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3)

第二封黄绢也是作战计划,说的却是万一京都围敌计划失败,让西瞻军进入南部九州,该怎么处理,同样将一切计划得十分详细。

要照从前王庶学了一肚子兵法的时候,他可能对此颇有微词,因为这所有的计划看上去都有漏洞。每一个自认为熟悉兵法的人,在看到一个计划的时候,总会提出如果敌人这样,如果敌人那样,这个计划就不能行得通了。比如青瞳制定京都诱敌的计划,就可以说如果敌人绕道北上,不去京都,你一番调度岂不是正好给敌人让路?这天下间万事都有补救方法,也都有克制的办法,让你用嘴说总能说得周详紧密,这也就是赵奢谈论兵法的时候,怎么也说不过赵括的原因。

但实际上,纸上谈兵的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便是他们这个“如果”,是建立在敌人知道他们计划和虚实的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敌人能敏捷地抓住机会,不犯任何错误的基础上的。

以前,王庶也会是“如果”中的一员,但现在,真实的战争已经教会了他:战争中几乎没有不犯错误的一方,在实力不会差别太悬殊的时候,谁犯的错误少,谁就会取得胜利,谁能抓住敌人的错误,谁就能以少胜多。

所以这两封黄绢拿在他的手中,他非常明白它们的分量。按照这样的部署,如果不犯错误,就会立于必胜之地;犯了小错误,也一样胜算很大。而其中所选择的战将,必是经过深刻了解,认为能将战略贯彻的最好的将领吧。

他深吸一口气,闭目消化一下,在心中和自己的设想印证,然后才拿起第三封黄绢。

这一封则是改革方略,详细标明先后顺序和预期会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下一封是已经实施改革的部分和已经取得的成效,以及预期会取得的成效。

王庶看得激动不已,他看到,国家已经开始复苏,一切都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苑正向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

最后一封是展望,未来国家富强之后,对待四夷诸国的态度,对待士农工商的政策等等。

这些主意多半出自萧瑟,着眼十分远,有些条款甚至要三十年、五十年之后才能看出成果,却每一条都十分重要。

慢慢看着,王庶脸上渐渐露出了然的神色。这些都是机密,都是只应该皇帝和少数参政大臣才能知道的国策,没有任何必要给他看,以他这个藩王的身份想知道,就等同于要问鼎,鼎有多重和一个没有野心篡位的人是毫无关系的。

给他看,那是对他的尊重,同时也是交代,让他放心地去死,让他提前看到,这个国家在他死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表明皇帝不会让他活着,但皇帝十分尊重他。

王庶嘴边慢慢扯起一个淡淡的笑,他轻声道:“大苑能变成这样,真好!”他离开椅子,俯下身,道,“如能这样,臣此生了无遗憾——臣,衷心感谢陛下!”

这声音如此沉稳,没有丝毫颤抖,倒让帘子后面的赵如意颤抖了一下。他何尝不尊重这个打进京都的九殿下?何尝愿意杀了他?但王敢他容得,花笺他容得,姚有德他容得,但是这个九殿下,他实在容不得!怪就怪你太有本事,怪就怪你身份太高贵,怪就怪你威胁实在太大!

他咬着牙,抓起酒杯。摔杯为号,只要听到脆响,武英殿上就会闪出血光。

突然,他的手被一只纤细的手紧紧抓住,阿如闪烁着恳求的目光,紧盯着他,用力摇头。

赵如意轻甩了一下她的手,殿内垂着的是纱帘,那层轻纱让人看不清里面人的面容,但却能看到轮廓,如果他和“女皇”大力拉扯,立即就会惹人怀疑了。

他的目光变得尖利,用指甲狠狠掐了阿如手臂一下。

阿如吃疼,双眉蹙在一起,却仍旧不放手。

这么长时间,等待中的事情没有发生,王庶略微奇怪,他想了想,道:“陛下,臣有一事想问陛下,臣去了之后,西北军的兄弟,陛下会如何对待?”

