,小镇上的居民们在好奇观看之余也没有什么惊讶,街道一侧仅有的一家规模不大的酒楼倒是很快便热闹起来,掌柜的白白胖胖的,探出头来一看车队,前面开路的一个个都是高头大马,腰间悬着刀剑,便知道来的是贵客,急忙招呼店伙计。

“杨宝。”叶应武下意识的喊了一声,这几天快被折腾死的杨宝无奈的唉了一声,在众多亲卫幸灾乐祸的眼神中乖乖的跳下马来,第一个走进了酒楼中,负责张罗酒席。

后面车队已经停了下来,叶梦鼎和叶杰一前一后冒雨走上前来。

“爹爹。”叶应武不敢怠慢,急忙拱手行礼。

叶梦鼎微微颔首:“小武,简单张罗一下即可,莫要浪费,而且可以减少一桌。”

没想到叶梦鼎过来只是交代这么件小事,叶应武和文天祥都是愣了愣,虽然不知道此为何意,只得先应了下来。

叶梦鼎似乎意识到两人的疑惑,微微笑着眯眼看着停在前方道路上的一辆马车:“这一次倒是老夫的故人在此,怎能不见上一面?”

叶应武被触动了心中最隐秘的地方,固然是脸红一阵,文天祥也咦了一声,回头看去,那辆马车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而且有些破旧,甚至和叶家车队里搬运杂物的那些马车没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叶梦鼎是从哪里看出来故人在此。

而叶梦鼎宦海沉浮这么多年,早就已经看透的世事的变化,又有何等故人能让他如此惦念,竟然远远地便认出了故人的车驾?

“这么多年了,他的老脾气还是没变。走,进去瞧瞧!”叶梦鼎爽朗的说道,丝毫不见老态,语气中也透露出毫不掩饰的欣喜。

—————————————————————————————

小小的酒楼中果然有一老翁端坐在窗边一张桌上,细细的品味着瓷碗中的酒。身边只带着一名小童,怀中抱着酒坛,随时准备给老翁添酒。桌上虽然有几道精致小菜,但都未动过。

叶梦鼎朗声大笑着走进来:“申甫兄,经年未见,你我已是两鬓斑白,不复当年豪气。今日纵风雨载途,你我却能道左相逢,何其幸哉,何其幸哉!”

老翁有些诧异的抬起头来,旋即喜上眉梢,站起来拱了拱手:“还倒是何方权贵路过此地,原来是镇之老弟,来来来,要是不嫌弃的话便和我这糟老头子同坐一桌如何?没想到当年鲜衣怒马纵横临安的叶镇之,也有服老的一天,天下奇闻那!”

叶应武和文天祥都是一惊,没有想到叶梦鼎当年还有此等事迹,想来其飞扬跋扈之举和豪情万丈之意,比之在临安风头一时无二的叶应武也相差无几了。

“求之不得。”叶梦鼎笑了笑,丝毫没有在意老翁最后的感叹,“只是小弟疑惑申甫兄在临安为官,家又在黄州歙县,无论是为官还是归乡都与情理不合,为何在这饶州停歇?还望兄台解答一二。”

老翁哈哈大笑:“难不成你怀疑我?老夫此次乃是奉旨监军,走一趟汉阳襄樊。你那声名在外的宝贝孩儿的兴国军也在老夫的监察范围之内,到时候可莫要犯了军法,老夫可翻脸不认人那!”

“奉旨监军?”叶梦鼎一惊,随之看到老翁脸上一闪而过的阴霾,心中已经明了一二,贾似道这是生怕苏刘义、张世杰、叶应武等人畏葸不前,使得他借助蒙古军的进攻消弱对手实力的如意算盘落空,偏偏派了这么个刚正不阿而且德高望重的人来监军,把事情已经打算到了这个份上,叶梦鼎不得不佩服京中那只老狐狸的手腕。

也不知道是哪个妖魔投胎传世成了这等祸害,竟然将朝野当中所有涉及之人的心思都拿的死死的,恐怕这天下除了阎王爷没有人能够收得了他了。

此时叶应武和文天祥等人已经陆续进来,叶梦鼎也不再详细询问,索性先放下此事,指着身后二人说道:“小弟给申甫兄介绍一下,小弟左手是江子远的得意门生文天祥,字宋瑞;右手便是犬子叶应武,字远烈。”

“这两个青年才俊老夫听闻他们事迹,眼馋了多时,偏偏上天把这等好运气都落在了镇之你和子远公的头上,老夫可是深有怨言呢!”老翁不禁打趣的说道,“来,来者皆是客,老夫敬两位!”

叶应武和文天祥吓了一跳,哪里敢让他敬酒,急忙上前先是行礼,又是端过酒杯,丝毫不敢怠慢。而且两人心中都已经明了,这位老翁既然被称之为“申甫”,那么便是提举洞霄宫、官拜少保的朝中宿老程元凤无疑了。

此人以正直刚强闻名于朝野,今日得见,虽然已经须眉尽白、垂垂老矣,但是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风采。而叶应武更是知道这位看起来身体颇为硬朗的老人只剩下了两年的阳寿,心中不禁有些恻然。返回这风雨飘摇的南宋末世仅仅一个月,就已经在那平石滩头、慈溪城上见到了太多的生死,但是想到眼前这已是垂死之人,叶应武心中依然无法接受。

自己就像是见到过地府阎王爷生死簿的凡人,洞悉一切,却又什么都做不了。

看到叶应武脸上有些迟疑,程元凤还道是叶应武害怕,反倒是笑了出来:“远烈贤侄听到老夫担任监军,莫非是怕了?”

