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各人心思

康熙很是开心,儿子们的这番言辞,正对了他望子成才的心愿。他年幼登基,除鳌拜、平三番、收台湾、战沙俄,自己是个心高气傲、励志奋发之人,自然也希望儿子们能够效仿其父,今日胤祥和胤祯的话正好贴合了这番期望,自是欣喜不已的,对这两个小儿子不免也就更加喜爱了三分。这番喜爱表现在面上,自然引起了众人不同的心思。

太子似笑非笑地看了胤禛一眼,胤禛却是一贯的淡然,清冷自持,看不出一点心思来。胤褆神色有些复杂地看了看康熙,又看了看两个幼弟,垂下眼帘,不知在想些什么。胤祉、胤祺和胤祐是一贯的云淡风轻,淡淡的笑意洋溢在脸上,看不出任何端倪,胤禩还是那么的温文尔雅,那一双星眸中却有着看不懂的深邃,令人愈发觉得此人仿若天上的仙人,合该是高高在上,凡尘无法揣度的。胤誐倒还好,本就是头脑简单的一人,此时也并不觉得皇帝称赞他的弟弟们有何不妥,胤禟却是扯了扯嘴角,面露不屑,在他心里,又有谁比他的八哥更优秀的?

晴鸢妙目轻扫,将一众皇子阿哥们的神情尽收眼底,随即便眼观鼻、鼻观心,再不去理会。她能看透人心,可那又如何?与她本没有半分关系,何苦去多此一举、惹祸上身?

康熙笑看着两个儿子,说道:“想不到你们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见识,实在是令朕甚为欣慰。尤其是十四,你所说的那两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过磨练,哪能成大器’,甚合朕心,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有人告诉你的?”

胤祯迟疑了一下。就个人而言,自然是回答自己想出来的比较好,更能博得康熙的欢心。但此时他年纪尚小,还没学会那许多的虚伪和争宠技巧,因此略一思索,便答道:“回皇阿玛的话,此话乃是四嫂对儿臣说的。”

晴鸢心头一紧。早在康熙帝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就感觉不妙,胤祯的性子她了解,还没有到不择手段争取圣宠的地步,再加上平日里康熙的威严,想必不会也不敢对他有所隐瞒。然而还没等她想好该如何应对,胤祯便已经说了出来,顿时头皮发麻,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这个答案也颇为出乎康熙帝的意料。他看了一旁的晴鸢一眼,颇有深意地“哦”了一声,缓缓说道:“老四媳妇,这是你教给十四的?”

晴鸢急忙“噗通”一声跪下了,恭声说道:“臣媳不敢。臣媳也不过就是闲聊之时随便说说,乃是十四阿哥天资聪颖、举一反三,记住了不说,还能活用,臣媳也甚为意外,由衷钦佩呢”

康熙审视的眼眸在她身上溜了一圈,笑了笑说道:“好了好了,朕不过随便说说,你无须紧张。你的贤良淑德朕是早已知道的了,却没想到在做人的学问上也颇有研究,不错,不错”

听康熙的话里并无任何不悦之意,晴鸢这才松了口气,谢了恩,站起身来。

胤禛心头也松了口大气,这才发现原来垂在身侧的双手在康熙问向晴鸢的一霎那已经捏成了拳,直到此刻放松下来,急忙松开手掌,指甲却已经在掌心刺出了深深的痕迹。

镇定下来的眼神一转,恰好碰上胤禩那也是堪堪放心的神情,两人的目光相撞,似乎一瞬间溅出了火花,却又一闪而过,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胤祯此时再是不懂事也明白,自己给四嫂惹麻烦了,哪里还敢乱说些什么?赶紧规规矩矩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虽然有些小小的风波,但这一天毕竟是过去了,除了晴鸢似乎更得了某些人的关注之外,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

很快,木兰秋狝已经过半。

康熙毕竟是一国之君,除了前几天亲自下场参与围猎之外,后面的日子几乎都是待在城楼上眺望的。不几日蒙古人也来了,围猎的场面于是更加宏大,再加上满人有意跟蒙古人竞争似的,气氛中渐渐多了些争强好胜的感觉,尤其是康熙的皇子们,年轻气盛,总想胜过别人一头,因此围猎的氛围也就多了几分紧张。

晴鸢自从第一天出了风头之后,更是秉持着低调做人的原则,处处藏拙,再也不曾做出些什么引人注目的事情来。而康熙跟此次前来的蒙古王爷们似乎有很多事情商量似的,也再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此次的秋狝上,一时间,没了康熙的压制,皇子们彼此之间、满人和蒙古人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便也没有多少人再去想到晴鸢的事情了,她终于得以放下心来。

对于康熙帝和蒙古人的行为,她看在眼里,有几分明了。葛尔丹狼子野心,总是在战与降之间来回变换,康熙帝雄才大略、指点江山,又岂容这样的人放肆?拖了这些年,他的耐心也该耗尽了,想来是要对葛尔丹发起最后的攻击了,他们商量的,无非就是此事吧?