赵如意瞪了阿如一眼,才道:“西北军是大苑的西北军,也是朕的西北军,显亲王你放心,西北军绝不会因你得咎。”

王庶微笑:“如此,臣就放心去了。”

他站起来,闭上眼睛。

等了片刻,还是没有任何事发生,王庶奇怪地睁开眼,却见帘子中两个人影,僵硬地小幅度推搡,似乎在争抢什么。

“你要害死我吗?”赵如意用最低的声音冲阿如说话,但是王庶还是隐约听到了。

但是已经来不及想是怎么回事了,只见此言一出,帘子后面女子身形一僵,酒杯被赵如意夺回,叮的一声摔了个粉碎。殿门打开,冲出无数身影,刀光闪烁,将他围在中间。

赵如意在帘子后面尖声道:“显亲王意图刺杀朕,来人!就地处决!”

刀光剑影一起闪动,突然殿门被大力敲击了几下,一个响若洪钟的声音吼叫着道:“陛下!臣是王敢啊!您看老臣这记性!事情没办成就走了,走到门口又想起来,还得折回来麻烦陛下——咦?这武英殿怎么没有侍卫守门?”

要在殿内做这事,别说武英殿,这一片方圆几里地的侍卫都被赵如意调开了,当然没有人守门。

王敢敲不开门,嘟囔两句:“里面明明有灯有人影,陛下您在里面吗?臣要进来啦!”他的嘟囔就等于别人的大喊。

殿中诸人面面相觑,还没等做出任何反应,门就被推开了。王敢迈步进来,皇宫中的门槛都有一尺高,老头子自知腿脚已经不济,不想绊一个马趴,所以一直低着头,小心看着脚下。

他边走边说:“臣今儿来,是为了有个百姓偷入京都,被禁军抓了起来一事。以前臣和他家保证过,如果不能回去,就让他来找臣算账!现在他家男人被抓了,那妇人守在城外几日,等到小儿出城,老臣这才知晓。”

他终于走进来,抬头道:“陛下您说的也有理,迁回百姓的事慢点就慢点,不过,能不能给老臣个面子,把这个人先放……放……”

一屋子人看着他,他看着一屋子人,都呆住了,只剩他一人嘴里无意识地嘟囔:“把这个人放……放……”

“九殿下!”王敢认出一群刀光剑影的人中间站着手无寸铁的王庶,不由扯着喉咙叫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屋瓦都被他震得咯咯直响。

一个侍卫硬着头皮道:“王庶叛国,已经被我等围住,国公爷您请退后,别被这个叛贼伤了!”

“放屁!”王敢跳了起来,吼道,“九殿下叛国?你回去打听一下,当年杨予筹叛乱,先帝陛下一路北撤,满天下的凤子龙孙,除了九殿下,还有谁起来说个‘不’字了?远的不说,前几日夺回京都,你问过那些将士没有,是谁冒死从里面打开的城门?他叛国?纯属放屁!老夫绝对不信!”

赵如意在帘子后面脸色铁青,喝道:“快些动手!”

“陛下?您……”王敢呆了,“您……您……”

他还没有您……完,侍卫就挥动了刀尖,王敢大吼一声扑了上来,将王庶拦在身后,厉声道:“陛下!您要弑兄吗?别忘了他是您的亲哥哥!亲哥哥!”

周围侍卫脸色都白了,不愧是百无禁忌的老资格臣子,连这种话他也敢说!

“动手!”赵如意尖声大喝。

“不行!”王敢须发皆张,竟然威风凛凛。

“陛下!就算显亲王有罪,您也要交付大理寺预审,您也要昭明罪状!”王敢大喝,“显亲王有大功于社稷!您就算不念血脉亲情,也必须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王庶心头一热,叫了一声“国公”,竟然说不出话来。他只能将王敢拉开,向殿外推,示意他别管。

王敢惊雷一般吼叫:“不行!老臣今天拼了命,也不能让显亲王不明不白地死!他要是真的有错,真的该死,陛下您就拿出证据来!您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他的声音炸雷一般响起,传出了好几重宫殿。朝阳门外,霍庆阳正心急火燎地和守门的侍卫交涉,想要进宫面圣。但是侍卫无论如何也不肯替他通传,只是一口咬定,陛下有过吩咐,今日无论什么人也不见了。

这时无数寒鸦惊起,闷雷般的声音隐约传来——天下人要一个交代!

