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就地防御

因在齐国都城临淄曾碰到过吕子,魏无忌根本没想到对面秦军的领军就是吕子。按照以往军队中的哨卫配置,是无法防止善于高来高去的江湖人士。正奇怪秦军的防守配置是由谁设计的,就听到赵军统帅赵胜让他去大帐。

自打赵胜警告西壁垒内的秦军送达以后,秦军方面随后便做了答复。内容简单明了,并且就摆在赵胜的桌前。等急匆匆赶到的魏无忌刚一进帐,赵胜便把盖有王翦大印的书信递给魏无忌。

关于秦将王翦是谁,两位战国公子对此还是知道一些的。王翦,年轻的秦军将领。虽然还未见此人施展过本事,但绝对是秦军将领的后起之秀。

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必惊天地!尤其是秦军里的年轻一辈,更是如此。秦国的白起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十四岁拜将。当时还被诸侯们拿着当笑话讲,说穷兵黩武的秦昭王自此再无人才可用,拿个后生奶柄出来充数。

可结果呢!?自然是让各国诸侯大跌眼镜,自此再不敢小窥年轻人。白起用他的手段和武力最终证明,什么年龄能当上将军并不是问题!

据内线传出的消息,王翦大有替换白起的趋势。自从范雎当上秦国丞相,原丞相魏冉已不再受秦昭王待见。而白起又是魏冉的亲传弟子,按照以往划圈子的规矩,白起这颗战国时期耀眼夺目的将星也会跟着他的老师一样逐渐被秦昭王雪藏起来。

赵胜与王翦在赵国都城邯郸曾有过一面之缘,当时的王翦是秦国丞相范雎的侍卫长。由此便知,老谋深算的范雎是绝对信任王翦的。

众所周知,此时的秦国丞相范雎并不是秦人,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枝枝蔓蔓变成第二个魏冉。但为了他自己的长治久安,依附个秦国大树还是有必要的。王翦本就是秦国名将家族的后人又得范雎的赏识,所以被认为是替换白起的最佳人选。

天下的好事者纷纷出来现身说法,并且非常肯定这个可能。再加上有王夫人大闹校军场那一出,也就让世人都知在秦国已经是如日中天的范雎将称王翦为妹夫。

看到秦守军回信上落款的赵胜顿时感觉有些坐蜡,在他看来王翦是范雎的妹夫也就是他的妹夫。既然都是一家人,如何能再刀兵相见!?果真动起手来伤了这位妹夫,待日后还有何颜面再去见范雎!?

赵胜等魏无忌看完书信,这才说道:“王翦!吾妹夫也!救兵如救火!咱们索性放弃西壁垒的秦守军,直接去给被困大凉山的赵括解围!”

赵胜到底有几个妹妹,魏无忌对他的这位亲姐夫的了解自然比谁都要清楚。这如何又多出个妹夫来?怎么没听自己的姐姐说起过!?

放弃攻占西壁垒不是不可为之,但这可是自己唯一的一条退路。经过深思熟虑的魏无忌可不想跟赵括一样被秦军堵在上党不得出,稍一沉思便提醒道:

“既然王翦是大哥的妹夫,自然不是外人。都是一家人,要不约出王翦商议商议!?你也知道赵括此时的处境,若是我们放弃西壁垒进军,被堵住的可就不单是赵括军了!”

赵胜踌躇不定的就是这个,此时听到魏无忌点出重点,使劲揉揉发胀的额头。秦军是各诸侯国里治军最严厉的,和谈的可能微乎其微。他心里清楚,攻取西壁垒是最安全的办法,可万一伤了王翦咋办!?

魏无忌还是了解赵胜为人的,所以知道赵胜此时的为难之处是什么。以他的想法,当然是攻下西壁垒为上策,大不了事后从尸体堆里找出王翦的尸首风光大葬。可现在的赵军只听赵胜的,任他满肚子的火气也是无计可施。

问题出来,总要想个办法解决才是!

魏无忌琢磨琢磨说辞,这才游说赵胜放弃亲情。他的建议就是仁义之人处事也该有个底限才是,绝不能因私废公。亲情也好,姐夫妹夫也罢,与国之大事相比,当然还是以国家大事为重。赵**任咱们并将赵国最后的预备队交给咱们,大王如此的信任,自当更要珍惜才是。

若是赵军亡了,赵国就会岌岌可危。孰轻孰重,还望大哥早作决断才是。

赵胜向来都耳根子软,要不然也就不会不顾大局收留昔日的魏国丞相也就是那个被秦人追杀的魏齐。而他更愿意去相信任何人,认为这个天下还是信义君子多。为此更上了秦昭王的当,被留在秦国差点就再也回不了赵国。

此时面对强有力的说辞,赵胜终于下定决心攻城。正如魏无忌刚才所言,遇事就该有个轻重缓急才是。徇私情而忘却国之大事,是万万不可的!打定主意后,当即命人敲响聚将钟点卯。

全军拔营起寨!争取速战速决,拿下西壁垒!

