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以假代真

第242章 以假代真

“项燕!”

寿春城中,楚王负刍拿起案上的酒卮,狠狠摔在地上,伴随着清脆的撞击声,带着甜味的美酒四处飞洒。

“他项燕怎么敢啊!”

“还有那些秦人,可恶!”

楚王负刍牙齿咬得“咔咔”响,两只眼睛都快鼓出来了。

景昭见状,忙劝慰道:“大王息怒,这件事就如上柱国所料,那支突袭的秦军最多只有几千人,他们以三万秦军的虚言诈我寿春,只是为了劫走俘虏后,好从容遁去。”

“如今东边已传来他们诈城逃遁的消息,想来这些秦人是想从我楚国东境绕道北上,返回秦国。还请大王立刻调遣各地封君进行阻截,并派出大军追击。至于上柱国此番作为,也是为了击败秦军,保我楚国呀,大王勿要动怒!”

楚王负刍看向景昭,目光冷冽。

刚开始,楚王负刍确实是被那支突然出现的秦军吓到了。

毕竟那会儿楚军主力都在淮北,负责押送俘虏的五千楚军被秦人突袭击破,溃卒被驱赶到寿春城下,当着满城楚人的面被追杀。

那个名叫黑臀的秦军校尉,甚至还当着他楚王的面露着屁股进行侮辱。

这般猖狂大胆的动作,怎能不让他楚王负刍心惊胆颤,更别说还有那些逃回来的楚国商人进行作证,有三万秦军即将赶到。

所以最开始的几天,楚王负刍征召城中楚人守城,心中日日惊惧,就怕真有三万秦军突然来一个袭城打入寿春,将他俘虏押到咸阳。

但随着时间过去,不仅那所谓的“三万秦军”没有出现,就连那支在八山下突袭屈明的秦军也没有下一步动作。

只有八山上,偶尔有大着胆子靠近的楚人,能看到山雾中有许多秦军士卒站岗巡逻的身影。

传回来消息都说那些秦军数量极多,手持戈矛,站的十分笔直,一看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这更让楚王负刍心惊胆颤,他虽然不知道那些秦人在山上搞什么,但深怕秦军下山,所以更不敢派军出城,只是坐守寿春,日日加固城防,等待项燕的回援。

直到东边的乡邑、城池接连传来消息。

一支秦军正在往东边行去!

这支秦军的数量只有几千人,他们身上穿着赤色的楚军甲胄,一路向东而去,沿途诈开了好几座城邑,径直深入楚国东境腹地。

这时候项燕派遣回来的一万楚军也到了,有了底气的楚王负刍这才敢派军上八山查看,一看之下,顿时让他面红耳赤。

确实有站岗的“秦军”持“矛”站立。

但若是靠近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那些“秦人”全都不会动,赫然是一个个用树枝藤蔓弄出来的木人,木人手中还握着一根根长木杆,再加上周围的一些树木也像极了人形,远远看去,在那山雾遮掩和心理作用下,岂不就是吓唬了他们很多天的秦军么?

好一个以假代真之计!

那支秦军的主将,竟然将他楚王负刍连同寿春城里的数万楚人一起玩弄。

“秦军确实有三万人!”

右尹靳夏站了出来,他沉声道:“我看松阳君此言谬矣,寿春城外确实是有三万秦军,他们自西部渡淮,欲要前来偷袭我楚都寿春。”

听到这话,景昭愣住了,他疑惑道:“右尹何出此言?如今我军已经探明八山上只有秦人遗留的一些木人,八山和西边数十里范围都没见着秦国大军的踪迹,且之前那支突袭我军的秦人也出现在了东方,哪来的三万秦军?这都是秦人的诡计啊!”

靳夏冷笑道:“松阳君大谬,你之所以没见到那三万秦军,当然是因为他们都被大王吓退了!”

“大王面对秦军偷袭,镇定自若,征召城中青壮守城,日夜加固城防,完全不给秦军可趁之机,同时还当机立断派遣使者召唤上柱国大军回援,欲要夹击秦军,将他们歼灭在这淮南之地。”

“在大王这般英明指挥下,那秦军主将见我寿春城坚墙固,军民一心,估摸着难以攻下,再加上我楚国大军即将赶回来,到时候他们就有覆灭之危,所以才在八山上留下木人之计,从而带兵西撤。之所以没有探到他们踪迹,就是因为他们早已遁去了啊!”

“至于三万大军存在的证明,就是那支东行的秦军!”

“这几千人为何会舍近求远,往东行去,一路还破我城邑?不外乎就是为了吸引我楚军的注意力,好为那三万秦军的西撤进行掩护啊!这般简单的计谋,你松阳君为何没有看到?”

景昭愣住了,他怔怔的看着一脸痛心疾首表情的靳夏。

此人说的话,是认真的吗?

“不愧是靳卿,一眼就看透秦人诡计,果真是不谷的国之重臣。”

楚王负刍抚掌而赞,他颔首道:“不谷之心,也就只有靳卿能够理解啊。”

“可惜项燕只顾盯着蒙武那支偏师,却枉顾这支潜入寿春城下的三万秦军,若是他能在接到不谷诏令的第一时间就率领大军赶回,而不是只派了一万人姗姗缓来,定然能和不谷联手夹击秦军,将其歼灭在淮南之地,哪会让那三万秦军遁走啊!”

