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述职报告

听到王龁老将军已经随大军进驻老马岭,作为秦军前锋指挥官的吕子带领蒙武和李信以及十三前往述职。几百口子人上手这么一打就给人家老将军剩下几个人,怎么着也要说道说道才是。

王龁听完战损报告,上来而是一通安慰。不管怎么说,如果不是几百人舍命在老马岭站稳脚跟,现在再想冲上去抢山头,估计死的人会更多。打仗就是打仗,那有打仗不死人的道理!?但凡遇事,尽力而为也就是了。至于最终的结果也不是谁能够左右的,没必要纠结在此处。

吕子见老将军公务繁忙,也就准备告退。得到允许后正要转身,就听王龁喊他。“将军!有什么命令需要执行吗?”

王龁拉着吕子的胳膊走出大大帐。“此次老马岭一战,功在社稷。阵亡将士的抚恤问题,老夫已经做了善后。吕将军且请宽心,咱们的将士不会白白牺牲的。”

毕竟有王翦的那次雪夜提醒,吕子对近段时间自己的表现也是做了深刻的反省。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刚才汇报完工作就会主动跟提出来的。人家军队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而且都是根深蒂固。咱不过就一外人,还是多看少说为妙。

此时听到老将军提及此事,忙躬身施礼道:“此事全凭左庶长大人定夺,末将替众死难兄弟先谢过了。”

关于军烈属家庭的生活保障问题,其实早就是一直被积压的问题。不是不想解决,而是国家暂时还没有这个实力。但凡事也不那么绝对,若是不考虑人数太多的原因,私底下偷着搞点小动作还是可以。

消息没腿跑得快,即便是当事人并未说出去也照样能被广泛传播。自从吕子提出这个建议后,随即就被传得沸沸扬扬。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大街小巷的话题都在隐晦地谈论此事。若不是秦法严峻,早就有人组织这些遗孤去找官府了。

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动的,这需要繁琐的论证并结合当前国情方能施为。这可不是住家过日子那么简单,想今天买肉回来吃就可以去买。毕竟国家这个大家庭牵扯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太多,总要有个时间推才行。

秦昭王得知吕子带领前锋冒险抢占老马岭高地,便知此战的伤亡肯定小不了。在得知赵国主力已经有所行动后,责令王龁即刻发兵增援,不管外面下雪还是下刀子。必要时可以考虑暂时放弃全部的辎重物资于大后方,以期尽全力拿下老马岭。

发布的命令之中自然要带个小零碎的,内容便是让王龁跟吕子主动提出关于前锋将士阵亡的抚恤问题。毕竟这件事情早晚要解决,从那开始也是开始。不如现在让王龁卖个人情,也算是一举两得。

既然有秦王的令带诏,王龁说话自然是有底气的。本打算好说辞,没想到人家吕子对此只字未提。但这些显得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问题本就应该早点解决。还是那句话,没个开头就无法拉开救济大幕。这本就是全军将士之福,身为军中大将更是乐见此事可成。

自从老马岭的战斗结束以后,秦国也算是正式开始关注军烈属的遗孤问题。但最终正式开始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在五年以后才陆续在各郡县推广实行。根据各县的财政收入支出情况,先从富县试点酌情启动起来。

推行的结果还是显然易见的,使得更多的军属家庭不用再为以后的生活而发愁。这也算是一件好事,虽然让人感觉来的有点晚。这些都是后话,在此处也算是有个交代。一笔带过,在后面章节里也就不再提及。

在老马岭与赵军的第一次交锋,就已经证明秦军此次所带的这种远程投射武器的实用效果非凡。全歼赵国部队的触角巡哨不说,顺便还把他们的前锋部队消灭干净。

这个始料未及的结果,着实让老将军王龁兴奋了一把。根据前线反馈的战报做好草稿,顺便叫来吕子看看内容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毕竟这一仗是人家甘冒箭矢,舍命打出来的。而自己手头上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其中终归有些欠妥之处。

吕子对此相关内容并未提出任何异议,只是将自己的名字从上面划掉。然后将诸将随军改为由蒙武亲自指挥,李信为辅完成的老马岭防御战。

“这是要两人冒功吗?”王龁低头瞧了半天,也没琢磨明白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抢功劳固然不对,可问题是你吕子在前线部队参加的战斗。就算此役确实不是由你指挥,但按照以往军中的规矩就是这么排序的。身为老兵的蒙武自然是知道这个规矩,他肯定不会对此说什么。