平静的眼波下,掩藏的是洞悉世事的聪颖,她内敛、藏拙,用清冷的眼光注视着世间种种,更加显得她在一众妃嫔、福晋间的不同凡响。

这日,并没有大型正式的行猎活动,但阿哥们聚集在一起,与几位蒙古的王子相约出游,说是走走,后来却仍旧变成了一场互相比拼的竞赛,阿哥们和王子们的马上功夫精彩绝伦,赢得了围观的人不住的喝彩,是奉承,也是真的佩服。

晴鸢等妯娌们也得以在旁观看,此时赛马的正是十四阿哥胤祯和一个与他差不多年纪的蒙古小王子。两人虽然年纪小,但马上功夫并不输给任何人,在飞驰的马背上飞腾跳跃,如履平地,迎来阵阵如雷的掌声,两张稚嫩的小脸上满是兴奋的潮红和快乐的笑颜。

“十四阿哥不愧跟四阿哥一母同胞,小小年纪却也有了如此风采,实在是令人佩服啊”说话的是七贝勒胤祐的妻子纳喇氏。因为胤祐的脚疾,注定与皇位无缘,因此最是淡泊低调的一个人,他的福晋自然也没什么骄傲的本钱,平日里在妯娌们中间就是个应声虫似的存在。

因着晴鸢三番五次在康熙面前露脸,甚得圣宠的样子,加上丈夫乃破受器重的四阿哥,婆婆是后宫之首的德妃,如今小叔胤祯又得了康熙帝的眼,更是风光无限。像纳喇氏这样的人,自然是要曲意奉承的。

晴鸢看了她一眼,很是明了她的心情和不得已,因此笑着说道:“七弟妹说的是。十四阿哥从来就是个机灵聪明的人,想来以后也一定能够文武双全,怕是我家四爷都未必比得上呢”

“四嫂可千万别这么说,要是让四哥听见了,怕不得给我一顿排头吃”笑嘻嘻的话音刚落,胤祯便来到了几人身边,跳下马背,看着晴鸢说道。

也许是缘分吧,自从第一眼见到胤祯,这孩子就似乎对晴鸢很有好感,再经过这些日子的刻意讨好,可以说,在胤祯心里,除了额娘、十三哥外,最亲的人就是晴鸢了,就连胤禛都未必与他有这么亲近的感觉。至于康熙帝,那是尊敬、崇拜远远多于亲近的。

晴鸢抿嘴笑道:“十四阿哥可不兴妄自菲薄,你四哥经常对我说起你在宫中的种种,夸你聪明伶俐、无论什么一学就会呢”

“真的?”胤祯一阵欣喜。虽然他跟胤禛从小不大亲近,但并不妨碍他对自己这位亲哥哥的崇拜之情,再加上如今兄弟俩隔阂渐消,听到四哥称赞他,自然会觉得欣喜不已。

“当然。”晴鸢面不改色地说道。

事实上,胤禛回家之后,以他那种清冷的性子,基本不大可能会说起朝堂或是其他兄弟的事情。但那又何妨呢?光明正大说谎,这是为了增进兄弟情谊的善意的谎言,她说得心安理得,更何况胤祯确如她所说,也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以她对胤禛的了解,应该心里也是暗中赞许的。

至于谎言会不会拆穿?她可不担心。胤禛是个如无必要绝不说废话的人,就算胤祯当面找他求证,八成他也会闭口不言,是为默认,更何况胤祯又怎会这般没脸没皮去求证别人夸自己的言辞?

一伙人正在说说笑笑,忽然听到前方一阵骚动,有人大声叫道:“小心”

“马惊了散开散开”

“保护太子保护贝勒爷”

“王子小心——”

杂七杂八、乱七八糟的声音传来,几人不由一愣,循声望去,却见前方的营地已经乱成了一团。不管是满人还是蒙古人,东躲西藏,各自护着各自的主子,脸色惊惶地看着几匹发疯的马匹在空地上乱转,即使如胤禛之流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物也不禁微微色变。

胤祯大吃一惊,叫了一声:“四哥十三哥”转头就向着那群混乱跑去。

晴鸢吓了一大跳,伸手一拉没拉住,急忙追了上去,又急又怒道:“十四阿哥,快回来”

真是的,那么多人凑在一起都没法子了,他一个小孩子又有什么作用?做什么着急忙慌跑上去?送死么?

第475章 偏爱第452章 猜忌第386章 惩罚第205章 妾室之争第379章 残酷的真相第392章 成长第258章 探访第30章 再见八阿哥第15章 引人注目第445章 有心无意第25章 农忙第14章 别有心机第470章 言语和行动第237章 厚此薄彼第484章 谜样祸事第281章 李氏进宫第378章 母子连心第87章 新府邸第39章 霸道第455章 擅闯第491章 儿孙福第247章 急智第169章 孤男寡女第377章 天降横祸第196章 交恶第279章 先天不足第473章 暗中的暧第251章 噩耗第472章 决断第267章 最后一次心伤第15章 引人注目第14章 别有心机第460章 摊牌第22章 弱儿辛酸第157章 心太软第41章 回家第274章 风平浪静第498章 豪赌第517章 纷乱第146章 柔情似水第131章 获宠第376章 两种女人第251章 噩耗第98章 视察第240章 乞巧节第478章 整治第141章 不孕第522章 临行准备第342章 亲情恩情第158章 李氏相求第117章 所谓婚姻第283章 新的生财之道第241章 承欢第291章 怪异的嘱托第304章 震慑第185章 门庭若市第237章 厚此薄彼第30章 再见八阿哥第530章 病重第118章 身不由己的女人第217章 爱第291章 怪异的嘱托第486章 女婿第322章 护犊第201章 舞姬第51章 针锋相对第453章 冰释前嫌第327章 恃宠而骄第485章 年货第242章 解围第284章 姓年第323章 年氏小产第397章 弄巧成拙第473章 暗中的暧第40章 识时务第103章 肥水不落外人田第86章 意外的惊喜第389章 第三位侧福晋第244章 突然的要求第253章 装聋作哑第5章 无妄之灾第490章 弄巧成拙第187章 无奈的命运第177章 回京第471章 主心骨第170章 隐情的暴露第471章 主心骨第9章 不如回家第33章 四阿哥到来第175章 睁眼说瞎话第322章 护犊第286章 飞来横祸第234章 有苦难言第332章 双喜临门第17章 媳妇儿第519章 温情第239章 临时红娘第128章 抢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