靳夏眯着眼笑道:“大王说的是,此番皆乃上柱国判断失误,才导致贻误战机,放跑了那支秦军。”

一君一臣一唱一和之后,楚王负刍又将目光转向满脸惊愕的景昭。

“项燕判断失误,不听不谷的诏令,导致那三万秦军从容西撤,此乃大误。不过上柱国乃国之重臣,又刚击败李信,立下大功。不谷也不愿过多追究,此事就算了。”

“如今那三万秦军早已遁走,追之不及,但那支往东边走的秦军还在,他们定然是早晚要渡淮北上的。”

“景昭,你立刻遣快马,日夜兼程,传令给东境的各封君县公,让他们立刻再征召兵卒,务必要阻止和歼灭那支秦军。”

“上柱国刚刚派回来的万余人,让他们也出城,东向追击,一定要在那支秦军逃脱之前,将其歼灭!”

“绝不能让他们逃回秦国!定要生擒那支秦军的主将,给不谷带到寿春来,将他车裂!车裂!”

“还有那个黑臀,把他活捉来寿春,不谷要让人用一千根竹子狠狠插他的屁股!”

话到最后,楚王负刍已是脸带恨意,声音充满了杀意。

奇耻大辱,怎能不报!

景昭被楚王负刍和右尹靳夏的话弄得脑袋发懵,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大王已经下达截杀秦军的命令,他只能拱手应诺,迷糊着退下。

景昭走后,此处殿宇就只剩楚王负刍和右尹靳夏两人。

“大王,三万秦军被惊走之事,当昭告全城,方能显示大王的威严。”靳夏淡淡说道。

楚王负刍点头,对自己这位宠臣的提议很满意。

三万秦军。

必须有!

没有,也得有!

否则他楚王负刍被几千秦军用虚言吓住的事情传出去,岂不是将成为天下最大的笑柄,那满国的楚人又将如何来看他?

甚至,这还关系到他与项燕对此事的决断。

大王,是没有错的。

错的只能是伱项燕。

而且,项燕不顾自己这个大王的诏令和安危,径直北上项城,说是直扑蒙武秦军,为了楚国的安危,实则亦是在呼应陈郢城中的熊启。

“项燕……熊启……”

楚王负刍喃喃着。

……

在寿春往东两百余里处,一支长途跋涉的秦军,也终于抵达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钟离。”

赵佗骑在马上,眺望远处一座濒临淮水南岸的城邑。

那里,就是他选择的渡淮地点。

他们将从钟离邑渡过淮水,然后开始北向,穿过楚国的城邑,直抵秦国地界。

这段路程并不算长,但不代表他们此行就是安全的。

敌境之内,危险无处不在。

赵佗收回目光,对左右道:“让屈明将军前去叫门吧。”

转场结束,接下来就是赵佗的漫漫归途。

书友们可以留下预测接下来情节的书评哈,也让作者来抄……不对,是借鉴一下各位的奇思妙想,让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感谢书友Junior哥白尼的打赏,以及各位书友的投票支持,谢谢!

(本章完)

第795章 二代第677章 自刭第609章 烧火将军第183章 魏咎第468章 烹了郦生第30章 生当封侯,死当庙食第221章 选择第660章 朕与赵佗共长生第699章 储君第818章 项籍第63章 孤信第705章 身毒第379章 越王降第813章 血仇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642章 潜龙公子第756章 野战曲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57章 秦无忌第646章 胡亥之亲第84章 破城第334章 欲效田单第395章 献面于王第785章 散盟第331章 楚之龃龉第12章 舞阳相召第451章 城濮旧地第300章 吃力不讨好第826章 反击第133章 五百主第16章 甘罗第701章 张苍第210章 对手第400章 斗志昂扬第685章 海东第114章 涉间之仇第42章 训练第839章 四年第597章 单于乞降第755章 全都要第373章 赵佗渡江第188章 大溃第71章 不更第324章 悬羊击鼓第527章 北方变故第322章 东楚出兵第759章 梅氏第308章 刺客出没第696章 外孙第431章 冒顿王子第69章 高渐离第704章 貔貅第154章 各方行动第243章 叫门将军第539章 虚虚实实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367章 城濮兵术第622章 请兄归去第255章 屈明献策第770章 内乱第162章 战后第691章 炼气第531章 关东大征召第845章 落幕(大结局)第743章 南下第790章 睡觉第779章 阵战第200章 左庶长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186章 死战到底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793章 平瓯第685章 海东第199章 争心第154章 各方行动第672章 叛乱之火第241章 淮阳之战第667章 李由为郎第316章 四方之谋第621章 复征西南第696章 外孙第593章 大秦却月第593章 大秦却月第715章 科技第792章 战死第376章 贩卖楚王第602章 包抄头曼第86章 教导第628章 赵佗算账第499章 尚公主第33章 购物第157章 冲杀第97章 爵制第800章 说媒第563章 贵女抉择第508章 赵佗铸币第284章 刺杀齐相第781章 克制第496章 同姓不婚