身穿将军甲胄的吕子站于城头之上,眼看着卯时已过仍不见赵军动静。到处看看早已准备就绪的兵卒,心里也是暗自奇怪。难道赵胜偶感风寒!?

这个念头刚起,山顶随即传来急促的进军鼓声。当第一声闷雷传来之后,连成片的轰隆声携着漫天乌云之势压上每一个人的心头。

刚才还没有一点动静的山顶逐渐被兵卒添满,几乎只是一眨眼的空便成为一道密不透风的黑线。当为首的将官猛地举起手中的长矛,仿佛是冲破堤坝的洪水瞬间倾泻下来。

吕子看到这一幕,甚至感觉大地都在抖动。使劲握握腰间的长剑,猛地大吼一声。“弩弓准备!”

“箭阵准备!一排射!二排射!...”

当踏破寂静的喊杀声被呼啸的箭矢哨声彻底淹没后,西壁垒城中顿时想起阵阵闷雷之声。漫天的箭雨呈压倒一切之势迎着倾泻而下的洪水而去,快速突进的势头随即一滞。但这也只是让快速下泄的洪水稍微地停顿,秦军的勇气在赵军强大的攻势之下开始显得势单力孤。

吕子等诸将深知凭自己这几百人的箭阵根本无法有效抵御赵国大军的冲锋,为此,他们在设计防守计划时并不敢指望箭阵能彻底阻挡住赵军的攻势。好在山地的地形复杂,狭窄的地形导致赵军无法全部展开。由此而制定出的防御作战,便逐渐开始显现出来。

第六十三章 借题发挥第二十二章 断竹续竹第四十一章 兴师问罪第八十九章 坚壁清野第一百零七章 绝地反击第二十一章 点到为止第七十六章 选秀计划第七十九章 只为特招第六十一章 勘察现场第一百三十四章 千锤百炼第八十五章 何谓身份第五十九章 为了秦国第七十三章 副指挥使第七十八章 何患无辞第三十七章 天子之城第一百五十章 补给问题第五十二章 高手过招第九十四章 秦军战歌第一十七章 齐家之意第五章 谋全局者第一百零三章 如释重负第一十三章 霹雳火弹第一百零九章 谁的梦想第三十六章 严禁械斗第一百二十四章 视察前线第六章 如何说的第五十三章 其人之道第五十七章 营救计划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国军户第八十七章 返回壁垒第七十章 总结报告第二十五章 上古传说第二章 小伙伴们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军会议第九十章 蒙武来访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大地大第七十四章 了如指掌第二十四章 绝对防御第六十四章 一个典故第六十一章 勘察现场第一百一十七章 步兵方阵第一百四十四章 尺有所短第四章 太阴心经第三十四章 龙啸之音第七十六章 治军有道第二十八章 将军出城第六十五章 通天大道第一十四章 方寸之间第四章 只为承诺第五章 闹事之人第六十四章 一个典故第八十七章 找人单挑第六十九章 撤退地图第七十七章 约法三章第七十章 秦昭襄王第一十五章 稷下学宫第一百五十三章 家族派系第十章 泅渡行动第九十六章 随风叶落第四十九章 倾国倾城第二章 情报传递第七十章 总结报告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岔路口第二十四章 地狱之火第九十四章 秦军战歌第一章 出使齐国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六十三章 民间童谣第一百七十二章 海外仙山第九十三章 兵机之法第二十章 寻求支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枪易躲第一百一十章 六九厘米第七十五章 积极备战第一十四章 方寸之间第一十一章 行辕夜宴第四十九章 暂时离开第一百七十二章 海外仙山第一十一章 秦军营地第三十八章 尺有所长第三十二章 谈判小组第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第八十一章 小金丝猴第七十三章 主帅来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千锤百炼第九十八章 未来的王第八章 将军威武第一百零一章 谁的运气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义之战第四章 赵军巡哨第一百二十五章 魂归止兮第一百一十九章 品字方阵第七十三章 副指挥使第五十九章 为了秦国第七十八章 谁的历史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无常势第二十三章 七孔竖笛第六十三章 吕总舵主第九十五章 批复文件第八十三章 准备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