“嗯?!”文天祥和叶应武都是一惊,叶应武诧异的说道:“程前辈······”

“称呼老夫‘伯父’即可。”程元凤和蔼的笑了笑。

“是,程伯父,朝中让您来监军,其中目的,已经不言而喻。”叶应武脑子转的很快,自然明白程元凤前来监军是什么意思。

程元凤放下手中的酒碗,淡淡说道:“哪怕是让老夫赤膊上阵,老夫也不会皱一下眉头。此事事关家国存亡,老夫也顾不上在意这中间有什么党争,只知道监督着你们保住我大宋的半壁江山,也保住华夏的缕缕血脉,仅此而已。谁敢临阵不前,自当杀无赦。”

叶应武苦笑着拱了拱手,知道程元凤会错了自己的意思,襄阳事关重大,哪怕城中困住的是贾似道这个大宋祸害,自己也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现在自己担忧的是这三支实力单薄而且指挥不统一的军队说不定连阿术的试探性进攻都挡不住,更不要说救援襄阳了。现在偏偏出来一个不懂军事而且性格刚强的监军,事情变得更加错综了。

现在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以最快的速度训练出来一支精锐之军,方能撕开襄阳城外的蒙古军壁垒,救援襄阳于存亡之间,也救援这个南宋于存亡之间。

偏偏这些道理,是跟程元凤这种没有上过战场、只有一腔热血的老夫子们讲不通的。

突然间,叶应武甚至不想见到便宜老爹的这位道左故友了。

风起青萍之末,君子得见。南宋倾颓亡国的气息已经越来越浓重,而窗外的烟雨也越来越迷茫。想到这里,叶应武忍不住轻轻打了一个寒战。时间,越来越少了,他几乎可以听见勾走大宋魂魄的黑白无常、牛头马面越来越近的脚步。

“也罢,今日你我老友相会,且不要谈那军政,还是谈些趣闻轶事。”叶梦鼎察觉到二儿子和老友之间有些僵硬起来的气氛,急忙站出来打圆场,同时心中暗暗感慨,贾似道看似无心而且浅陋的一手,便毫不留情的击中了己方最隐秘的软肋要害。

下意识的,叶梦鼎仰起头来,炯炯目光透过半掩着的窗看向外面,风雨凄茫,自己竟然看不透,这大宋的前途。

第八十二章 整军备武 上第四百三十章 万众披肝胆第六百八十三章 南洋一战成绝唱(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水光潋滟好第二百一十六章 风雪杂错虎头山 下第九十五章 灯火一豆几人谈第二百零三章 兵来如水轻回转 中第一百零一章 四方风云动 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浪向海天涌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里蓬蒿尽飞烟第五百一十八章 沾衣欲湿杏花雨第一百三十七章 陆门多恩怨 上第六百二十章 此去天北非本意第三十章 天武赤旗扬九穹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潮生渚风满席(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万里长城永不倒(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龙战于野 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今夜纱厨枕簟凉(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旗扬海天南(下)第五十五章 谁的末路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当以重任委任君 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旋抹红妆看使君(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满载一船深秋色(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绝域催战云第五百五十六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下)第十四章 惟愿海波平 下第五百章 等闲识得东风面(为书友狼狗保卫奴隶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二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南地北号声急(上)第七十五章 天意难违 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海天龙战血玄黄(下)第一百四十章 平江风雷动 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万里长城永不倒(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登九五之位第三十九章 千军北渡江 上第二百一十章 三军辄动齐朝北 下第六百七十章 学院派系的崛起第三百九十六章 孤影入陈州(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今夜纱厨枕簟凉(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觥筹金明灭第六十四章 烟雨谁撑伞 中第四百零二章 雪满后乐园(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疾进迅如电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上)(为书友铘夜魔皇加更)第二百一十二章 挽弓襄阳射天狼 中第八十七章 恩怨难分 下第九十四章 觥筹交错任风流第六百七十七章 灭国平蕃第一功第五百一十四章 卷地风来忽吹散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不负天下百姓第三百六十五章 共倒金荷家万里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上)(为书友铘夜魔皇加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引弓西北望第六百二十五章 月中霜里斗婵娟(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水光潋滟好第一百九十五章 非是小人非英雄 上第一百九十章 调虎离山莫惊蛇第四百九十章 此身长报国第四百二十五章 遗恨归西去第九章 锋锷染血平石滩第三百一十六章 问君能有几多愁第五百四十五章 胡马犹自窥晋山(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欲使沧涛宁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谁与争明媚(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南地北号声急(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陆门多恩怨 中第六百四十二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军政错综几繁复第五百零八章 谁识帝王真面目第一百七十九章 冲天焰火明汉水第六十八章 青石路远 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吹面不寒杨柳风第二十八章 今夜星辰今夜灯第二百零一章 残雪未消春犹远 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吹面不寒杨柳风第三百八十二章 海上生明月第一百七十九章 冲天焰火明汉水第五百九十章 画角吹风边月明(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当合相公心第二百零四章 兵势如水轻回转 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进退反复何彷徨 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万里长城永不倒(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将龙旗掣海云(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梦回山雨已停歇第四百七十二章 戈壁星辰动第八十三章 整军备武 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五百零三章 风回小院庭芜绿第四十五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陈州起边衅第五百三十一章 遗民泪尽胡尘里(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赤血燃烧 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谁主沉浮看莽苍(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笳鼓万貔貅(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巍巍广厦尽崩塌第六百零八章 金戈淬火锋芒锐(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云轩翥 上第九章 锋锷染血平石滩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携玉龙为君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