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百万大军

坐在床前的赵括伸手试试李牧的额头,触手滚烫的感觉让他不由地暗叹一声。就在刚才,大夫表示病人可能是虚火太旺又受了些风寒湿邪所致。人家这位可是目前城里最好的医生,当然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只要不是中毒的缘故就好!再说,迷晕和此时的症状完全不同。赵括示意兵卒照方抓药,然后亲自将医生送出大门并表示感谢。拱手道别后正准备返回,就见胡同口急匆匆转出一匹战马。只不过马上之人并没有穿戴甲胄,而是穿着一身赵军常服。

来人也看到赵括站在府门口,收拢缰绳的同时甩蹬离鞍快步走到赵括的近前跪倒。“末将参见上将军!”

赵括将司马尚搀扶起来,并未询问来者何意。李牧不是在这吗,当然是冲着这位来的。于是也没再说话,转身带领着司马尚走进院中。就在此时,突然从屋内传来李牧的喊声。

“五天给调换了五个单位,这是又让我去哪儿!?你们到底想让我李牧怎样!?”

司马尚听到这话,当场差一点哭出声音来。他此次托辞称病,就是不放心他的这位同窗。对外界称病的同时,偷偷潜出邯郸城赶到赵括的府上来看望李牧。

听着这话不象是清醒过来的语气,司马尚看看赵括寻求答案。赵括自然知道这是高烧不退的李牧在无意识的发牢骚,不由地苦笑着摇摇头。“我堂堂赵国连这样的人才都不能容,何以容天下!?”

自从跟着劫牢反狱以后,算是彻底琢磨明白的司马尚开始处处小心在意。吃一堑便会长一智,大将军刚才所说的话是不敢接的。全体赵人都知道他赵括有大王罩着,只要不是造反想说什么就敢说什么。于是唧唧呜呜的,算是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复。

此时从赵国各地调集的十几位主力部队正在秘密赶来的途中,相信不日即可抵达县城周围。也就是说,此次将由赵括带领十五万赵军赶去支援上党。

出发在即,赵括希望司马尚此次跟队出征。至于丹水河防线的贪腐一案,大王已经表示过往不究。若是此次能随军立下战功,兴许大王一高兴就能把此案撤销也说不定。

司马尚确实受了风寒,并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厉害。听到大将军的盛情邀请,这感冒当即吓得好了大半。之前在上党地区虽然没有跟秦军正式交过手,却也曾听李牧预判出未来的结局。而此次的赵大将军临危受命准备返回上党,完全就是个无解的死局。

古人有曰,天下有道伐无道。而最终的胜利,往往就取决于此。正如李牧所言,我赵军目前最应该做的不是继续战斗或者是固守待援!而是应该马上撤离上党,将本不属于自家的土地交出去。

这倒不是消极怠战去长他人威风,而是实事求是地看问题。赵国上半年才割让出好几座城池给秦国,那可都是些肥沃的土地。你说凭着好地不要,却非要翻山越岭地去跟秦军抢些贫瘠的山地。你说,这算的是哪门子的帐!?

再加上上党战役旷日持久地打下来,赵国国力已显疲态。能够速战速决当然最好,可就目前看赵军的胜利极其渺茫。若是此时准备用添油加醋的战术对付上党的秦军主力,整个作战压力太大。不战,稍可保赵军主力周全。战则必败!最后的结果,恐怕几十万的赵军兄弟连尸骨都不知道埋在那里!

司马尚本就是个没主见的人,即便如此也经打定主意。信李牧得永生!无论如何也不能跟着赵括返回上党!即便是非要去也行,只要李牧同意就没问题。

这倒不是司马尚胆小怕死,而是常年跟随部队打仗养成的潜意识。那可是个死生之地,总之跟着李牧李大神从没有出过差错。打仗是为了胜利而战,是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上去就死,那不叫打仗,而应该叫自杀!

赵括此时见这位曾经的百夫长唯唯诺诺,便不再坚持让司马尚随军。其实可以直接下达命令让司马尚服从,却没有这样做。再说,他的初衷也只是要李牧而不是要司马尚。可惜的是,李牧当前因高烧仍处在昏迷之中,所以根本无法提前商议此事。

司马尚发现赵括说话时不由自主地朝屋内张望,随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将军肯不计代价去牢里营救李牧,必然是为找死士的。现在也可以这么认为,最终的结果是李牧会随着四十几万赵军灰飞烟灭!可现在的李牧昏迷不醒,如何能提出反对意见啊!