霍庆阳心头一紧,全身汗毛中似乎都有热血涌出来,他猛然跃起,喝道:“滚开!”将守门侍卫一把推开,重新跃上马背,疾驰而入。

深夜闯宫、禁苑骑马,不论哪一条都是杀头的罪名,侍卫们呆了一下,跳上城楼,使劲敲起撞板,清越的铮鸣在宫中响起,深夜里传得格外悠远。

灯火从四下点燃,靴声硁硁,大内侍卫纷纷集合,因知道皇帝正在武英殿召见臣子,宫内出事,第一要务就是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所以大批的侍卫还没有弄清楚出了什么状况,便直接向武英殿奔去,根本没有去阻拦霍庆阳。而此刻了解详情的只有到了朝阳门的侍卫,等他们知道目标是谁,霍庆阳骑着马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武英殿周围几里都被赵如意肃清,不许有任何闲杂人等靠近,侍卫们跑过来也需要一炷香的时间,等他们到来,不由都在殿外站住不动了。只见武英殿大门紧闭,安安静静。门楣上高高悬着一把剑,这把剑前后一样阔,青铜为身,紫木为柄,吞口处悬着三尺长的血红流苏,剑鞘上装饰着鎏金的龙纹。

这把剑是大苑的古物,名叫禁宫。禁宫剑挂在门上,意思是擅闯者将死于剑下。

侍卫们面面相觑,都不敢行动。马蹄声声,霍庆阳纵马赶到,飞身跳下来大步上前。一众侍卫认得他,还纷纷让路问候。一个侍卫竟然以为他匆匆赶来,是知道详情,问道:“霍元帅!出了什么事?陛下为什么挂上禁宫剑?”

霍庆阳看看他,沉声道:“你让开,我去问问。”

那侍卫退了一步,却见霍元帅大步上前,一把摘下宝剑,伸手一推,开门就进去了。

侍卫们没有料到他会这样,齐声高呼,霍庆阳带刃入内,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任了。几个侍卫再也顾不得什么,开门也追了进来。

殿中安安静静,一个人也没有。轻纱帘子后又垂了一道厚厚的缎子布帘,连有没有人都不知道。

“陛下!”霍庆阳大步迈进来,几步就进了武英殿中央,高声道,“陛下可在?”

帘子后面传出沉沉的声音:“朕在这里。”

侍卫冲进来,也叫:“陛下,霍庆阳闯宫,要拿下吗?”

帘子后的声音顿了一下,才道:“你们先退下,留下霍元帅,让他单独和朕说有什么事。”

如果抓了霍庆阳,就等于惹翻西北军,那可就出大事了。何况霍庆阳乃是皇帝的心腹,和花笺的分量即便有差别,也绝不是赵如意可以碰的,所以他再不愿意,也只能想办法先将他骗过去。

“是。”侍卫们踌躇片刻,只得退下,守在门外等候。

霍庆阳一喜,双手高高擎住宝剑,将宝剑举过头顶,屈膝跪下,又道:“臣霍庆阳觐见!臣无礼闯宫,甘愿领死,只请陛下出来一见!”

说罢膝行一步,就要上前。

“等等!”帘子内传出“青瞳”的声音,“霍元帅少安毋躁!你有什么事一定要闯宫见驾?就在那里说!”

霍庆阳将头在地上碰了一下,满心酸楚不知怎么开口,这个熟悉的声音好久没有听到了,此刻听来突然觉得心酸不已。

好些话在口中圆转无数次,最后张口却只出来一句:“陛下!臣……臣,臣只求您赦免显亲王!”什么都是虚言,他想说的只有这一句话而已,也没有必要再说那些废话了。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出口,他竟然眼底滚烫,几乎要落泪。他只好伏下身子,掩饰自己的样子。

“显亲王……”帘子后的声音听起来似有很多感慨,“唉,显亲王……”

霍庆阳眼睛蒙眬,突然见到自己面前的地上有小小一摊血迹,他心头狂跳不已,声音不由大了起来:“陛下!莫非显亲王已经?”他大急,噌的一声站起,向前迈出一大步。

“站住!”入耳的是一个带着慌乱的声音,略有些尖,但是已经能听出是男子的声音了。霍庆阳骤然疑心大起,道,“什么人?”

