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楚国丞相

若是别人如此跟自己问话,春申君早就命人拖出去挖个坑给活埋了。但这话是从吕子的口中问出来的,黄歇只能无奈地笑笑。这事儿上倒不是他心大能包容,而是因为这位楚国丞相是个极念旧情之人。

且不说堂堂的楚国国君如何看待昔日成功逃离秦都咸阳一事,至少在黄歇这里还是对吕子感恩戴德的。这人在富贵的时候相互交往的情义比纸片还薄,因为那大多都是在相互利用。

大难临头各自飞,不落井下石的都算是好人!

可要是贫贱之时交往的友情,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尤其当年的黄歇要什么没什么,甚至连个人脉关系都没有。跟着楚国太子留在咸阳城,可以用举目无亲无比悲惨来形容。

别看当时的熊完贵为楚国太子,却生逢已无诚信的乱世。被自家的兄弟顶替掉,根本没人当回儿事。象去诸侯国当质子的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别说是太子被自家兄弟顶替,就是现任国君也是可以被大夫除名的。

按照以往的惯例,交出质子的诸侯国每年都会保证质子给日常生活所需费用。后来象这种很可能再也回不来的质子便逐渐不受人待见,所需费用也就随之出现断裂。

就算是在拥有绝对权力的秦国也是如此,留在赵国当质子的子楚就曾遭遇到这种令人无奈的尴尬。由此便知,别的诸侯国将此演变的更甚!

楚国太子熊完到达咸阳以后,开始的那几年还算过得风生水起。国内不但保证物资供应,其中还包括逢年过节迎来送往的花销。在秦国虽然不准搞个人崇拜,但平时走动往来吃酒听琴的费用仍然不少。

关系就是关系,越走动越熟。

太子熊完不易出面,就派出官家身份的黄歇代他去结交秦国的王公贵族。私自结交楚国太子可能有点不地道,可要是跟黄歇来往就没问题。有事没事凑在一起,自然也是称兄道弟不亦乐乎。

若不是楚国送来太子当质子求和,有仇不报非君子的秦昭王说什么也要寻个借口派出秦军找楚军再切磋一下。这也就导致黄歇到处游说的好景不长,毕竟当时的秦楚关系已经彻底闹僵。

秦昭王在得知手下大臣还敢有人跟楚太子私下来往,为敲敲边鼓处理了几个领导干部。但凡能在秦国当官的,那个不是人精!?

深知惹大王生气绝对没好下场的众秦国贵族纷纷见风使舵,往日的交情也就被看做是一件令人极其可怕的把柄。自此以后,任谁也不敢再与楚国太子和其管家来往。稍微还念点旧情的,也只是在路上碰到才会偷偷摸摸打声招呼而已。

至于凑在一起喝酒说笑乃至串门,还是能免则免吧!

楚国境内一些打算反楚复国的人士趁上层不稳之际纷纷揭竿而起,而顾此失彼的楚军无法同时开辟两条战线作战,这也使得楚顷襄王不敢跟有弑父之仇的秦国开战。

楚顷襄王之所以愿意给太子送来大量的银钱用于周旋关系,其真实目的就是想借此暂时稳住秦国。再加上这里面还是楚国理亏在先,不占理也就让人感觉说话不硬气。

楚国在秦都咸阳也是广布眼线的,自从楚顷襄王得知太子周旋计划失败以后,随后开始削减送往咸阳的费用。到后来甚至连用于质子日常所需的物资都减免了,使得太子熊完一干人等的基本温饱都出现问题。

楚国国内出现这种情况,有些事情不言而喻。黄歇感觉自己再也看不到曙光。便偷偷一个人溜出来喝闷酒。偶尔的一次机会,在小酒馆结识了回国述职的吕子。

两个人一见面便感觉相见恨晚,一来二去的直到变成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也就在那个时候,黄歇知道了吕子是拥有跨国公司的大掌柜。而那个时候,早已断顿的太子居所里连耗子都饿跑了。

随后太子府的一应费用,其实都是昌盛记支援的。不想欠任何人的黄歇曾经立过字据,严重声明这些都算是借的。等太子回国登基以后,楚国一定会加倍奉还的。

吕子接过由黄歇本人亲自签字画押的字据看了看,随手丢在火里不再理会。

吕子告诉难为情的黄歇,人这一辈子起起落落的很正常。今天自以为混得风光无限,兴许明天就满大街要饭了呢。这人啊!混得好的时候要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不吃亏!到时候混得连狗都不如,再想明白也已为时晚矣!今天黄兄遇到点困难,兄弟能帮自然是要帮一把的。赶明儿若是我吕子吃不上饭了赶去楚国投奔黄兄,还望兄长别给撵出去就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黄歇也就不敢再提立字据一事。在他看来,若是仍要坚持签字画押,连兄弟都没得做了。自此也就打定主意,只是上天给我黄歇机会辅佐太子当上楚王,这份情义怎么着也要还的!于是,给吕子深施一礼。郑重承诺只要有我黄歇一口饭吃,就绝对饿不着吕兄弟!