“大将军!您不会是想用马车驮着李牧上前线吧?他现在这个样子,恐怕没到太行山就能死在半路上。”

赵括听出泛于言表的担心,自然也知道这不是司马尚的危言耸听。就在刚才送大夫出门时,就已经得知李牧的体质已经极其虚弱。别说是长途跋涉的风餐露宿,就是出门见风都可能有危险。

随着探马斥候往来传递的消息,恐怕这几日便会正式出征。李牧能等,可赵括不能等。打仗不是出门赶大集,只要别走散了就会没事。大军一动,沿途赶来会合的军队就需要整队部署,这些都需要时间做出合理的调整才行。再加上后勤补给的安排,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考虑到此事不会被秦国发现,那就是白天不能行军的。务必要做到保密,争取将这支准备建奇功的大兵团秘密输送到太行山与驻守在那里的主力部队会合。

此次的赵王显然也是豁出来了,孤注一掷从各地征调十几万的兵卒全都是精心选拔出来的。甚至连驻守在赵国北部边界防御胡人的边防部队都有抽调的迹象,驻扎各地的兵马更是被抽空大半以确保此次的秘密支援行动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这也难怪此时的赵括信心满满,赵国的全部家底基本上就这些了。

再加上各诸侯国秘密组成的联军也已经开始有所行动,此次联军的总人数估计将近有八十万之多!如此实力还不能胜秦军,这以后也就别再怨天尤人了!

第三十章 乱中取货第四十章 册封问题第六十五章 扬帆远航第二十一章 弦断谁听第六十二章 画中之人第九十章 出人意料第九十章 蒙武来访第一十二章 刺杀行动第七十二章 人事安排第九十二章 等你千年第三十五章 战与不战第六十章 水来土掩第八十章 快马加鞭第八十章 一支羽箭第二章 情报传递第八十二章 盖世无双第八十八章 门客之始第九十三章 兵机之法第四十三章 买椟还珠第一百零二章 峰回路转第六十八章 阻击阵地第二章 难言之隐第五十五章 夜长梦多第九章 渠丘黍酒第一十三章 林间小屋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者之气第九十章 战前知会第二十一章 七星乌骓第二章 情报传递第一百四十六章 迷雾之阵第八十四章 侥幸心理第一章 赳赳老秦第九章 探访牢城第四十三章 买椟还珠第五十七章 营救计划第五十九章 御驾亲征第一百五十六章 登高望远第五十九章 不胜酒力第二十章 红糖葫芦第六十二章 长子县城第八十章 一支羽箭第三十三章 谁在敲鼓第八十七章 觐见赵王第二十三章 七孔竖笛第一百零四章 昨日游说第九十一章 生命之花第九十九章 夜越赵营第四十五章 娶妻纳妾第九十七章 控制军队第一百零一章 杀手联盟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一百零七章 绝地反击第一百六十三章 秦赵主帅第七十八章 谁的历史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六十二章 画中之人第七十章 嫣然一笑第二十九章 弦断谁听第四十九章 担水提浆第一百三十五章 世外桃源第五十九章 不胜酒力第八十九章 慰问大军第六十九章 账单拖欠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大地大第九章 渠丘黍酒第一百零三章 如释重负第七十七章 牢城营门第六十二章 事发当时第八十二章 尴尬之地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山一湖第七十章 绝不放弃第一百零五章 出人意料第八十章 五千精锐第九十九章 到底为何第七十六章 杀敌冒功第九十三章 兵机之法第二十七章 三发连射第八十二章 尴尬之地第五十章 廿四剑客第六十五章 扬帆远航第三十七章 营地失守第三十七章 赵国所部第六十九章 失踪始末第五章 闹事之人第九十四章 秦军战歌第九十六章 排水系统第八章 蒙武将军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局待定第五十八章 五步之遥第八十三章 何为习惯第一章 风雪小庙第一百零六章 百万大军第六十六章 游山玩水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大地大第一百五十七章 兵分两路第一百四十章 正面交锋第六十七章 金丹作坊第一百五十七章 兵分两路第二十六章 龙族侍卫第四十四章 只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