再说你个奏折果真这么递上去了,不让秦王给骂死才怪。一场战役打下来,主将啥功劳都没有。仗都是副将们统御兵卒打的,这以后再打仗还要主将做什么!?再有这种情况,直接派各部队的副将军上去就是了。

“吕将军!此事如此处理,貌似有些不妥吧。”

吕子抬头看看老将军充满质疑的目光,笑道:“事实就是如此!左庶长大人恕末将无礼,如果此战报照刚才的方式就这么递上去,肯定会被老头子骂死的。”

王龁并不知道吕子的身份在没有明确的王命下达之前,是不能见诸于官方文本里的。见这位仍在坚持,于是说道:“我说吕子啊,你刚才是不是说错了?咱们要是不这么写,才会被老头子骂死吧。”

有些话是不能明说的,因为里面的禁忌太多。就象当初白起对吕子也没法说明军中的潜规则,其实是一个意思。吕子笑着摇摇头,也就不再坚持。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战报不改直接递交上去,秦王也会命令张成重新做一份存档的。既然如此,那就随便好了。

至于将官的功劳归属,并不会影响整个战报的进程。而作为此次的秦军主帅而言,单纯的一次两次战斗是没必要出现的。他的责任是对整个战役负责,那怕所有的战报里都不曾提及王龁的名字也不会被谁给忘记。因为回京述职的报告,是由他来亲自完成的。而随后的封赏还是处罚,自然也由他来一力承当。

第八十六章 拨动心弦第五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五十二章 工匠团队第四十四章 只为存在第一百三十四章 千锤百炼第八十九章 秦国使臣第六十四章 探求梦想第六十八章 离开楚都第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第七十七章 牢城营门第一百五十九章 此心光明第一百一十二章 护驾之责第七十三章 英雄多情第二十一章 城防崩塌第九十一章 国有诤臣第四十三章 大雨将至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二十五章 棘手目标第一百零八章 胡服骑射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二十六章 防御箭阵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收获第一十八章 只为火攻第九十五章 雪花鸡汤第九十章 击掌为约第五十一章 依法治国第三十二章 军功奖励第一十六章 何去何从第三十九章 清茶一杯第六十二章 画中之人第四十五章 娶妻纳妾第九十章 保存实力第二十九章 弦断谁听第七十章 嫣然一笑第三十六章 游说之利第九十五章 听觉感知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武安君第五十七章 胜利之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箭双雕第七十二章 驻颜有术第七十八章 何患无辞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战在即第一百零八章 箭上有毒第八十七章 觐见赵王第三十七章 赵国所部第二章 借道魏国第九十章 出人意料第九十八章 浚恒贞凶第八十章 一支羽箭第四十八章 防御作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两军对阵第三十八章 尺有所长第二十五章 棘手目标第五十三章 一个疑问第一百零七章 赵括书卷第一百零九章 伤口处理第二十八章 面授机宜第八十七章 官复原职第七十二章 明日登岛第四章 只为承诺第二十章 红糖葫芦第八十六章 造化神秀第九十章 保存实力第七十七章 暴风骤雨第一十三章 唯一条件第六十五章 扬帆远航第七十九章 各负其责第九十三章 兵机之法第七十九章 历史之河第一十五章 真实谎言第七章 历史使命第二十六章 防御箭阵第六十八章 使命召唤第一百一十七章 步兵方阵第七十章 嫣然一笑第八章 特种雏形第四十三章 百人队长第九十五章 听觉感知第三十九章 交换人质第一百四十四章 尺有所短第八十七章 孟婆的汤第二十六章 防御箭阵第八十四章 侥幸心理第五十七章 营救计划第六十八章 离开楚都第一百零三章 如释重负第八十八章 单兵对决第七十二章 驻颜有术第一百零三章 竞价现场第六十五章 国家硕鼠第七十章 嫣然一笑第六十三章 细微之处第一百零四章 曾几何时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谷第五十三章 一个疑问第四十一章 兴师问罪第七十九章 问心无愧第二十章 寻求支援第八十七章 孟婆的汤第五十二章 西河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