此心天地可鉴!

想还可以,起码也要等人家吕子投奔楚国以后才有机会还。可就目前而言,人家吕子根本就没那个机会!

深深感觉亏欠吕子太多的黄歇别看平时耀武扬威,只要见到吕子就没个楚相的样子。兄弟嘛!就是兄弟!我黄歇今天兴许还是个楚国丞相,说不定哪天又要跑去昌盛记求收留。这人若是没有个危机感,早晚要吃亏!

但此时的黄歇并不想提及关于任何与李园有关的事情,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他一直感觉自己对不起李嫣,现在只要一想起那天夜里跟李嫣商议进宫一事之时,哭成泪人的美人连死的心都有。

丝毫没有雄心壮志的李嫣告诉黄歇,她不要进宫更不要去做什么王后。只要君上不嫌弃嫣儿,嫣儿这辈子就守着君上的身边。哪怕是不给个名份都认了,只要君上别抛弃嫣儿就好...

黄歇想到这忙摇摇头把回忆甩掉,低头擦擦眼泪对吕子说道:“李嫣跟着她那个不成器的哥哥到处流浪,好歹也算是安顿下来。李园又是她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愚兄如何能...唉!”

第四十三章 秦楚关系第一十五章 稷下学宫第六十三章 吕总舵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视察前线第一百二十四章 连环防阵第一百四十六章 迷雾之阵第六十七章 并非偶然第八十五章 山区建筑第二十八章 信仰之力第一百一十章 生不畏死第五十五章 暗夜杀手第一十一章 冰河之水第一百一十六章 作战命令第二十五章 上古传说第一百三十章 秦第一师第九十三章 兵机之法第六十五章 扬帆远航第四十三章 秦楚关系第八十一章 固守待援第四十四章 白日做梦第九十六章 随风叶落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一十一章 行辕夜宴第三十九章 清茶一杯第六十章 风生水起第三十七章 知遇之恩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斗经验第二十三章 七孔竖笛第七十三章 主帅来城第九十七章 控制军队第五十九章 乡土口音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五十一章 天命难违第一十六章 五号地区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大地大第一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谷第八十四章 片刻温馨第二十七章 勉为其难第三十一章 心理关口第六十四章 百年大计第二十章 寻求支援第七十四章 了如指掌第三十三章 谁在敲鼓第六十七章 金丹作坊第一十六章 五号地区第二十九章 乱作一团第三十四章 触类旁通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国第三十九章 六爻无咎第七章 两队巡哨第一百六十五章 双肩责任第一百二十六章 轻骑兵阵第三十三章 谁在敲鼓第一百一十章 六九厘米第七十四章 与子偕行第九章 渠丘黍酒第一十九章 侦察报告第二十六章 龙族侍卫第一百四十四章 尺有所短第一百二十五章 魂归止兮第二十二章 断竹续竹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收获第六十九章 撤退地图第五章 秦军突击第二十六章 战场礼物第一十九章 峰回路转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釜沉舟第七十七章 暴风骤雨第八十七章 孟婆的汤第六十八章 王孙子楚第三十一章 释放心情第六十三章 细微之处第四十一章 兴师问罪第三十六章 严禁械斗第八十七章 返回壁垒第二十五章 重装上阵第六章 四菜一汤第一百二十章 巡视途中第六十六章 偷换概念第三十五章 闹着玩的第六十四章 注意说辞第二十一章 弦断谁听第九十九章 到底为何第二十章 绝地防御第一百零六章 百万大军第一百三十一章 粮囤底座第二十一章 点到为止第一百零一章 冒昧到访第三十七章 赵国所部第三章 如何推脱第六十一章 都城邯郸第三十二章 田间地头第五十一章 司马将军第二十一章 城防崩塌第一百二十六章 秦军战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斗经验第五十一章 闭门谢客第一百六十一章 马之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