“霍元帅。”帘内传出“青瞳”的声音,“显亲王的事你不应该过问,藩王结交带兵重臣,这可是大忌,你不会不知道吧?”为了掩饰心虚,所以语气格外严厉,已经是恶狠狠的斥责。

“大忌?”霍庆阳深深吸了一口气,声音里有些唏嘘,“陛下若是忌臣,臣做什么都是大忌;陛下若是不忌,臣何忌之有?臣现在就想知道,显亲王是否无恙?”

“若要朕不猜忌,你就立即回去,显亲王之事,永远不许你过问!”

“陛下——!”霍庆阳心里像翻腾着一锅开水,他高声道,“臣这也是为了陛下啊,陛下您最近为什么做了那么多……不像是您做的事?掘开梁河甚至不惜淹死百姓,强行推行田亩制度甚至不惜暗杀官吏!陛下,九皇子在我西北军中,已经与众人肝胆相照,您要是杀了他,西北军就再也不会与您同心同德了!西北军是您亲手选拔的精锐,您忘了吗?您说过他们是大苑军队的希望啊!”

“住口!霍元帅口口声声都在斥责君王,这等目中无主的行为,就是你说的为了朕吗?”

霍庆阳紧咬牙关,心中似有热油在煎,又痛又酸。陛下真的变了,真的变了!看来他求情丝毫也不起作用,再说下去,很可能连他自己也要获罪了。可是他又怎么能为了一己之安就这么回去,他若将生死不知的王庶丢下,独自回去,要怎么去见方克敌?怎么去见胡久利?怎么去见十几万引颈期盼的西北军兄弟?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抑制语气中的颤抖,沉声道:“陛下,您怎么会信不过臣?您可还记得昔日在定远军中,臣说了什么吗?”然而心里的难过怎么抑制?这几个字说得酸楚无比。

这本是平常的话,霍庆阳一时动情,想到昔日他想要青瞳替他偷兵符,替他承担干系,被青瞳看破时曾经说过青瞳如能无恙,他此生便由她驱策。并不是真的要问青瞳自己说过什么,而是听她明明白白说出猜忌他,心中难过无比,想借以前的事情表明心意,说自己永远不会背叛她。

第153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7)第119章 天限南疆北界(4)第143章 此别难重陈(15)第62章 谋国尽书生(17)第168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7)第174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3)第93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7)第194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8)第39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0)第181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4)第22章 烟尘一长望(7)第53章 谋国尽书生(8)第50章 谋国尽书生(5)第77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6)第188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2)第60章 谋国尽书生(15)第152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6)第155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9)第78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7)第152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6)第161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5)第147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1)第30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第140章 此别难重陈(12)第199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3)第203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7)第184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7)第120章 天限南疆北界(5)第29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7)第67章 谋国尽书生(22)第215章 番外:赵如意第2章 无物似情浓(2)第128章 天限南疆北界(13)第59章 谋国尽书生(14)第1章 无物似情浓(1)第39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0)第196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0)第60章 谋国尽书生(15)第8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1)第92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6)第131章 此别难重陈(3)第79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8)第100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4)第128章 天限南疆北界(13)第32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3)第26章 谁将一女轻天下(4)第205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2)第87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第207章 云牵豪情到天外(4)第10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3)第45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6)第142章 此别难重陈(14)第20章 烟尘一长望(5)第117章 天限南疆北界(2)第126章 天限南疆北界(11)第176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5)第57章 谋国尽书生(12)第87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第47章 谋国尽书生(2)第42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3)第90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4)第184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7)第170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9)第5章 无物似情浓(5)第197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1)第16章 烟尘一长望(1)第104章 偷羡鸳鸯(4)第82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1)第123章 天限南疆北界(8)第127章 天限南疆北界(12)第131章 此别难重陈(3)第42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3)第14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7)第137章 此别难重陈(9)第91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5)第8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1)第135章 此别难重陈(7)第171章 男儿试手补天裂(10)第180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3)第192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6)第100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4)第125章 天限南疆北界(10)第152章 明朝且莫做思量(6)第96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0)第42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3)第136章 此别难重陈(8)第31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2)第41章 莫言三冬无春色(12)第132章 此别难重陈(4)第142章 此别难重陈(14)第219章 番外:苑爱(二)(2)第186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9)第70章 番外:苑廷芳第74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3)第198章 今古山河无定拒(12)第87章 飘香缘自寒霜雨(1)第72章 误人犹是说聪明(1)第219章 番外:苑爱(二)(2)第178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